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论文(7篇)

高中政治课堂论文(7篇)

第一篇: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

一、树立全新而正确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念,才能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采取正确的行动,将事情做好。构建生活化课堂,应当首先从树立正确的理念开始,作为教师应当充分认识生活化课堂对于教学和学生的重要性,将生活化课堂的构建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知识灌输理念、运用抽象概念解释抽象概念的理念、以简单追求“课堂秩序”为目标的错误理念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挥,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独立健全人格的形成等。

二、教学语言生活化

高中思想政治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比较专业和抽象的语言解释问题,虽然能够显示出教师较强的理论功底,但是对于学生真正掌握学科知识并无益处。教学中不妨将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解释,这样既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够使学科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但是,在教学中还应当注意,生活化的语言进行讲解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不能代替专业术语。否则将会导致前文所述的第一种误区的出现。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既要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解释,同时也要运用专业术语为学生增强对于学科知识的敏感度服务。例如:哲学知识的较为抽象,如果仅仅使用专业术语为学生解释哲学概念的话,恐怕会出现越解释越乱的情况。如“辩证唯物主义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教学中不妨采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来解释这一概念,在解释完学生明白后,再用专业术语将概念升华为学科内的专业知识。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高中政治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最直接、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教材名称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思想政治”变成了诸如“哲学与生活”等,同时,由原来以文字叙述为主的“黑白”版本发展为图文并茂的“彩色”版本。这些现象上变化的背后是教学理念和内容的变化,那就是更加生活化。与此同时,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符合学科知识的生活化的内容。例如:传统政治教学中,在讲到联系的普遍性时往往会采用“蝴蝶效应”的例子,这虽然能够使学生感到吃惊,带来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却抛开了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对联系的普遍性产生怀疑。这时如果选用美国次贷危机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事例,能够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在讲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不妨选用赵本山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来帮助学生体会不同时代生活方式的变迁。有些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生活化的材料的运用,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融洽,学生听的津津有味,貌似是一节成功的生活化课堂,然而,细致分析后发现并不是这样。在这样的一些课堂上,教师只是盲目地堆砌搜集到的生活材料,而没有对这些生活材料进行提炼和分析指导,使得课堂与学科产生了脱节的现象,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生活化

传统课堂教学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案,教师单纯靠“耍嘴皮子”和往黑板上抄教案来给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教学要构建生活化课堂,就应该充分运用各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手段(如:视频、情景剧等),将课堂变成学生愿意参与、能够参与的一项活动。当然,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才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正确做法。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奉行“牧羊式”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搞得像是在赶集,虽然学生活动很积极,课堂氛围很浓郁,然而由于缺少了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并不能从课堂上真正学到知识。例如:在讲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时,如果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灌输,会让学生感觉到索然无味,并且使学生对这些东西感到怀疑。如果能够巧妙运用党和国家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所做的一些具体事例,如抗震救灾、改善民生、反腐败等,就能够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这些知识的正确性和可信度。

五、教学过程和评价生活化

传统的政治教学过于程式化,这种程式化的教学过程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再加上评价方法的呆板,使学生学习创新的积极性都受到了打击。新课程改革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主要的目标,因而在教学的过程和评价上都要体现出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生活化事例导入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和事例解释相关理论知识,在课后进行评价时可从学生的各种能力上进行检测,避免传统的唯知识论的出现。例如:在讲民族区域自治时,可以采用西藏地区的法定工作时长、法定节假日等与其他地方存在的不同来导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讲到党和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态度时,可以利用比较敏感的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但是在运用上一定要注意方向、掌握分寸。

六、总结

综上所述,构建生活化课堂对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当注意走出构建生活化课堂的诸多误区,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评价方法等多个角度入手,方能够真正构建起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活化课堂。

作者:邵倩 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古邳中学

第二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开放性教学基本策略

一、做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

在传统政治课堂中,教师的教育往往是侧重教师的讲解,而忽略学生的听课效果,属于典型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长期采用的话,也让学生学习的热情逐渐退却。因此,教师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应该把开放式教学引入政治课堂。首先,教师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是贯彻开放式教学的有效手段,旨在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合作式的教学探讨,侧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其次,要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政治课程是紧密与生活联系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放假的时间,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式的任务,比如对家乡环境的调查,或者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从而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地掌握,倡导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第三,教学活动要生动活泼。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知识比较多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开展有效的教学,把过多的文字说教,用形象的立体式教学代替,这样就让政治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例如,在给学生讲解邓小平理论的相关知识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邓论的核心,如果单纯地给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一般不容易产生兴趣,这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邓小平的相关录像、图片等,同时让学生看看深圳这个城市的今昔对比,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改革开放之后,以深圳市为缩影,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当做好了充分的知识铺垫之后,再回到知识课堂,给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就显得比较形象生动了,学生也乐于接受。

二、利用开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纲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存在重视知识的讲解,而忽略对教学目标的解读。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当下教学的目标被从三个维度进行划分,分别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以这三维教学目标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与过程的体验,同时也充分考虑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的养成。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到课堂知识目标的落实,同时也要把教学放在一个长远的方向,着眼于学生能力与情感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给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上有所提升。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的内容时,教师要从学生可以体验到的人们生活的变化,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一个手机的例子,手机的变化是科技变化的一个缩影,十年前,手机和今天的手机相比还是云泥之别的,再看看今天的手机,不仅功能全,而且价格也相对便宜,许多手机俨然一个微型的电脑,可以在上面处理许多事情。在给学生讲解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国家的形势。中国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中国的制造业与世界上许多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这就让学生看到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三、开放教学环境,创设民主氛围

若想贯彻开放式的教学,必然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一般而言,学生在相对压抑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容易有活跃的举动的,学生的思维的火花也不会迸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比较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生动有趣,富有自信心和创造力。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回答问题错误的机会,教师切忌板着脸或者对学生恶语相向。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与表达,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回答,同时也不要过分指责学生的错误。可以说,政治课堂教学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与独立的精神,这才是一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的政治课堂。如果仅仅追求知识目标,这样的课堂永远不会培养成合格的公民。教师在政治课堂上要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与机会。

四、利用开放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政治教学,过度拘泥于课堂,没有给学生自我舒展的空间。因此,在开放式课堂贯彻的过程中,当教师做到前面几点之后,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也不要拘泥于传统形式的作业。给学生做几道练习或者做几张试卷,都没有超越传统作业的窠臼,部分教师做的更加的仓促,让学生在教材上勾勾画画,或者记一些现成的试题或答案。这样既不能有效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也不会真正促进学生能力的自我成长。为了更好地贯彻三维教学目标,我们提倡,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要经常做到匠心独运,让作业也具有开放性。例如,在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时候,可以结合当地的环境的问题,给学生布置一个调查报告性质的作业,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环境污染,从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着手,并且探究产生污染的原因。这样的作业学生往往更好地融入生活,也能够充分体现政治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相关,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

五、总结

总之,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开放式教学的模式,把开放式教学真正贯彻到政治教学中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的政治素质,政治教师必须肩负起重任。

作者:刘畅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潘庄中学

第三篇: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探究

一、引入经典,授教经典

高中政治课堂上研究的课题,虽然大都是理论上的哲学政治等知识,但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用学生们感兴趣的寓言故事、名人实事等经典又有趣的小故事作为课堂的引导线,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巧妙地引起要讲解的课程内容,在围绕着课堂主要内容的中心的条件下,利用这样的故事一步步引导,抓住每一个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在对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扎实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比如在学习“量变与质变”这节课程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个经典的小故事来作为引导:大树可以经历风雨的吹打,可以经受闪电的袭击,却不能经受住一群小蚂蚁的侵蚀。这个看似简单易懂的小故事,其实隐含着“唯物辩证主义的质与量的变化”的知识,蚂蚁虽然很弱小,不如风能够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不如雨能够渗透深处,流动不息,它实在是小,庞大的大树被小小的蚂蚁咬一口实在是微不足道,可是当蚂蚁的数量积累起来了,当蚂蚁日复一日不停地咬起来,破坏便会不断地积累下来,最终对大树产生难以弥补的伤害。这就证实了“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须会发生质的变化”这条理论,同学们在想到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时,想到这个例子,就能够想起这样的结论了。通过有意义的经典故事的引入让学生记住经典的理论,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趣味中学习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印象。

二、言语幽默,营造氛围

教师授课时的言语表达方式也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理解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用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课本中的知识体系与学生学习的智慧之间撘造一座桥梁,教师的语言表达的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幽默、生动的表达方式可以营造出轻松、和谐、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紧绷的神经都放松下来,摆脱课程繁重的压力的影响,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和环境中学习政治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参与度,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这个课程内容的时候,可以引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谚语后,再幽默地反问学生一句“那么种钱能得钱吗?”同时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显示一幅流口水幻想的傻子幻想着种出摇钱树的场景,想必这副场景必会引得学生的欢笑,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对课程内容学习的注意力。而后老师抛出话题,显然,种钱得钱是一种“非常规”的现象,借此例子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辨析析“创新意识”与“非常规思维”的内涵与核心,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打破常规都可以是创新,一定要有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行。玩笑过之后,留下的深思的哲理。用这样的幽默诙谐的言语引导学生,往往更能达到让学生印象深刻的目的。

三、增强互动,增进交流

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是改善课堂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关系最重要的一步,若如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很多不明白不了解的地方不能及时地表达出来,反馈给教师;与此同时,教师不知道学生的了解状况,便也不能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有着重地规划课堂教学,学生不明了的知识范围可能就成了学生在政治学习中的一个盲点,如若这样的情况长久下去,学生便更加不能够完整地了解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学习愈加困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和互动是必须必要的,教师可以在每个知识点上设置一些小问题随机提问学生,掌握学生的了解状况,如若学生全部答对,显然这个知识点已经被大家掌握,便不用再多费口舌,反之,若学生都很难答出,则证明这个知识点学生较难理解,还需重点讲解。同时,教师可以每节课流出几分钟专门由学生提问,然后解决问题,从而扫清在学生学习政治过程中的所有盲点,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总结

综上,可以利用合理引入经典故事,制造幽默、轻松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上师生互动等方式解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枯燥,乏味等问题,从改善课堂教学方式入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建设有趣味性的高效课堂,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好高中政治。

作者:崔波 单位:公主岭市第一中学

第四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意义及策略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很多学生不喜欢政治课的原因就是因为政治理论晦涩难懂,而教师的说教与社会生活的实际并不相符,甚至和自己的行为也出入很大,让人感觉带着“面具”在讲课,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疲于应付,兴趣不高。其实政治理论课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只要在讲课过程中把理论再回归到生活之中,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比如在讲到货币的基本职能时,可以把这个知识点生活化,当朋友买了车,你问这车多少钱买的?这句话之中体现了货币的那种职能?让学生去思考回答,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会深入了解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再比如最近银行不断的降息,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央行为什么要不断降息呢?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比较片面,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这一问题,这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治的一种信号,是因为经济发展面临紧缩状况,这种积极宽松的财政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对我们个人的影响是银行存款的利息会减少,但贷款的压力会减轻。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因为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的问题。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很多学生对政治、经济、哲学的知识一知半解,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整合典型的社会现象,把高中政治教学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在讲到文化创新的问题,可以先和学生谈谈韩剧,再让学生观察一种现象,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穿韩服,用韩国的化妆品?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喜欢看韩剧?这里面透射出一种文化现象,即韩国人在搞文化创新,上个世纪末,受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韩国经济受到重创,但韩国通过文化创新改变了经济发展的颓势,通过在世界各国建立免费学习韩语的“世宗学堂”和韩剧、服饰等传播韩国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而我们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文化创新能力匮乏,文化输出的渠道较少,与我们的大国地位不相符。因此,我们才要加大文化创新力度,把我们国家的影响力辐射到全世界。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教学可以极大的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与教师的讲课形成了共振,加深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三、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还要把课本的知识点和国际热点问题结果起来。目前国际热点问题比较多,很多问题都涉及了我国的利益,如东海问题、南海问题、乌克兰问题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国际热点问题筛选出典型事件,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比如最近越南在非法侵占我国的海岛上建设旅游基地,菲律宾在中国南沙中业岛修建机场并进行扩建,对于这种侵权行为,美国视而不见,但对最近中国在南海部分岛屿正常的建设活动却是无端指责,而这些岛屿都是我国主权范围之内的,其他国家无权干涉,但美国针对这个问题进行鼓噪与抹黑,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通过对时政的讲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可以和谐师生关系

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烘托课堂气氛,便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有帮助。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师生的互动过程,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要求教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投入感情,才会对学习效果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把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讲课内容要围绕学生身边发生的,可以让学生感性认识的事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比如我在讲到《经济生活》这一问题时,通过图片展示、影像资料等手段展现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变化,彰显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再比如当我讲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的曲折的这一问题时,我给学生举了建立汉朝的刘邦,讲刘邦在遇到困难时是如何克服并取得最后胜利的,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加深理解事物的发展道路是前进的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因为刘邦是我们沛县的文化象征,学生对汉文化也是耳濡目染,对发生在刘邦身上的故事特别感兴趣,因此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这种教学方式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因为高中学生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对抽象的理论讲解接受力还比较弱,也难以产生兴趣,只有通过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通俗化的事例表现出来,才能让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知识点加深理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也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晓惠 单位:江苏省沛县湖西中学

第五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高效性探索

一、高中政治课的特点

高中政治课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记忆量大和理解抽象两个方面。

1.记忆量大

基本上现在的高中政治课内容涉及到经济、文化生活、哲学生活以及政治四个部分。因此四个部分的内容就非常庞大,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而且不少知识点对于高中生来说因为太过拗口而难以记忆。

2.理解抽象

高中政治课程内容还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因为高中生无论是生活阅历还是认知方面的不足导致他们对该方面无法正确理解,政治课程和数理化这些比较容易找到实物对照的课程不同,一些政治知识点也太过于抽象。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无法提高的原因

1.教师方面

高中政治课非常独特,因此对老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帮助学生将知识点梳理顺,构建成一个体系,总结出内容中的难点所在。但是实际教学中,高中政治老师的素质并不高,而且在高考政策的实施下,理科生无需考政治,导致一些老师对教导政治课程并不热衷,纯粹是应付了事。因此老师作为主体地位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必然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

2.学生方面

对学生来说高中政治绝对不是一门容易学好的课程,不仅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来记忆,还要将所有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虽然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不错,但政治对他们来说还是太过于复杂的的课程,面对很多难以记忆又难以理解的政治内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不高,这也就大大影响了教学效率。

3.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式就是照本宣科,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点,导致政治课非常沉闷无趣,在这种教学方式下长久下来就会造成老师和学生一起痛苦。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直接受到教学方式好坏的影响,而教学方式又是被老师的素质所影响。因此从此可以看出,老师、学生以及教学方式三者相互促进和联系,其中一方受到影响就会影响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提高高中政治课堂高效性教学的措施

1.突出政治指向性

上政治课自然就要把授课内容的重点放在政治上,每节课或多或少都要体现出政治思想,突出政治指向性。因此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这样就能够把高中政治内容和实际教学相融合,比如通过相声、口头表述等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政治教学目标。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学习政治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政治表达能力与意识。而高中政治课中不少问题都比较深沉,复杂难懂,高中生难以理解,因此如果不进行正确的教学方法就无法让学生学习到该问题所体现到政治知识,学生的政治理解上也得不到全面。

2.科学组织政治课程

高中政治老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科学合理地组织政治课程,改革高中政治教学方式,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应用性与科学性。要实现改革还需要学校等有关部门的硬件支持,比如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实验室或者音响设备等。除此之外,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政治课程资源的搜索中去。

3.革新政治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影响老师教学方式的重要因素。在政治课堂中,虽然高中生在政治表达上常常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可老师并不需要对此全部纠正,有的时候纠正过多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比如,降低高中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打乱他们政治表达的整体性和节奏性。因为一直纠正导致错误知识反而被学生记忆更深刻,形成习惯性错误。因此当遇到学生常犯的政治表达错误时,老师可以详细记录下来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侧面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慢慢纠正错误习惯。而面对内向以及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老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发言,询问、了解他们的政治表达能力。总结起来,高中政治教学需要循序渐进,慢慢引导,评价学生存在的问题更需要技巧,不能单一死板,也不能让学生存在判断迷糊,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四、结论

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实现的,需要持续不断的坚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所有的政治老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创新。

作者:张红云 单位: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第三中学

第六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微课运用策略例谈

一、微课的涵义和特点

微课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通过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简言之,微课就是用简短的视频来辅助教学。它既有别于传统类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课例等)的教学,又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1)教学时间短。微课一般只有5———10分钟,和45分钟一节课的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微课更准确的可以叫做“课例片段”。(2)主题突出。微课基本都是对某个知识点或者具体问题的研究,能让学生一眼就能抓住学习主题和学习重点。(3)教学内容“情景化”。微课是通过视频的方式来展现的,教学知识和片段能够在视频中观察到,使得教学更真实。(4)创作简单,传播方式多样化。因为课程内容的简短,任何人都能成为微课设计的开发者,并且因为课程容量小,可以大量在网上播放、转载、讨论。

二、微课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课题任务分解。

微课的特点之一就是“短”,这不仅要求教师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运用最有效的方法讲述一个知识点,而且还需要能够让学生在这个几分钟的时间内掌握和理解这个知识点。比如在讲述我国公民投诉方式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通过设计如下微课片段进行导入和讲解:视频中显示多个消费者买到的商品是次品或者假冒伪劣商品,去退货却遭遇卖家拒绝,消费者很是无奈,很多人只会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此时可以提出问题: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维权遭遇拒绝又该怎么办?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分解问题,将学生引入到课本知识中,明确给出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及法律支持。

(二)微课制作与使用。

高中政治尤其哲学和汇率等方面知识点都比较晦涩难懂,而微课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因此微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很重要的。制作高质量的微课,首先要会用ppt,其次微课的时间不能太长,信息量不能太大,知识点如果实在很大,也应该将其做成碎片化,最好将在学习中的教学故事植入进去,这样更贴近生活,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比如汇率和币值这一知识点,可以制作这样的短小动画:A币和B币分别做在跷跷板两头,A币表示A币币值和汇率,B币表示B币和汇率。可以看到,A和B是此升彼降的关系,而同一种货币的币值和汇款是同时升降的关系。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微课的制作,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汇率币值的理解,更好的记忆相关知识。

(三)微课分享与交流。

微课往往具有内容具体,主题突出的特点,学习者能够在简短的微课视频中及时抓住重点,掌握知识点,所以建议优秀微课能够通过网络、手机、博客等各种渠道分享和传播,让学生和老师都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当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极为便捷,这就为微课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同时,微课完全符合新课程提出的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学要求,能够抓住学生视觉集中驻留时间为5———8分钟这一特点,集中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讲解,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微课引入政治教学,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它以其短小精炼的特点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还能凭借其独特的教育灌输方法使学生达到加深理解和记忆的功效,同时微课的生动案例还可以在网络上分享和交流,加深教师同行之间对微课的交流认识,值得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袁国才 单位: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

第七篇:高中政治有效思维课堂构建

一、深挖教材,调动思维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深挖教材知识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理解教学内容,为调动学生思维能力打好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政治概念的深度剖析,政治概念是对政治事实和政治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本质特征的逻辑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对这一政治现象有规律性的认识,从分析中得出结论并能准确把握,这样,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和学习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我们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他们形成了诸如对社会现象的自我认识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政治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思维能力。如在学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时,教师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举例分析。具体:在含义中概括出:商品、劳务、技术、资金的全球化;拓展出来的还有贸易全球化、消费全球化、人才全球化、管理经验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等。据此关注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进行分析,再结合时政焦点与生活热点联系运用,从而使得政治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政治理论的学习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去思考政治,思考生活;并能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政治现象,提高思维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兴趣点,激发学生思维。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最新的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从而生动课堂。例如:在本课导入环节,笔者结合学生的课前新闻播报“通过APEC、G20看中国影响力:中国有能力主导世界经济发展”进一步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观看视频《APEC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并探究问题“我们身边有哪些外国品牌?中国又有哪些品牌成功走出去”;调动并激发学生思维与学习兴趣,通过分析感受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如此,学生便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分析提高思维能力,并精准把握所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和参与热情。教学活动要以高效的问题引领课堂,在师生和生生互动中点燃学生参与的激情和求知欲望。例如学习“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时,结合视频资料“2014年伊利与美国DFA的合作”提出问题(1)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是什么?(2)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它们之间的合作又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有什么积极影响?学生通过探究从新的视角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接着教师结合学生分析提出问题(3)各国掌握的优势是不一样的,利益分配会一样吗?(4)结合“微笑曲线图”说明不同生产环节的高利益被哪些国家分走了?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和图形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于是学生带着兴趣与问题(5)长期如此分配,会导致什么后果?进行有效思考,从而提高了辩证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鼓励质疑,以疑激思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质疑。质疑并提出问题是人的天性,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是创造的萌芽,它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古希腊大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就十分强调在教学中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他在教学中从不直接向学生陈述知识或传授知识,而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认识真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似乎没有矛盾的地方或学生认识上有矛盾的地方或理论与实际似乎矛盾的地方,巧妙设疑,引发学生的怀疑或惊奇感,促使他们的情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变怀疑为动力,化惊奇为探索。从方法上看,可以正问或反问、直问或曲问。例如本节笔者刚提出探究问题“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时,大部分学生很疑惑,不知从何处着手;接着教师提示可以从知识角度和主体角度分析时,有的同学说出自己的不同的看法或疑问,生生间互动、思维碰撞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最终在学生们的探究中找到答案,教师再加以点拨。这样通过质疑既锻炼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又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学以致用,以用促思

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应付名目繁多的各种考试,争个好分数,排个好名次。学习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去分析和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并解决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一旦与实践相结合,就更容易被理解,更有活力,更有威力。所以教师讲解理论既要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要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去思考、解决现实问题,指导自己的行动。例如本节课在探究问题“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时,有的学生回答到“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我国应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教师应及时鼓励正确评价学生所思所答,及时引导学生“那我们应怎么做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断锤炼自己的思维品质,在分析中拓宽思路、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引导其“注重国家经济安全,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情感教育,达成教学目标。教要联系实际,学同样要联系实际,只有联系实际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才能在实践中体会理论并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五、启发指导,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教学中,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生成兴趣和调动学生思维形成内需之外,还要注重他们思维能力的形成,对其加强必要的启发和指导,促成他们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在阅读教材时主动思考质疑。阅读方法指导是各位学科都需要的一种能力,对于政治学科而言,是培养政治思维能力的前提,我们在教材阅读中要通过案例,把握案例的实质和目的,从而学会思考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探寻规律性的内容,学会概括和提炼要点;形成一定的表述能力,从而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增强自学和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在政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最终应服务于学生的有效思维,提高学生课堂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全面的观察、分析问题,学会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引导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六、总结

总之,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在对问题的讨论中进行思维碰撞和交流;通过对政治问题的分析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中教师也应不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指导,构建积极有效的思维课堂,学生在学校在课堂也能获得终身受益的思维能力。

作者:刘思宁 单位:延边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