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培训范例

素质教育培训

素质教育培训范文1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精准化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强调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经营管理能力为核心培养任务。2016年,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理念,强调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资源禀赋是决定国家经济增长和强大的必要物质基础,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在于丰富的人力资源、先进的科技和良好的制度等多方面的作用[1]。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迈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阶段,单依靠政策、资本无法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化农业走上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轨道是必然选择,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素质决定了其他外部变量如资源、信息等在其内部获得。作为现代化农业新生力军,新型职业农民要注重与新时代变化的全面适应,以及农业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来讲,提高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和满足经济效益,必须具备较高的科技素质。

一、新型职业农民与科技素质的内涵

以“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九字定义新型职业农民,这是的“农民观”新表述。科技素质是新型职业农民必备的核心素质。美国学者沃尔夫认为,职业农民需要将农业作为产业来发展,职业农民要充分地融入市场,实现报酬或利益的最大化。而职业农民科技素质是决定其是否能够进入市场,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关键所在。为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和实现农民自我发展需求,通过教育培训提高科技素质势在必行,且要充分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及其科技素质的内涵。

(一)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产物,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关键所在。新型职业农民需具备满足现代农业所需的科技文化素质、生产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且为通过市场和现实的选择,长期或相对固定地从事农业生产的从业者。王思萍(2015)指出,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和创新能力,掌握较高的生产技能,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2]。魏学文(2013)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固定职业,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技术、会经营管理的新一代农民[3]。齐国(2012)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是须具备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等相应能力的农业从业者[4]。新型职业农民是自愿以务农为固定职业,以此为主要生活来源,充分把握市场运行机制和规则,依靠先进的农业科技、信息技术、经营管理能力等追求利益最大化,获取社会尊重的农业从事者,且科技素质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素质。

(二)科技素质

科技素质是个体在从事科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内在的心理形式及其发展水平,是个体从事科技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素质的结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从教育学角度剖析科技素质的结构,认为科技素质包括认知、智力和非智力三个结构;有的学者认为知识、态度和实践是科技素质的基本结构,而运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其基本内涵;有学者认为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是科技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学者认为科技素质不仅包括科技读写能力,还包括科技实践能力、科技态度和价值观等。如此,个体在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科技素质大体上由五个层面组成,即科技知识、科技技能、科技获取、科技认知(态度)、科技价值观。

二、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构成

科技引领现代化农业发展,较高的科技素质是现代化农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客观要求。据已有研究对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能力构成的讨论,以往的研究者都认为具备的科技素质应包括科技知识和科技能力等方面。科技意识是新型职业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科技知识的前提,因此,科技意识也在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范畴之内。而科技态度、科技价值观、科技信息获取能力也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也可以将其纳入科技素质范畴。如此大致可以勾勒出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的五个层面,包括农业科技价值观、农业科技获取、农业科技技能、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科技意识。

(一)农业科技价值观

农业科技价值观是新型职业农民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农业等关系时,需要确立自己在农业生产中的基本角色,对农业科技产生的效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期。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是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农业科技的非理性滥用势必会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倡导发展绿色农业的理念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树立正确的农业科技价值观,拥有强烈的职业感和责任意识,使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对农业科技将会产生的后果进行判断和预期,理性、科学地运用农业科技。

(二)农业科技获取

农业科技获取是指为谋求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多方渠道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能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必将走向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轨道,科技要素投入会日益增多。在市场、社会环境不断变化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具备农业科技信息获取能力,依靠科技来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

(三)农业科技技能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技能。农业科技技能是基于农业科技知识发展起来的,是农业科技素质的核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农业科技技能主要指新型职业农民运用科学技术和方法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能力,是农业科技知识层面的具体化;主要指新型职业农民能否熟练掌握实用技术,运用较强的农业科技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经济效益。

(四)农业科技知识

内化的农业科技知识是农业科技素质的基础,农业科技知识主要包括了解基本的农业科技理论知识或基本原理,农业科技知识体系的建立是关键。现代化农业生产中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具备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技术、疾病防控等多方面的科技知识。只有先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精准地运用科技知识,建立农业科技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之间的联系,形成科学的工作方法,为进一步形成农业科技技能奠定基础。

(五)农业科技意识

科技意识贯穿整个科技素质结构中,属科技认知层面,是农业科技素质发展的先决条件。发展现代化农业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科技认知决定农业科技成果能否在农业领域达到效率最大化。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科技的直接承担者,必须具有独到的慧眼、敏锐的科技意识和端正的科技态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习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技术,设计科学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实践,促进科技内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策略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农业劳动力发展的必然方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任重而道远,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未来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来驱动,科技素质是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的核心。实现现代化农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素质是极其必要的。要高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需要从教育培训的目标对象、方式、内容、师资、考核等方面具体化实施。

(一)精准厘清培训需求

切实加强农业科技需求调研活动,深入农业产业领域,加强与农民沟通,详细了解农民现实的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的需求,根据需求内容归纳分类,形成不同的科技需求项目类别,最终为培训相关部门形成决策、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为避免培训内容过于笼统、范化,造成培训资源浪费、效果不佳情况,一切从农民的现实需求出发,尊重其培训意愿,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精准化的科技培训,着重培训农民现实农业生产活动中需要的技术。厘清培训需求是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培训的必要前提。

(二)严格遴选培训对象

要紧密联合基层村级组织和地方农业科技推广站,开展“入户摸底”工作,从农民生产规模、产值、收入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审核要求方能参加培训,明确专业生产大户、家庭农场主等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又急需科技支撑的务农人员为培育重点对象。精准遴选培训对象是保障培训质量的基础。

(三)多样性创新培训方式

线上、线下混合,传统、现代并举。结合学员的意愿或兴趣,开展富有成效的教学培训,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既有利于激发学员的积极性,也利于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转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培训方式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充分依靠“互联网+培训”,形成线上培训(远程培训)与线下培训(田间培训)相结合,传统与现代并举的多样性培训方式。

(四)分阶段实施培训内容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学员现实需求和地区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科学地设计培训内容,编制培训教材,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培训内容应该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实践能力逐渐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培训内容必须包含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农业科技信息获取、农业科技实践、农业科技伦理观等方面,分阶段进行这些方面内容的培训,循序渐进地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

(五)分层次组合培训师资

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不仅包括一般的科技知识,还应包括农业生产实践经验、技巧、科技价值观等。在师资队伍的组成上,按照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形成高、中、初三个层次,形成不同教师的混合,加强教师合作,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在教师人员的选择上,可聘请具有科技信息畅通、科研能力强、理论知识丰富的农业科研院校专家教师,充分发挥传送科技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借助农业领域的“土专家”深厚的农业生产实践能力,指导学员农业生产实践。

(六)科学化开展培训考核

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素质为最终目的,合理规范的考核机制可以保证培训健康、持续展开,使培训更有成效,彰显培训价值。政府部门要制定科学系统的考核方案,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规范执行,如通过“笔试+实践”“专家评分+学员互评”等形式对学员考核,提高培训成效。

四、建议

要整合各种政策、资源,统一管理、规划。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时,要积极鼓励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多元主体的合作。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作为主要任务赋予法律保障,纳入法律管理体系内,明确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主体、内容、管理、实施以及教育培训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等。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管理和评估,拓宽教育培训经费以及落实好扶持政策,促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

(一)完善法律保障

综观国外发达国家,美国的《莫雷尔法案》、德国的《职业教育法》等为本国的职业农民培育保驾护航。因此,我们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节奏,如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法》之类的法律法规,通过正式权威的文件明确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各方主体的职责和义务,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健康有序开展。

(二)强化监管评价

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监管评价机制,一方面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培训机构的合法性,培训内容满足学员的需要,培训方式具有创造性;另一方面,建立反馈机制,强化对学员的动态监管,通过实地调查、问卷、电话咨询等方式了解培训后期实际情况,根据反馈信息完善培训体系,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富有成效地开展。

(三)拓宽经费来源

资源禀赋是决定培训能否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当前的培训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支撑,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培训工作无法广泛开展,培训工作缺乏及时性和连续性。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应引导社会行业积极参与培训,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筹资为主体,民间资本为支撑的投融资机制,保障培训资金充沛,助推培训可持续发展。

(四)认真落实扶持政策

新型职业农民对现代化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要给予相应支持,以保障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对于获得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应从土地流转、融资信贷、社会保障等方面支持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明晰强农惠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努力营造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创业的氛围。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其科技素质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产业需调整发展方向,走向与二三产业融合的道路,实现突破转型,农产品结构也需优化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化农业发展,从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方面入手,以科技武装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实现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翁伯琦,黄颖,王义祥等.以科技兴农推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对策思考———以福建省建宁县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2).

[2]王思萍.城镇化背景下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6).

[3]魏学文,刘文烈.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特征与培育机制[J].农业经济,2013,(7).

素质教育培训范文2

 

一、90后高职学生缺乏活动积极性的原因   90后的高职学生成长于一个经济上经历经济体制改革转型、利益关系调整,文化上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融合的特殊时期,自身存在的积极向上的要求,但周围的成长环境也滋生了他们的一些共同的缺陷。   1、自我意识的高涨与挫折意识的匮乏。由于社会文化思想的“百家争鸣”,90后的高职生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自信心强,清楚自己的优缺点,敢于反抗父辈和学校,语言具有创新性,容易陷入自我中心,忽略别人的感受。他们强调个性,追求时尚与另类的激情生活品质,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思维观点,富于挑战性、冒险性。另一方面,由于自身阅历不足,对于社会问题、社会意识等认识不够,并且依赖于接受别人的帮助,责任意识淡漠,却不愿意释放内心的感激,缺乏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和吃苦精神,常常表现为逃避,蛮横,造成心理失衡乃至崩溃。在参加活动中更多地是考虑自己的脸面,而不是参与性。   2、功利心理的增多与分享意识的薄弱。由于社会功利思想的日趋泛滥,大学生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对感恩父母、师恩教诲和关怀关切的感情视而不见。在参加各项素质教育活动中,部分学生都以是否有利于当班干部、入学生会、入党、今后找工作有益为评判标准,而且很多学生会很直白地表达了参加活动的目的,而且认为这样做很正常。殊不知,这样的思维更是导致素质教育活动无人参加的最直接的原因。而由于功利思想的泛滥,学生参加素质教育活动的目的更多在放在自己,吝于分享与感恩。   3、猎奇心理的丰富与文化深度的浅薄。当网络成为90后不缺少的学习工具,网络媒体在高职学生中的意义不仅仅是轻易地获得各种文化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之用,更是他们用来表现个性自信和张扬,甚至在某些领域比一般老师知道的还多还深入的一种方式。这是网络让“90后”大学生出现了“微阅读”现象,在许多文化活动的竞赛中存在依赖网络的现象,只懂得从网络中“拿来”,却没有进一步学习和借鉴,很容易出现内心的空虚和无助。   4、行为观念的开放与交际方式的欠缺。大学校园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大学生接受的思想相对开放,更容易表达内心的情感,也愿意敞开心扉,通过班级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网络交流等方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向开放、宽松、和谐的方向发展。但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理想色彩比较浓,过分追求完美,人际交往观点容易出现偏激,经常把本数正常的人际矛盾视为异常。还有部分学生渴望友情,害怕孤独,又不会合理调试,在交往中变得感情脆弱、敏感多疑,交往时谨小慎微敏感,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这些状况都导致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参加素质教育活动。   5、素质教育的多面性与专业设置的狭隘性。不同专业类的学生应具备不同的专业素养,但是比较广泛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比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同时具备的,也就是说,他们所需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一样的。现实中,理工科的学生比文科学生更少比例地参加素质教育活动,一方面是因为文科类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素质教育结合更紧密一些,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就参与到素质教育活动中;另一方面,理工科的学生专业知识面较狭窄,他们大多数时间被实验、实践、实训围绕,主动接触社会的能力,综合运用素质能力的机会较少。在学习时间的宽窄上,高职理工类的学生课程设置较多,高职文科类的学生课程相对宽松,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高职院校学生在参加素质活动方面不积极情况的原因。   二、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积极性的要求   1、专业教育与素质活动相结合。“90后”的大学生不会满足于“填鸭式”的大学教育,而素质教育扮演的是既教书又育人的角色,以专业教育为依托,把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相结合的问题,既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又把专业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教育中,素质教育活动以研究性教学为载体,促进教学与研究、实践相结合,在课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主动学习,拓展学习领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了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2、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体现在每一堂课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而课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扩展和延伸。只有教育者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学生才会自觉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以强化实践能力为目的,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素质教育活动,大学生们才会对相应的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也能在活动中给自己找准定位,消除内心的“盲从感”。   3、创新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高职素质教育的重点。指导90后的学生通过科研立项、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各种途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创业教育等四大基地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创业能力,实现了学生由“主动适应”到“积极拓展”再到“深化升华”有序推进,培养学生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社团活动,既丰富活跃大学生活,形成了新型的一种大学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坚毅品格,锻炼他们工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提高参与素质教育活动积极性的一点建议   1、树立“人本化”的教育观念。“90后”大学生作为逐渐成熟的青年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在开展活动时,要了解学生所需,确定开展什么样的主题活动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将活动策划、宣传、实施、总结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民主,实时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2、构建健康的活动氛围。在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中,要了解“90后”大学生大多求知欲旺盛,怀疑心和好奇心较重,但是缺乏引导,缺乏正确的活动、学习方法。落后的活动主题、活动组织方式却阻滞了他们的自身发展。因此,要激励同学们参加活动表现出的积极性、奋斗力、团结心等向上向善的心理。在活动实施前,要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能力分配工作,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构建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在参加活动时,较为乐意地为大家服务、为集体争光。#p#分页标题#e#   3、建设完善网络素质教育活动阵地。“90后”高职高专大学生了解社会主流的思想意识,更多地是通过网络等多媒体手段。同时,网络化的素质教育理念应该实现教育培养与管理“时间上不断线”。要时刻注意新颖、丰富、有特色,并随时更新,避免内容的空洞、说教,增强网站吸引力。对于二级管理的系部而言,在组织活动时,大学生也乐于在网上和教师进行交流,可以无拘无束的畅所欲言。网络活动也是一种新颖的活动形式,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关注,提高学生对于参加素质教育活动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冲破旧的应试教育制度的需要。积极参与素质教育活动,不仅培养集体归属感,更能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活动要始终坚持人本化的理念,既重视90后大学生的共同点,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有利于培养一个合格的90后大学生。

素质教育培训范文3

[关键词]提高;素质能力;调研

院前急救是指对急、危、重伤病员在事发现场和转运途中的院前紧急医疗救治服务和转至院内的交接等相关活动。急救中心运转效率的高低,会受到从业人员素质高低的直接影响,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建设是急救中心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中心全体职工中开展的教育培训对提高职工素质能力的调研工作中,了解到职工队伍素质能力与自身受到教育培训的关系密切,该文旨在更好地提升职工队伍的素素质能力建设,积极查找不足,制定相应的对策。

1职工调研现状

1.1职工的年龄、学历和职称情况

至2018年6月,通过对该中心全体117名职工进行调研后发现,对于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个人素质,存在以下现象,见表1。①年龄层次不同,职工的职业需求不同。分了四个年龄阶段:50岁及以上人员,35名,满足现状;45~49岁之间的人员,26名,能够参与,可以接受,主动性欠缺;35~44岁的,37名,参与性较以上两个年龄段高,主动接受,但是受客观因素的干扰影响多;34岁以下者,19名,个人要求提升素质的迫切度高,希望单位能多组织、多创造条件,给予他们晋升的机会。②职工个人知识构架不同,决定个人的整体需求的差异。本科学历以上人员,30~40岁之间的人员,对学习机会的渴望度高,素质提升的需求强烈;大、中专学历,35~45岁之间的人员,工作经历丰富,对现状已接受,考虑客观因素较多,冲劲不足,希望通过单位组织培训学习得到机会提升素质的欲望一般。学历较低的人员,对培训学习素质提升也就缺乏了热情。③一线的初、中级技术人员比较普遍,而中青年职工队伍中高级职称、全面、多技能者相对较少。职工多为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护理、司机,希望得到素质提升转化成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1.2职工队伍现状分析

调研数据表明,中心人员工作分工为行政人员、调度员、出诊医生、护士、司机、担架员,职工梯队年龄阶段组成与各年龄结人员的知识构架不合理,所具有的文凭与个人的知识水平有差距,行政管理人员逐年增加,高、专、精业务精英断档,院前急救一线成熟的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青年职工从事院前急救工作时间短,岗位流动性大,急救队伍不稳定,技能素质提升愿望强烈,急救人才的缺失已成为制约院前急救事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急救中心工作目标的实现和发展远景。素质能力不足带来的问题:①观念落实,对目前业务的前瞻认识不足,思想认识不到位,影响工作的效能。②在工作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性不足,针对性不强。③单位激励晋升机制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激发职工的的从业积极性。

1.3通过能力提升的职工状况改变

2014—2017年职工参加专业培训、技术比武情况,见表2。2014年1名在全国技能大赛获得奖励。2015年3名市级技能大赛获奖,1名获市级技能提升奖励,2名参加了工会组织的优秀职工修养。2016年4名市级技能大赛获奖,3名参加了工会的组织修养,1名选派台湾学习院前急救业务。2017年1名获得省级技术比武大奖,或市级技能提升奖励;1名获得全国技能大赛和省级大赛大奖,获得市级技能提升奖励和三等功各1次。

2提高职工素质能力的做法

立足于急救中心的工作实际,以业务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实训和思想品质教育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派出培训学习与邀请专家、团队来单位授课相结合,大力开展全方位、深涵盖的培训教育,以着力提升职工队伍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明素质为目标,以急救导师授课、专家评测、技术比武等为手段,扎实、有效深入开展服务理念、思想品德、组织纪律、专业知识良好的院前急救人才队伍。

2.1提高认识,强化思想根基

加强队伍建设工作。发动党员、骨干模范、比武状元的带头作用,通过党群团专题教育活动,在职工队伍中开展正能量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座谈讨论、交流互动,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在紧急时刻服从大局的意识。职工学习可通过科务会、座谈会、工会活动、党课学习、技能操作实训课等活动相结合,让所有职工参与进来,通过互讲、互学、互评切实取得了实效,牢固树立“时间、质量、仁爱、奉献”的服务理念。

2.2广泛开展技术比武,以赛促学

为了及时掌握职工队伍能力状况,查找不足,及时整改,逐步提高,每年组织开展院前急救人员开展技能比武竞赛。竞赛活动前先集中理论学习、操作培训,然后进行理论考试、个人技术操作比拼、团队合作的技术操作评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与竞赛相结合,以赛促学。通过技术比武使业务能力过硬的职工脱颖而出,为职工树立起榜样,技术比武也为广大职工提供展示业务才能的舞台,激励职工特别是年轻职工立足岗位,锻炼成长,全面提升岗位技能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

2.3培养新生力量,储备专业人才

通过科室、班组推选年轻的业务骨干、比武选拔的手段,将优秀者重点扶持培养,增加外出学习机会,输送参加级别更高的技术竞赛,打造成院前急救行业的技术领军人物,授予光荣称号给予奖励,培养院前急救行业的“急救状元”,对具有优秀组织能力的管理人员推荐加入上级部门的“青年人才库”,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今后的晋升创造优先的条件,留住专业人才,稳定院前急救专业队伍。

3提高职工技能素质的对策及措施

3.1更新思想观念,拓宽培训内涵

近年来,随着群众医疗需求的提高,院前急救也相应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急救网络、急救车辆、急救装备等硬件设施的配置也在随之提升,也就决定了院前急救行业的教育培训有其自身的内涵和外延,在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集中体现急救中心“人文关怀,尊重生命”的核心及价值观,通过科学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深培训的内涵,激发职工的潜能,提高工作责任心;开设国际化培训课程,学习先进的技术,让从业者具有过硬的业务技能;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和培养,有利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理解、体谅患者的疾苦,开展适当的礼仪、应变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训以,优质的服务让患者满意。

3.2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业务能力

从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工作流程、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改进。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对院前急救工作人员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及业务培训合理规划,在巩固基础理论、常规技能操作的基础上,加强国际上的交流学习,普及AED的使用,广泛开展BLS(基础生命支持)培训学习,推进AC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的应用,积极学习国际先进技术。

3.3探索有效手段,丰富培训的方式

多形式、多内容组织职工技术比武、技能大赛、岗位练兵等活动,激发学习参赛的热情,为职工施展才华搭建多方位的平台,尽可能让大多数职工都能站在舞台的中央,营造重视“以比武促成才”的良好氛围。开展操作性强的学习方法,采取医患互动、情景模拟、桌面推演、措施研究等手段,增强医患之间、工作人员与带教、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技能素质提升培训的灵活性。学习培训时间灵活多样,根据工作之余的零碎时间多、整块时间少的特点,以岗位自学为主,着眼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培训讲座的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采用会议讨论的模式或者网络、微信群讨论的形式,采用生动的多媒体视频授课。也可以采用建立微信群、QQ群等及时的探讨在工作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等

4建立职工奖励机制

在工作中,管理者要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要为职工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还要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提高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待遇,让优秀人才有成就感,得到实惠,有工作的动力,从而带动其他职工积极工作,与其承担的社会职责、劳动强度相符合,更加体现他们的价值,给予专门的岗位津贴补助,激发职业热情,更好地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来不断地突破自己,提高解决克服困难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琼.加强医学生院前急救医学培训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1):1061-1062.

[2]朱阳春.院前急救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J].现代医学,2010,10(1):113-114.

[3]周丽萍.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820.

[4]曾惠洁,赵爱兰.人文关怀融入急诊护理初步的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47-48.

素质教育培训范文4

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对培训的需求大,涉及面广,培训要在“实”、“新”、“特”上下功夫。这是农村劳动力对农业教育培训的要求和呼唤。呼唤之一:目标要“实”。即实用技能是农村劳动力的第一需求。近几年,国家提出了“应用型、技能型、创造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培养这三类人才,是农村职业教育区别于农村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现实需求分析,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应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农村劳动力最需要的技能是实用,培训的实用技术,要能够很快应用于生产实际,应用于增收致富,应用于改善生活。呼唤之二:内容要“新”。即创新。即在培训内容要结合实际具有新意。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向他们传授新知识、新技术,帮助他们创业致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实现农村教育、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生产点和有效途径。如十八届三中会召开以后,要及时培训农民如何保障自己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如何实现对集体资产股份拥有、收益、有偿退出,如何实现抵押、担保和继承,如何保障自己宅基地用益,从而引导和帮助农村劳动力增加收入。这就需要在培训内容上既要把政策理论和实现方式告诉他们,又要把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有机联系起来;在培训老师选派上,既要请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还要请其他政策操作人员来讲解,既要请创业示范户讲实战还要请用人单位的业务人员讲要求;在培训的方式上要通过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创新培训方法,从而达到满足农村劳动力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呼唤之三:方式要“特”。多种方式培训才能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应首先满足教育者学习知识技能,形成一定职业能力的需求。一般来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村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为了使他们能打好文化基础,又能保持职业教育的特色,教育培养模式要有所改进,注重效果。一是针对性专业设置。农村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调整专业结构,农村职业教育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中,应大胆根据落地企业的用工需求、围绕重大规模企业和重点项目需求预期开展储备性专业培训,并搞好岗位对接。二是产业化带动。用企业化的方式组织农业生产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方向,要以产业为导向,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实现农民由传统到新型的带动。三是专业化指导。农民是最注重实效的,要采取面对面、手把手、方便农民的方法,尊重农民意愿,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综合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和科技书屋等载体,把农民需要的技术、信息,及时送进农村,交给农民;把培训班办在村里、田头,以基地和村为单位设立培训点,实现一学就会,一会就用的效果。

二、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几点思考

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通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并具地方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南通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

(一)统筹规划,培育各具特色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农村职业教育首先必须结合地方传统技能和社会人才需求,突出地方特色办教育,正确处理培养目标、人才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关系,既要鼓励社会办学,又要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宜一哄而上,避免出现目前很多民办培训机构生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在政策上公办民办一视同仁,国民待遇。逐步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农村职教品牌和体系。

(二)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侧重技能提升。新型农民的素质含义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因此对农民的培养内容不应仅局限于提高某些方面技能,更要有机地将基础教育与技能教育培训结合起来,提倡农村职业教育前移,将农业融入基础教育,从义务教育开始学习农业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既要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又要大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发展农民职业培训。

(三)多形式、全方位开展教育培训,重点是农村实用人才。一是“公司+培训班+学院”培训,在龙头企业内设置相应培训班,使农民直接感受到企业的运行方式。二是“专业协会+农民”培训,把农民培训工作和各种专业协会有机结合起来,使农民较快获得专业技能。三是现场指导和咨询。通过农业专家,技术员深入农村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具体指导农民在种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四是专业专题培训。根据季节农事活动,为农民开展种养实用技术培训及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五是订单培训。按“市场订单”开展培训,使培训和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六是“校企联办”。既由企业出资,学校派老师,出实习场地和设备,实现二者在资源上的互补,共同培训农民工。七是专业合作社内建立农民培训制度。还可以通过专业户带示范户,示范带大户、大户带小户的方式进行培训。

素质教育培训范文5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现在,我们就以初中体育教学为例,浅谈一下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是促使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主要动因。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良好习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和挖掘学生的运动兴趣,不管是在讲解理论知识、进行示范操作,还是在组织实际教学中,都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学生在运动中主动表现自己的运动才能,切身体会体育锻炼的好处。   二、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学习体育技能的目的是将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应用到身体活动中以促使身体健康,而身体活动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实践,因此,以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教学,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身体活动的实践运动。我们大力提倡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有氧运动就是一种提高人体心肺功能的良好运动方式,怎样才能将有氧运动融入实践教学呢?耐久跑这种运动简单易行且能有效锻炼身体,但是由于这种运动方式单一枯燥、重复性较强,学生大多数都不喜欢,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游戏、球类运动、竞赛等方式融入耐久跑,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还可以采取越野跑、追逐跑等有趣味性、变化性的跑步形式,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所有体育项目都是由人们发明、创造出来的,也都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变革。因此,我们在具体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分析、自主建立,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智慧产生于行动。可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是促使学生进行创新与创作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准备活动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体操,并在课堂上分别展示,经过展示,我们会发现,学生们设计的活动体操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甚至有些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都高涨,课堂气氛也变得非常活跃,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如,在复习上节课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能更好、更快完成学习目标的办法和途径,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勇气,也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培养学生进行正确自我评价的能力   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因为自我评价意识在掌握技能的过程中,起到了综合分析器的作用,它能够有意识地对外界和内部信息做出各种分析、纠正以及选择,因此,是否具有自我评价意识使学生在体育练习中表现出来的质和量都有所区别。如果一个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意识,那么他在体育锻炼中只会机械地重复,不能及时发现练习中的失误;而具备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还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求更好的锻炼方式。由此可见,自我评价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基本前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以促使他们形成自我评价意识。   五、培养学生自我监督与自我保健的能力   自我监督与保健是一种重要的自我保护能力,具体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以及运动后的整理活动,并让学生明白进行放松活动的重要意义,养成学生良好的自我保健习惯。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中的安全意识,保证他们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伤到自己或他人,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组织适当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等综合素质能力,更好地发挥体育的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培训范文6

关键词:高职扩招百万;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现实问题;应对策略

新型职业农民供给侧是农村职业教育,自2012至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其培育进行部署,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基本确立[1]。2020年既是《“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的节点,也是新的历史起点,因此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可见,对农民的培育已经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上步入高素质农民阶段。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破解人才制约农村发展瓶颈,2019年国务院宣布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成为高职专科全日制学习主体[2]。党的报告指出,农村是我国当前发展最不充分和最不平衡的地方,结合扩招政策,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宣布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学历提升计划”)。该计划从总体目标、培养对象、目标及方式、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对高素质农民培育进行了部署。高职扩招百万,特别是单列高素质农民的“学历提升计划”,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瞻远瞩做出的战略决策,是着眼于我国农村高素质人才短缺问题的战略举措。本文基于2019年高职扩招后的农民教学,对其培育的路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从高职院校视域,系统提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路径,为有关高职院校对农民培育提供有益参考,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一、高职院校高素质农民教学培训现实问题与挑战

农民教育培训始于2005年国务院提出要大力培养农村实用型和技能人才,首次提出培养“职业农民”的要求。2012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职业农民培育,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2017年农业部提出“发展规划”。截至2018年年末,高素质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5.51%[3]。高素质农民的培育以新型职业农民为突破口,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我国农民学历和综合素质整体偏低,培育工作将是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高职扩招百万以及“学历提升计划”提出后,高素质农民培育机构将转变为以高职院校为主,高职院校成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主战场。由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面对高中和中职升高职的应届生,已构建形成了稳定运行的教育生态,在面对农民需求多样性、生源背景复杂性、学历参差不齐以及知识“断层”等学情现状,需要构建新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及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实施农民教学培训过程中出现了缺少调查研究就“仓促上阵”组织教学,线下集中组织教学困难且成本高、学生出勤率持续走低、教学与学习效果差、教学效果与学生培养质量评价缺失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一)缺乏系统调研和学情分析,致使农民发展诉求无法满足

自高职扩招百万政策伊始,高职院校明确作为该政策落地的“主阵地”。面对新政策、新要求、新教育群体,高职院校对农民培育工作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大多数高校在农民入学前后,尚未开展系统调研以获取学情分析报告,由于农民的教育背景、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需求与传统生源相比有很大差异,出现知识“断层”[4]。而高职院校立足于已塑造成型且运行稳定的教育生态,面对新的教育群体教什么、怎么教和如何评令高职院校“束手无策”,无法满足农民的发展诉求。

(二)农民分散性致使教学组织困难且成本高

新扩招农民生源及其培养可以简单描述为继续教育的生源结构、全日制的培养标准。“学历提升计划”明确规定,确保总学时数不低于2600学时,集中学习每学年不低于360学时,实践实习每学年不低于400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不低于1∶1。即使均分一学年集中学时则为180学时,但是由于农民生源分布的分散性,与传统的在校应届生不同,现职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乡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作为求学的主体,要寻找交集时间以期组织集中教学,这是极为困难的,而且高校为了方便组织集中教学,需要设置除了本校以外的更可能多的分散教学点,实施以及组织成本与传统的在校生相比较高。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致使学习效果差

高职院校培育应届生源的教学模式是以校内教学为主,以实习实训为辅,以认知规律为序的线性化教学体系结构,大部分职业院校已然成型这样的“流水线”教学运行模式。生源趋向多样要求教学模式精准灵活、柔性且多元,传统的教学模式致使学习效果差,背离了职业农民培育的初衷。

(四)单一的人才培养方案致使集中教学出勤率持续走低

面对多元的生源结构,其发展诉求与求学需求不尽相同,职业农民从结构上分为生产型经营、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其技能与知识需求不同,若从产业结构类型分类,则类型众多,职业需求更是不同。高职扩招至实施教学任务,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大多院校只是修改在校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实施培育,这对农民已不再具有吸引力,培育方案针对性、有效性差,因此组织集中教学就出现出勤率持续走低,后续集中教学更会出现“无人问津”的窘境。

(五)教师实践能力弱成为差异化人才质量的关键性制约因素

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关键是师资,在扩招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农业人才培育质量的关键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5]:1.教师数量与质量的滞后性。国家百万扩招政策,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也是学习的主体,据数据分析测算扩招后每学院需增加39名教师,当前师资数量与实际出现了滞后性。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教师专业素养特别是实践技能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实践教学时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师资在质量上出现了滞后性。2.教学方式方法的不适应性。农民队伍文化知识基础参差不齐、职业技能相去甚远,其职业需求也大相径庭,高职教师已构建的知识体系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知识“断层”的农民会对逻辑思维为主的理论知识表现出“乏味”。在新形势新要求新群体下教师出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生源类型多样性表现为发展诉求多元、需求个性化,教学方式单一无法量身定制。因此其制约性表现为高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不适应性。其他因素也制约农民培育质量,例如,学院配套政策及措施跟不上培育步伐要求、组织机构协调性不够、培育基础条件不完善以及农民运用信息化手段落后等。

二、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应对策略

(一)激活改革发展动力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该方案明确了职教改革发展方向,高职院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抓住发展机遇,主动冷静应对挑战,求新应变,强化农民培育主体地位,准确把握高职扩招百万以“学历提升计划”作为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的契机、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不但“扩容”,而且重在提质,让农民职业教育改革在高职院校落地生根,甚至开花结果,职业院校要主动创新发展理念,构建农民培育新生态,做好顶层设计,激活改革发展动力。

(二)强化组织领导与落实保障措施

高职扩招体现了国家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心,单列对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现了国家势必解决农业人才短板的“狠心”,教育部明确要求各职业院校要将教育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工程,学校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院(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农业农村部也提出对于职业农民的培育,“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明确责任人、制定路线图、确定时间表,层层抓好落实。高职院校要主动充分认识到农民培育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及其重要意义,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强化部门协同与明确责任分工,狠抓贯彻落实,从制度、财政上配套保障措施并予以落实。

(三)系统开展社会调查与学情分析

调研作为决策的基本依据,必须开展系统的学情分析与需求调研,该工作需要明确调研对象和三个需求。调研对象包括现职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乡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开展社会调查要明确三个需求[6]:一是明确省域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系统全面调研区域产业特别是重点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即产业结构比例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量与职业需求与对高职农民教育期望。二是明确农民对高职求学目标与发展需求。产业结构类型决定了农民受教育目标的多样性,如学历文凭、获取职业证书、职业技能、学历提升以期升职加薪、自主创业等。三是明确农民个人情况和学习需求。深度调研个人情况和学习需求,如年龄阶段、教育背景、学习方式、认知特点、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工作经历、经济条件、职业兴趣、就业方向等,以获取学情分析报告,为后续教学组织开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创新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及教学模式

在高职百万扩招政策及“学历提升计划”中,均明确了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采取全日制学习形式。创新培育模式[7]是指坚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线上线下虚实相结合、集中培养和分散精准教学相结合,采取“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农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培育模式,分阶段组织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在教学模式上,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送教下乡、送教上门,教学中心向农村下移。在高素质农民培育方面,应借鉴成人教育规律,针对农民特点,为农民提供就近就地学习的便利,农闲季节则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农忙季节以生产实践教学为主,按季节规律循环和产业周期组织教学与实践,使培育环节与生产环节无缝对接。

(五)分类分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历提升计划”确定了高素质农民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先进知识、先进技术,能从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依据社会调查和学情分析报告,按照既定目标重塑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程序制定和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分产业、分类型、分层级和分模块[8]。科学、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着眼高素质农民培训目标,从综合素质、生产技能、经营管理能力、农民职业教育等方面综合设计针对性强、效果好的培训内容,分类型、分产业、分等级制定培训标准,设置培训模块和培训课程,结合农民结构类型分类与个性化需求设置扩展模块课程。

(六)打造适应扩招新要求的教师队伍

扩招对高职教师的新要求概括为数量保障、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教学能力强和技能技术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遵循“引、培、聘”并举打造教师团队[9]。一是多渠道引进。打破传统人事编制藩篱,从农业企业引入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从行业协会以及学会引入产业前沿高精尖人员,组建由学校教师和农业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教师团队。二是多方式培养。打造胜任面向多元生源实施教学的师资队伍,重点立足于本校师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从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学历提升、深入一线为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着手。三是多类别聘用。为满足扩招后生源结构的变化,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点充实职业道德、经营管理、创业指导、品牌建设、质量安全、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师资。

(七)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面对新的教育群体需要逐步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探索路径可在学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与诊断改进的基础上,加强行政监督管理以及引入第三方评估。在评价体系层次构建上可形成“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第三方)—学校(教师)—学生”的全方位、多维度的质量评价体系。在评价手段与评价方法方式层面,综合运用线上与线下考试相结合、素质评价、实践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对农民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对教学效果的质量评价,不但要加强师资考核评价,完善教师的选聘管理制度,建立开放共享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库,而且要建立培育对象对授课教师直接评价机制。对农民参与的从业经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学习培训等,按有关规定进行认定兑换学分,免修相应课程。探索职业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无缝对接,鼓励农民学生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获取证书,并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

(八)强化培育基地建设,盘活教育资源

素质教育培训范文7

(1)创建区域化学科研究实训基地。

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学质量的加强势必要以提升教学人员学科教学水平为本,为此应立足学科教学的分析与诊断,以区域为单位创建学科研究实训基地。在区域之中选择教学质量过硬、师资团队素质水平高的学校作为实训中心,定期组织同类学科教师在基地之中进行专题培训学习、专项研究,开展学科沙龙以及观摩学习活动,真正提升他们的实践教学水平。

(2)有效统筹,设立培训衔接制度。

各个教育主管单位应清晰培训对象具体的工作目标,同时在设置课程过程中应凸显一定的层次性。再者应颁布有关指导性内容的文件,清晰省级、地市级以及县级骨干教师教育培训的工作目标、具体的课程要求。只有如此方能真正使教学名师持续不断地健康成长,真正提升整体素质水平,并可推动各层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3)把握个性需要,引入自主参与的教师培训管理模式。

教师培训工作中,各个单位应更新以往工作模式,使广大教师由被动的培训对象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的主体。当前,教师最为需要的便是怎样将新型教学理念有效地应用到实践教学工作之中。由于各个学科的要求并不相同,即便相同学科也会由于教师不同,而体现不一样的素质水平,呈现不同需要。该类差异需要恰恰是教师真心想了解并掌握学习的内容。为此各个培训机构部门应在细致调研分析的同时,在各个学期有目标地安排组织一些可辅助教师应对学科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的专项培训。先期可由教师主动,并依据培训专题主动报名。该类教师培训模式会受到更多人员的欢迎,这是由于教师学习的心理动机一经激活,便会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4)进行学分管理,创建培训登记管理机制。

提升教师素质、凸显培训教育实效性的根本因素在于灵活性。具体体现在为教师开创主动选择、行使权利的平台。为此可实施学分管理制度,各级主管单位应了解各个教师每一年度学习的学分,培训单位依照年度订立培训计划,并制订各项培训项目的学分。而教师则可依照自己的现实状况以及学分标准自行选择参与什么样的培训,各个学校可在年终为教师参与培训学习取得的学分做统一登记与上报工作。另外,各个教育主管单位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对广大教师人才进行培养发展的主体责任意识,特别是校长应形成教师第一的工作理念。教师能否实现良好的专业发展不仅在于自身的主动意识强弱,还在于学校是否为教师开创了浓厚的发展氛围。为此,教育主管单位只有将教师发展视为考核评价校长的一项重要标准,方能激发他们发展教师的主动积极性,以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作为一项要务,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组织多元化的教研活动,进而真正为教师的健康发展开创更为有利的环境。

二、结语

素质教育培训范文8

关健词:接触律;传递律;内源式培训;外源式培训

近年来,国务院、教育部密集、频繁颁布一系列关于教师教育工作指导性意见,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条例》、《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从中可以看到顶层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关注。但教师培训最终落到实处仍依赖于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来完成。为此,2011年12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标准,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中,场地设备设施等硬件建设是可以通过短期投入来改善,但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素质的提升,却很难通过短期的投入来达到成效,一方面教育顶层设计希望通过加大教师培训来实现师资力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担负教师培训的主力军基层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的力量较为薄弱,难以适应教育顶层设计对教师培训工作的要求。如何破解这一矛盾,成了教师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国内目前研究者集中在专业化自身的规律的探索上,从人类文化传承过程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尚少。人类文化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研究詹姆斯弗雷泽的《金枝》时认为人类文化延续,类似于内米湖畔的折取“金枝”的逃奴,在接触金枝和获取金枝同时获取了权益;在其他逃奴接触获取金枝时,其权益被终止并开始传递。在此基础上,列维斯特劳斯提出人类文化传承的巫术说理论,认为人类文化类传承类似内米湖畔的金枝,其延续传承有两大途径,一是接触律,类似于巫术中的交感巫术,通过接触有灵性的事物获取相对应的能力;二是传递律,巫术如同磁石,将磁力传递给与其相接触的人与物身上。如单纯从知识源(信息源)获取的角度来看,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的专业化提升路径理论上大至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通过直接接触知识源来获取知识的方法,另一种是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通过其他知识的获得者影响的方法来获取知识的途径。从文化传承角度来看,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的素质提升路径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内源式培训路径;二是外源式发展路径。

1内源式提升路径

(1)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学历提高学习(培训)属典型的内源式专业化展(素质提升)路径。在探讨教师专业化发展时,学历提升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如果仔细研究一下现行教师的准入学历的发展史,就不难发展,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的学历提升工作是一个教师培训供给侧的问题,大约三、四十年前,因教师供给侧短缺,师范教育的专业门槛只需要中等师范的水平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时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的学历水平大致为专科和本科学历,但三四十年后,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已由过去的中等师范学历提升至了专科本科水平了,新入职教师的门槛也提升到了专本科水平了,而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的学历仍停留在专、本科水平上,这样怎么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师培训工作。教师培训工作难以很好的推动,很大程度上也是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供给侧出了问题,从这一点来看,加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的学历提升教育是破解培训机构培训者供给侧问题,提升培训者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的学历提升教育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础,其路径可分为职前学历教育和职后学历提升教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对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的学历教育要求。(2)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自主提升也是重要的内源式培训途径之一。受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制约,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通过自主研修模式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最大的瓶颈就是学习资源的问题,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图书和其他信息资源在当地图书馆和书店很难找寻,从而形成教师自主研修过程中的信息资源供给侧短缺的矛盾,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数字化图书馆和数字化期刊平台的使用培训,来破解研修资源供给不足的瓶颈。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自主提升可通过中国图家数字图书馆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基础的数字化信息平台的使用来达到。培训项目设计分为两个模块:(1)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期刊检索平台的使用。数字化图书馆与数字化期刊是获取学科前沿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尽管目前很多教师已能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但从信息产生的角度来看,图书提供的信息更多是一种源信息,是初始信息,是学科知识信息的源头。学术期刊提供的信息尽管是再生信息,带有文章撰写者对学科信息的重新理解与思考的新信息,但从作者思考这一角度而言,也是一种源的信息。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受版权许可和盈利模式的影响往往很难提供很完整和准确的信息,同时在自主提升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学习者研究专业领域问题时获取专业前沿信息和版权相关信息互联网搜索引擎很难准确提供,同时数字化期刊还能对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的转载、下载、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利于学科研究领域能掌握最新的学科知识信息动态,数字化期刊检索平台的使用可帮助基层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甄别研究工作中那些信息探索未知信息的前沿信息,为探索未知信息奠定基础。(2)数字化图书阅读工具ApabiReader、数字化期刊阅读工具的使用。目前中国国家数字化图书馆使用的阅读系统多为阿帕比数字图书阅读系统(ApabiReader)。阿帕比数字图书阅读系统是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数字化读书阅读系统。阿帕比格式的阅读系统支持数字图书的借阅功能,可从数字图书馆将图书借阅于阿帕比阅读系统中供离线时阅读。目前,数字化期刊的文本格式主要有PDF和CAJ两种格式。数字化期刊最常见的阅读器主要有AdobeAcrobat和CAJViewer两种。数字化平台及阅读工具的使用仅仅只能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内源性发展的工具,只有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学会并将这些工具运用于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数字化平台及阅读工具的使用才可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内源式发展路径之一。

2外源式提升路径

2.1对外派出培训

县域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培训是较为典型的外源式培训路径。对外派出培训很大程度上与培训项目源有关,培训源的规划需要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入手来设计培训项目源。培训项目的设计要考虑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课程专业领域、管理领域和信息化发展领域的需求。目前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对外派出培训人次仍然偏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顶层设计教师教育体系仍需加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对外派出培训

2.2交流式培训模式

县市级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所要指导的中小学校的业务性质的需求,将县级培训机构教师交流到中小学校岗位上学习、了解、适应中小学校的业务的培训模式。通过换岗交流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从而对培训提出相应的改进,以适应基层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通常的交流培训模式有教研员交流、电化教育人员交流、干部培训管理者交流等一些交流学习模式。(1)外派到服务对象学校的外派式培训模式。这一模式中,培训者深入服务对象学校,熟悉和了解服务对象学校的课程内容、教学特点、工作方式等,掌握服务对象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在未来的培训工作中为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教育部在《关于印发乡村教师培训指南的通知》中的《送教下乡培训指南》中指出“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将送教下乡培训纳入乡村教师全员培训规划,制定送教下乡培训周期计划与年度计划。原则上同一乡镇同一学科每年送培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天,确保送教下乡培训实效。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培训教研机构)会同高等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要求,做好培训需求调研,确定培训主题……”明确指出县级教师培训教研机构应根据本市本地情况,送培训到乡村。实施送培训到乡村的过程中,也是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到服务对象熟悉和了解服务对象学校的课程内容、教学特点、工作方式的学习途径之一。(2)外派到非服务对象学校交流学习的外派培训模式。到特色的同类学校中培训学习其特色工作方法和创新工作方法,以便于更好地运用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因为人事、薪酬等制约,交流式培训模式可能目前仍然可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推广,难以较大范围的推广。但在区域范围内统筹协调外派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到服务对象学校交流学习仍是可能实施的,未来外派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到有特色的同类学校轮岗交流学习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只有从顶层上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制度,未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将会出现更多可供选择的路径。县域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素质提升路径的划分也不是孤立的、绝对的,甚至某些培训中外源式培训是可与内源式培训模式相互转化的,作为县市级教师培训机构,只有充分研究了解需要提供服务的对象的特点,充分研究了解自己的每一名教师,多通过外源式培训来驱动教师的内源式提升,才能为他们选取适合他们成长的专业化路径,达到提升本机构培训者专业化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更生,吴卫东.教师培训师培训:理念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余新.教师培训师专业修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英)弗雷泽.金枝.[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