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改革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美术教育改革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深化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关键

美术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美术的内涵和外延是无限丰富和扩展的。美籍德国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强调,美术“应该作为使年轻的头脑具有成功的应付每门课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的三大中心领域来进行……第二大中心领域是视觉训练,学生从学习中将视觉现象作为特有组织的思维的主要途径来处理……”显然,美术教育并不单纯是传统技法的传授,而是一个开启智慧的复杂系统工程。个人不可能单凭美术技巧就完成自我个性的最好表达,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创新的过程

创新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的发展的教育,或者说是研究人如何在生活中实现自身发展的教育。从微观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对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创新的过程,创新是知识的生命,缺少创新就无所谓知识。这正如人类的发展一样,我们回顾人类的文明历程,可以发现人类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几乎一无所有,可今天,人类却在地球上创立了辉煌的人类文明。大学生的学习经历及现代人所给予他们的体验决定了他们具有极强的创新潜能,蕴藏着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触摸生活、亲吻自然、认识社会,完成自身的发展。我们说生活、自然、社会作为一种客体,无所谓创新不创新,而大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如何把握客体,如何通过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完善自己,就是一种典型的创新。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因子孕育于童年、成长于青少年。这是由于学生作为个体经验零散,意识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因而比成年人的思维更大胆、更丰富、更具个性,创新意识也更为活跃。他们会在一条绳子上产生联想,会在木板上做文章,会给纸张孕育生命……这一切的一切都向成人展示了他们非凡的创新意识,而他们就在这自由的创新中快乐地成长。

(二)大学时期形成的意识直接影响成人时期的行为

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大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全面素质的基础。大学时期是人的发展过程中思维比较稳定、活跃,想象比较成熟、深刻,意志比较坚定、有力,是可塑性极强而成效显赫的时期,也是意识形成的最佳期。因此,在大学时期发现、保护并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第一步。

(三)大学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的一致性,是保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大学传授给人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而是受益终身的技能,它可以使学生养成较高的品质、情操及行为习惯,为以后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探求新知的能力,是理念和实践的能量储备。可以说,大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和普通中等教育所给予学生的成功是人生体验与知识、能量,在大学得以延续与提升,创新技能也蕴含在其中,它是小学和普通中等教育的纵深发展。换言之,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是既互相连接又全然不同的教育机构,它们在课程安排、教育手段、环境设置、生活制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客观上造成了衔接的坡度,我们不能单纯地强调让学生适应某一层次教育的要求,而是要强调让教育适应学生的发展,确立一致的育人目标,既要考虑到人的发展的阶段性,又要考虑到人的发展的连续性,特别是在培养创新意识方面,更应当强调育人目标的一致性与和谐性,这样才能在基础教育的升级阶段确保教育改革的深化。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克服学校教育中的诸多弊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不仅深化了教育改革的内涵,也使教育的目标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应该说,在大学教育中开展创新意识的升级板教育,应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围绕着我国各阶段的教育。大学的美术教学中也以强调基础为本位,重视基本功的训练,重视课堂教学中作品的唯一性,阻隔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试问,在这种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如何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国际竞争的需要?美术教育应是一种创造性极强的活动,我们在大学时期应当高度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的构思与创作等,这样无形中克服了大学教育过程诸多弊端之症结,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

只满足于传授一点知识和技艺并不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进而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真正为自己一生的幸福作好准备。

(一)保护自信是创新意识形成的前提

所谓自信,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由于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估计,因此,往往是有自信心的人才能勇敢地步入生活,才有可能在将来的工作中有所创造,有所贡献。自信心强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提升能力,自信心强的学生会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用独特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是形成创新意识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他们的经验与判断应该得到高度的尊重,学生将不再仅仅是拥有记忆和理解功能的学习机器,学生将在体验鲜活实施的过程中丰富情感、享受生活、孕育思想、培养价值追求。教师在保护、培养学生自信心方面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环境的营造。为学生建立一个温暖、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是形成自信的温室。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其身心的发展会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能够促使其与环境产生积极的互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2.成功的体验。这是保护自信的养料。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开展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作美术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大学时期正是学生各种能力趋于成熟时期,自信与成功相伴,自卑与失败相依,因此,帮助学生获得能力,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可以从自己身上而不是从别人的赞赏里获得自信,这是培养他们自信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3.正确的评价。这是培养自信的助长剂。会鼓励、善发现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必须高度重视自己对学生的评价与引导会起持久铭记的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创造的愿望,保持创造的乐趣。我在面对学生的创作时从不指手画脚,而是从内心深处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健康向上的语言激发他们的灵性,让学生从我的评价中得到感动、鼓舞与奋进。如:“我从你的创作中看到了你的努力……”“你的色彩用的非常鲜明……”4.适时的启发。启发是知识创新的动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优化、激扬为表象,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使学生相互启发,产生新思维、新思想。这是教育者引导学习者积极思维、发展学习者智慧的一种教育方法。

(二)主动发展是创新意识形成的灵魂

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学习实践才能实现。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自觉、自愿地学习是教育者追求的目标,主动发展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灵魂。实践证明,学生的主体发展必须有以下几方面作为支点:1.好奇的引领。所谓好奇心,即是指对某事感到疑惑,并力图弄明白真相,所以,它往往是创新意识的出发点和推动力。好奇心是一种认知冲动,其实质是一种力求获得创造成果的强烈内在动机的体现。保护学生好奇心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理解需要,使他们形成对某一领域广泛、持续、深入的好奇,转化成兴趣和爱好。正是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学生才有创作的欲望与动力,做以前没做过的事情。2.兴趣的保护。所谓兴趣,是事物引起的一种注意倾向,是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在活动中体验到的愉快感受。兴趣可以说是引导学生主动从事某一项活动的内部动机。学生如果对某一活动感兴趣,就会以一种积极的良好的状态参与进去,并主动地排除外界干扰进行探究,为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条件。3.教师的支持。教师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工具、材料的准备上给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分析、选择方法和材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三)引导探究是创新意识形成的关键

探究行为主要是指学生自身对客观环境的参与,或是对客观环境所做出的主观能动的反应行为和反应活动。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种与其自身特点相吻合的求奇、求新、求变的精神状态及思维方式,独立观念与自主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创新意识。1.提供探究的条件。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对千奇百怪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具有强烈的参与环境的尝试动机及尝试行为,目的是为了了解事物、满足求知的欲望。由于受学习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探究必然会有很多被动、不情愿、想当然的特点。所以,教师应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学生的探究行为,详细了解他们探究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探究条件,鼓励、引导学生开展有益、有目的的探究行为,并针对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指导,以提高其探究水平。2.鼓励探究的行为。我国宋代朱熹说过:“大题则大悟,小题则小悟,不疑则不悟”。许多发明家成长的经验告诉我们,尊重和了解学生不平凡的提问,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地发问,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发问是借助教师的力量对周围环境和教学内容进行认识上的探求行为,他们通过质疑问题来了解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并从中培养求异思维和创造想象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包含着强烈求知欲和探究精神。教师要通过问题分析和探究,不断提高他们的发问水平,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探求问题的答案。

(四)科学运用教材是创新意识形成的保障

创造性地设立课程、科学地选择教材的一个终极表现是开创适合本院、本专业学生的有特色的教学,使其具有创造性、独特性风格。只有创造性使用教材,才能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创新过程中的完美统一。创新性使用教材的要求:1.教材的目的性:以学生的创新为出发点,适时地开展活动。2.学生的接受性:结合学生的现状及教学内容的可靠性来安排教学活动。3.未来的发展性:从学生的深度发展及社会的变迁来思考教材的内涵建设。

(五)鼓励保护投入是创新意识形成的基础

学生对自己所喜欢的或是有趣的事物能全神贯注去倾听他人的解说,去注视他人的表演,全神贯注地去思考,全身心地去从事研究或是实验,完全浸入兴奋快乐之中并寻求问题的解决,这是创新意识形成的基础。教师应从时间、空间、材料及心理等各方面去给予保证,不随意打断、终止学生的创造活动,尽量减少学生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并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商入手,给学生以建设性的关怀,积极的约束,让学生看到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使学生懂得通过努力才可以获取成功的道理,保护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三、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思考

自主探究性教学活动是指发生于一定的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学生的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自主探究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教师则以帮助者的角色出现。自主探究性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学生自主控制的、能带来愉快情绪体验的、有操作材料的活动。由于自主探究性教学活动具有自由、自主、快乐、可操作等特点,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经验,主动发展,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活动主体的自主化

学院的教学是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教学活动作为学生的基本活动,是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因此,构建有效的自主性教学活动,学生的探索欲得到了满足,天性得到了肯定,才华得到了施展。学生真正的从教学活动中得到了主动、独立、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所带来的快乐。如本学期,我们学部开设了传统图案这个课程,从对传统图案的分析来了解传统图案所体现的寓意,感受传统图案的精华、特点,找出其表现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现代元素来设计新的图案,表现色彩、时代所赋予的美感。图案的设计过程中学生自主思索、创新,充分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这种自主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快乐与成功的体验。

(二)活动过程的探究化

教学活动探究化就是将学习活动与探究活动有效整合,改变以往单一的照临、简单的变异和单纯的活动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性,加大探究过程中的目的性,鼓励学生大胆开放及变异。活动中学生间相互自由交流、自由选择,而观察、协助则是教师指导探险究性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大大激活了探究欲望,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如在立体构成的教学中,学生开始很难表达创造的意念。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我们赋予它探究的新内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去探究与立体构成相适宜的材料,主动构思相关的知识结构,进而生成用纸杯制成的“环保卫士”、用树枝和木条制作的“三维结构的小屋”、用旧磁带和铁丝制作的“摇滚的人偶”等一系列主题。在图案的设计中学生们也是在理解传统图案所带来的内涵、规律及象征性的基础上去思考,使重建后的花、鸟、鱼、虫有了新的生命与排列,在遵循传统的同时又给它以新的活力,即弘扬了传统文化又彰显了时代的人文精神,充分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活动成果的展示化

活动成果是学生思维、探究、操作、创新的集中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学生活动的过程,活动成果展示化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是学生互动的一种表现。活动成果可以集体展示、分组展示、随机展示。集体展示凸显学生宏观的成果;分组展示能表现出小组的智慧,而且不会去干扰其他学生的探究;随机展示可以抓住学生创新过程中的某一亮点,既可以使其创新向更高层次发展,又可以给全班同学以思维上的启迪,如果随机展示处理得好,可以使学生的探究过程跃上一个新的平台。活动成果的展示有各种形式,如:作品展示、思维过程展示、动作展示、表演展示等。无论何种形式都要以学生创新为重点,在展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传统图案设计展示中,有的学生用吉祥娃为主体来构图;有的把传统文化中的鸟为主角来展示;有的在色彩上表现老、旧;构思及用色上的巧妙表现使传统的文化在现代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形式各异的展示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再学习的环境,而且可以使学生间相互启发,进行再创造。

(四)活动评价的鼓励化

实践证明,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作品,直接影响学生探究、创造的程度,对学生活动的评价应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实际水平的了解和对活动深入细致的观察之上,并以鼓励为核心,重视学生的发展。不管学院及学科安排的创造意识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在个性特征、行为特征和学习特点上都会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倾向,因此,教师心中必须有这样一个评价的基本理念: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发展着的、各具特色的个体。评价的内容不应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广度与深度,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究精神、自我教育的意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评价的目的不是将学生分成等级或假定某种创新的成果,而是为了创设一个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努力创新的氛围,发掘学生创造潜能。教师对活动的评价不仅局限于活动的结束环节,而要以“鼓励”为主线,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运用尊重、信任、激励、赞许、肯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参与活动、探究过程、特别收获、个性发展、思维品质、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使每名参与其中的人既是被评价者,又是评价者,让学生受到鼓舞,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感受到创新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作者:王斯文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