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生态环境调查

女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生态环境调查

摘要:女性创业是当代中国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在校女大学生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对于创业的意愿以及环境对女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可能与男大学生不同。通过378份问卷结果的梳理,我们发现在校女大学生对创业普遍持有保守的态度,害怕失败、回避风险。因此,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创立女子创业教育试点,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女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帮扶平台,为培育未来的女企业家做准备。

关键词:女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生态环境

1研究背景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全国总人口中,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女性创业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经济社会现象。作为接受良好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她们的创业意愿直接影响女性创业行为及创业绩效。女大学生创业的稳健增长已经成为新时代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供给侧改革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助推力量。创业活动的开展需要创业者储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管理经营企业的能力。大学生群体接受良好的教育,整体素质水平较高,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女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具有一定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具有创业意愿。为了更好地研究女大学生创业意愿,我们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女大学生的创业相关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来自重庆高校在校女大学生,共收集有效问卷378份。

2评估方法与指标

本次研究将采用问卷、访谈的方式进行以上目标的评估,获得统计学和个案方面的材料,再加上专家团队的意见,获得最终评估结果。对于需要统计学方式实施调研及评估的,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不同年级获取分配的比例样本,完成评估调研,具体大二、大三和大四的比例为2∶4∶4。根据文献和已获得资料参考,本研究将主要从创业者基本行为特征、生态环境特征、成长障碍特征方面设计指标进行评估。首先,女性创业者基本信息及行为特征,具体包括创业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个性特征;创业者的创业领域;创业团队构成情况;创业项目情况:规模、存活时间、基本盈利情况、成本状况;创业动机调查:创业的目的和目标;有没有完成过创业前期准备。其次,对女性创业者创业生态环境特征的考察,具体包括产业生态环境、家庭环境、成长路径、外部条件、竞争环境和平台资源。再次,对女性创业事业成长障碍点的考察,具体调查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以及最想要获得的帮助。最后,对女性创业者成长发展策略的调查,具体是对相关政策配套的调研。

3实证分析

3.1样本基本信息

首先是对样本总体基本信息的分析,本次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共378名在校女大学生,其中人文专业类学生133位,理工类专业学生92位,经管类专业学生67位,医学类专业学生35位,艺术类专业学生33位,其他专业18位。针对“您对创业感兴趣吗?”这个问题,148位同学回答“一般”,124位同学回答“比较感兴趣”,选择“不太感兴趣”的同学共40位,对创业“没兴趣”的同学仅5位,可见,大部分的女同学对创业还是产生了兴趣,对创业完全没有兴趣的同学人数非常少。由于大部分的学生对创业产生兴趣,因此对于创业的态度绝大多数同学是赞同的,针对“您赞成大学生创业吗?”这个问题,选择“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的同学各占34%和48%,共有310位同学,说明大部分的女大学生从内心接受了创业行为,肯定了创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选择“不好说”的同学占18%,没有同学选择“不太赞同”。

3.2创业意愿与能力分析

通过问卷,我们发现大多数女大学生从内心接受创业现象,并肯定了创业的积极作用。针对“自主创业”的问题,378位同学中有274位同学回答“条件合适可能会选择”,74位同学选择“不会,风险太大”,只有30位同学表示“会自主创业”,可见,大部分的女同学对于创业持有积极态度,不到10%表示会创业的女大学生可能已经在学校有相关创业经历或者拥有具体的商业计划。根据《就业蓝皮书: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毕业大学生中创业比例为2.7%。因此,通过问卷有7.9%的女大学生表示会创业,已经高于实际创业比例。其次,针对“我坚信自己将来一定会创办企业”这个问题,有123位同学不确定,79位同学表示完全不会创办企业,98位同学对创业持有消极态度,只有20位同学表示“完全同意”,占比为5.3%,与近年毕业大学生创业比例相近。在职业选择方面,有24位同学选择职业发展目标是成为企业家,有140位同学对于成为企业家的职业发展目标不确定。对于成为企业家的职业发展目标,选择“比较同意”“稍微不同意”“稍微同意”“比较不同意”“完全不同意”这几个选项的同学数量较为平均,可见,同学们对于职业发展目标为成为企业家可能还没有明确的想法,这也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想法,由于被调查对象大多在20岁左右,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划。对于创业,大部分同学持有积极的态度,但是可能在短期内不会成立自己的企业,对于未来可能创办企业的类型选择,164位同学选择了“个体经营”,占比43%;选择“个体经营”或者“商业企业”的同学53位;选择“商业企业”的同学49位;只有16位同学选择了“社会企业”。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因此在创业企业模式选择方面,大部分同学选择了个体经营这种市场进入门槛较低的企业模式。同时,对于社会企业,大部分的同学可能缺乏了解,对于社会公益方面的创业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3.3创业生态环境

对于创业生态环境的调查,我们从创业保障体系、家庭商业环境背景和学校创业教育三个方面考察女大学生的创业生态环境。首先,创业保障体系,问题是“大学生创业比较容易获得政府的税务减免优惠”,107位同学选择“不好说”,104位同学“比较同意”,101位同学“稍微同意”,35位同学选择“完全同意”,共367位同学认为大学生创业比较容易获得政府的税务减免优惠。由于在校大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因此对创业保障体系持有肯定态度,同时,目前高校普遍对在校学生开展了创业培训和项目孵化、提供导师服务和贷款咨询等,因此,在校大学生通过接受创业教育更加了解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其次,家庭背景、父母教育在子女创业精神的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父母在教导孩子时经常以成功的商人或企业家为榜样”,可能会对孩子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问卷,我们发现只有29位同学认为父母在教导孩子时经常以成功的商人或企业家为榜样,有73位同学可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教导是以成功的商人或企业家为榜样,但是教育的频率或者效果一般,有105位同学选择“不好说”,说明父母平时可能向子女传递成功商人和企业家的相关信息,但是企业家精神的教育并不显著。最后,针对学校创业教育相关的调研,针对“笔者在学校能够学到很多有关创业的知识”这个问题。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意味着正式宣告众创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作为大众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创业教育对于大学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特别是党的之后,在“互联网+”背景下,全社会对大众创业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然而,从学生角度出发,只有24位同学“完全同意”“笔者在学校能够学到很多有关创业的知识”,113位同学对于是否能够在学校学到很多有关创业知识的这个问题选择“不好说”,98位同学“稍微同意”。

作者:路瑶 曾野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