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研究

【摘要】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模式应在指导理论上有所创新,结合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理念,沈阳工学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标建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式等进行探索,形成能够适应民办高校办学理念和学生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旨在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

【关键词】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国内虽然有很多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以公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为背景的相关探索。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都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或必选课。由于生源和办学层次的不同,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应该与公办高校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只有立足于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模式。

一、制定课程目标

沈阳工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为学校通识必修课,制定和编写适合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课程目标,就要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力争将学生常见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融入授课内容中,细化到专题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维护和心态调整的基础知识和必备心理技能,以及提升面对压力和挫折的心理调节能力。1.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友谊和爱情的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和磨砺优良的意志品质,以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大学生。2.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如: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怎样正确认识自我,了解人格与情绪的作用、挫折的意义,人际心理效应,熟悉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等心理学基础知识。3.素质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面临心理困惑、心理危机时的自助和求助意识;能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善待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期高素质人才。

二、设计专题教学和实践环节

沈阳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团队参考国内外和省内优秀教材,精心编排教学资料和设计专题教学和实践环节。从教材编排内容上看,这些参考教材基本适合目前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能贴近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实际,也没有与民办高校学生生活和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所以教师必须进行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自编。通过从教材中提炼出重要知识点,适当删减或合并教材章节,把教学内容划分为专题模块进行讲授,部分非重点内容可通过课外自学方式进行涉猎。通过课内、外实践环节强化学习等方式进行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学校现已形成课堂专题教学与课内、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课内教学实践采用校园心理剧模式,校园心理剧作为沈阳工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践教学的新模式被学生广泛喜爱,它是基于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课堂上采取“导入—表演—分享—评比—反馈”五阶段模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课程要点,健全心理结构,优化心理品质。课下编排,课堂上进行现场表演、分享、评分、反馈。学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外实践分为网络自学实践和课程方法实践两部分,网络自学实践要求学生下载学校购买的应用软件,免费学习教师指定的网络课程视频,学习后上交撰写自学报告。课程方法实践要求学生在每一专题的课程学习后,积极主动的将所学到的心理学方法运用于学习、生活实践中。实践内容包括:第一专题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实践;第二专题情绪调节方法实践;第三专题人格优化方法实践;第四专题提升人际关系技巧方法实践;第五专题培养爱的能力方法实践。通过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回顾与实践体验,将课堂延伸至生活的每个角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心理健康课程的意义和对自身改变起到的深远影响,通过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来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与需求,不断进行课程优化与改革。

三、完善教学材料与教学手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围绕“专题教学法”和“心理实践情景体验式教学”为主线进行编写,通过调查和访谈法深入掌握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课程心理需求,广泛搜集或自制教学所需的视频、音乐、图片、案例。我校课堂教学特色之一就是增设课前展示环节,即以班级为单位,课前分成几个小组,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可形成新的教学材料,也可作为课堂教学材料的补充。同时,在下一次上课时,个人或各组的学生代表在讲台前做展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学材料的理解,巩固教学成果。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模式应强调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以常规的课堂讲授手段为主,辅以课堂参与式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板书教学,恰当运用课堂展示、案例分析、心理测试、行为训练、书写练习等手段提升教学质量。我校课程学时分配方式为,课堂教学24学时,课外实践8学时。在24学时的课堂教学中通过采取心理测试、画自画像、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从各方面发现、认识自己;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增强其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堂体验肌肉放松、催眠、冥想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技术。

参考文献:

[1]周华,胡国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分享•体验•内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13(11).

[2]孟兆怀.用创新思维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平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6).

[3]马心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3,(10).

作者:徐露凝 单位:沈阳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