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问题思考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问题思考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高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文章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出发,对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进而从学理上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努力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当前,学界多从政治的角度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一个国家政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主体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形成的最广泛的政治共识,是维护政治秩序的物质资源和无形资源。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一般是指能够被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开发利用的,可以有效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这种资源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现状

(一)学校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存在误区

由于目前的社会处于竞争状态,许多学校都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教学的作用,转而把精力投入到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分数上。这样片面的追求分数,无疑给高中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他们不会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抵触情绪。部分学校认为思想政治课只要照搬照抄去背模板、背知识框架就行,重分数、轻德育,认为分数提高就是最终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无用的,甚至认为是虚假的。长此以往舍本逐末,根本不会提高教学质量,无法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个别政治教师专业基础不牢,自身能力亟待提高

在高中学校里,经常会存在某些政治老师并非大学主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其他专业转行过来教政治。一些教师不注重自身知识更新与教学能力提高,致使知识体系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这些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授、教材的理解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然存在偏差,再加上个别老师缺乏一定的政治教育经验,导致学生没有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对思想教育活动存在抵触情绪。另外,专业的政治教师虽然结合了新课改的理念,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及其方式方法进行了不断改进,但还或多或少的夹杂着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还只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不注重教学过程汇总的思想教育作用,会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枯燥、厌烦情绪,教师也会慢慢失去教育激情,产生不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主体意识存在问题

高中思政课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他们之中个别人往往认为教材的编写由专家学者担任,专家学者能力强,知识基础雄厚,是权威的象征,而作为一线教师的职责就是把专家学者编写的教材运用好,讲好就可以了。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课教师并没把自己看作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之一,同时,学生也应是教育资源开发的主体,但是他们却一直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地位,只有他们主动参与进来,才能取得真正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应该将更多的机会赋予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主体。学校作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处于重要地位。但是一些学校领导只去传达指令,将工作重点放在升学率上,连校内资源整合都尚未做好,更别说去整合校外资源了。学校自身不自觉的淡化了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体地位。

(二)教育主体重视不足导致实际应用存在问题

部分学校视思想政治教育为软任务,认为任何人都能胜任思想政治教育这份工作,不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学和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致使思政课教师没有了工作的激情,失去了教学的热情,有的教师甚至转行到别的职业。也正是因为一些思想政治课教师失去了热情,一些教师只是按部就班的凭借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去讲教材中的知识,不会去主动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育理念。这就造成了学校大部分资源的浪费,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好。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不应该把教书育人的工作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应该要珍惜这个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要把它作为一种志业,充分的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教师本身都不能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作为高中生的学生们就更认识不上去,他们只关心自己以后是不是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从事一份好的工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就是一些虚无缥缈的大道理。所以,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认识上的不足,就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甚至是闲置浪费。

(三)网络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近年来,科技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资讯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这让教师和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地位受到了一定影响。信息技术的进步,把教学时间和空间领域均扩展开来,创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丰富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改善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手段。但部分高中学校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去积极主动利用信息技术。而是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即使偶尔运用一下网络资源,也只不过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的搬到屏幕上。这对于思维活跃的高中生来讲,毫无新鲜感。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教师应该是网络技术的主要运用者,如果他们这方面能力欠缺,必然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无法把最新的时政时事和国家变化让同学们感同身受的去了解。

三、有效利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对策思考

(一)转变思想观念,扩大资源开发主体范围

我们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努力把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范围扩大。首先,教材的主要开发者应该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他们处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是开发教材最合适的人选。其次,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经验也都是重要的资源。再次,高中生一直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的主体,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他们也应是开发的主体。他们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等都是重要的资源。最后,学校领导是一个学校的核心人物,他们自身必须足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力,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二)不断挖掘新的资源内容,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普遍存在。既要积极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又要不断开发新资源,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1.挖掘培植校内外资源。首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师可以通过创建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其实大多来源于学生的思维、困惑,甚至学生的错误。其次,对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稳定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培养新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其他教师和工作人员要把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和日常学习生活中。再次,要开发校史校情资源或图书馆资源等校内文化资源,能为学校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还要重视学生的读书,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重视家庭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开发好、利用好校外资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已经变成了生活必需品,这样一来学校可以通过组建qq群、微信群等各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随时都能掌握孩子的情况,随时都能参与到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与教师一起为孩子的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还要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育人效能与传承,主动将其引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让其起到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高中生的精神。2.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对于校内资源,学校应把容易被发现的显性资源和没有被挖掘出来的隐性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效结合起来。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要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开发的主体地位,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其次,要规范管理人员的管理育人工作。要把管理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重视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渗透在管理工作中。整合好校外资源,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学校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家长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营造好健康向上的成长氛围,发挥好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作用。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均要重视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营造好高中生成长的社会环境。要让这三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并以此带动整个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新的资源生长点

网络中有丰富的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其已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且深受高中生欢迎,要不断的对网络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当前,网络环境复杂,充满着较多不健康价值观念的信息,对于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的高中生来说,其负面效应显而易见。我们要加强对有害信息的甄别和抵制,建立自己的“防火墙”,把有害的信息拒之门外。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育人,还要关心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真正了解学生、了解网络,提高对于网络信息的甄别、筛选的能力,遇到问题知道如何去解决,这样才能让网络的快速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将还没有成为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出来,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用。将已经开发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将其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并发挥出强大的作用。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科学整合,让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张文军.高中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探究[J].高考,2016(09)

[3]李爱华.探析高中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周刊,2017(04)

[4]唐建国.高中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0)

[5]郑月霞.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

作者:董爱琦 张宏伟 单位: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