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生态课堂应用

生物教学生态课堂应用

一、生态课堂在教学中的体会

1.生态课堂的构成。

生态课堂中的课堂因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即教师和学生,也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是环境要素,这环境要素包含比较广泛,比如物质环境、文化氛围、社会时事等等。两个方面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人和环境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2.生态课堂的特点。

(1)平等:

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是从属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也是他们中间的一员,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就如学生间的交流一样平等,让学生放下思想束缚和负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2)和谐:

生态课堂的和谐是指教学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学生要尊敬教师,同样教师应该尊敬学生,教师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智力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就会有差异,教师不应该嘲笑核批他们,而应该鼓励他们,这样才能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保护环境,利用好身边的事物辅助学习,使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3)自由:

生态课堂是充满自由的课堂。所谓自由,并不是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表达思想、情感、观点、意见、看法等,即使有些观点可能是不完全正确的,教师也要让学生把它表达出来。而老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对知识加以总结和精炼。

(4)合作:

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是相互“合作”,而不是自己学自己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供信息资料、指导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学生亲身体验中获得的知识才最为深刻,才能更好地发展自身的能力。班级是一个群体,学生间的合作是完成知识获取、情感交流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作为一个人,最终要走入社会与他人交流,所以培养学生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是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同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速度与质量等。

(5)愉快:

学生在课堂上是快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单纯的知识传递是枯燥的,学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知识,同样记忆也不会深刻。要想让学生接受知识,首先要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而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二、生态课堂在生物教学的尝试

1.通过学习生态课堂等理论知识,改变教师传统认识

让教师从备课开始就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实验课程。比如在上《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室,教材中观察的是洋葱表皮细胞,而在以前上课的时候,总有学生会提问其它植物细胞什么样,所以在上实验课前,我直接就让学生准备好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材料,有的同学带来了黄瓜,有的带来了苹果,还有人带来了火龙果,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当然这些材料在观察时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寻求教师的帮助,而学生要想自己观察这些植物细胞结构的前提是掌握好洋葱表皮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让学生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动机,在学习时就会更加认真。在上实验课时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先看书,对实验有一个整体认识,然后提出自己不理解或不清楚的地方同学交流,如果全体学生都有困难,那就由教师给予帮助,完 成实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生态课堂注重生活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让学生利用好身边的物品,尤其是废物利用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八年级《人的性别遗传》中生男生女的实验中,我改变教材上用围棋子的思路。以前我们采用用纸条写上x和y来抽的办法,虽然方便但不环保,而且学生兴趣不大。这次我们让学生在课前收集饮料瓶盖,利用饮料瓶盖写上x和y作为抽取物,要求学生收集班级里同学喝完的饮料瓶盖,空瓶子班级卖废品,要注意卫生安全,收集后及时清洗交给课代表,再交给教师,教师统一清洗消毒。通过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全校七八年级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学生不仅把在校的饮料瓶盖收集起来,甚至有的回家后还发动家里人收集自己家的空饮料瓶盖。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进来。而在上课的时候,这五颜六色瓶盖也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主动进行实验。

3.生态课堂的教学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同样学生学习的方式也要多样化,同时注重学生间的交流。

在进行显微镜观察时,学生常常因看到的图像高兴,但有时无法分享,或者无法给自己的好朋友或家人看,也是遗憾。而我们现在科技手段已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完全可以实现。我在上实验课时建议学生带数码相机或手机,把自己的实验结果拍下来,给同学或家人或好朋友分享。学生非常高兴,甚至有的学生把这些照片发到了自己的空间里,彰显学生独特的个性。

4.每个学生都是生态课堂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学习,有所发展,但是每个学生又是存在着差异的,不能完全统一化。

教师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完成目标。如,在《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中,由于兴趣不同,研究能力不同。有的同学仅能完成简单的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而能力强的则可以完成有干扰的实验或验证性的实验等等。因此,可以让学生按照兴趣分组,制定小组的实验目标。比如,有测反应速度与性别是否有关;反应速度与左右手是否有关;有干扰的能否影响反应速度(比如一边回答加减法题一边测试)等等。这样的课堂不仅愉快,有趣味,更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是主动地学习,而教师是他们寻求帮助的朋友,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使他们在学的过程中展开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学习技能。这样的师生互动更加平等,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大胆地问,主动地学,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是生态的、和谐的,是学生喜欢的。

5.在实验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利用。

学生是生态课堂中重要的资源,踏入学校时,并不是一张所谓的“白纸”,而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生活经验,有着各自的情趣、兴趣。要善于凭借学生过去的经验世界,去寻找教与学的支撑点与结合点,有时可以让他们成为小老师,相互学习,发挥他们特长传授知识或带动其他同学研究学习。生态课堂在不同人的理解中各有不同,各种教育理论和方法也有各自的特点,但是无论哪一种教育方法都有一个成功的特点,那就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学生自身发展。生态课堂的教学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促进教师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勇于反思,不断提升专业成长水平,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整体效益的不断提高。

作者:王玉良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一〇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