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论文3篇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论文3篇

第一篇

一、明确通识教育的理念

(1)为应对社会的需要,高校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达到学以致用的治学要求。英语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使用的范围很广,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变得极为重要。通识教育就是要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英语来实现和他人的交流,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得学生可以进入到国际化的潮流中。

(2)通过通识教育下的英语学习,可以使得学生具有较好的行为素养,并可以陶冶学生内心的情趣,加深学生对于英语的喜爱。在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意识到西方文化的人文习俗以及国内外的文化之间的碰撞,在以后的英语文化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英语文化水平。这样,高校出来的学生才可以避免因文化之间差异而带来的不理解,才会使得他们在社会的发展中不被淘汰。

(3)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的能力。在英语的交流中,难免会遇到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其他的学科进行学习来加深自己的文化,使得自己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全方位的人才。举个实际的例子:当一个人拥有了一些基本的人生需求后,就会去追求更好的人生需求。就好比是教育,一个人学习的有关专业教育就是所说的基本人生需求。每个人都会去追求它,实现它。这些专业教育可以使得学生在社会上占有一时之地;对于人来说,更高一层的人生需求就是通识教育了。因此,在现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应该利用通识教育的优点,充分实现人生更高层的需求。我们应该重视自身的发展,积极学习新的知识,满足自己的需要。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认清社会的前进方向,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团结精神,吸收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使其自身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全方位的人才。

二、构建新的英语课程设置体系

现如今的英语教育仅仅是停留在学习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于是有必要构建新的英语课程设置体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必须做到深入挖掘,深刻了解英语的内涵,才可以做到运用自如。新的英语课程设置体系主要包括两大体系,首先实施体系包括大学生的教学要求、大学生的教学时间安排以及大学生的教学内容三个内容,保障体系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学校订购的英语教材和对教师教学的评估体系四个内容。新的大学生英语课程设置体系中的课时安排如下:在大学生进入大学时便开始学习英语,在大一和大二的学习中,给他们安排相关的英语必修课程;在进入大三时,由于时间的原因,将给他们安排英语选修课程;在进入大四时,大学生将会接受有关英语方面课外知识拓展的课程学习。新的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内容有:(1)基础阶段课程,为学生日后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2)提高阶段课程,为的是能够使得学生可以在今后的英语运用中有更多的经验;(3)拓展阶段课程;(4)课外开展的隐形课程;(5)课外进行网络化课程。这些课程将促进学生英语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开展多元化的英语选修课及英语拓展课程

(一)增加有关国外文化的英语教育课程。学生应该了解国外的英语文化的差异,从中学习到外来文化的优点,扩展自己的综合能力。学校可以开设有关的课程使得学生对于国外的文明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作为一种丰富当代学生阅历的方式,使得学生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增加英语课外教学的有关课程。高校中的大学生主要学习英语的时间是在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时候以及大二,在这段时间中,主要是学习英语的一些基础知识,没有为学生提供更深入学习英语文化的机会。鉴于此情况,应该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开设一些课外的后续扩展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作为一种丰富当代学生阅历的方式,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适应社会的发展,根据社会的发展方向对英语教育做出相应的调整。及时了解社会上的信息,与时俱进,不断地开设一些与学习英语有关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丰富学生的阅历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的前进步伐。

(四)高校在利用通识教育进行教学改革时,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对通识教育进行变通,而不是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各地的学校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教学目标的不同需求,在高校中开设不同的英语课程,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

四、加强大学英语隐形课程的建设

做好加强大学英语隐形课程的建设这一项工作,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实现:(1)在学校中可以举行一些英语讲座,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并且还可以加深学校的学习英语氛围,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通过这些讲座的进行,学生对于英语会发生认识的改变,在心中认识到英语的有趣性以及实用性。加强英语隐形课程的实施,对加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英语的讲座中,涉及到不同的英语课外知识,向学生传达了不同的思考问题方式,学生的思维方式可以通过它得到加强,学生对于英语的知识面也随之扩宽。在高校不时会有一些知名的学者、名人进行讲座活动,在讲座中他们会向听者传达他们一些学习的心得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利用讲座的方式为学生打造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水平。(2)通过开展一些有关英语的课外活动来加强大学隐形课程的建设。学生可以在其中了解到英语的实际运用,从实际中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这些活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机会,优势互补,使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3)大力优化学校的环境。可以考虑在学校建立英语角和英语文化走廊,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通过建立英语隐形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可以通过它的建立让学生学习到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改变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培养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五、建设基于网络的英语课程

利用现有网络将英语教学方式从课堂转变到网络上。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网络技术利用的范围越来越大,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应该利用这一点。网络具有实时更新的特点,使用者可以随时利用网络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但是与先进的网络技术比起来,它的缺点就立马浮现出来。于是,我们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利用网络技术传播先进的英语知识,丰富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力。网络上的英语教学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并且可以随时对网上的英语知识进行更新处理,为更新工作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在高校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比如校园网或者是局域网,把网络作为传播英语知识的媒介,建立校园英语课程网上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网上进行过英语方面的学习,使得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得到提高。英语课程网上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三大部分:(1)利用上课的教室,老师可以传授英语的基础知识;(2)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利用语音室培养学生多听多说英语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3)开放校园英语课程网络教学,学生自我通过网络进行网上英语学习。对于学生的问题,老师可以为学生时刻解决。通过上面的介绍,这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身英语应用的能力,做个合格的大学生。

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高校英语教学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综合要求。现在高校的英语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对学生教授英语知识,而学生有没有将其转变成为自己的东西则是个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完全不能适应现有社会的发展,应该进行改进。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与老师进行思想的交流,那么学生自身的一些想法就不能被老师知道,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抑制。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他们英语的学习以及提高是不利的,学生会因此产生厌学的不好习惯。因此,在教学上面,学生应该成为主体,老师只是个配角。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布置不同的课前任务,使得学生可以自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自己结合自身的实力解决问题。学生也可以根据学过来的英语课文,熟悉它的内部结构以及语法,完成一篇相关的作文练习。这样既可以对当天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复习,还可以通过写作来发现自己使用英语的缺陷,并及时解决。老师学生可以在英语课堂上活跃气氛,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讨论,使得学生积极学习英语,对英语产生好感。

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英语的环境下完成有关的学习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这种的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使得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作者:黄岭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外语学院

第二篇

一、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目标

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摒弃形式上的变化,从内容入手在学生可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输入的引导,进行职业化的大学英语课程开发。根据这一思路,笔者通过对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和毕业学生的调研和访谈,了解了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即“i”,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和岗位需求的关于英语的核心能力。根据此能力要求制定高职大学英语中学生所需掌握的“1”,即高于他们现有水平的所需语言材料。目前,企业对员工的英语要求为能够听懂相关岗位的日常对话,具备一般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相关的英文说明书即可。因此,英语教学应该尽最大限度地与行业、专业接轨,引入职场英语,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鉴于此,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根据这一思路,高职英语课程内容选择上要充分体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突出“实用性”,在学生可理解的基础上,给学生输入职场英语和专业英语知识,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内容

1.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以输入假说理论为理论基础,将大学英语教学分成四个模块、两个阶段进行。四个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学院英文介绍模块、专业英语介绍模块、职业英语模块。第一个模块是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本功,为学生参加《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做好准备,第二至第四个模块主要是以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和未来职业需求为主线设计教学资料。这三个模块内容安排循序渐进,均在学生的可理解范围内,教学材料涉及校园与职场,注重语言知识、交际能力、文化意识和职场技能的有机结合,为学生从校园走向职场奠定良好的基础。两个阶段:第一个模块称之为第一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第二到第四个模块为第二个阶段,即应用提高阶段。

2.大学英语教材建设

根据上述观点,笔者对现有教材进行了深度开发,采取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CBI(content-basedinstruction),编写了《大学英语教学指要》一书,旨在全面贯彻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全程侧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这是针对高职学生职业需求及其兴趣而设计的综合性大学英语学习指南。教材的编写注重职业岗位需求,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编写,内容注重实用性。书中囊括了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学院英文介绍、各专业英文介绍、英语教学补充资料四大模块。其中英语教学资料补充模块均选取与职场、专业相关的文章,充分体现出高职大学英语与专业对接的新理念。在教材内容选择上贯穿这样一条原则:通过让学生学习与其专业大背景相关的知识和内容,适时穿插相关职业技能知识,来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为其日后的专业发展做铺垫。

3.大学英语的教学策略

(1)支架式英语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的调整,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方法的改变,课题组尝试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经过反复实践摸索,努力构建出一种能够充分体现我院特色的“支架式英语教学模式”。“支架”这一术语最早来源于建筑学,早在1978年布鲁赫将其引入到教育学中,提出“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内容提供形式上的支架,进行适当的干预帮助学习者避免或纠正错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一步理解与吸收,在适当的时机再撤走支架,达到其预期的教学目的”。其环节主要包括:搭脚手架———进入情境———探索尝试———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课题组成员在此研究基础上,尝试构建支架式大学英语教学方案:即确定学习主题,构建教学框架———以“行”为驱动,进入学习情境———提出问题,探索解决办法———在“做、学、用”的过程中,小组协作,达到“先行后知,以知促行”———效果评价———教学反思,改进。

在实践的过程中,关于学习主题的确立,笔者以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的六个系部为单位,分成六个职场英语学习主题,强化学生在不同职场环境下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相关问题建立教学构架。在接下来的情景和探索中就是尝试解决支架,即撤走支架。在解决支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行动”中学,自发性学习。为了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务必让学生在每一次上课之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研读课文、学习词汇、完成课后可以独立完成的练习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与教师之间形成最有效的互动,逐渐习得英语语言技能与知识,并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学期初,教师有必要将预习工作具体化、细节化,即告诉学生具体需要做些什么,否则学生可能因为不熟悉课程的教学模式,从而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整个教学过程以“行”为驱动,课堂教学中将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学习、语言应用技能训练和影响到交际效能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做、学、用”的过程,真正实现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2)以“建设两个课堂”为平台,为教学改革提供保障

“建设两个课堂”就是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作用,举办英语技能大赛。将竞赛选拔、英语教学、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等环节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从而也体现出以“行”为驱动的教学改革。与此同时,课题组成员充分利用竞赛的契机来检验教学改革的效果。在2014年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初赛中,我院学生1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7人获三等奖,参赛选手的平均成绩高于往年。可见教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三、结论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构建适应高职专业建设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协助专业建设将学生培养为高素质的“职业人”,仍需要高职英语教师投入精力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王俐俐 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第三篇

1高校大学英语口语课程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英语口音不同、口语水平层次不同、接受英语学习的文化背景也不同。在大学英语课堂口语实践中,大部分部分学生面临开口难、找不到话说、组织英语语言难、有条理、逻辑地组织陈述难的困境。小部分学生泡在英语歌曲和美剧中,英语语言能力很强,表现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一般多以大班的形式组织教学,因此在综合性较强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获得的大学英语口语实践机会少,教师针对学生个人的指导较少。大学英语口语活动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较弱。

2中外专家提出的外语课程设计理念

2.1国外专家提出的外语课程设计理念

外语课程设计专家JackRiehards把语言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过程归纳为四个方面六项工作:围绕教学原则(principlesandproceduresfortheplanning)、教学实施(delivering)、教学管理(management)、教学评价(assessmentofteachingandlearning)四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needsanalysis)、目标设定(goalsetting)、纲要制定(syllabusdesign)、教法设计(methodology)、评估设计(testing)及教学效果评价(evaluation)。

2.2国内专家提出的外语课程设计理念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夏纪梅教授则在她编著的《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课程是教学必要的程序。这个程序包括制定计划,了解对象,设定目标,选择和组织内容,决定方法,设计检测和评价的手段等环节。课程设计就是对教与学这个程序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设计。”(夏纪梅,2003:2)。同时她强调“:依据计划、需求、目标和内容进行具体的课程设计,是方法或模式的选择、应用或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教材设计、教案设计、语言活动交际任务设计和创作的过程”(夏纪梅,2003:75)。因此,在充分了解学生水平,知晓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基础上,准确地设定课程以达到目标教学效果,并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设计最恰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课程设计环节中最重要的原则。

3高校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改革设计的思路

3.1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课程需以小班的形式设计

由于高考各种压力,高中阶段的英语课堂口语往往是被忽视的课堂环节。高校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可分为:差、中、好3种水平。无论针对那种水平的学生,教师都只能在充时间充足的情况下组织,指导学生的目的语学习活动;学生才能有机会实现从怯场-观望-试探-投入的角色转化及心理调适。以小班组织教学的形式开课,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2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需以分水平层次开课设计

在全国招生的高校,学生的学习背景、条件、习惯、中西方文化认知等状况大相径庭,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差甚远。只有分层次组织教学,大学英语口语课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得以增强。在分水平层次的口语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完成准确的角色和心理“定位”,找到自我提升够得着的目标、信心并付诸行动。对于遥不可及的学习活动,务实的大学生会选择“闪人”的方式来处理。

3.3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课程需以提供多形式的教学内容设计

英语口语的交际和表达形式较多,如对话(衣食住行、专业聊天);演讲(描述事物、表达观点);跨文化交际(填写出国申请表、中心文化礼仪差异)等。不同形式的对话,体现不同的实用对话对象、场所、环境。有针对性地依据不同英语口语水平的大学生实际需求来设计多形式的教学内容很有必要。以对话(初级)、演讲(中级)、跨文化(高级)3种形式设计独立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种创新和实践。

3.4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课程需以多样式的学习效果考核方式设计

英语口语涉及的交流环境、交际活动形式不一,学生学习效果考核的形式则应具备多样性的特点。为了较好的组织教学活动,增强课堂学习的目的性,建议以国家“PETS”考试PETS1-PET3的内容测试口语班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以国家“CCTV杯”英语演讲(命题演讲、即兴演讲)的方式测试演讲班学生英语学习及实践练习效果;以“Presentation”的报告形式测试跨文化交际班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总之,大学英语口语课程设计需围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原则来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内容、教学授课方式、教学管理、评价方式,是对大学英语所承担的质量改革重要的环节。

4高校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教材设计思路

4.1外语教材编写的原则

外语教材编写应以学生为中心(learner—centered)、教学内容为基础(content—based),并普遍遵循以下原则:①真实性原则:所选用的材料均应摘自英语国家的真是材料,确实反映出英语国家人士实际的语言使用情况。②循序渐进原则:所选用的材料应遵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③趣味性原则:所选用的材料应为经常遇到或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模拟、应用的兴趣。④多样性原则:所选用的材料不同题材、体裁的内容,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⑤现代性原则:所选用的材料应以近几年(五年以内)所发表,语言贴近现代生活。⑥实用性原则:教学材料的选择应紧紧围绕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英语口语水平和学习背景的学生对材料的要求。

4.2高校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教材编写设计思路

大学英语口语教材设计应遵循外语教材编写原则。根据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教材可以以“口语”(初级)“、演讲”(中级)、“跨文化”(高级)3种形式来设计。《口语》:以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为相关话题为主,重视学生的“实用价值观”指向,体现英语口语的灵活性。如:“IsItAvailable”,可用于询问租房、查询电影票、电话找人甚至打车等情景。功能强大却又深入浅出的教材设计和编写,可为课堂增加魅力。《演讲》:以基础演讲理论为指导,重在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访谈、演讲材料为主,提供英语演讲欣赏、模仿、表达体验机会,并赋予演讲理论的讲解和实践指导。如英语演讲的流程包括:话题选择-听众分析-资料搜集-论点支持-内容设计。演讲的表达原则包括:道德标准、表述语言、传达方式、辅助材料、倾听技巧等实践。英语演讲课程对大学生参与竞选、工作面试的气质和能力培养都很重要。《跨文化交际》:以主题的形式探讨国内和国外独特的文化现象,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现象的了解,旨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融入具体的口语活动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口语技能的实用性和交际性。设计目的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的文化素养,养成大学生“学者”的文化研究方法、达到更到的语言沟通艺术境界为目的。如中西方婚礼礼俗、数字心理概念、食品制作及品鉴等。

5结语

高校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改革是实现国家复合型国际人才培养得重要环节,而大学英语口语教材的设计是国际性人才交际能力培养实践中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改革应社会之需,迫在眉睫,大学英语口语教材改革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元素。因此,大学英语口语课程设计及教材设计都应得遵循实用性、时代性、灵活性、思想性及可操作性的宗旨。拥有了形式多样、贴近生活、走向国际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及教材,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改革将步上新的台阶。

作者:王登霞 董红樱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