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模式构建

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模式构建

【摘要】随着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教育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在大学阶段,不仅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在体育方面也有了新要求。在之前学校对于大学生的体育心理是没有过多关注的,对体育课仅仅对学生在强身健体方面有要求。随着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体育心理素质也重视起来,且需要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下面笔者就此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模式;探讨与构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理论知识方面,其更新速度在加快,对于信息的传递也更加方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对大学生的学习知识的方式与创新意识要求更加严格,同时由于社会压力的剧增,为了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就要求学生能够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比较强的承受额能力、提高工作学习时候的竞争与合作的意识、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情绪的管理。而大学体育心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使学生养成一个比较强的心理素质。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大学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一门开放性比较高的学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有利为学生养成一个强大的心理素质做铺垫。

1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中包含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1.1体育心理素质的涵义

体育心理素质只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需求体系。在开展心理素质的时候应当把学生的心理需求作为主要的根据,然后从体育心理、体育信念理智化与系统化来要求记忆体育身体素质等几方面入手。其二,协作素质。这一方面主要是由于人群中心理潜在性特征而产生的,包含比赛心情、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与认同意识等几方面组成。其三,认知水平。这一方面是在人们的潜在意识上所发展起来的,涵盖了人们的思维、心理、记忆与综合能力等。在这些方面,人们的心理与思维是进行认知的核心内容。其四,主体素质。这一方面是跟随者每个学生的成长与生活的,依据每一位同学生长发育与潜力,来形成一种结合了生存、运动适应性、责任感与协调工作机制等的心理机构。

1.2体育心理素质的基本特征

第一,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在大学生开展体育心理素质教学的时候,其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一直在持续的发展中,还具有延展性。第二,可评价性。学生的体育心理素质对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成长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具备社会评价的意义,使学生开展某一项活动而形成的心理品质。第三,综合性。在进行这一方面的分析的时候,需要从个性化的层面入手,在体育心理素质个性化主要展现在运动、学习与生活等众多方面。第四,基础性。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创造性以及社会的适应性等多方面都产生了综合的影响。

2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构建的思路

对于大学生来说,其体育课堂的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与学生的测评体质、规格的培养与方案的实施都有很大的关联。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作为每一个人所具备的整体素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基本和载体,同时也是来自外界的因素对人们的刺激性为的关键中间体,还是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每个学生心理素质之间联系的中间体。从这一方面不难看出,在学生心理素质生成与完善的过程中,体育心理素质占有十分关键的位置。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时候,大学老师应当重点关注的学生的心理结构,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理论性工作。且把这一工作作为培养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基本突破口。老师在确准把握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判断其是否合格的时候,需要注意下面几方面:一,体育心理素质是作为大学生心理个性素质的综合表现得表现形式,还应当认识到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不可以作为学生的心理现象的独立的。孤立的一种成分,这一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二,能够真实的表现出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与各种行为的实践过程包含哪些方面的心理素质的品质。三,在进行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构建的时候,除了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长发育阶段以外,还应当注意到整个国家、当今社会和当前的发展状况对大学生有什么要求。五,在发展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结构的时候,应当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历程、每一个年龄段的特征和当前的发展区域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把大学生这整个大学期间的年龄段作为其研究重点。

3体育心理素质构建需要具备的理论基础

首先,大脑作为维持人们思考的重要位置基础,在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发育培养的时候,也是很重要的物质。其对于学生进行各项学习、做运动等方面都是必备的。教育的发展应当以大学生作为主要的发展对象,以大学生的提高的发展目标。大脑在受到外界的不同因素的刺激的时候,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其结构的分化也会逐渐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且结构也会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多。在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遗传因素将会直接决定其大脑的发展趋势,但是对于其大脑部分神经的发展与完善将会基本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也就是,父母对学生的遗传将会影响大脑的发育,但是在学生后天得到的影像物质、接受教育的方式、运动的时间与所处的环境条件等,等会对学生大脑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因而,老师需要认识到学生先天发育与后天的锻炼所带来的影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学生的智力并不是直接影响其成功的原因。从学生的潜力方面来看,大学生是刚摆脱义务教育,在大学大部分依然是接受理论教育,走入社会的经验不足,生理与心理方面没有得到完全的发展,但是大部分的学生依然是具有对知识的渴望与需要开发的潜力,这种潜力的开发与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影响。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等因素也会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潜力的发挥。

4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

对于大学生来说,所处的阶段是刚刚从管理比较严格的教育系统中走出来,准备迈进社会。这个阶段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浅薄,但是其求知欲是比较强的,在这时,就需要大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抵抗在求知时候的挫败感。即使受到打击,也可以以顽强的精神承受住,依然做到不耻下问。在大学生接受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的时候,教学的主体应当是学生自身,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心态、性格以及情感进行深入了解,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培养。同时老师在进行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在其过程中加入心理素质教育。

4.1体育心理咨询

在发展学生的体育心理素质构建的时候,可以通过体育心理咨询来实现。在进行体育心理咨询时,可以使用的方式有面谈、电话联系、电子邮件的互动等。既可以对位于距离较远的学生进行远程辅导,也可以对距离近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外情况而对家长、学生与老师带来心理上或者身体上的伤害,这些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在教育课堂上或者家长、老师日常的开导中比较难进行解决。因此,可以将学生带入到体育课堂上,在激烈的比赛运动中来感受成就感与失败感。进而降低学生心理上的负担,同时还可以加上体育心理咨询,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开导。同时应当注意,在进行体育心理咨询的时候,应当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保密,以保护学生的隐私。

4.2建立体育心理档案

对每一位大学生,在刚迈进校园的时候,学校都会安排基础的心理测试,比如,学生情绪稳定方面的稳定性测试、学生个人情感的测试、意识测试等。学生可以依据学生做题的结果,来对学生进行分类了解,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然后与学生的学籍情况联系起来,建立一个针对性的档案。然后对测试结果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尽心定期的体育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开导,找到个人问题,并进行解决,然后记录学生心理变化的过程。

4.3成立心理协作小组

在对学生进行体育心理素质培养的时候,还可以从学生挑选一定人数组成心理协作小组。小组成员在课余时间,组织起来,进行交流互动,寻找有用的心理方面的书籍进行阅读,还可以利用网络或者电话进行交流。在小组内部,小组成员之间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向体育心理素质教学的老师寻求帮助。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找到可以对学生进行疏通的方式,成员之间进行聊天的时候没有话题的限制,学生畅所欲言,发表意见。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时候,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当前国家的教育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这一培养还有利于社会的管理,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冬冰,董艳国,龚勋.探讨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模式与构建问题[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5):129.

[2]杨芊夏.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模式的探讨与构建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5):108-109.

[3]郁彦妮.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模式的探讨与构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27):66-67.

作者:金颖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