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视角下高校书法教育的作用

素质教育视角下高校书法教育的作用

摘要:指出了素质教育视野下,高校书法教育不论在技术技巧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对大学生而言都大有裨益: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有利于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环境的优化以及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围绕于此一一作了阐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让学生在艺术与情感的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书法教育

1引言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书法是基于汉字人发展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在素质教育中能够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熏陶。在高校素质教育培养中,面向全体学生,从多方面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书法教育的开展不仅是从技术技巧层面引导学生欣赏传统艺术、品味传统文化,更是从精神层面对学生的修养、性格、气质进行塑造,让学生在艺术与情感的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

2书法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

在高校素质教育开展中,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大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环境下,大学生所面临的客观环境日益复杂,使得许多学生在思想道德层面出现偏差,思想堕落、道德下滑、人格缺陷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如何利用素质教育引导,实现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则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我国书法艺术向来强调“字如其人”、“书品即人品”的说法,一方面书法对人的性格情操具有一定的陶冶作用,另一方面人的个性特征能够在书法中得以体现。古代人在评价书法艺术的过程中,书法家的品德是第一标准,只有高尚的品德,才能在书法中呈现出浩然正气[1]。例如颜真卿的“颜筋”不仅展现的是遒劲有力的书画手法,更蕴含着颜氏不畏强权暴力的坚贞品格;相反,宋代的奸臣蔡京的书法造诣应十分精深,但是由于其品德有缺,其书法中也暗藏着幽暗之气,无法被后人肯定。针对此,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教师应将书法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一方面利用前人书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熏陶,并利用其中的名人轶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思想道德品格融入到书法训练中,在书法中展现自身的品格修养。

3书法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认知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素质教育几乎等同于认知教育,即将学生的智力开发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改革中,认知能力培养的内容更加丰富、广泛,对于学生的引导更加全面。书法教育在智育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上。从传统文化教育来看,我国书法艺术延续上千年,形成了深厚的理论基础,除去自身的文化内容,更是与其他艺术形式融会贯通,成为完整的传统文化内容。在高校书法教育中,教师应以书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广泛涉猎我国传统文化,在书法作品、传统文学、水墨绘画中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思维品质培养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利用书法训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例如在读帖、临摹、摹帖、背帖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细致入微地体会古代书法艺术的精妙之处,同时在不同书法的对比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考,让学生在书法的稳定与变化中的深入思考,探寻传统艺术的精髓[2]。

4书法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

书法艺术极具审美价值,其中蕴含的点画质地之美、线条姿态之美、字形组合之美、章法布白之美、神采气韵之美、节奏律动之美、形式丰富之美、风格独特之美,是构成民族审美的独有境界。在现代教育中,审美教育的缺失已经体现在当代学生身上,例如在媒体的诱导与推动下,一些学生失去了审美的基本评判标准,甚至以丑为美,破坏了社会审美认知,一些扭曲、颓废的审美观,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针对此,在高校素质教育中,书法教育的开展,能够有效填补审美教育的空白,从艺术的角度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经历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认知发展过程,进而强化学生对美的渴望,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基于此,高校在书法教育中,应将技法训练与审美熏陶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书法欣赏课程,在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中获得美的艺术享受,打开新的审美世界,并在书法的意蕴中体会艺术美与人文美的融合,并从精神层面形成审美体验,为自身行为的美与丑作出基本的评判标准,从而展现审美教育对个体思想引导与行为塑造的作用。

5书法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环境的优化

现代健康概念的定义不仅包含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行,还包括心理层面的协调发展。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屡亮红灯,使得高校在素质教育中对于心理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例如一些学生在初入大学后,一时难以适应大学学习环境,在学习生活中陷入困境,从而出现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大学生在面对新的人际关系时缺乏应对之道,出现了敏感多疑、暴躁易怒、抑郁焦虑、极端偏执等心理问题等。针对此,高校应通过书法教育,对大学生的心性进行熏陶与引导,让学生在抒怀、飘逸、豪迈、刚劲、灵动、娟秀等书法风格中打开心胸,例如王羲之《兰亭序》中对生与死的理解,苏轼《黄州寒食帖》中展现出艰苦环境中自我解嘲、自我慰藉的放达等等,这样学生才能在欣赏中体会书法家的心理志趣,从精神层面与书法家实现沟通与交流,并在情感共鸣中,获得心灵的慰藉。此外,在书法教育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利用共同的兴趣偏爱,帮助学生搭建沟通的桥梁,从而打破学生之间的沟通隔阂,在书法艺术中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进而在人文情感的抚慰下走出心理误区,提高心理素质[3]。

6书法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

书法训练对于写字的姿势有着严格的要求,“身正笔正”是坐姿的基本要求,所谓“身正”应保证在写字时头正、肩平、臂开、腰挺、足安;“笔正”应保证5个手指分别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各司其职,这样才能达到运笔流畅,气韵贯通的效果。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腕部、手指、小臂、上臂能够形成协调配合,同时,配合呼吸练习,在“平心静气”的过程中将力量传递到肢体的各个部位;此外书法练习还能够通融全身的血气,促使身体各部位柔和灵动,促使手与脑的协调配合,从而达到修身养性、锻炼身体的目的[4]。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教师应安排学生定期开展书法教育,固定学生的训练时间,并时刻强调学生的写字、握笔等姿势,在书法作品的引导下,增加学生自我训练的意识,并从身体健康层面为学生提供指导。此外,学校、教师还应积极组织书法社团活动,通过竞争、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理解书法练习对改善身体素质的重要意义,提高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7结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书法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创新精神的培养、审美情趣的提升、心理环境的优化以及身体素质的改善。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主体需求,积极搭建书法教育平台,组织学生开展系统训练,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艺术氛围,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峰.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书法教学作用探析[J].艺术评鉴,2016(9):138~139,135.

[2]张见.素质教育视角下高校书法教学之思考[J].大众文艺,2016(9):249~250.

[3]张茹.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校书法教育探究[J].艺术品鉴,2018(29):321~322.

[4]王思棋.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书法教学作用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9(1):17~18.223

作者:王敏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