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初探

【摘要】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数学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检验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需要从学生做数学作业的方法和结果上来探究。学生要想深入学好一门学科必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掌握一个适合自己的好方法,那么学起来将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数学作业;处理办法;数学学习;有效性

从建国到现在我国经历了很多次教育课程改革,专家们在对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学习效率的问题。例如,专家们通过尝试改变现代学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或者通过增删教材的具体内容来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做法也体现了我国教育工作者对学习效率方面的探究。本文笔者将从数学作业的准备和完成情况对高中数学学习有效性进行系统的探究和分析,帮助高中教师和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用合理的方式来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一、准备阶段

1.教师要精心准备试题

教师要想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就必须从选择恰当的试题让学生练习着手。目前书店里有关高中数学的参考书和练习题数不胜数,如果学生盲目的去购买相关数学参考书或者是数学练习题,就容易陷入到题海战术里面,没有选择的盲目的去做相关数学题,就可能导致自己学习效率的低下,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数学试题的时候,需要对大量的数学试题进行分类筛选,尤其是将一些学生已经练习过的,熟练掌握的试题进行删除,或者将一些超出高中学生能力范围的难题进行删除。高中数学老师在为学生选择数学练习题的时候,需要把握试题的难易程度。如果练习题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难,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正确或者做不出来,这却失去了试题的检查效果,不能突出反映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过于简单或者是过于难的试题,都不能很好地区分学生的学习层次,这样也失去了学生练习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以,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难易程度的题,这样才能很好的检测出不同水平,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如何,实现练习的真正目的,既巩固了知识也对学生有一个阶段性检测。

2.学生要认真复习知识

学习学生要想在学习上真正实现有效性这一目的就必须在认真听课之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在逐渐的减少。这就启示老师和学生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要注重对知识的复习,只有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复习学生才能扎实的掌握教师所讲的知识,然后通过各种方式的试题练习才能真正实现学有所用。学生的复习过程也需要教师的参与,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复习方法进行指导,对学生的复习内容进行监督,对学生的复习结果进行阶段性的抽测,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复习的目的,促进学生真正的掌握相关知识。

二、完成阶段

1.学生要独立、有记录的完成作业

学生要想实现学习知识的有效性,就必须通过作业练习来完成学生需要独立自主的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在做题的过程中需要认真仔细地独立完成,教师指导学生在做数学题目之前,应该对所学过的定理和内容进行复习,然后仔细地审阅要做的题目,在头脑中多加思考,或者在验算纸上进行粗略的步骤规划。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才可以将具体的过程和步骤写在试卷纸上。同时,学生每天都要做大量的题,如果只搞题海战术,而不懂得将做过的题尤其是错误率比较高的题进行分类整理,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缺失很多,所以学生可以准备一个错题记录本或者不同颜色的笔,对出错率比较高的题进行标识。一段时间之后再回过头进行复习,这样就能很好地将这些错误的记在头脑中,加深对该题的理解。

2.教师要及时、有记录地批改作业

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之后,作为高中数学老师应该及时有记录的批改作业,一方面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需要及时,如果当天的作业当天不能批改完毕,就要在第二天进行批改,如果因为批改作业耽误了较长的时间,那么就不利于学生及时的看到自己作业中的错误,无法及时改正。另一方面,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需要认真仔细地将学生的错误和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方面进行标注,这样学生才能一目了然的看到自己的问题加以更正。

三、再次准备阶段

1.教师要完成课前的预讲评

高中数学老师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那么在每次批改完学生作业之后,都需要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是在批阅作业中发现的一些解题新方法进行总结和记录。在下一次上课之前,对学生集中出错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讲解和纠正,还可以将班级中某些同学新颖的解题方法教授给班级中的学生,让更多的同学见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开阔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增加学习的有效性。

2.学生要完成课前的预订正

学生在拿到教师已经批改过的作业时,学生需要仔细查看自己作业中的错误的,然后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原因分析,仔细分析自己本题出错的原因到底是对概念认识不清,还是做题出新马虎或者是对提议理解存在误区。学生在仔细分析原因之后,需要在数学老师讲题之前进行订正。订正的过程,也是自己对题目重新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学生认识错误和提高成绩是十分关键的,也是学习不可逾越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在教师讲解之前,将自己的错题进行订正,那么会比教师讲授完之后再去改正效果要好很多。

四、课堂讲评阶段

教师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其实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可以对相关新颖解题方法的学生进行记录,在讲评的阶段可以重点展示这些学生的新颖做题方法。教师也可以将自己在批阅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归类,然后再给学生讲评的时候有选择有重点的讲解或者采用合作探究解决错题的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

五、课后巩固阶段

1.学生的再次订正

要想提高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有效性,那么在教师讲解完毕之后,学生需要针对一些出错率很高的题,或者自己第一次见到却出错的题进行详细的标记,或者专门准备一个错题登记本,将自己的错题都记录在内,再次将详细的过程仔仔细细地写一遍,这个过程不仅是再次订正的过程还是学生对知识巩固和提高的过程,这对于学生系统完善的整理易错题很有帮助。

2.教师的多次巩固

学生出错率比较高的题可能是题目本身比较难,还有可能是教师在平常讲课的过程中忽略的地方,所以教师可以针对于学生多次出错的题目进行多次巩固,本节课讲完之后以后再遇到类似这样的题教师还要进行简单的重复,让学生加深对这类题目的理解,避免今后再次出错。

六、结束语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多方面着手。作为教师应该有重点、有选择的为学生提供练习题,在批改作业和讲解练习的过程中都需要有针对性,学生在做练习题或者在仔细听老师讲解练习题的过程中也需要全神贯注,最好将自己的易错题能够系统完善的整理出来,进而方便今后复习。

参考文献:

[1]蔡振树.高中数学校本化作业设计的几个关注点[J].教学与管理,2014,(25):58.

[2]许卫俊.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2):41.

[3]邵灵.解析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J].才智,2013,(08):60.

[4]巩晓岩.高中数学作业布置及评价有效性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2):109.

作者:乌兰图亚 单位:巴林左旗林东蒙古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