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与教育引导策略

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与教育引导策略

摘要:网络信息时代,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社会背景和新媒体的特征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表达欲望,夹杂着冷静理性的正向认知和盲目从众的反向认知,使高校原本秩序化的舆论生态被打破。面对这一形势,高校网络舆论教育引导要坚持舆论进攻和舆论防守相结合,坚持线上交互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硬性规定和软性引导相结合。

关键词:网络意见表达;教育引导;网络舆论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逐步解构原本的信息和舆情运行模式,逐渐形成新的社会传播态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时也能改变舆情、舆论的特质和放大社会舆论。没有任何机构或者个人能忽视新媒体上“发酵”的舆论,能轻视其可能产生的无法估量的影响和效应。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又处于思维和情感十分活跃的阶段,经常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见解、意见、态度与情感,但由于虚拟世界的复杂性和大学生的不够成熟性,导致其网络意见表达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对于大学生的网络意见表达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抓不懈的工作。

一、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特征分析

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是指大学生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看法和见解,与传统的表达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非常便捷、迅速地向外界传播出去。作为网络空间的主力军,大学生是网络意见表达的重要力量。从本质上来看,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是大学生群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经由网络媒介和校园文化结合而生成的表层意识,具有大学生鲜明的群体特征。

(一)理性冷静与激烈表达并存

大学生网民具有极高的相似度,他们不但身份相同,而且成长背景、知识结构、受教育程度、心理特征都极为相似,关注的领域大致相同,主要集中在与自己成长、生存发展等方面,所关注的问题是以大学、教育、就业、升学、房价等为主线,如校园热点问题、突发事件、服务质量、利益焦点、学术争鸣、典型人物事迹等,与公共网络空间五花八门的舆论主题相比,大学生的网络主题相对集中。从表面上看,大学生在网络上所表达的意见多为有感而发,实际上也反映了大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学业竞争和就业压力等多重方面的现实挑战。在面对较大的生存发展压力和受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逐渐从传统的政治化、道德化的价值倾向向以经济为基础的实用主义转变,主体意识更加张扬,但大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处于崇尚知识与文明的校园氛围之中,使得他们在网络上表达意见时,基本能够做到理性发声,尊重和崇尚有礼有节的思想和行为。表面看来,网络世界是匿名的,可以轻松自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坦然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情绪、态度,不再过于担心因发表看法而遭打压、报复。匿名性也使得网民觉得更为安全,他们甚至通过辱骂、侮辱等方式发泄心中的郁闷,并以此减压。于是,爆料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一旦事件揭露,由于大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从众情绪很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泛滥,并通过激烈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正向认知与反向认知共有

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意见表达过程中,对于涉及国家大政方针,关乎国家利益、民族情感等问题有正向认知,对于政府处理和回应社会热点也能够正确看待。但由于网络存在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错误思想,特别是境外敌对势力蓄意与我们争夺青年、争夺网络阵地,而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价值观尚未成型,在正向认知的同时也有对政府作为、官员行为做出负面认知的情形。网络的虚拟性、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话语权,激发、鼓励和强化着他们的舆论表达意愿,他们热衷于将自己率真的思考无拘束地呈现在新媒体上,从而获得关注、认可、肯定,以避免被边缘化。大学生热衷于通过QQ、微博、微信、帖吧等新媒体发表意见评论,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群体网络舆论表达的强烈愿望。随着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和社会分层化的发展,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论表达既有着体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自信自强、开放创新等时代性格,也有着以媚俗、审丑、炫富、炒作为目的的刷屏、“灌水”、?化、恶搞、戏谑、悲情等网络推手行为,还有着以失范、越轨为特点的“人肉”、“扒粪”、煽动、剽窃、造谣、蛊惑、欺诈等需要抵制的网络污染、网络暴力甚或网络犯罪行为[1]。

(三)娱乐倾向与轻松诙谐结合

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很快,人们普遍面临着生存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烦恼,大学生也面对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思考人生的崇高意义和终极价值,对贴近现实的校园生活更加感兴趣,而新媒体具有强悍的娱乐功能,迎合了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旺盛、追求时尚,标新立异,渴望被理解、认可、肯定,而新媒体则提供一个便捷的表达、互动的平台。大学生在网络意见表达中,喜欢用表情包、图片、数字、形象化的文字等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简洁直白又生动形象,让原本生硬的网络交流变得更加有趣,如“XXX了解一下”“?”“555”“T_T”等娱乐倾向的表达,既提高了交流的速度,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特别受大学生的欢迎。同时,大学生直率、开朗活泼,有时候倾向于用逆反主流的特立独行的方式,喜欢以戏谑的语气在网络上发表见解,甚至自我矮化,用过于降低自我的表达来发出无奈和灰色的调侃,如近些年流行的“搬砖工”称呼,无论赞扬抑或批判,也不管多么严肃的内容,每每赋予其轻松诙谐的色彩。

二、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教育引导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实效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有效占领青年大学生的头脑,就要根据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特征,制定相应的教育引导策略,加以积极、正面引导。

(一)坚持舆论进攻和舆论防守相结合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2]舆论进攻,即要掌握舆论话语权,加强正面宣传,牢牢主导媒体舆论,大力弘扬主旋律,给予大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培养一批忠诚于党和人民,热爱并熟悉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表达意见的青年人,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培养,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意识。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通俗易懂、群众化的语言表达,将理论融入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施加影响,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不断扩大影响力。通过大学生公众人物的影响力,特别是拥有较多粉丝的视频达人等,在娱乐过程中传播正能量,主动引导大学生思潮。舆论防守,即针对大学生存在的思想误区、不当言论、偏激观点加以驳斥。舆论防守,同样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掌握真理,才利于说服和教育群众。同时,学会疏通、引导,先肯定后否定的沟通技巧,帮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很重要。对网络舆情要进行监控,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哲学的思考,深入大学生内心,直指灵魂深处,真正关心人、帮助人。防守与进攻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没有进攻,也就无所谓防守。防守与进攻是相对的,防守是针对进攻而存在的。在大学生网络舆论中,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引导的主动权,还要能够针对大学生思想领域存在的困惑、不正当的言论进行防守,进而将进攻引向正确的轨道。

(二)坚持线上交互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电子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互联网终端在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将学习、生活中的不满情绪通过网络的方式加以表达、发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异化,逐渐沦为网络的“奴隶”。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低头玩手机一族。有些大学生也沦为信息技术进步副作用的受害者,精神寄托在网络世界当中,沉迷其中,无法自拔,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能力下降。针对这种情况,网络舆情工作者应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针对他们的心理需要,真正关心和帮助大学生从网络世界当中走出来。在未取得充分信任之前,应通过他们喜欢的方式,加以交互,深入大学生精神领域,发现苗头,善加引导。网络舆情并不可怕,不是洪水猛兽,只是现实意见通过网络形式的表达。之所以会有网络舆情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对现实问题的反馈。思想领域问题,归根结底,来源于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现实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思想难以真正接受。所以,针对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一旦发现舆情,深入分析原因,找出舆情产生的现实根源,则可以避免造成恶劣的影响。所以,线上交互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双管齐下,真正做到以大学生为本,才能避免事态扩大。

(三)坚持硬性规定和软性引导相结合

高校学生网络舆论引导,既需要用必要的硬手段来规范大学生网络言论表达的合理界限,又需要用软手段引导大学生网民的理性表达,通过关怀、疏导和感化大学生网民实现舆论的良性发展[3]。硬性规定是要旗帜鲜明地讲清楚,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但是,言论自由并不是不加约束。不符合实际的恶意诋毁,甚至是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或者无意中充当不法分子的帮凶,受其误导和教唆,必须要用网络技术、学校纪律乃至国家法律的约束,通过增加非法言论表达的代价来阻止舆论的负向化。使用技术、法律一定不是为了限制网络舆论的开放、自由,更不是为了“扼杀”不同出发点者之舆论,而是要清除垃圾舆论。比如,恶意的流言蜚语、恶意的情绪宣泄等[4]。同时,教育大学生,网络公开言论并非无禁区,注意不要落入违法犯罪的圈套。网络舆论也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针对敌我矛盾的舆论,事关立场问题,我们要坚决反对,毫不留情。针对人民内部矛盾的网络舆论,受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影响,我们要深入分析,善加引导,帮助提高觉悟、端正思想认识。所以,既要硬性规定,也要软性引导,二者相结合,才是有效处理网络舆情问题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邓纯余.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生成与演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164-167.

[2].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J].前线,2013(9):4-5.

[3]徐建军,曹清燕.高校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刍议[J].现代大学,2014(4):89-93.

[4]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88.

作者:张燕斌 李志平 单位:武夷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