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策略探析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策略探析

摘要:语文作为人们日常交流重要媒介,同时也承载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这一学科在传统文化当中衍生,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而言有着诸多裨益,并且语文学科对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有着极大帮助。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有效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迎来全新发展契机。但是近些年来,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却与传统文化传承相背离,并且大部分教师对于学生成绩过于注重,对语文真正含义有所忽略。身为语文教师,应在课堂当中弘扬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扎根于学生内心当中,令其接受传统文化精髓的洗礼。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中华民族发展基石,传统文化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智慧源泉。因此,教师需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学生明确我国传统文化底蕴与内涵。另外,高中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栋梁,在语文课程当中传承传统文化对于弘扬我国民族精神、形成对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理解等方面也有着诸多裨益,同时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应明确认知到语文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学习,其更是一种文化传承[1]。

二、传统文化传承意义

传统文化的形成可以增强学生自身民族认同感。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是现阶段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当中的主要软实力竞争。但是,当前我国的精神文明正在呈现出衰退的趋势,站在长远角度上来看,不仅会对社会良好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并且也会令我国综合发展受到较强制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国不同类型文化正在涌现,各种节日逐渐兴起。许多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西方的节日,并且不注重传统节日。如果在高中教学中不予以传统文化传承更大重视力度,我国家很可能会面临“文化危机”。如何传播我国传统文化已成为目前教育界亟待解决问题。高中生是我国新一代,并将在将来成为国家的支柱,通过传统文化和学习教育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并为我国未来做出贡献[2]。

三、传统文化重要作用

(一)社会发展所需。现阶段,00后是我国高中生主要群体,其成长在现代化与互联网时代,但是却因不同类型外来文化冲击令其价值观与世界观受到一定影响。由于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重要阶段,具有较强可塑性,而传统文化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对于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有着极大帮助,在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成绩的同时,令其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弘扬传承传统文化。一个国家与民族若想长远发展必须将文化作为依托,反之,若不具备传统文化根基,国家与民族便会停滞不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当中,需培养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令其能够主动肩负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并在对传统文化内涵形成更深层次理解的同时,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目前,我国诸多传统文化正在濒临失传,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更需在日常教学当中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内涵。

四、高中语文传承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现阶段,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传承教学当中,尚存有诸多不良意识形态。例如,对西方文化的狂热追捧,认为我国传统文化落后、晦涩难懂、不具备实用性等,具体内容如下。

(一)文言文与古诗词理解能力偏弱。作为高中语文重要教学内容,大部分学生对于文言文与古诗词并不具备较强理解能力,并且对于文言文学习伴有抵制情绪,认为这一教学内容不具备任何使用意义,长此以往,便导致其自身文言文与古诗词理解能力极度缺乏。

(二)教师对传统文化熏陶有所忽视。由于受到升学考试影响,高中生将学习主要目标定为高考,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也将考试作为主要教学任务,虽然在教学传统文化过程中部分教师也会通过主题班会讲解,但是却对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情感渗透与熏陶有所忽略。

(三)传统文化意识与民族文化思想缺乏。现阶段,伴随科学技术发展与网络运用,学生各方面学习皆具备较强便利性,并且可以通过使用互联网对自身所需资料进行收集与开拓自身视野。但是,部分学生在过于沉迷网络后丧失了基本道德思想,甚至不清楚为人处世道理,在实际当中随心所欲,做出部分自身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且不具备较强社会责任感。

五、高中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有效策略

(一)立足教材,挖掘内涵。在高中语文教材当中,通常会收录诸多经典文章,每一篇都能够令学生揣摩很久。此类文章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媒介。教师在开展文言文、古诗词等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其日常学习活动当中。以《苏武牧羊》这一课为例,教师应正确地向学生引向爱国方向。苏武不惧威胁,不受利益驱使,即使在艰难的条件下也仍然保持自身气节。教师可通过提出“爱国主义是一种奇妙的精神文化,已经存在于我国数千年,同学们对此有什么见解?”这一问题,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戚继光等爱国英雄。这一方式,能够令学生在语文课堂当中喜欢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学生对爱国主义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另外,教师也可通过开展不同类型课外实践活动。例如,举办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主题的演讲与作文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从而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元宵节期间,要求学生准备自己的诗歌,在开学后进行评估和竞赛,并向优秀学生给予适当奖励,以使其在比赛中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独特见解,另外,在开始比赛之前,学生通过独立收集资料,能够有效拓展自身知识层面。这一方式不仅能够令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也能够在发展其语文素养的同时有效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二)在课堂中穿插传统文化知识。在高中语文教材当中,大部分内容所涉及传统文化领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仅要讲解教材内容,同时还需在教学中传授与所选知识相关传统文化知识,令学生传统文化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从而令其能够在多角度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认知。以《氓》这一首诗歌为例,教师可在教学基础知识过程中穿插与之相匹配的传统文化知识,令学生了解到这一诗歌出自《诗经》,令其明确《诗经》是我国诗歌发展历史的根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视频对我国诗歌起源与发展历史生动讲解。由于视频教学自身具有较强生动性与趣味性,能够促使学生对视频认真观看,从而拓展其在我国诗歌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在讲解这一诗歌时向学生介绍我国诗歌主要信息,令学生对诗歌传统文化拥有更深层次了解。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知识层面得到大幅度拓展,同时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形成更为广泛的了解有着诸多裨益。

(三)利用语文教育活动传承传统文化。若教师单纯依赖课堂基础知识教学则无法令我国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还需开展一系列语文教育活动,令学生在活动当中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与洗礼,促使其能够更深层次思考与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以《荆轲刺秦王》这一课为例,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令其感受这一课程当中所蕴含传统文化,令其对古代记叙散文问题有所了解。首先,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在学生完成活动后,教师需引导学生交流感受,使这一文章内涵与含有传统文化得到更为明确的理解。除此之外,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富有系统性的持久化工程,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外,还可向校方申请校外传统文化体验,在获得校方批准后,带领学生游览名胜古迹,令学生能够近距离体验传统文化。

六、结束语

综合上文所述,传统文化传承对于高中学生语文文化素养而言有着重要积极作用,其能够令学生对传统文化魅力更为清晰直观地形成感受,从而激发其语文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需使用适当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令其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自主了解与学习传统文化,从而令其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令我国传统文化在新生代高中生当中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梁焕娟.“互联网+”时代高中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J].教育观察,2019,8(5):90-91.

[2]王健.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6):128.

作者:丁建华 单位: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