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的缺失成因

谈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的缺失成因

【内容摘要】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是一个容易被忽略但却应该引起关注的问题。教师是否拥有教学自主权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教育实践的效果。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入手,分析教师教学自主权缺失的原因,并探讨维护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教学自主权

一、教学自主权的含义

皮尔森从课程和课堂教学两方面入手,将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教师的课程自主权,如教学活动和材料的选择、制定教学指导计划等方面的权利;另一方面是一般性的教学自主权,包括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标准及教学工作中的决策等方面的权利[1]。从教学活动上来讲,教学自主权包括课堂纪律的管理权、课后指导的决定权、教学模式的选择权、教学效果的评价权等。

二、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自主权

提到办学自主权,社会关注更多的是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而对于教师的教学自主权,不管是社会、学校管理者,甚至教师自身可能都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认识上的偏差,让人们很少意识到教师教学自主权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职院校也在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教学改革,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作为教育工作的现场实践者,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是否拥有教学自主权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教育实践的效果。

三、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缺失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教师较少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高职院校教师对于学校的民主管理工作参与较少是导致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自主权丧失的原因之一,一些鼓励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规定措施还停留在表面和“走过场”。高职院校的相关教学管理规定一般是由教学行政管理部门拟定、实施,而该部门虽主管教学方面,但如果忽视了教师对于学校民主管理的参与,没有充分了解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没有让教师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仅凭自身经验或者参考其他同类学校的措施来制定本校的相关管理规定,结果却没有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不同的土壤长不出相同的果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各学校之间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那么这些管理规定在“移植”后因为缺乏适应的生长环境而“不伦不类”。

(二)“弱化学生管理,强化教师管理”的管理方式。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相对较低,在课堂纪律和课堂学习的管理上难度也较大。因此,高职院校中,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常常出现弱化学生管理,强化教师管理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的根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从源头上去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观念。在课堂上,教师本应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却不得不因为这样的管理规则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对纪律的控制上和个别学生身上。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而高职院校弱化学生管理,强化教师管理的管理方式,让学生从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置身事外,教和学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事。

(三)高职院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缺乏合理性。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考核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质量、专业素质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师生得到及时的反馈。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也是后续调整、改善教学工作的依据,以便强化或矫正教学效果。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考核结果的“一锤定音”导致教师为了考核评价的结果而逐渐削弱、甚至丧失了教育自主权。如果不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不正确对待和运用教师的考核评价,那么考核评价只是一种判断教师等级的结果,而起不到促进教学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教师考核评价也将失去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1.过分追求考核指标的量化和细化。在高职院校的考核方案中可以看到,基本都是量化指标。量化指标的好处是:客观统一,考核评价过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教师对于考核结果也没有什么争议。但是过分追求考核指标的量化,却忽视了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的真正目的,既不能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作用,也不能起到促进教师成长、促进教育工作改善的目的。另外,过分追求考核指标的细化,并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堂本应该是灵活而生动的,教育本应该是创造性的过程,而这些繁琐细小的条条框框,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教师在课堂中关注的焦点是考核的各项指标是否完成,每节课在什么样的时候应该完成什么样的“动作”,被考核指标牵着走。当教师被考核评价的条条框框束缚了行为和思想,教师的教学自主权更无从谈起。

2.考核评价部分功能的丧失。高职院校教师考核评价的功能在于判定师生的活动是否偏离了正确的教学轨道,为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指明努力的方向,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从而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指导。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上的不足,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策略,激励师生在教与学的双向改善中,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目标。高职院校考核方案往往重视考核的结果本身,忽视了后续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改善。考核评价部分功能的逐渐丧失,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在于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而更多的关注这些考核的条条框框有没有完成。

(四)干预教师教学模式的选择。教育改革的浪潮下,涌现出很多具有革命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教育的进步。高职院校对于教师教学模式的干预,呈现出两种极端。一种是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哪种教学模式兴起,就在本校中全面推广。另一种极端情况是,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横加干涉,明确要求不能采用哪些教学模式。每个学校存在着自身发展的特点,教师、学生、学校的软、硬件等等都存在差异,同一种教学模式可能不适用所有的班级,同样的教学模式也可能不适用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本没有好坏、优劣之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学校管理者打着促进教师发展的口号,强制教师必须采用哪种模式或者不能采用哪种的做法,既没有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考虑课堂的真实情况,同时也损害了教师的教学自主权。

四、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的维护对策

(一)维护高职院校教师学校管理的参与权。高职院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当认识到集体决定的组织目标才是最适合本校的管理和发展的。一是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自主意识,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中,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学校应通过各种方式,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调动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生活的活力,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充分了解师生的真实情况和需求。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学校应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特色”管理办法和规定,在保证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考核评价,实质是对其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评价,既需要定量分析,又需要定性分析,更需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比如,既可以通过检查教案、作业批改的情况来考核评价教师,同时也可以结合开设公开课、教师间相互听课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应注重诊断、导向的功能,既让教师了解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也能为其以后的发展指明方向,留给教师更多思考和改善的空间。此外,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而不是只要跟教学相关就统统纳入对教师的考核。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是课堂学习的主导者,需要留出一些空间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改善教学活动,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三)维护高职院校教师课堂纪律的管理权。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是课堂纪律的管理者。在课堂中,教师理应对课堂纪律和学生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管理是教师的权利,学校应该给予尊重和支持。用“敢管学生”来评价教师,其实是对教师管理学生认识上的误区,管理学生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并不是跟学生正面“刚”就是管理学生,很多时候出于对课堂学习状态的考虑,教师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学生在课堂内的行为主要有三种:积极的、中性的和消极的。积极行为的是指认真听课,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中性行为是指既不促进又不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消极行为是指明显干扰课堂教学秩序的行为。学校如果要求课堂内的学生都是积极的行为,并以此作为对教师的要求,未免太过理想化,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自主权的蛮横干涉。学生的性格、气质、能力、心理、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千差万别,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来维持课堂纪律。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赞扬学生的积极行为,从而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树立榜样作用,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对于学生的消极行为,教师可以运用非语言线索进行提醒,既可以控制不当行为的产生,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使其逐渐转化为中性行为甚至是积极行为。对于极少数学生的中性行为,教师的暗示和提醒都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教师就不要过于关注,不宜在课堂上公开指责,以免引起微波效应,同时也会分散其他同学的注意力。

(四)维护高职院校教师课后指导的决定权。把课后指导的决定权归还给教师,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布置作业,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课后指导。比如,本节课的知识点较难,确实需要课后巩固复习,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巩固练习题。当然除了课后作业,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和知识点,还可以在课后对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指导,当然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以音频、视频的形式等等。这个可以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决定,以提高对课堂中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五)维护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模式的选择权。教学模式本没有好坏之分,而是看它适不适合,对于教学模式的选择,相信教师是最有发言权。教师要针对班级特点,结合学习内容,充分运用学校的各项资源,选择适当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最佳学习。当然这也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与分享的活动,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此外,学校领导要善待教师,让教师有自己静心钻研业务的时间,给教师在教学上自由发挥的空间,使他们把自己的教学体会和特长充分发挥出来[2]。

作者:王剑 单位: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