通识教育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

[摘要]近年,通识教育比较流行,该教学理念及方法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极具适用性,有助于课程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非常有利。学校和教师应结合通识教育特点及背景,在日常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加以应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成绩及应用能力。文章主要论述通识教育内涵及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现状,解析通识教育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如何进行设置。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共英语;课程设置

英语既是一种语言工具,又是文化交流的载体。高等职业学校要结合公共英语课程特点及内容,秉承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施课程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对通识教育理念加以应用。通识教育背景下,教师不应该仅关注公共英语课程所具备的语言工具性质,而是要着重教授学生英语语言文化及通识性知识,逐渐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交流及应用能力,不断完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一、通识教育内涵

通识教育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其作为非专业教育,多被应用到高等教育中。它多向学生传播非功利性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有助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类社会活动中。该教育目标是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为学生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现如今,通识教育已经被纳入高等教育中,它是一种非专业和非职业型教育,面向所有大学生或高职院校学生,是整个大学办学理念和思想的体现。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涵盖的相关内容和知识范围比较广,与通识教育理念及要求等相契合。具体课程实践中,应结合公共英语课程特点及高职学生的专业背景,对通识教育理念及方法加以应用,真正实现课程改革,为高职学生营造良好的公共英语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英语技能水平。[1]

二、通识教育与高职公共英语之间的关系

高职公共英语是通识教育的一种体现方式,课程设置面向全体高职学生,两者之间存在关联性。明确通识教育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以此为指导,构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旨在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及应用能力,主要引导他们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等,依托公共英语为专业教学服务。该过程中,高职学生不仅能够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异,还能够使英语学习服务于自身职业发展。通识教育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要传授学生更多专业学科领域方面的英语知识,丰富高职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开阔其视野,使他们学好英语的同时,对其他学科具备较高的热情及兴趣,从根本上提高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质量,全面落实通识教育,达到预期的公共英语教学目的,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高职学生,都要明确通识教育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之间的关联性,将通识教育渗透到高职英语教育方方面面。

三、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现状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理念落后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其为专业教学服务,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熟练应用英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具备多元化特征,但教学理念落后,着重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和相关技巧等,实践教学不足,也没有将国外相关文化渗透到英语课程教学中,无法满足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及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目标单一

公共英语课程涵盖的内容和知识点比较多,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高职学生认识到了学习公共英语的重要性,但其对英语课程满意度普遍偏低,英语应用能力也比较弱,他们普遍对英语课程缺乏兴趣。很多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缺乏特色,以基础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主,教师多讲解文本知识,课程形式单一,倾向于语言知识积累,忽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及文化素养提升。通识教育综合性与多元性兼备,有助于全能人才培养。但因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对课程满意度普遍偏低。

(三)课时安排不科学,师生比例失衡

现如今,很多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仅服务于英语四、六级考试,呈现边缘化特征。一个英语教师往往要教数百名学生,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加之,课程时间有限,高职学生很难对公共英语课程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部分院校甚至一周仅有两节英语课,无法满足高职学生的日常英语学习需求,导致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质量普遍偏低,教学效果不佳,难以激发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更枉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缺乏英语语言应用环境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内容及特点决定了其应以实践教学为主,但绝大多数英语教师仍采用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够为高职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实践环节,更无英语实训类课程。因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多倾向于听、说、读、写方面的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英语语言练习时间,更无真实的英语语境,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普遍较弱,对该学科教学及发展产生了严重制约。

四、通识教育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可行性

首先,在通识教育视域下,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进行设置,非常必要,而且极具可行性。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手段,都比较多样化。高职学生在学习公共英语课程时,加强文化认知,培养文化意识,通过比较不同背景文化,了解英语语言内涵,建构多元文化理念。高职学生要注重公共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动态性和自主性,在理解表层英语语法知识和内容的过程中,培养深层次的英语、文学、美学修养等,进而树立全面的世界观和文化观。高职公共英语既是一种语言工具,又具备人文性特点,涉及领域广泛,将通识教育理念应用到课程体系构建中,极具可行性。[3]其次,通识课程旨在培养高职学生的素质,实现其知识文化素养的提升,帮助他们建构均衡的英语知识结构。在这一过程中,使高职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帮助他们了解历史,理解社会。将通识教育理念应用到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需要其他学科的共同参与和配合。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涵盖文化、时尚、饮食、体育、历史等相关知识,学生从英语这一语言形式切入,学习和接触各类学科知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语言学习兴趣。无论是高职公共英语,还是通识教育,都具备人文性特征,这也是二者的相通之处。高职公共英语服务对象是所有学生,涵盖面广,恰恰体现了实施通识教育的可行性。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类别比较多,故而,文本知识的选择应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以及这些知识背后蕴含的文化思想和人生哲理等,从而实现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及通识教育目标。[4]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虽说是一门基础类语言课程,但其涉及的学科内容比较多,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及各学科知识等。学校和教师应结合公共英语课程内容及特点,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将通识教育理念及方法贯穿于高职英语教学全过程。

五、通识教育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兼具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性质。学校和教师应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始终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这一教学初衷。在该理论基础上,进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既要有核心课程,又要有拓展课程,更要兼顾实训课程,从而使公共英语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核心课程模块

核心课程模块作为非英语专业高职学生必修基础课程,有助于高职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提升。具体课程实践中,可将其细分为应用英语和交际英语两部分。前者旨在对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人文素养等进行培养,后者则倾向于对学生的读、写、译能力进行培养。以CollegeLife这一章节为例,完成文本学习之后,高职学生除了掌握相关词汇、语法、句型等之外,也需要熟练阅读各类与校园生活相关的英语语篇,并明确常规请假条、便条写作格式等。交际英语与应用英语不同,其旨在对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帮助他们掌握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相关技巧。仍以该章节内容为例,完成文本学习之后,学生应学会应用英语对自身的校园生活、学习情况、专业等进行熟练表述,使用英语描绘一切与校园文化相关的内容。[5]虽然应用英语和交际英语各有侧重,但二者都倾向于过程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则常被作为辅助,并对英语的工具性和职业性特点予以肯定,着重培养高职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人文内涵。学课程模块,对高职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向学生传授有效英语学习方法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6]核心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听说和读写两种课程类型,二者都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对高职学生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及语言表达能力。听说课程着重激发高职学生的语感,为其提供丰富的话题训练素材,继而通过听说训练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完成上述课程教学之后,高职学生能够听懂基础英语对话和发音,进行简单的人际交流,且发音和语调基本正确。读写课程的教学重点为语音、词汇、句型等,词汇、短语的搭配及英汉互译,主题句段落写作等。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干扰学生阅读的相关因素,通过语篇分析,实现高职学生阅读技巧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从而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二)拓展课程模块

通识教育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拓展课程模块可被细分为选修和第二课堂两部分内容。其是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延伸。该课程模块应贯穿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全过程。选修模块。首先,采用ESP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该背景下,公共英语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与高职院校倡导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依托职业教育进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诸如金融英语、动漫英语、酒店英语等。ESP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相符合,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非常有利,真正实现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其次,结合高职学生的公共英语学习需求,对其进行英语四级、留学考试培训等,设置针对性强的英语培训类课程。最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依托英语原声电影、英美文学名著、英美文化概论等,将通识教育融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加深教学深度及课程针对性,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8]第二课堂模块。其优势在于能丰富高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他们的技能知识。具体实施方法是: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英语朗诵、演讲比赛或英语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将通识教育融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同时,以各类讲座、英语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人文素养。该公共英语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开拓高职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帮助他们从以往单一的专业局限中跳脱出来,增强他们的文化通感,培养其科学精神。[9]

(三)实训课程模块

通识教育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实训模块包括校内和校外两部分内容,具体涉及教学见习、通用技能、专项技能、综合素质、岗位素质、生产等方面的实训。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专业不同,其英语技能要求和实训内容等也存在差异。例如,酒店服务专业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英语教师应结合岗位能力,明确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技能结构要求,以通识教育为依托,细分公共英语课程,使其涵盖交际礼仪、前台接待、客房接待等方面的口语教学,增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其服务于具体专业,实现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综上所述,高职英语公共课程教学中涉及的相关内容和知识点比较多,将通识教育融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能够拓宽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深度及广度,既能够帮助他们了解各专业相关知识,又能够帮助他们游刃有余地将英语应用到各个专业间,兼顾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英语表达能力,真正使公共英语服务于专业学习,为其未来英语学习及专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提升他们的公共英语综合应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秀丽,王青.通识教育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文化教学浅析[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40-41.

[2]陈霞.通识教育视域下高职公共外语体系建构[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2):56-60.

[3]汪雁.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开展通识教育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6):157-158.

[4]吴炜炜.通识教育观念视域下的高职公共基础课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向度探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4):39-43.

[5]刘兰兰,马震宇.具有高职文秘专业特色的通识教育可行性研究———以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3(12):42-43.

[6]张丽杰,高志英.个性化教学和通识教育视域下的英语人文选修课探究———以英语公共演讲选修课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4):111-113.

[7]于志刚.推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培育与完善[J].中国高等教育,2016(11):9.

[8]章春风,陈圣江.从通识教育视角探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408-409.

[9]邓智君.通识教育视野下的民办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J].文教资料,2018(2):33-34.

作者:张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