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运用

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运用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固始县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小儿哮喘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儿家属的疾病知晓率、患儿治疗配合度;随访1年,观察2组患儿再次住院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改善情况更好(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配合度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哮喘知识知晓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患儿因哮喘再次住院率为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的实施不仅能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和依从性,更能提高家属对哮喘的认知,降低患儿哮喘复发率和再住院率。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哮喘;配合度;复发;知晓率

哮喘的发生可能与环境、年龄、气候、遗传等因素有关,根据起病情况不同可分为哮喘急性发作和慢性哮喘[1-3]。哮喘的治疗难点在于该病有一定的规律性、季节性,容易反复发作,尤其对于年纪尚小的儿童来说,哮喘发生不仅影响其生活质量,更不利于其生长发育。而在小儿哮喘的治疗过程中,除了需要积极治疗维持正常的肺功能外,最关键的是要预防疾病复发[4-6]。临床研究显示,实施健康教育对预防小儿哮喘复发有一定作用。本研究以2020年1-12月在本院就诊的小儿哮喘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哮喘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中男43例,女40例,平均年龄(6.24±1.13)岁;观察组中男42例,女41例,平均年龄(6.86±1.24)岁。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哮喘的临床诊断标准[7];(2)年龄小于10岁;(3)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沟通交流障碍;(2)失访;(3)未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认可。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入院指导、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遵循医嘱等。(1)入院指导:患儿入院后,值班护士要主动、热情地接待,及时安排床位,并为患儿建立住院病历,通知医生接诊;带领患儿及其家长熟悉病区环境,为家属介绍病区基本设施设备和使用方法,告知家长住院期间遇到任何问题都可向医务人员咨询。(2)用药指导: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雾化吸入治疗时要指导患儿及其家长正确使用雾化仪器和管道,教会患儿正确的呼吸方法;雾化期间要加强病情观察,避免气急,注意药液温度,避免过冷对患儿造成刺激。口服药物治疗时,要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用药,为患儿配置好每次用药量,并嘱患儿家长监督或协助患儿服用;服药后要加强观察,避免不良反应。(3)心理护理: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医护人员在接诊全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细心,用简单、和蔼的语言与患儿交流,明确患儿情况,让患儿主动向医务人员倾诉问题,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病情。若有不配合的患儿,要与家长共同协作。治疗时可为患儿播放其喜欢的动画片,以取得患儿的信任和配合。对于出现焦躁等情绪的患儿,护理人员应及时帮助其解决问题,治疗和护理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患儿心理和生理上的二次伤害。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过程健康教育措施。(1)入院宣教。入院时,简单了解患儿的个性情况,询问患儿家长对病情的了解程度;在明确病情后,及时告知患儿家长,向其解释病情的发生、发展、治疗方案、治疗目的和注意事项,若有不懂的要嘱家长及时咨询医护人员。治疗过程中,任何一项操作都应经患儿同意,保持和蔼、关心的态度,以取得患儿的配合。治疗周期较长者,要与家长讨论并制定治疗计划。必要时,可向家长发放口腔健康指导手册,根据病情制定具体的治疗计划。(2)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住院期间,每次查房都要认真询问家长及患儿情况,耐心、仔细地评估患儿的病情、治疗进展,详细地向患儿家长解释下一步治疗计划。治疗期间,不定时向患儿家长实施生活宣教和饮食指导,告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避冷热空气的强烈刺激,避开生活环境中的多种过敏原,不要让患儿接近有污染源、刺激性气体的化工区域,室内装修时间短的暂时不要入住;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多补充水分,提高患儿自身免疫力。(3)出院指导。符合出院条件的,护理人员应召集家长实施出院指导,为患儿制定随访和复诊计划,建立一对一的随访档案;告知患儿及其家长,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再次强调要避免接触已知的多种过敏原,切忌暴饮暴食,避免诱发哮喘;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加重哮喘复发风险;生活要有规律,告知家长要加强对患儿的关注,一旦发现有流涕、咳嗽、胸闷等情况要及时就医,避免引起严重后果。出院后要定期了解患儿的情况,实施持续的健康教育。

1.2.3观察指标

对2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评估指标为患儿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在患儿出院前,向家长发放哮喘知识调查问卷,其中涉及10个问题,能答对7个及以上视为知晓[8]。同时,由责任护士对患儿配合度进行评价,患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操作、严格遵循医嘱用药者视为配合。随访1年,观察1年间2组患儿因哮喘再次入院治疗的例数。对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健康教育效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配合度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哮喘知识知晓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患儿因哮喘再次住院率为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共发放调查问卷166份,回收166份,有效率为100%。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多发性、典型性气道慢性炎性病症,患儿面临胸闷气喘、咳嗽及喘息等症状,特别是在反复发作的情况下,会威胁患儿身心健康,不利于其日常学习、生活及活动。30%~50%的中重度哮喘会伴随机体成长而延展,有较高的肺心病隐患。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哮喘群体超过3亿人,我国占比12%,而哮喘儿童超过1000万,且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医疗技术持续进步,学者已深入研究了哮喘病理机制,但国内外病情控制情况仍然严峻。由于哮喘根治难度大、病情反复发作,仅依靠住院期间治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不利于出院后的病情控制。数据统计,50%~70%患儿的哮喘控制效果不佳,未明确手口吸药处理措施、自我护理技能差等。与成人不同,小儿哮喘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的要求更高[9-10]。首先,哮喘会引起患儿咳嗽、喘息、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儿烦躁不安、心力衰竭,因此,急性期哮喘患儿入院后要及时根据医嘱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11]。其次,患儿年纪尚小,医院环境陌生、疾病带来的生理反应都可能引起患儿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必要的心理干预能保证治疗和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缓解患儿不良情绪。除去这些基本的护理操作外,小儿哮喘的护理内容也应该注意对小儿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提示健康教育的实施对于患儿病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观察组患儿治疗配合度、家长对哮喘知识知晓率均更理想,这和杨丽云[12]的研究结果相似。随访1年后发现,观察组患儿因哮喘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实施全过程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哮喘患儿治疗和护理配合度,提高家长疾病知晓率,减少哮喘复发有积极意义。入院宣教帮助患儿及家长快速熟悉病区环境,了解疾病基本情况;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对哮喘病知识的了解,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儿积极配合治疗打下了基础;详细出院指导为患儿及家长提供了完善的院外治疗和预后方案,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疾病复发。观察组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健康教育下患儿家长对于治疗、护理工作的了解更多,从而使护患之间能够建立起更好的信任关系,减少护患矛盾,进而使其满意度得到提升。综上所述,健康教育的实施不仅能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和依从性,更能提高家长对哮喘的认知,使其更好地照料患儿,减少患儿哮喘复发,降低患儿再住院率。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例如研究时间仅为1年,哮喘复发率统计缺少说服力;样本数量较少且为同院患儿,属于单中心数据研究,缺少普遍适用性。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将在丰富自身临床经验及理论知识的同时,逐步深入研究,增加样本数量,施行多中心研究,提高研究可信度。

作者:王传艳 楚露 章佳佳 蔡志友 单位:固始县妇幼保健院(固始县妇女儿童医院) 重庆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