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语境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大学英语语境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淡化

自有英语等级考试以来,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是衡量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有效杠杆,同时也对许多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着较大影响。各个大学在努力提高英语四、六级考试过级率的同时,忽略了语言中蕴含的文化背景、国际礼仪、文学鉴赏与文学修养等方面的素质教育,这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张中载认为,“没有人文教育的学校只不过是技能或职业培训学校,它不是高等教育。”[1]455语言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和交际的工具,它还构成了人们的意识、思维、情感、人格和价值观。英语教学应该弘扬人文精神,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英语学科的人文关怀,把学生培养成既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又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健全的人格的优秀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教师应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的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在不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增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大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地理以及风俗等人文知识的了解。从而让学生在能力、知识、情感、意志以及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语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功能

语境在语言学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这一术语早已被人们广泛应用于语言研究的各个学科。语言与语境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的使用和理解都离不开语境。从20世纪50年代Firth提出语境除了指“语言环境”外,还指“情景语境”开始,关于语境的研究发展迅速,语境这一概念也得到不断的扩展。胡壮麟[2]97-98把语境归为3大类:语言语境(linguisticcontext)、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和文化语境(contextof culture)。语言语境,指语篇的内部环境,即上下文提供的信息;情景语境是生成语篇的主要因素,指语篇产生时的环境及周围的情况,即时间、地点、方式等;文化语境,指说话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会团体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既离不开情景语境,也离不开文化语境。在外语环境下学习英语,对大多数学习者而言课堂是其接受语言输入的主要场所。所以,语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不该只是语音、语法、词汇和句型结构等语言知识的传输,而应该让学生理解语言形式的不同使用功能及其使用环境,在帮助学生学会在特定的环境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用意和准确地理解他人用意的同时,能在情感、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对自己进行不断地补充和完善。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的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提高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关于语境的功能,学者们也进行了很多讨论,其基本功能包括解释、制约、协调、转化、创造、补充等。就其解释功能而言,语境能帮助人们对各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和言语现象做出正确的理解,这就包括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比如有些句子省略了某些成分,有些句子存在着歧义,有些句子蕴含着更多的信息等,读者或听者往往可以借助语境的分析获得正确的解释[3]90。语境的解释功能主要体现在能将抽象意义解释为具体的意义;能解释字面意义中的暗含之义;能消除话语中的歧义;能对不合乎逻辑的话语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等等[4]61-62。语言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并不能使交际双方理解对方的真正意图。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将单词和语法孤立的教授,而应该将它们放在句子、段落等具体的语境中去寻求作者或说话者的话语意义。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英语,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词义,消除歧义,区分句子意思和说话者意思,并理解句法结构。语境的另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制约功能,主要表现在对语言使用者的制约与对语言接收者的制约。一方面,语言使用者在生成话语时,必须根据自己的交际意图和交际对象,建立与自己的话语相符,并且能让受话人理解的语境;另一方面,受话人在理解话语时,也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有效地理解话语含义。这就涉及到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知识背景、价值观念等文化语境,同一概念的词,在不同文化传统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如果学生不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特定词汇的文化内涵,就无法真正理解、解释和运用所学语言。语境的制约功能与文化差异紧密关联,因此,语境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

三、在外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英语教育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在全民学英语的号召下,由于受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出现越来越多的英语培训学校,甚至高等院校也越来越注重英语教育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知识面窄,文化底蕴缺乏;学习的功利心较强;价值观扭曲;情感缺失;心理素质差等等。而英语作为大学生基础必修课之一,有学生人数多、涉及面广、学习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更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语言中所蕴含的思维功能、情感功能、审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特点使得它能让学生在语言的强化训练、文本的解读和赏析的过程中启发思维、激活创新能力、陶冶性情以及感悟人生。正如王亦兵[5]85-87所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包含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语言教学可以透过语言符号的表象,发掘其深厚的人文意义。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西方文化中的人文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人文思想的对比,不仅是对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补充,而且对教师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也有促进作用。此外,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育本身也有一定的优势,如学制长,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方法和模式先进,教学设备好,文化和学术环境好等优势。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完全可行的、有意义的。

四、在语境化教学中强化人文教育

大学英语课堂为强化人文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英语教师应该以课堂为阵地,从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着手,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最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英语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也为人文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境的重要功能决定了语境对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语言、情景与文化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人文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首先,在词汇、句子教学中,一个单一的词汇或句子是难以真正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而把它们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其意义就会变得具体化、明确化,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并且掌握。如果在这个语境中再加入一定的人文知识,让学生在丰富的人文知识的语境中去理解、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子,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又能增强其人文素质。比如short一词有“短的、矮的”之义,也可指“缺乏、短缺”等。在《创新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里有一个词组“be shortof”,在教授这一词组时,教师可把其放在语境中进行,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hat can maintain people’s lives?”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常识,可能得出这样的答案:“Water and food.”老师接着问:“What is decreasing quickly and gradually becomesinsufficient?”学生再次思考并回答:“Water.”老师接着说:“Yes,the world is short of water.And do you know how tosave water?”学生再进行思考、讨论并且回答。在这一语境中,学生能够自然地理解“be short of”表示缺乏的含义,并且学会其用法。这样一环扣一环,在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下,逐渐引出目标词汇,也让学生对水资源缺乏这一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讨论,不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目标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也可以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其次,语篇教学更是离不开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其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语境,并通过话题讨论、文化比较等各种手段让学生真正去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态度。如《创新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七单元讲到婚姻这一话题,作者通过跳舞的经历以及自己的婚姻生活的经验总结出在婚姻中只有夫妻双方全心地承诺以及全心全意地付出才能获得幸福。针对这一话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自己对婚姻的看法,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美满的婚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婚姻的理解以及对父母、亲戚的婚姻的观察来进行思考和讨论;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短剧表演,几个同学一组,分别扮演丈夫、妻子、老人或小孩,可以任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角色,表演出家庭中的常见矛盾,在表演的过程中要向观众表现出矛盾的根源、经过以及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比如有同学表演的是怎样解决婆媳矛盾,这在我国婚姻家庭关系中是一个恒久不变的话题,最后同学们的总结是我们大家都应该要尊重老人,要站在老人的角度去衡量和考虑问题,只有去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才能更好地处理好这样的矛盾。还有同学表演的是跨国婚姻中对于小孩教育的矛盾,在这一表演中充分展现出夫妻双方的不同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冲突,让同学们在轻松的环境下了解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婚姻观和家庭观,学习不同的文化。通过一系列的思考、讨论和表演,让学生就婚姻这一话题不断地深入,使其对未来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做好准备。不仅如此,通过这些活动,从处理婚姻生活到尊敬并关爱老人,再到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使本课话题得到延伸和扩展。再次,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里面的人文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有的放矢地用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来引导学生,从而给他们树立做学问、做人的正确信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人文思想价值,强化文章人格力量。例如《创新大学英语》第二册综合教程中,有这样一个话题Grati-tude。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感恩节就快到了。我就先让学生下去搜集关于感恩节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来谈论和学习有关感恩节的来源、习俗等,然后问学生最想感谢的人是谁、有没有直接对父母说过“谢谢”之类的话,说明我们要懂得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谢,不只是对自己的父母,对所有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都要知道感谢,最后引导学生去挖掘感恩的真正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将语言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去了解、思考和探讨,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人文语境,体现了人文教育。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塑造高尚的人格魅力。所谓“师范”,即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养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师人格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自身便可构成学生的人文语境。

五、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重要表现,在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教育部以及各个高校都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高校教师可以利用大学英语范围广、学生人数多、教学内容涵盖中西文化等特点,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外语技能的同时,不断帮助学生吸取人文知识,并感悟蕴涵于人文知识背后的人文精神。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境教学正好为人文知识的传输提供了很好的载体,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和感悟人文知识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才能让他们真正的吸收和内化教师所要传达的思想和知识,才能使其人文素质得到提高。

作者:赵瑶 单位: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