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报告单范例6篇

素质报告单

素质报告单范文1

美丽功能分:100分

这我可不是吹的!房间收拾好后,那皇家窗帘;婴儿式泡沫地毯和足球地毯;梦幻的粉色蚊帐;奇特的五指沙发和那双层的儿童课桌床呈现在你眼前。走进娃娃圈里,4、5十个娃娃让你眼前一亮!

这功能度也是十分强大的!要看书,打开书柜,两三百本书随你挑;要玩玩具,打开柜子,6、7十个玩具随意选!做作业时,坐在椅子上,笔呀,尺子什么的呀,通通都在你手上了!

功能如此强大,100分,当之无愧!

沟通分:90分

我的房间里东西很多,小朋友们都喜欢到我这儿来玩,可是,有很多东西,我都不喜欢借给他们。所以扣了10分,但是看在我的人缘比较好的份上在加上5分吧!

素质报告单范文2

关键词:审计;质量;报告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1 审计报告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计报告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因审计项目的不同而略有不同,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本情况介绍过于具体。在介绍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时过于细致,管理体制详细到所属单位名称一一罗列、收支情况详细到二级以下会计科目,资产情况详细到资产大类等等,可利用的信息不多,主题不够明确。

二是审计评价不够准确。有些内审部门出于规避审计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搞好关系等因素,评价往往或“过”或“不及”。所谓“过”,就是超出审计职权、审计范围进行评价,进行一些无审计证据支持的评价,甚至做一些前后矛盾的评价;所谓“不及”,就是在评价上只说成绩,不说问题,或过于啰嗦,说一大堆套话,几乎在给被审计单位总结先进经验。或在问题的评价上一语带过,不痛不痒。

三是问题表述简单堆砌。首先,有些审计报告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没有进行梳理归类或没有进行科学的梳理归类,只是对问题进行“流水账”式的罗列,一份报告能列出几十个问题,内容庞杂、条理不清,轻重点分不分,让人难以看出头绪。其次,对问题的描述未做到表达准确、语言精练,影响了审计质量。再次,揭示问题不够全面、深入,存在以偏概全现象,虽然发现和揭示了一些问题,但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和要害。同时,个别重要审计工作底稿未在报告中反映。最后,问题定性和归类不够准确。主要表现在:问题定性不明确,用现象或结果代替对问题的定性,没有把问题实质揭示出来;问题定性与事实描述不符;定性依据不充分;因定性不准确,导致归类不准确等。如:某单位内部审计对该公司开展的财务预算管理审计中,将“总承包项目预算编制不够准确”问题,定性为“部分总承包项目实际完成利润比预算超额较大”,用现象代替定性;同时在描述问题原因过程中认为“由于市场波动不确定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工程建设公司本着谨慎的原则编制财务预算,……”。“市场波动不确定性等客观因素”与“谨慎的原则”之间缺乏必然联系,依据不充分。

四是经济责任审计中对离任者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界定不清晰、评价不客观。经济责任审计应重点关注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和责任落实,尤其是对问题发生的时间跨度超出离任者任职期间的,应明确任期内的问题金额和截至审计日的问题金额。虽然按照规定对离任者重点审计区间是近三年,但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及对其评价不能仅限于近三年,而应当是整个任职期间,对重大问题要进行追溯和延伸。所以,企业内审人员要认真理解、领会审计报告中经常出现的“重大问题追溯到以前年度或延伸至审计日”的含义,对现场审计发现的一些严重效益流失、经营管理失控造成重大损失以及影响企业稳定等重大违规违纪问题,内部审计人员要有强烈的追溯和延伸意识,要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性,擅于发现和扑捉问题线索,将审计成果扩大化,将审计的监督职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对性质比较严重、屡禁不止的问题,不能回避矛盾,在准确定性,分清责任的基础上,要明确提出对企业和责任人相应的处理、处罚建议。

五是审计建议不够明确。提出的审计建议缺乏针对性、操作性,经常出现诸如“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话,缺乏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有的审计建议合法性和合规性还值得探讨。有些报告在无建议可提的情况下,为凑足报告的要素和“块块”,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管理提出建议,说一堆外行话,有“狗尾续貂”之嫌。

六是报告整体繁琐冗长。有的报告语言不简洁、拖泥带水、前后重复。有的报告各部分详略不得当,平分秋色,甚至喧宾夺主,造成报告冗长,动辙十几页甚至几十页。

2 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对策措施

要解决审计报告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不断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审计报告作为法律文书,具有很强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法律性。对于审计报告的要素、内容,《内部审计准则》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认真领会和掌握这些具体规定,在编写审计报告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杜绝随意性。尤其要注意审计评价的客观性、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的充分性、审计建议的可行性。要对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审计数据、引用的每一条法律法规进行认真审核,确保准确无误。

二是保持独立的审计地位。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一是一、二是二。不为权力、人情、利益所左右,不掺杂个人感情。不要因过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接受程度而文过饰非,夸大被审计单位的成绩,回避被审计单位的问题;更不得隐瞒、截留审计问题。

三是努力提高能力素质。审计报告质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问题。当前,要努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系统思维能力,引导内部审计人员从整体上把握审计情况,把握审计报告的内容和重点,系统地梳理、归纳和反映审计情况,增强审计报告的条理性;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引导内部审计人员从改革发展的高度、宏观管理的层面,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研究,结合法律法规和地方实际提出对策,增强审计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文字修养,开展写作、语法和公文知识学习演练,掌握写作基本功,避免因语言表达失误而影响审计报告质量。

四是加大审核把关力度。坚持对审计报告实行三级审理,明确各级审理把关人员的责任和标准。既要把好法律政策关、又要把好文字关。

五是改进审计报告模式。审计的主要职责是揭露和反映问题。审计报告应紧紧围绕这一主旨进行改进。应精简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介绍,精简审计评价内容;审计建议可设置为非必要要素,在确实没有可行建议的情况下,可以不提;对于审计数据较多的审计报告,可以探索实行表格化,增强审计报告的直观性。同时,上级审计部门应探索制作审计报告模板或编写审计报告范例,为下级审计部门提供参考,使于审计报告的统一和规范。

参考文献

素质报告单范文3

【关键词】审计报告 质量现状 改进建议

一、审计报告的定义及作用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其作用在于:

(1)鉴证作用,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是以超然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

(2)保护作用,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提高或降低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及企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

(3)证明作用,审计报告可以表明审计工作的质量并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二、我国审计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1.内容上的不完整,格式、文字上的错误。目前有些审计单位没有按照规定的格式,出现要素不全,错字漏字,语言不通顺等问题,而且没有经过严格审核把关,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降低了审计报告的质量。这是由于审计人员为了保证按时完成任务,责任心不强,应付差事,撰写审计报告时不认真严谨,并且缺乏良好的监督审核体制,没有对审计报告进行切实的检查。

2.专业性过强、晦涩难懂,缺乏重点。一些审计报告使用了过多的专业术语,使报告看起来高深莫测,给外行人的阅读和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难。另外在反映问题时往往把查出的问题一一列出,甚至是将一些数字不大,性质不严重的问题也一并写出,没有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影响使用者的阅读。

3.审计报告不能完全体现审计工作的质量。在审计报告中,由于没有对重要性水平以及实行的审计程序的说明,对重要性的判断主要依赖于注册会计师,这也使得审计报告时常出现造假或质量低下的情况。而且许多事务所为了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实际审计中该有的函证等程序没有进行。

4.审计报告中,反映问题多,提供改进建议少,且建议空洞,不能有效实施。审计报告中列出了问题,而所提意见和建议太抽象,不具体,如要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但究竟要完善哪些方面的制度,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以及如何完善和加强。这使得被审计单位在改进上,无从下手。有些建议只是泛泛而谈,无事实作根据,无证据作支撑,没有针对性,无法让被审计单位心服口服,降低了审计威信。

5.审计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复核程序。审计复核工作往往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存在水分,并且审计复核人员在复核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对审计工作及审计报告作出实质性的分析,对于审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恰当等没有严格把关。同时这也导致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而一旦报告中出现审计过错,也难以确定审计工作的具体环节,责任无法落实到人,不能进行改进。

三、改进建议

1.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工作主要依赖于审计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判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对控制审计报告风险、提高审计报告质量有着根本性的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责任心,使其更认真严谨地对待审计工作以及最后的审计报告;另一方面要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改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增强审计人员认识、把握问题和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拓展审计人员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审计人员的思维能力,通过定期组织后续的学习考核、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剖析,引导审计人员严格按照法律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

2.审计报告中应充分体现审计质量的差异。审计质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时所花费的精力,检查进行的详细程度以及审计中的物质成本。而审计程序的工作量以及审计检查所进行的详细程度与审计人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在审计工作中必须重视审计风险,确定适当的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并据此采取可靠、有效的审计方法。另外在编制审计报告时要严格按照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列出金额大,性质严重的错报事项,突出重点。

3.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建议要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就是指审计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针对具体的问题,不能泛泛而谈。而被审计单位通过采纳审计意见和建议,就能有效地改进存在的问题。可操作性就是指审计部门提出的建议,内容必须具体,办法必须可行,过程必须简明,清晰易懂。被审计单位可以付于实施,并且能取得成效。

4.加强审计复核工作的力度。审计复核工作是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是必须的程序。因此必须落实审计复核工作,加强复核力度,在审计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并且要让复核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复核专项工作。对每个审计项目实行三级复核,严格把关,不放过任何疑点和难点,使审计复核工作和程序达到制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海兵,刘亚莲.审计报告理论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03).

[2] 叶毅斌.关于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11,(01).

[3] 谢海飞.如何提高审计报告质量[J].财经界(学术版), 2010,(04).

素质报告单范文4

一、“新准则”与“基本准则”比较

(一)会计准则框架结构比较 从总体框架结构来看,“新准则”与“基本准则”差异不大,两者均采用了中国法律“章节加条文”的形式,没有简单搬套国际准则所采用的引言、范围、定义、内容等方式。“新准则”与“基本准则”在以下方面不同:一是对会计准则地位表述不同。虽然两个准则都是为构建会计规范体系提供统一的概念基础和框架,但从准则的称谓中,“基本准则”体现了在企业会计规范体系框架中的地位,突出了基本准则统驭具体准则的法律地位。而 “新准则”在事业单位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地位体现的不够充分。二是对会计计量作用的认识不同。会计要素计量是财务会计的重要环节,尤其现代财务会计的许多理论、方法都与会计计量直接相关,“会计本身就是一个计量问题”的科学论断,也就较为深刻地表达了会计计量在财务会计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基本准则”单独安排“会计计量”一章,对会计计量属性的概念、含义、应用条件等做了原则性的规定,突出了会计计量在概念框架中的作用。

(二)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比较 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或会计核算目标)的认识,主要有“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每种观点都有其立论依据和理论基础。“基本准则”明确提出了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不仅要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而且也要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将“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原《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未对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或会计核算目标)予以规范和明确界定,使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作用的发挥受到影响。“新准则”明确提出了“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概念,并对财务会计报告目标进行了理论概括,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两个准则均将反映受托责任和提供决策信息作为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但从具体服务对象看,“新准则”更为具体,同时也突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的性质,即“社会管理”。“新准则”提出“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概念、明确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用途,不仅为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指明了方向,也为构建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理论依据。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比较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企业或事业单位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进行经济决策和反映评价其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依据。因此,提供何种会计信息、如何提供会计信息等与会计信息质量有关的要求,直接制约着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也影响着会计报告体系、报表结构和信息披露方式。“基本准则”规定了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新准则”可圈可点的亮点之一,就是有选择、合理地借鉴了“基本准则”、《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合理内核,使准则框架、一些重要的概念与“基本准则”做到一致或相互衔接。与“基本准则”相比,“新准则”根据事业单位运营活动、会计信息需求的特点,结合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内容,提出可靠性、全面性、及时性、可比性、相关性、清晰性6项。无论是“基本准则”还是“新准则”虽然没有单独使用可靠性等术语,也没有列出孰先孰后,也没有标明哪些是主要质量要求,哪些是次要质量要求。但从排列的顺序看,可以看出两个准则将“可靠性”作为主要质量要求并优先予以考虑;此外,“基本准则”和“新准则”分别与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框架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内容基本一致,实现了既要坚持中国特色,又要妥善处理好与国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趋同的问题。

(四)会计要素比较 两个准则在会计要素的构成、定义及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上既有相同点又存在差异。一是会计要素的种类不同。“基本准则”规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而“新准则”规定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五个会计要素。鉴于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特点,“新准则”未设置“利润”会计要素。相同的要素,其内容既有相同的一面,也存在一定区别。二是会计要素的定义不同。有关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与计量是两个准则核心内容之一。“基本准则”和“新准则”对会计要素的性质、内涵加以准确定义,赋予了会计要素新的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其质量特征,并确保了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正确性。同时,基本准则对会计要素重新定义时,还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一些合理内容,如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由于企业与事业单位在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两个准则关于会计要素的定义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如表1所示。三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列报的要求详略不同。如何确认、列报会计要素是构建基本准则甚至是制定具体准则、会计制度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基本准则”充分体现其“准则的准则”的性质,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列报作了概念性、原则性的规定。由于“基本准则”单独设置“会计计量”一章,在会计要素的各章中未专门规范会计计量问题。与“基本准则”相比,“新准则”对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规范较为详细和具体,比如资产要素,在准则中具体规定了资产的种类,每个资产项目具体确认与计量要求和列示方式,其他会计要素规范也是如此。无论准则形式如何,从其结构、内容来审视,两个准则完善和夯实了在我国企业、事业单位会计标准体系中的第一个层次地位。较好地发挥了指导、评估具体准则、会计制度的作用。

(五)会计计量属性比较 对会计要素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构成了财务会计的重要特征,其中计量在财务会计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基本准则”要求企业在对会计要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同时,还可以在保证会计要素金额可靠计量的前提下,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多元计量模式,并对这些计量属性的概念、含义和应用条件等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与“基本准则”不同,“新准则”没有对会计计量属性问题做出专门规范,只对财产物资计价规定了一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并将历史成本计价作为会计的一般原则。虽然历史成本是财务会计传统的计量属性, 具有容易取得, 可靠性和可验证性较高,实施成本低等优势,但随着我国财政预算改革的逐步推进,医疗卫生、教育体制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业务活动、会计事项如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国有资产处置等业务也在不断创新、单一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难以反映某项经济业务或事项的实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其相关性相距甚远。为此,在坚持历史成本前提下,应采用多种计量属性以适应信息使用者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

(六)财务会计报告比较 财务会计报告既是企业或事业单位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主要手段,也是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主要依据。无论是“基本准则”还是“新准则”都十分强调财务会计报告在准则中重要性,均单列“财务会计报告”一章,对财务会计报告内容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两个准则的主要区别是财务报表组成内容不同,“基本准则”规定,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新准则”则规定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或者收入费用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当前, 财务会计报告的披露已经进入了附注时代。财务报表附注作为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倍受关注,两个准则均对其进行规范。但与“基本准则”不同,“新准则”不仅对附注概念予以界定,还就附注主要内容和附注至少应当包括的内容进行了明确。需要说明的是,财务会计报告的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是实现财务会计目标、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此,“新准则”对财务报告的编制提出了要求。

二、“新准则”若干认识

“新准则”作为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体系的概念基础和框架,既立足于国情,也努力向国际惯例趋同。做到统一规范和突出非营利性特点并重、继承与完善并举、借鉴与创新融合。其颁布与实施,为构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对于增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的内在一致性、提高其会计信息质量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会计基础问题 “新准则”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可见,按照“新准则”规定对于同一事业单位,可根据需要对不同的业务活动和经营项目选择收付实现制或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提供混合的会计信息,在反映受托责任,满足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各类需要将会大打折扣。随着我国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社会各界不仅要求事业单位提供公开、公平和收支透明的预算收支信息,还关注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等财务状况以及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同时,随着事业单位同各国相关组织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加,需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事业单位会计框架结构,可见,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是未来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建设中的必然之路。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层次问题 提供何种会计信息、如何提供会计信息等与会计信息质量有关的要求,直接制约着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也影响着会计报告体系、报表结构和信息披露方式。“新准则”可圈可点亮点之一是真正体现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明确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会计准则中地位及其重要性。但“新准则”没有明确阐述可靠性、相关性等诸质量要求之间的主次关系,仅以法规形式罗列性表述,会计信息提供者目标不够明确,信息使用者或阅读者也不理解这些质量要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为此,明确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内部结构、层次、主次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重要内容。而建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不是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会计准则中简单罗列。而是按其内在的逻辑性,对诸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地排列和配置,使它们之间层次分明、相互之间关系清晰、概念明确、极具可操作性。应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分为三层:一是主要质量要求。主要质量要求,由可靠性和相关性构成。其中,可靠性是指信息没有重大差错和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可靠性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无助于决策,反而可能造成错误的决策,也无法准确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相关性是指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项,或者确证或纠正使用者过去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同等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不能离开可靠性去谈论相关性, 也不能离开相关性去谈可靠性,它们总是同时在影响或决定着信息的有用性。二是次要质量要求。次要质量要求,由明晰性、可比性、及时性和一致性构成。会计信息除了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还要具有明晰性、可比性和一致性。这一层次是进一步对可靠性和相关性进行说明和补充,同时也是着眼于当前的会计环境从宏观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约束。三是约束条件。效益大于成本应作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中一条普遍约束原则。任何一项经济活动,只有在其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才是可行的,构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也不例外。因为,会计不是一门精确的学科,充满估计和判断,受制于技术等因素影响,不可能做到绝对真实,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可靠、相关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花费较小代价,避免主体为了满足某一信息质量要求而花费巨大的成本,结果得不偿失,只有当提供和使用会计信息所能带来的效益大于其成本时,这项信息才是值得提供的。

(三)负债要素定义 一般来说,会计要素定义是对会计要素本质特征或其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简要说明。会计要素定义特点应是简短、扼要、语义不反复来反映构成某一会计要素概念内涵的基本特征。“新准则”负债要素定义没有体现语义不反复的特点。根据逻辑学的常识,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被定义联项三部份组成的,见表2。定义规则之一就是“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但从“新准些”负债定义“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中,认为有两点局限性:一是该定义不符合定义规则,“负债是债务”的结论是概念的重复;二是定义项要能揭示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而“债务”做定义项未能揭示其所具有的特有属性,即经济利益的流出。

(四)计量属性问题 随着公共管理活动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财务活动企业化趋势更为明显,有关企业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成本费用考核等一系列管理理论及方法逐渐引入事业单位。与事业单位有关各方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反映受托责任指标将成为会计提供信息的主要内容。而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难以全面反映受托责任。为此,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有关会计计量属性的建设,要考虑事业单位发展变化趋势和公共部门会计标准趋同的形势,在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主的前提下,适当引入诸如可变现净值等计量属性,发挥会计准则规范内容稳定性之特点,防止因会计准则滞后,未能提供相关会计信息而引起的广泛诟病,也避免朝令夕改而使会计准则发展处在被动尴尬局面。

(五)资产、负债分类问题 流动产与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的划分标准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对一个单位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判断。为此,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以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均对该标准进行了严格界定。与之相比,“新准则”关于该标准的界定过于简单,仅以1年(含1年)变现、耗用或者偿还为区分流动性与否标志,不能很好地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在会计实务中,如果完全套用此标准界定资产、负债的流动性与非流动性,可能会混淆了资产、负债的类别,将歪曲事业单位的实际偿债能力,使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信息的客观性大打折扣,也会误导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素质报告单范文5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

自2004年我国建立“实时、在线、基于个案信息”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至目前,全国100%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近98%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84%的乡镇卫生院均实现了网络直报,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对我国传染病疫情的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评价内容一直主要集中在报告质量与管理环节上,尚没有对整个报告系统进行全面、系统评价,比如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完整性、有用性、灵活性、灵敏度等。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将全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并将每部地区按不同的医疗水平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段。在每个样本中随机抽取一个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和一个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检查单位包括三类性质医疗卫生机构单位共168家: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中心和医疗机构。

1.2检查内容

1.2.1统计各省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网络直报率和乡镇卫生院的网络直报率。

1.2.2统计各省分2009年1―11月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情况。包括: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卡率、县(区)零缺报率及综合指数。

1.2.3统计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和登记本使用符合率及登记完整率。

1.2.4统计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数据报告情况。包括从2009年1月至11月接诊传染病的相关科室的门诊日至、出入院记录本中医生诊断的法定传染病病例。

2结果

2.1 抽检6省的网络直报情况 抽检的6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2498家,已进行网络直报的占到95.12%;乡镇卫生院7960家,直报率83.92%。具体情况见下表:

2.2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

2.3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和登记本使用符合率及登记完整率。

按医疗机构等次进行比较,符合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省级、市、县(区)级、乡镇级,完整率依次为:县(区)级、省级、地市级、乡镇级。

2.4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数据报告情况。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168家医疗机构单位进行数据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不同地区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而目前影响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及医务人员报告传染病的意识的强弱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传染病报告培训少、培训级别低、医务人员诊断传染病水平低、缺乏报告传染病应有的工具及疾病控制机构对检查传染病报告的力度不足等方面。

参考文献

[1]TeutschSM,Churchill R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素质报告单范文6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方法

一、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涵义和目的

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部审计工作和审计结果的优劣程度,是内部审计的生命,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是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根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定义为:内部审计机构为确保其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其涵义是指内部组织和内部审计人员为了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防范内部审计风险,而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的督导、自我控制和外部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保证,是提高公司治理能力、有效评价企业风险管理、提高内部审计水平和提高内部审计效率、效益和效果的需要。重视和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其现实的针对性和长远的导向性。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经验,以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自我控制层面为切入点,突出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从内部审计实务的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二、目前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现状

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保证内部审计项目质量、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审计质量与审计风险成反比,审计质量越高,审计风险就越低,反之亦然。近年来许多单位在审计质量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审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日常审计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审计项目质量客观上仍存在一定的隐患和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计划缺乏科学性

审计计划是审计机构为履行审计职责而对计划期内的审计项目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做出的统一安排,是审计机构依法开展审计工作最直接的依据。科学合理地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可以充分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增强审计效率和效果。目前的审计计划的制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缺乏对对审计项目进行科学、充分的风险评估,凭主观臆断安排审计项目计划的情况时有发生,使一些涉及重点、难点领域的审计项目被排除在审计计划之外。二是审计计划编制时将审计工作目标与单位的总体目标相互衔接不够,当单位总体目标发生变化时,审计目标无法根据单位总体目标的变化适时调整其工作目标,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低下。三是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考虑不充分,部门之间配合协调不够,审计资源不能有效地进行整合,导致部分审计计划项目不能适时开展,使得审计计划的严肃性大打折扣。

(二)审计实施方案编制不周密

审计方案是指审计组能够顺利完成项目审计业务,达到预期审计目的,在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具体审计项目工作计划。审计方案的编制是审计工作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联系审计计划和审计实施的桥梁。但是目前部分审计项目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对审计实施方案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是缺少审计项目的审前调查,造成审计实施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前瞻性,不能够保证所有的审计步骤和方法都能够被实施和使用;二是对被审计单位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的重点和对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估计不足,造成遗漏,增加了遗忘重要审计步骤的风险,导致未能解释实际存在重大问题的可能性。三是审计方案反映的要素不全面,一些基本的内容如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预算、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及风险的评估都没有在方案中体现,甚至存在有些项目连审计方案都没有编写的情况,既影响审计效率效果,也伴随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三)审计工作底稿不完整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是形成审计报告的重要依据,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直接影响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水平,不规范的审计工作底稿隐含着审计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工作底稿内容记录不充分,只有发现问题事实没有审计结论,审计查出问题的摘要以及依据等事项不全,给审计定性和审计处理造成困难;二是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之间没有清晰的勾稽关系,相互引用时没有交叉注明索引编号,层次较乱;三是填写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人、复核人未签名或没有填制日期,由于填制的不规范使审计工作底稿不能充分支持审计报告的结论。

(四)审计报告的效果较弱

审计报告是反映审计工作情况和审计结果的载体,审计质量最终体现在审计报告上,审计报告主要是为管理层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为经营管理部门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要求审计报告的内容应实事求是地反映事实真相,客观公正地做出审计评价。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审计报告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是审计报告以协调关系为出发点,以肯定工作成绩为基调,问题定性模棱两可,报告重点不突出,未能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情况。二是审计报告中对于反映的问题定性定量不准确,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不正确等。三是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缺少建设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性较弱。四是审计报告格式不统一,文字表述上含糊不清,逻辑性不强。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影响审计报告的使用效果。

(五)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审计手段落后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决定性因索,内部审计的检查方法和审计手段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必要条件。随着内部审计工作转型与发展的不断推进,内部审计的涵盖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财务会计领域,而是需要审计人员参与到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这就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许多内部人员的专业结构仍然以财会为主,经营管理、工程、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员较少,这种仅具有单一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面对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始的手工审计方法已显现出苍白无力和较为滞后的状态,仍有部分审计人员不懂得在计算机环境下财务数据的检查以及财务数据的获取技术等问题,面对被审计单位的海量数据,无法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进行分析、筛选、查找审计疑点,势必对审计工作质量造成影响。

三、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方法

(一)加强审计计划编制的科学性管理

编制年度审计计划要做到全面审计,重点突出,体现内部审计机构本年度业务的主要审计工作目标,并和单位总体目标保持一致性。计划编制初,应对本单位相关业务进行风险评估、量化分析,确定高风险业务,使得一些高风险、重点项目不会被排除在审计计划之外,以减少计划制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要充分考虑审计人员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合理分配审计资源,保障审计工作科学、有序和高效运行。最终编制完成的年度审计计划应由审计机构主管领导签发,如遇重大审计项目调整,应由审计机构提出申请,报经主管领导同意,以维护审计计划的严肃性。

(二)严格执行审计方案编制程序

在审计项目实施现场审计之前,必须严格执行审计方案的编制程序。同时结合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适时开展审前调查工作,确保审计工作有的放矢,高效实现审计目标。审计组长通过审计方案,可以全面把握审计工作的整体部署,使其在整个现场审计工作中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在实践工作中可以通过建立审计业务规范体系,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具体规范,在审计方案中需确定审计目标和重点审计范围,编制详细、具体的审计步骤,落实审计人员的分工和审计责任,下达准确的指令,防止审计操作与审计实施方案脱节,真正发挥审计方案指导、规范和控制审计过程的作用,从而降低未能揭示存在重大问题的可能性,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三)规范与完善审计工作底稿内容和形式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最终直接影响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水平,是审计项目实施现场审计过程控制的直接载体,审计人员应当真实、完整地记录审计实施过程、得出的结论和与审计目标有关的重要事项,为编制审计报告提供充分支持。要加大审计组长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现场审核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审计证据不充分,审计记录不完整,审计结论不恰当等问题,这就需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审计复核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实行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具体规范,明确审计工作底稿必须反映的相关要素,切实解决审计工作底稿未经复核或复核流于形式的问题。以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四)强化审计报告的效果性

审计报告必须以审计工作底稿为基础,以审计证据为依据,所披露的问题应当体现重要性原则,突出重点,不能泛泛而谈和追求面面俱到,如实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定性准确,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充分的法律依据,并将其列示于审计报告。审计组应当在防范审计风险的情况下,从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方面提出审计评价意见和建议。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建设性,尤其是应当符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审计报告的形式要符合统一规定,文字表述简明扼要。严把审计报告的复核关,通过审计组长、审计机构负责人的层层审核,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充分体现审计报告的效果性。

(五)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和审计技术手段

审计人员是审计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也是加强审计质量管理的有力执行者。因此审计机构应加强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通过岗位培训及专业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鼓励审计人员一专多能,成为具备多方面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还具备较强的综合业务工作能力。目前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是信息技术应用在审计实务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审计人员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还需积极探索,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思路,将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相结合,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手段,并将其作为提升审计质量的有力保障。

四、不断创新和探索,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这需要全体内部审计人员共同不懈的努力,需要决策者和最高管理层给予不断的关注和支持,需要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与充分理解,更需要对审计质量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探索。从根本上全面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促进内部审计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作者单位: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陆兰丹,2004:当前企业内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