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大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从输出驱动的视角着手,将输出驱动假设中的“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环节贯穿于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本互动和人机互动四个层面。通过对学生进行开放式访谈,发现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了不同反应阶段。最后得出结论,以输出驱动为指导的互动式翻译教学模式符合当前高校大学英语翻译课堂发展的实际需要,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照顾学生的适应情况,不能急于求成。

关键词:输出驱动;互动式教学;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证研究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版)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翻译能力”,并从“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面针对翻译材料的熟悉度、翻译速度以及译文质量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但是,在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2013年12月以前,全国大学英语考试中翻译题的比重仅占5%,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翻译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肯定,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处在非常尴尬的境地。因此,本文将尝试从输出驱动视角着手,将互动翻译教学模式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来,以期为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些理论层面的参考。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一)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当前阶段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现状来看,翻译课程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肯定。虽然当前阶段已经有部分“双一流”大学开展了包括翻译在内的大学英语专门课程,但是大部分地方性高校都没有专门设置翻译课,而且翻译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所占比重偏低是不争的事实。

(二)教学模式囿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明显

大学英语翻译课堂仍采用传统“课本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翻译课堂,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扮演的是被灌输知识的被动角色。学生只能以被动的方式接受知识,而缺乏必要的语言输出。这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情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而目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整体情况来看,阅读能力和听力为主仍然当前绝大部分高校英语教育的主要部分,对翻译知识传授的不重视导致大学生对于翻译过程的认知也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英汉语言能力较差,缺乏实践积累。诸多因素都导致了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

二、研究综述

互动教学法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也开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功得到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外语核心期刊中不乏以互动教学模式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国内关于输出驱动假设的研究始自于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该假设提出后很快得到了相关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成为高校英语翻译教学领域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整体而言所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互动研究本身或者输出驱动的应用问题,从输出驱动角度对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的并不多见。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中,语言输入输出都应得到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给为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提升提供足够的支持。因此本课题将以输出驱动假设为指导,依托互动式教学的四个互动层面,构建新型大学英语翻译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三、输出驱动视角下互动式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

本课题立足于输出驱动假设,根据从生生互动、人本互动、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这个层面构建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模式。在这一翻译教学模式过程中,输出驱动假设中的“驱动-促成-评价”三个环节贯穿始终。在这一课堂模式构建中,师生互动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师生互动即重构师生角色。学生重新获得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主要负责引导和辅助。教师以课前驱动的方式,以课堂提问为手段,激发学生参与语言输出的积极性。首先,教师有必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其创设良好的翻译情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更可能出现的交际场景,如翻译商务信函、商务名片、企业外宣材料等,并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接收能力出发,为其提供针对性的翻译任务。其次,教师需要促成翻译任务的完成。在实际操作中,要通过教师的针对性描述,帮助学生了解翻译的步骤、要求,并提供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最后,教师对其布置的每个任务,都应作出有区别和有针对性的评价。教师要避免出现“一言堂”的情况,而是要将“互动批评”这种方式作为翻译评价的方式。输出驱动假设要求输出成果不同,其相应的评价方式也应该不同。

四、输出驱动视角下互动式大学英语翻译实验教学

针对输出驱动假设下互动式翻译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输出驱动态度是什么,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增加学生输出语言的机会等问题,本人对“互动式”翻译教学模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

(一)实验教学对象和过程

笔者结合临沂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2018级两个班级一班和二班作为对照班,进行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改革。本人在实验前对两班学生进行了摸底考试,同时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打分,取两位教师的平均分数。然后,笔者对国际贸易专业一班采用互动式翻译教学模式授课,对二班学生采用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授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与观察,本人让两班学生再次进行一次翻译考试,并将所得结果与先前考试结果进行比对。此外在实验教学结束后,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开放式的访谈。

(二)实验教学结果与讨论

在为期16周的实验教学后,本人就两个班级的翻译能力进行了模拟测试。由两位具有四、六级阅卷经验的教师分别对全部学生进行打分,并以两位老师的平均分确定每位学生的翻译成绩。在完成为期16周的翻译学习后,两个班级整体上的翻译水平均有一定的提升,教学后的翻译测试成绩要优于先前成绩。对于实验班,先前测试的平均分是52.78,而试验后测试的平均分则是64.32,其中平均分上升了11.54;对照班先前测试的平均分是54.16,而试验后测试的平均分则是61.64,平均分上升了7.48。由此得出,实验班学生成绩提升幅度相较于对照班要高,因而输出驱动为导向的互动式翻译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模式更优,同时较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大学英语中翻译部分的实践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翻译学习兴趣,提升其继续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了了解两个班级的译文质量有何差别,我们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译文进行了错误分析(如表1),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班的平均错误总量为5.4个,而实验班的错误总量为4.1个,对照班明显多于对照班。同时在四种错误类别中,实验班的错误量都要少于对照班,尤其是在词汇和句型应用上错误差距比较大,实验班分别是1.1和1.0,而对照班则是1.6和1.3.实验班在用词和地道的句型方面要由于对照班,而恰当的选词和地道的句型应用是译文地道、恰当的表现,也进一步证明在实验班将输出驱动和互动式教学模式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以输出为目的设定语输出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应用能力。而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笔者还对学生进行了开放式访谈。通过访谈发现实验班学生对互动翻译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并不是一直一成不变的。最初,学生对互动课堂翻译教学模式式持否定态度的。大部分学生起初进入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时,对于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改革并不是完全肯定的,甚至有些学生只是片面的认为教师对于教学改革也只是说说而已。随后,学生慢慢地对新的教学模式表现出“紧张”。由于学生必须要离开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舒适区”,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形成不确定感,进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在学习中的“紧张”情绪。紧随“紧张”之后学生就会出现强烈“愤怒”情绪。因为许多学生发现他们经年养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可能不再有效,他们就会感到“愤怒”。最后,随着时间的推进学生也逐渐适应了这种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五、结语

输出驱动下互动式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倡导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和人本互动四个层面实施输出驱动假设的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环节,教师的首要任务不再是传授翻译知识和技巧,而是以大量可理解性的输入为基础,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真实翻译情境或翻译实践机会,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翻译体验,实现真正的语言输出和翻译输出。以输出驱动为指导的互动式翻译教学模式符合当前高校大学英语翻译课堂发展的实际需要,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照顾到学生的适应情况,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副小乐.英语新四六级考试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长春教学学院学报,2013(12).

[2]刘卫东.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的探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3]王丽娅.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作者:郝广丽 单位: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