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论文(6篇)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6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学生能力培养分析

一、营造实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这一学科,也是第一次接触化学实验,学生对化学实验有新奇感.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实验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注意使学生不断保持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让学生对化学实验形成良好的印象.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会带领学生自主学习.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该实验有兴趣,会不由自主地去注意教师的讲解,随着教师的指引,提出相关的问题,同时会迫不及待地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如果教师营造实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就能事半功倍.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次化学实验课成功的关键.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趣味性实验,像变魔术一样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无色液体混合后变红色、产生漂亮的沉淀等.利用这些有趣的现象,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些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实验效果虽然已知,但是教师在设计实验时,也可设计成探究性实验,先让学生看到有趣的实验结果,再进行探究.在设计实验时,教师要营造一种有趣而新奇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使实验顺利完成.

二、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实验过程是一个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起指导作用,学生是实验的主体,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动手操作情况,并给予指导,对于学生动手操作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来进行解决,使实验能够顺利地完成.化学实验要求严谨而仔细.在学生实验前,教师要进行一部分的演示实验,这样学生才能大概知道实验是如何进行的,有个整体的思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控制好自己的实验速度,同时教师要保持实验的正确性,不能出现差错,这样才能向学生传递实验的准确与严谨.在演示实验后,学生才能知道如何动手操作,所以演示实验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实验过程中会进行一定的分组,这时教师要注意安排好每个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及应该完成的任务.组员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所以每个学生都必须动手完成自己的那部分工作,再进一步地了解整个实验步骤.这样,整个组的学生都可以有所进步,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三、加大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实验的过程,而且应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在动手完成实验后,学生对实验思路已经有了了解,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验,需要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这在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第二实验平台.在第二平台上,学生还可以利用学到的实验原理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对不同的实验进行探究,使学生对化学实验有更深的了解.如此一来,学生不仅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动手能力也提高了.教师可以适当加大实验的难度,让学生自主地解决实验中的难题.例如,教师可以对实验中反常的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促使学生对实验进行思考.在实验后,教师也可以提出一系列值得探讨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但要注意,所探究的问题不能超出学生的探究能力范围.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反思总结,实验过程的结束并不是探究的结束,适当的反思总结能发现更多的问题,解决更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一些创新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份,不仅仅是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实践,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这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究更多的教学方案,让化学实验教学更加完善.

作者:王春霞 单位:江苏南通市小海中学

第二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五化策略分析

一、实验探究科学化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注重实验探究,保证实验探究的科学性。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教材中采用燃烧红磷法,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从而产生负压使水进入容器,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但该实验的成功率不高,主要是因为装置气密性不好控制,而且需要利用导管,实验前导管内就有空气存在,实验后又会有部分水滞留在导管内,容易给学生的实验分析造成困扰。曾经有学生这样问道:“老师,导管内空气的体积算不算,回流时导管内的水又算不算?”为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取一支试管,塞上橡皮塞,将余下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细小的橡皮筋标记,将一支吸满水的注射剂插入橡胶塞与试管连通,形成封闭体系;取一粒绿豆般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放入管内后塞紧密封,加热试管使白磷燃烧并振荡,待管内不再产生白烟时逐渐冷却,液面上升至第一个标记处,从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1/5。改进后的实验一直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成功率高,符合实验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探究实验多进行对比实验,如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我采用的方法是:用两个矿泉水瓶收集满二氧化碳,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观察到加水的矿泉水瓶瘪了一点,而加氢氧化钠溶液的矿泉水瓶瘪得非常严重,从而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二氧化碳除了溶于水外,还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和说服力。

二、实验现象明显化

实验是手段,观察是入门,两者都是获取感性知识的重要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创新使用教材,结合身边的教学资源,创设一些容易观察现象的实验,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如课本上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将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但实验现象不明显。我的做法是:将大试管罩在火焰上方,能明显观察到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同时用橡皮塞塞住试管,防止二氧化碳溢出,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可以发现变浑浊的实验现象很明显。又如在讲分子之间有间隔时,课本上没有采用实验,我补充了两个小实验:用注射器吸入5mL空气,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到体积明显变小,说明气体分子间有间隔;取一根约30cm的玻璃管,一端用打孔器打下的橡皮条封住,先加入约一半容积的水,再用滴管加酒精至满,然后用橡皮条封住玻璃管口,反复倒置几次,管内有气泡产生,聚到上端有一大截空柱,液体体积明显减少,说明液体分子间也有间隔。这种微观内容通过宏观现象进行推理验证释疑的教学方法,学生很感兴趣,印象也很深刻。

三、实验教学微型化、绿色化

实验微型化,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试剂和仪器来获取所需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实验绿色化则是要求减少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实验教学微型化、绿色化,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值得我们积极探索。如课本上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用大烧杯罩住两只分别盛有酚酞试液和浓氨水的小烧杯,该实验氨水的用量较大(约5mL),实验过程中挥发出大量的氨气,不但刺激眼睛和鼻子,以至于学生产生不良情绪,而且还污染空气。我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是:取一支试管,将滤纸按试管规格剪好,分成五等份,在每等份的中央滴入3滴酚酞溶液后平放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棉花与滤纸不接触),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几滴浓氨水注射到棉花团上,观察到滴有酚酞的滤纸由试管口至内逐渐出现红色的小圆点,实验结束后注入适量的水溶解氨气,确保氨气不逸出,防止污染环境。把实验微型化,这样既节省了药品,体现了实验教学的绿色化,而且操作简便、快捷,实验现象明显,刺激性气味极小,降低学生对实验的畏惧心理,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家庭小实验常态化

家庭小实验是学生有效利用厨房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简单的实验,具有取材方便、可操作性强、方法灵活等特点,而且家庭小实验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方案设计、器材选择、实验操作、现象观察和结果分析等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合适的家庭小实验,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同时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沟通交流,力争得到家长的配合,给学生提供场所和必要的物质,确保家庭实验常态化开展。如,在玻璃杯中加入小半杯自来水,加入2~3滴洗洁精或肥皂水,用筷子搅拌,通过观察泡沫的多少来区分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在塑料瓶中加入医用双氧水,放入新鲜的土豆条可以制备氧气;在玻璃杯(口径要比鸡蛋大)中倒入大半杯白醋,把鸡蛋放进白醋中,不但能观察到鸡蛋壳表面产生气泡,还能实现鸡蛋的“沉”与“浮”;将食盐和冰按一定比例混合(23g食盐和100g冰混合可以达到零下二十摄氏度),体验冰冷刺骨的感觉,等等。家庭小实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弥补了学校实验教学的不足,是化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而且贴近实际生活,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化学的作用,从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不衰。

五、总结

总之,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源泉,也是学生养成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等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当前和今后化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思考、积极探索与实践,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作者:杨冬海 单位:海南省海口市秀峰实验学校

第三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学生自主能力培养

一、让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学习也同样如此,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充分的兴趣,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学习初中化学。比如,初中教师在教学化学的实验课堂上,可以将一杯清澈的石灰水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看见这样一杯水就会认为是一杯干净的纯净水,这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可以对学生说,有没有学生相信这杯清澈的水可以变成像牛奶一般浑浊。学生们议论纷纷,分别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教师说的情况不可能实现,接着,教师就通过试管向杯子中吹气,杯中原本清澈的水立刻变得十分浑浊。通过这样的实验向学生展现了化学的其妙变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要亲自发掘化学中的奥秘,更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

二、将初中化学生活化

学习文化知识是为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化学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化学可以解释生活中出现的很多现象,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提出与生活中紧密相关的一些问题,让学生感到亲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思考,并通过这些问题做一些化学实验,通过学生之间自己的讨论和研究,得出化学规律,进而更好地掌握好化学的精髓。例如,教师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向学生提出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卫生间的下水道十分的脏,为什么可以用醋来进行清洗呢?”学生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学生可以将这一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回家做这一试验,回家让学生用白醋来清理自己家中卫生间下水道的部分,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亲自看到了污垢被清除掉的全过程,进而结合课本中的知识,通过自己动脑思考,得到了最终的结论。教师将化学中的知识点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现象与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指导,在学生疑惑不解的时候帮助学生解答难题,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教师要对课本知识了如指掌,并重视教材中的“课外实验”,带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一来,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大自然中的水”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观察身边与水有关的任何消息和新闻,为学生布置观察身边的水资源的实践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调查来研究身边的水资源。学生可以去自己居住的小区、工厂、市场、超市等地方做实际的调查活动,根据情况作相应的记录,让学生了解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并激发出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让学生产生如何开发洁净水资源的想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规范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化学实验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一些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教育水平,也是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教师就要将课堂实验规范化。首先,教师在化学实验课堂上做化学实验展示的时候,就要为学生提供标准规范的实验操作,要向学生仔细讲述实验的操作过程,应注意的环节,培养学生严谨的精神,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标准的实验操作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不仅可以确保实验的安全,又可以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自主能力。

五、为学生布置实践性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充满好奇心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对身边的任何事物都是充满好奇心和兴趣的,特别是那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现象,更能让学生感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有意义有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就可以做一些小实验,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又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做清理铁片上的铁锈等等实验。这样的家庭作业,都很简单,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累积,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多参加实践活动,更多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作者:梁静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口镇坞埠中学

第四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认识和体会

一、以课本为主,认识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快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这与当前的新课改的要求是一致的,新课改提出,要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劳动技能。新大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努力积极创造条件,为实验教学做好铺垫。细读新大纲,我们不难发现,演示实验有31项,学生分组实验19个(其中必做10个,选做9个),要求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进来做实验的机会,把实验融入到课堂中。通过这两年的教学,我觉得上好化学第一堂课很重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比如我在《绪言》中做的“魔棒点灯”,很多学生觉得不可思议,他们会问我,“老师可不可以让我们玩一下,充满很大的好奇心。”把“乐思”的理念融入到课堂中。

二、改进课本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一堂好课,没有统一的标准,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上课前,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比如,在讲“分子的性质”时,我先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的品红,静置,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这样学生看到品红在静置的水中慢慢扩散,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起来,主动,积极的学习。在讲授的过程中,我注重从基础的知识开始讲起,慢慢过渡到难点,注重引导学生自己获得化学知识,从而形成深刻印象,构建“乐思,乐学,乐做”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课本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要求。还有,在讲授过程中,不断设疑,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等待学生思考几分钟,我再做解释,这样在不断的设疑和释疑的过程中,不仅使枯燥的化学知识活跃起来,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探索知识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习惯和态度,以保证学生爱护实验室。除此以外,还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适应时展的需求,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比如我们要遵守实验室“三不”原则,正确使用化学仪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完成实验报告。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改进课本中的实验,比如,我在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要用碳酸钙而不是碳酸钠?为什么是稀盐酸而不是稀硫酸?我用等质量的碳酸钙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发生反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再用等质量的碳酸钠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发生反应,记录实验结果,这样增加对比实验,让学生一目了然,学到了在实验室中应该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比较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乐于接受新知识。

三、开发家庭实验,挖掘探究能力

家庭实验是课堂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外,弥补了学校资源的不足和课时不足,更好地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新教材一共有13个家庭小实验,平时在教学中要多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景,在真实的体验中学好化学,讲述家庭实验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比如,在学习“粗盐的提纯实验”时:“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如何去操作?先除去镁离子还是钙离子?怎样避免混入新的杂质?”学习完本实验后,我布置实验题目给学生,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中的水垢,用自制过滤器联系粗盐的提纯,用锅蒸发盐水制食盐等等。学生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成功了,他们会欢呼雀跃,不成功,我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开展家庭实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了视野,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个性化的品质学好化学。

四、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地位,在实验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特别要重视“三乐”教育,在不断的质疑和释疑中,让学生学好化学知识。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物质及其变化,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当然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任重而道远。

作者:何兆钊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五篇: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现状及对策

一、初中化学实验现状分析

1.对实验改进与实验创新的研究不足

近年来,初中化学新课程对部分实验内容做了一定的修改,而且就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优质示范课比赛和课题研究而言,也折射出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研究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对其中的一些关键环节或多或少做了一定的改进,尤其是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方案、交流与反思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体现了新课标下部分教师对探究性实验教学观念的转变。但是真正对现行教材中的大多数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并充分运用于教学,仍有一定的差距。

2.实验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教学条件亟待改善

落后的经济条件,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相对匮乏的实验条件,成了实验改进与创新发展的瓶颈。“两基”和“普实”验收期间,部分验收的省市例如贵州省,在2009-2010年,政府部门虽已下大力气为全省各中小学添置部分实验仪器和药品,无奈大多数学校实验条件简陋、实验经费依然紧张。一是实验室和实验器材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且各学校每学期对实验经费的投入相对较少,无法满足班级过多和班额过大的学生做分组实验。二是师资力量薄弱,实验员配备极不合理,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实验员。无形中加大了化学教师的工作量,化学教师无力再进行实验探究。据了解,特别是对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学来说,这种现象极为普遍,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本来应当完成的实验都没办法完成,更谈不上对实验进行深入研究。

3.因学段特点而忙于应试忽略实验研究

初中化学这门学科对“六三学制”来说,是初三新开设的,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对全部新知识的掌握,然后进入全面系统的复习迎接中考等,时间相当紧迫。往往都是在3月底至4月初匆忙地结束新课,最后剩下不到2个月的时间进行总复习。有的地方为了赶进度及提高应考成绩,在整个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大幅度地向应试倾斜。甚至违背教学规律要求第一学期期末必须完成全部教学任务,第二学期进行所谓的“备考”。导致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对学生开设分组实验,甚至于教师的演示实验都有敷衍的情况,通过教师讲实验或学生背实验完成,对实验的深层次的探究就更难以实施。

二、实验改进与创新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要具有科学性,不能生搬硬套。对教材中所列举的一些探究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也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还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增补。

2.安全性原则

确保实验的安全是前提,设计和改进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反应使用的原料、反应条件、生成物及操作过程是否安全可靠,尽量避免污染环境和造成人身伤害。例如: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因一氧化碳有剧毒,为避免污染环境和造成人身伤害,实验时,不仅要求通风条件良好,而且还要对尾气进行收集处理。

3.创新性与可行性原则

对实验的设计和创新在实施时切实可行,所选仪器设备及药品在现有条件下能得到满足,确保实验顺利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就不能选用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因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会附着在未反应的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4.趣味性原则

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探究燃烧与灭火的条件时,增加演示“魔棒点灯”或“烧不坏的手帕”[2]实验等,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燃烧条件,能加深学生对燃烧条件的认识。

5.绿色化原则

化学实验设计要体现绿色化,尽可能做到原料、过程、产物绿色化。例如,制取少量氧气时,一般常采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且二氧化锰要回收等。

6.简单性与微型化原则

尽量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尽可能少的实验步骤和试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实验,获取最佳的实验效果。例如:做二氧化碳灭火实验时,将250ml烧杯换成100ml的烧杯,用一块长度约25cm,宽度与烧杯内径相当的透明玻璃片立在烧杯中间,把烧杯分为两个区域,一边放生日小蜡烛,一边供倾倒二氧化碳,可避免空气快速流动造成的熄灭,不仅二氧化碳用量少,符合环保要求,而且成功率高,现象十分明显。

三、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策略和方法

1.改进与优化并举

将复杂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设计进行优化组合,使实验简单化,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易于学生理解和操作。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主动获取新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验证与探究并举

将教材中的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演示与探究并举

仁爱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请你尝试”内容,其中部分实验为教师演示实验,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选择部分实验让学生探究,同时,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对一些学生难以完成的部分,可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后再操作。在教学中教师注意灵活处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尽可能地发挥实验应有的功能,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课堂与课外并举

坚持以课堂实验探究教学为主,科学规范地组织。同时,认真开展课外活动如家庭小实验、科技小制作、小论文等,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四、结束语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和创新的方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积极思考,并善于改进和创新,相同的实验,不同的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白显圣 潘国荣 单位:贵州省雷山县第三中学

第六篇:初中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再学习能力探析

1夯实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实验的操作是基于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前提之下。纵观整个化学课本,化学实验的设置都是在基础知识学习之后。如果学生在实验时手忙脚乱,丢三落四,这样实现再学习是很困难的。因此可以说,掌握基础知识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石,只有掌握全面的化学基础知识才能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游刃有余,才有精力去仔细观察化学实验中的各项状况,才能实现自己的再学习。

2鼓励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培养学生再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试想一下,假如学生在实验时不积极主动,而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按照教师的要求将实验做一遍,那么这样的学生很难会对实验中的各种状况充满好奇,再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一纸空谈。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小组实验友谊竞争赛,比一比谁能从化学实验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激发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热情。

3教师予以正确引导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学生正确进行化学实验的指路明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化学是他们在初三阶段才接触的新课程,对于其中的一些知识和实验,他们在理解和操作上存在困难,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战胜学习中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化学实验的效率,也才能在化学实验中培养他们的再学习能力。

4总结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如何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如何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是本人执教的目标,鉴于学生再学习能力的研究领域较欠缺,本人将继续集中于该课题的研究,为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再学习能力服务。

作者:李增艳 单位:河北省滦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