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的传播

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的传播

【摘要】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汇聚着五十六个民族的智慧,对人类文明建设与发展有着非凡的价值意义。即使在现代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视角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仍旧突出意义。高职教育本身作为人才培育主阵地,肩负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任,尤其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更是如此。本文基于对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传播现状的概述分析,着重就其相应发展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现状;发展

信息化时代,我国对外改革开放建设迈入到了新的时段,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宏观环境下,传统音乐文化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学前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教育,对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传播,是重拾传统音乐文化,并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关联的重要举措,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关注。

一、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传播现状

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并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有着上千年的传承,代表着人类最璀璨的文明之一。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传统音乐文化就已逐步渗入到音乐专业课程中,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却并未继续渗入到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中。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国家系列政策导向下,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传播相当缺失,并且在实际践行过程中,受多重因素影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而言,教材作为教学实施的基本,至今尚未相对集中,没有设计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传统音乐文化教材,相关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较小,故而没有引起师生足够的重视,导致该项工程开展难以为继。同时,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传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事实上,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部分高职教师思想固化,综合创新表现力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动自由,导致其兴趣泛泛,传统音乐文化传播持久性不足。另外,现行的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一味地关注专业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建设,对传统音乐文化考核方面的缺失,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主动性。

二、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传播策略

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传播有着重要价值意义,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对各环节设计提出了要求。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传播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1、加强师资建设

素质教育改革牵引下,师生身份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教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引导地位,其综合素质素养水平表现直接影响着教学实效,相关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着需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入手。具体而言,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生源数量急速增长,高职教育压力倍增,对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尤其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们教育认知的进一步强化,加之需求变化,使得高职教育学前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高职院校应深刻认识到师资战略地位,协调好内部建设资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适度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发展的投入,不断优化组织结构,使之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潜心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从而将之有机地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去。同时,思想观念作为行为实践的先导,是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有效传播的基础。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双向发展,将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继承、思考融入到日常教育活动中,通过教师“言传身教”,积极影响学生学习行为,以便于其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需求。另外,高职院校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多样化培训教研活动,明确传统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传播任务,及时更新教师思想理念,丰富他们的学识涵养及文化内涵,并加强与学术领域内的互动交流,分享有效实践经验,提高其综合素质素养能力,以使之为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贡献,更好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2、优化课程设置

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成中,教材作为基础,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时至今日,为了有效促进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传播,编制一部适合学前教育特点的传统音乐文化赏析教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与发展,承载着丰厚的精神内涵,并通过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传导思想、抒发情感亦或记录现实,为人们的审美增添了一抹色彩。高职教育作为人才培育主阵地,承负着多重功能于一身,理应高度重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使之在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中大放异彩。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高职教育学前教育的核心目标定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兼顾学生各方面能力建设的同时,合理调配专业课程体系,适当增加传统音乐文化相关内容,并分配一定的学时支持,以为后续该项工作实践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在传统音乐文化的选择上,还需认真分析学生群体的审美需求,注重与时代精神关联在一起,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参与能动性,使之在感受欢愉情绪的同时,塑造其良好的精神文化品格,为下一代的培养做突出贡献。除此之外,对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而言,还需深度思考如何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渗入传统音乐文化,唤起儿童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并传导给相关专业学生正确的思想理念及方式方法,以使之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需求。如上这些实现,除了教育部门的有效支持之外,高职院校本身还应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结合传统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传播现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发展举措。

3、创新教学方法

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科学的方式方法应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是时代的引领,更是社会持续发展的恒动力,对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传播至关重要,而信息技术应用则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与环境。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科技应用的教育信息化,将文字、图片、影像、视频等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阐释更加形象、明了且深刻,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中,教师应深入解读教学需求,有机地与传统音乐文化关联在一起,并全方位探析其中蕴藏的思想精髓,通过互联网络搜集相关的资源素材,以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形象地表达出来,进而触发学生高度的情感共鸣,使之积极参与到其中。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客观存在,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不尽相同,良好的互动交际,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其中内涵。为此,教师可针对传统音乐文化组织多样化的课堂讨论活动,在明确中心主题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并实时观察他们的动态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其中存在问题,继而针对性地予以指导或启示,最大限度地保证传统音乐文化传播效果。除此之外,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人类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思想层面的东西,具有一种模糊的质感,部分情况下可能无法用精准的语言表达,对此,高职院校应重视第二课堂阵地开发,以传统音乐文化为基调,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文体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之外,使之精神品格得到进一步升华。

4、完善评价机制

完善的评价机制犹如指挥棒,为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传播优化指明了方向,其相关建设有着非凡的价值意义。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以教师为中心,过度突出理论知识灌输,对学生人文素养、审美价值等方面的培养重视不足,与新时代的人才标准要求不符。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要高举党中央领导精神,深刻认识到传统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传播价值意义,关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明确目标及任务,摒弃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束缚,逐步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有机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在一起,并引导多元主体有效参与,包括教师、学生、学前教育学校等,确保相关反馈结果全面性、客观性、真实性,不断发现传统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传播问题,针对性地予以改进,提升最终教学效果。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充分规划学前教育专业考核项目,在关注专业教学发展的同时,重视传统音乐文化传播,并形成科学的考核内容,合理地将之纳入到最终考核成绩当中,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教师认真观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整个课程参与中的表现情况,包括回答问题、出勤情况、学习态度等,日常教学中有效规范学生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鼓励其自我发展与完善。另外,高职院校还需加强与学前教育学校的互动合作,将之考评意见融入到教学考评体系当中,紧密关注他们的需求动态变化,合理调整课程系统设计,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全方位渗透。

三、结语

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传播十分重要和必要,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对各环节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应依托专业化师资队伍支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并根据完善评价机制反馈结果,针对性地采取更多有效发展策略。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课题研究,提出更多有效践行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婧.浅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引入民族民间音乐[J].西部皮革,2018,40(19):97-98.

[2]马晶晶.多元文化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32):17-18.

[3]褚晓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传承[J].黄河之声,2016,(10):46.

作者:郭海凤 单位:冀中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