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医学诊断学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医学诊断学的应用

摘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的基本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立足医学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现状,以《诊断学》信息化课程教学为例,展示信息化教学课程设计,探讨医学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模式,优化课程内容,实行医教结合,构建灵活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推行各种信息化手段有效、合理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医学教育;诊断学

“诊断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患者主、客观资料,以确定其健康状况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临床学科,是一门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必修课程,是临床专业课的基础,也是掌握临床专业技能的一门核心课程。“诊断学”包括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辅助检查、常用诊疗操作及病历书写七个部分。教学内容丰富,知识点多,内容枯燥,难以理解,课堂教学中难以呈现阳性体征,授课时间有限等导致学生理解及记忆困难[1]。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手段,使“诊断学”的教学更加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医学“诊断学”教学中的意义

1.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全民信息化正以更快的速度更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的学习和生活。2018年4月18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制约医学院校信息化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课程资源支持情况[2]。高职医学教育信息化,刚开始进行时存在的问题是资源库内容简单陈旧、教学资源不足、缺乏合理推广、没有对信息化课程开发和使用的鼓励机制[3],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4],导致信息化教学流于形式。但近几年,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医学教育中逐步推广,为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医学人才贡献了重要力量。目前在高职医学教育中常用的信息化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动画、仿真软件、电子模拟人的运用;各种国家及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各大网络教学平台、直播平台,如各类国家及省级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和推广使用;利用QQ及微信平台建立师生交流社群[5]。这些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更加直观和生动地了解所学知识,让教师更加及时地了解每位学生的不足和易错点,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信息化教学在“诊断学”教学中的意义

对于高职医学生来说,其具有基础较薄弱、自主学习能力相对缺乏的劣势,但也具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较快掌握信息化手段、思维活跃等优势。前期课程学习中,他们已具备了基础医学知识,因此,如果能够运用更灵活的信息化手段教授“诊断学”,将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诊断学”包括七个部分:症状、问诊部分教学内容多,注重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对于还未真正接触医学专业课程的学生来说,内容枯燥且难以理解,使用微课或翻转课堂,建设虚拟门诊部,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师生一起答疑解惑,提高教学效果[6];全身体格检查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但实训课的模型多为正常同学,缺乏阳性体征,而见习时大多数病人不愿意让见习医生检查,导致学生缺乏阳性体征的体验,引入仿真模拟人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在教学中已使用心肺听诊、腹部触诊模型深得学生好评,下一步将引入VR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体验;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教学时间少,知识专业性强,内容多,引入微课、教学软件、虚拟实验平台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欲望;常用诊疗操作包括四大穿刺、心肺复苏、插胃管、导尿术等,不能在患者身上进行练习,采用穿刺模型、心肺复苏模型、导尿模型等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病历书写教学环节,采用标准化病人(SP)问诊及体格检查,对病历书写将起到推动作用。对于教师来说,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探索兴趣,提高自学能力,优化教学效果。目前多数教师已经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及QQ或微信群来辅助教学,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一小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原因,对网络教学平台、直播平台的运用存在困难,可以采用一对一、青带老的模式来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教师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齐全的课程信息,以学生为主体,模拟各种诊疗环境,运用SP、操作模型及各类仿真系统,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临床诊断思维,并树立职业认同感和爱伤护伤的观念。

二、“诊断学”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1.搭建平台,上传资源

目前可供使用的教学平台很多,如云课堂智慧职教、超星学习通等。云课堂智慧职教可供选择的资源很多。平台上已建成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资源库、MOOC学院等,可供电脑端和手机端使用。教师也可以自行上传资源到平台中,供自己教学使用。全国许多院校的诊断学教师都参与了各级各类“诊断学”慕课拍摄。专业资源库的视频、动画、微课拍摄,教学资源丰富,适合应用于各类学生的学习。

2.课程设计

“诊断学”课程设计以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主要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利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体格检查—颈部检查—甲状腺检查”为例,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总结及提升三部分组成。(1)课前准备。课前已经在智慧职教中建立课程,导入学生名单,进行课程设计,把“甲状腺检查”章节的电子教材、电子教案、PPT、图片、操作视频、甲状腺肿大动画、甲状腺血管杂音、习题上传平台。在课前要求中课前预习:回顾甲状腺的解剖、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变化;参照视频自学甲状腺检查方法,判断自身或他人甲状腺有无肿大。利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疑惑,带着问题上课堂。(2)课堂教学。首先给学生展示一份以“颈部增粗6个月”为主诉的病人的案例引入本次课。结合视频,讲解甲状腺检查的方法,并在现场请一位甲状腺无肿大的学生上讲台担任教学模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然后进行分组练习,让每位学生都能学会甲状腺的视诊、触诊、听诊,并体验甲状腺无肿大的体征。教师进行组间巡视,分别指出学生在操作时的优点和不足,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及时改正不足。引导出本次课的第一个重点:甲状腺的检查方法。接下来,在智慧职教课堂教学中讨论内容,让学生讨论导致甲状腺肿大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肿大体检会有什么不同,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并请同学们分享自己或他人甲状腺肿大的体验,随后,请一位甲状腺单纯肿大的SP上台,请三位表现最踊跃的同学上来检查,并告诉其他同学体检特别是触诊时的不同体验。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在本年龄段的学生特别是女学生中存在不少,教师讲解时特别能引起学生共鸣。此时,再次在智慧职教课堂教学中投票,认为自己有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的学生投票,让这些学生来发言,描述自己是如何发现甲状腺肿大、又是如何确定是单纯肿大的,从而引导出本次课的第二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甲状腺肿大的意义。结合动画、音频、视频使同学们深入理解和掌握。最后,回顾以“颈部增粗6个月”为主诉的病人的案例,总结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再次分析操作中的不足,加深同学们的印象。(3)课后总结和提升。课后,教师在智慧职教上作业,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包括完成单项选择题、问答题、交流和答疑、评价和学生总结也在平台上进行,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教师及时收到学生的教学反馈,在下一次的教学中能够进一步改进方法。教师还为学生提供各种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专业资源库、MOOC学院的网址,为学生临床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帮助。教师要求同学间相互进行甲状腺检查的操作训练,利用学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中心,录制视频上传教学平台,教师审阅后给与打分,并从中挑选出优秀作品给予表扬并在平台上供全体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给予学生力争上游的动力。在“诊断学”整门课程的学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被教师推荐参加学院技能操作竞赛,并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同类院校的比赛。

三、“诊断学”信息化教学成效及存在问题

1.成效

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师由教学的传输者、灌输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近年来,信息化教学应用于《诊断学》教学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学生而言,学习方法多、兴趣浓、效率高,提升学习成就感;对教师而言,教学手段多、反馈快、效果好,提升教学自豪感。采取信息化教学以后,学生《诊断学》的理论和操作成绩都有了长足进步。今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参加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资源库《诊断学》全国联考,成绩斐然。

2.存在问题

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热情和参与度不高,学校可通过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普及度。部分学生来自偏远山区,且刚进入大学,对信息化教学方式不能快速适应,也可通过相关的培训提高适应速度。基于标准化病人体征方面的不足,可建立远程观摩系统,将医院搬进校园,使教学资源与时俱进。学生的临床思维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可引入临床思维模拟培训与考核系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网络教学平台性能不稳,较多人同时使用时容易出现服务器不能访问、卡顿的问题,可通过改善服务器、提高网络管理员的水平来解决。总之,信息化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使教师能够真正践行“实践技能不过关不进医院,实践技能不合格不出校门”的教育理念,为医学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游咏,李熠,尹凯,等.多模式信息化教学运用于诊断学教学中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48):190—191.

[2]和新盈,曹弘毅,孙菊,等.地方医学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以西安医学院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5):529—532.

[3]赵慧.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9(5):6—10.

[4]王进,邹晶莹,林婕,等.高职医学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110—113.

[5]肖育众,郭奇,黄燕,等.信息化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实施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4):20—21.

[6]张培培,叶小菊,徐毅,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诊断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138—141.

作者:孙祯 单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