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论文(共10篇)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论文(共10篇)

第一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技能

一、课堂主教为主,辅助教学为辅外加课堂管理

在高中地理的课堂中,为了提高教师的技能,并且改进教学效果,教师们就想出了该方法。课堂主教为主指的是教师还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要对相应的地理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必要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完成。同时要通过语言交流、师生对话开展的课堂互动行为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地理课中涉及到的练习、阅读以及活动等加以指导。而辅助教学则指的是在课堂授课中创设必要的情境,地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是内容以及课堂环境、学生特点,创设积极、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活跃的气氛中吸引每个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课堂管理指的是不管是何种氛围的教学课堂,教师都必须维持好良好的课堂秩序,对学生的学习规则、学生的行为以及课堂时间等进行合理的管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确实也使得教学的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二、高中地理教师的探究式教学技能

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这要求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以地理教材作为基础,根据教师的一点启发,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一般的探究式教学,教师都会把学生进行分组训练,然后利用个人展示、小组讨论或集体探讨等的形式来解决学习中的一些疑问和困难,教导学生学以致用。因此,可以看出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重视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的探究,来掌握比较好的自学方法,这样可以为学生终身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探究式教学的主要步骤是激趣引题自学探究—解疑导拨合作探究—授之以渔实践探究—激励评价引申探究。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的实施,使得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能够充分的展现学生自己的个性,并且能够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对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实践的个性品质培养来说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三、实验手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因此,近年来,教学工作者在强调学生理论知识学好的同时,还更加注重对其动手能力的培养。尽管地理教学不同于物、理、化,但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一些地理知识,实验手段也逐渐被地理教师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所谓的地理实验其实是一种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方法,虽然其不同于亲身的实际地里体验,但是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道具来形象的模拟一些地理场景,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以直观的观察地理现象的机会。

例如:在地理教师在讲到岩石的分类时,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真正的不同种类的岩石来帮助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学生将枯燥乏味的纯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还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除此之外,任何知识都有遗忘的规律,但是通过不同方式获得的知识其遗忘的时间是不一样的。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逐渐走进了各阶层的教学课堂,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授课中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帮助自己完成一些基本授课中无法进行的展示。并在课余的间隙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时下学生最关注的焦点新闻及世界动向等。使学生对地理的关注度有所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从新课改之后的近几年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技能上来看,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原因主要还是,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中实践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他们把传统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逐渐关注学生的兴趣以及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课堂教学评价单一化、课堂教学手段片面化等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教师逐渐转变了课堂的主体地位,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平等和谐的与学生相处,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吕慧杰 单位: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学

第二篇:高中地理课堂互动教学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互动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师生之间进行生命的交往和沟通的过程,发展心理学的“双主体”理论中提出了“教与学”同“学与教”互为内在因素,同时教和学又构成了各自的主体关系且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单一的主体,因为老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占有“主体地位”,而教师在教学中占有“主体地位”。根据“双主体”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在互动教学模式当中,应该具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此我们主要探究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使人和环境以及教学统一之间产生交互影响和教学共振,达到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二、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实践及有效性

1.营造气氛,点燃互动激情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情绪尤其重要。教师要营造出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地理课堂气氛。要想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人格和心灵上的平等,首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每个人的才智都是不同的,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其次,教师要有健康良好的教学心态,并保持愉悦的教学情绪,通过饱满的热情来引燃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

2.创设独特的情境,促进互动生成语言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少不了语言情境和模拟情景,在地理课堂上可以发掘多种形式的语言情境,例如,角色表演、情景模拟或现场展示和多媒体设备等等。角色扮演是将教学的内容进行具体人性化,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角色,并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在学习中国的南北地区时可以根据全班不同同学的南北差异进行分类,让他们通过搜集材料、阅读文章等来掌握南、北方的知识并通过辩论、发言或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再如,在讲“大气的运动”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全球大气的运动,分析在各种力的作用之下大气的运动,并让同学自己动手在地图上画出各种力的作用下风向的变化。通过不同的情景逐渐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师生的互动。

3.引导学生有方,疏通互动渠道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教师在“教”中的主导地位来引导学生发挥其在“学”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讲一篇较难以理解的课时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从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常识着手,来引入本文的知识,在讲解过程中也可以多让同学引入相关地理经验,等等。总之,互动教学过程中疏通师生之间的互动渠道相当重要,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使学生“动”起来。

4.合理编排小组,确保互动到位

编排小组是一项必要的地理课堂教学手段,教师应该注意对编排小组的合理性,有针对性、有目的地编排小组,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地理课堂中去,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要保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同时要注重男女搭配和优劣结合等。分组之后更要注意小组之间和小组内的互动,让学生在竞争和合作中完成地理课堂学习。同时还可以分组鼓励学生进行校外实地实践、调查等,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讲解,评出较好的实践小组,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5.实现互动目标,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对教学成果和学习成果进行良好测评的手段,要注意其客观性和准确性,可采取组间评价、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结合,把促进所有学生进步作为互动目标。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要注意对不同学生的评价方式,对优等生要加强督促,使其更进一步;对后进生要不断鼓励,使其不丧失学习地理的希望,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

诚然,高中地理互动教学模式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才能使其日臻完善。有效性永远都是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最重要的也是最真实的,只有不断提高高中地理课程互动教学的有效性,努力达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使整个高中地理课堂不断“动”起来,才能使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更进一步。

作者:戴长华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上饶中学

第三篇: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技巧

一、教师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问

讲到“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一节时,我们就可以设置这样的提问:我们所居住的城市,人口在不断增长,市区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请试从住房情况、就业情况、城市污染情况、交通状况等方面分析城市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问题。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在学生回答时,教师要认真听,并及时做好总结。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一个补充和深化。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不会感到乏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下一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问埋下伏笔。在高中地理“传统工业基地”一节的教学中,鲁尔区的区位因素和鲁尔区的发展状况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设置以下提问:①鲁尔区的区位因素有哪些?②这些区位因素对传统工业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③鲁尔区综合治理措施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个提问设置不但检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温故知新的作用,而且也可以让学生觉得老师的提问和自己的知识相关,提问不会冷场。

二、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提问

在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学生的年龄小,社会阅历有限,地理知识的理解往往受自身认知水平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提问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所提出的问题要有个梯度,“先易后难,先浅后深”,使学生能够接受。只有这样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才能使知识更有连贯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自然迎刃而解,学生的思维也会向更深的一个层次发展。例如,在高一课程对较复杂地理现象的研究中。教师设置如下提问,可以轻松解决这一知识难点。①假设地球不自转且地球表面是一个物质均一的球面,全球性大气环流怎样运动?②实际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地球的自传又会使全球性大气环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③实际地球表面有海陆之分,它与大气环流有什么关系?问题环环相扣,十分缜密,但找到了突破口就不再困难了。

三、教师借助活动实践内容提问

在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课堂提问时,也可以把课后的实践活动以及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作为提问的一个重点。通过对这些实践活动的提问,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当然,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也要针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问时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提问的问题应该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尽量避免抽象难懂的内容。

提问方式要直接明了,通俗易懂,并且尽量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得到学习的满足感。这样的学习模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高一地理新教科书已经增加了许多实践活动,有一部分很适合教师设置提问,是极好的教学素材。例如,在学习“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一节时,教师就可以根据生活实践提出问题。雅典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的天气有什么区别?由于学生对奥运会非常感兴趣,十分关注,自然就会了解奥运会的天气,进而去思考北京和雅典的气候特点和差异。问题过后,教师可以以北京和雅典的气候特点为例,展开“气候形成和变化”的讲解,由于学生对此话题感兴趣,学生会认真听课,教学效果自然就好。

四、教师组织师生互动和同学讨论

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应用师生互动和分组讨论的提问方法,来避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调气氛。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可以解决很多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增进师生和同学之间的感情,更能够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同等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

五、总结

总之,在新课标下高中地理的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课堂提问来鼓励学生不断探索。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不断总结课堂提问的技巧,不断创新,以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

作者:孙明友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

第四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对策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主动力

构建高效的地理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激情出发,利用学生对于知识的好奇心,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语言,结合现实生活的事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学生感兴趣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就会好。用良好的氛围吸引学生的参与,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动力,那么高效的课程构建就成功了一半。所以,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

二、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

因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教师授课的方式不再拘于黑板板书,更多的是课件教学、多媒体授课。所以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授课方式、精美的课件吸引学生的目光,加深其对重点知识点、难点的掌握。例如,在学习湘教版新课程的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时,可以利用课件对整体性和差异性用不同颜色的字体进行标注突出重点,并配上有趣的地理参照图对学生进行讲解,图像往往比文字更深入人心。用不同的背景加上地理小故事结合教材和课件进行授课,图文并茂的模式相信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完成高效的课程教学。

三、师生合作,共同构建高效课堂

正如筷子缺一不可,师生间的合作在课堂上亦如此,在课堂中,学生作为主体接受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并吸收入脑,完成教学目标。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力和良好的学习氛围配合教师对于新课程的讲解从而共同合作构建出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四、利用新颖有趣的讲解在课堂内外丰富地理知识

其实高中的地理学习并没有想象中的枯燥,教师可以利用新颖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到《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时对环境的变迁和生物的灭绝可以将知识代入故事中进行分析,生动化教学更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巩固知识点。

五、总结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虽然更换了些许的教学目标,但不变的是对于构建高效课堂的追求,所以除了在课堂内完成教学目标,更在课堂外巩固知识,开发学生对于高中地理的不同见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更高效地完成课堂目标。改变老旧的教师讲解,因材施教选择最合适的教学的方案,在教师与学生的配合,良好的学习氛围的烘托下构建新课程的高中地理的高效课堂。

作者:陈其峰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第五篇: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课堂内容要灵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于老师单方面局限地讲授课本知识,而应与时俱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对于具体案例的适当改变来提高课堂积极性。首先,我会将书本案例生活化。

例如,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学习“工业区位选择因素”这一课的时候,我结合了我们城市的工业区位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例如:我会问学生,学了这一课,能利用课本知识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们城市一部分工业发展速度缓慢而另一部分发展迅速吗?影响我市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课本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课堂的实践性,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课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案例中。其次,我会将案例情境化,在讲到抽象的地理知识时,我会引用一些鲜活、真实的贴近生活的事例,如在讲人口迁移问题时,我使用著名的“闯关东”事件,并进一步说明其对北方经济、政治、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除此之外,在讲解地理相关图表时,我会通过替代、拆解与组合的方式,来方便学生的理解、记忆、巩固、运用。通过对这三种方式的灵活运用,将地理图表这一地理难点和重点简单化,同时使课堂内容丰富起来,避免了单一和枯燥的授课方式。

二、课后要及时反馈

在高中地理教授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了然于心,要做到这一点有很多方法,例如:学生表情是惊讶迷茫,还是恍然大悟;学生学习情绪是高昂还是低落;回答问题是否积极主动;同学们课上课下提出质疑多不多,小组讨论是否能够抓住主旨以及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是否良好和试卷的答题情况是否乐观等等,并要善于从各种反馈信息中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并予以改善。如果能将这种反馈机制长期坚持下去,并自成体系,会对现如今教学分析起到重大作用。

三、总结

在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中,仍有许多难点需要克服,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知识、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以自己对于知识的透彻理解和广泛掌握来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学习发展方向,还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徐静 单位:四川省泸州龙马潭区泸化中学

第六篇:高中地理课堂信息化

一、教学难点的帮助突破

传统式的高中地理学一般都会在重点与难点教学上下很大功夫,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又极为有限,因为一些教学内容非常抽象,即使教师已经多次讲解,但是学生依然无法真正获得深刻的感知,容易出现学习疲劳感。信息化环境下的高中地理课堂突出重点的有效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是密切相关的,大量的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拥有动静结合、具体形象等优势,如果加以恰当应用,必然会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乏味为有趣的良好效果,彻底解决教师不易讲清、学生不易听懂的问题,从而真正实现重点突出、难点化解的目标。

例如,在讲解到地球公转这部分知识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均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在传统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确实感到特别棘手,不管是用模型教学,还是用挂图教学,都无非是教材插图的简单复制,因为欠缺立体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易被激发出来,学生自然无法形成完整深刻的感性认知,而以相关地理素材为基础,形成一个精美的Flash教学课件,并使之投射到大屏幕上,让学生先看到展示出来的黄赤交角,再看到地球绕日运转的模拟影像,看到太阳真射点与昼夜周期变化,并在学生观看课件的同时思考太阳直射点与昼夜变化规律,并通过旧知识和新知识的串联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通过各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真正走入到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去,使学生能够初步在头脑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三维动态立体地图。接下来教师还可以据此鼓励学生自主创建地球绕日转道平面图。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讲解与提供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引用生活实例,借以帮助大家加深对知识的领会与把握。

二、教学质量的反思提高

传统式的备课多数都是每位教师处理自己的教学内容,独自完成而缺少交流,集体备课机会不多。因为地理教师能力差异性很大,面对同一项教学任务时,不同教师所展现出来的教学效果也有很大差距。随着国家在教育上的投资增加,各学科教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很多高中均已经为地理教师配备了专门的计算机房,这就给教师的集体备课创造了机会。同一年级的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共同编写教案,寻找到同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相关联的优质素材,由擅长课件制作的教师统一制作,其他教师共同参与以形成质量水平一流的课件。

当课件制作形成以后,所有教师均可以用该课件进行授课,达到资源的共享,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之前应当如此,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亦应当有统一的反思过程,虽然说多媒体课件能够起到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作用,但是却也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地理教师必须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尤其要熟练掌握Powerpoint与Flash之类软件的制作方法。此外,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师也要学会处理多媒体课件同传统地理教学工具间的应用关系,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视、听、触觉全面统一的新型地理思维引导方法的迅速应用。

三、总结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加入信息技术因素,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感性认知培养,此外还能起到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氛围、改良教学效果的作用。所以高中地理教师有必要紧跟时展步伐,将信息技术的优质成果充分利用起来,及时更新观念,掌握必要的多媒体技术,以使高中地理教学呈现出更为丰富、生动和时代化的特点。

作者:于泽昀 单位:贵州省兴义市第五中学

第七篇:高中地理课堂探究式学习

一、精心准备,开拓视角,让学生有探究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考虑与分析问题,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去思考与论证。比如在“黄河”章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就曾经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问题,比如,说黄河为什么在下游多次改道?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象为什么这么严重?我们应该如何治理黄河?等等,逐次深入这些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空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让学生倾听,积极合作交流

我们还需要让学生学习倾听,积极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们需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但是弘扬个性并非就忽视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高中地理教材中,一个综合性的地理实践活动就不能让学生独立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享。

比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聚落的发展与变化”,在该节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分组进行调研,去了解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小区落成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让学生对失地农民的安置、道路水系建设、六大功能区的规划等方面进行调研,然后根据小组的调研成果进行文字总结,在班级内评比。如此一来,虽然学生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是他们看到自己的成果被肯定时,别提有多高兴了!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式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方法之一。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探究式训练,让学生重视小组研究的结果,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

作者:加永拉姆 单位: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第八篇: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地理知识,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成因。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时,应该尽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加深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感性理解。比如在讲正午太阳高度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画图设计可调节角度的热水器。在讲地球自转对水平运动的影响时,可以给出长江入海口的地形图,让学生判断崇明岛的未来发展趋势。在讲季风时,可以解释为什么日本核电站的污染物不会飘散到中国来。这种生活中的实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学以致用,拓展学生视野,满足了新课标所提出的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要求。

2.增设合作探究环节,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

新课程改革要求公平地面向每一个学生,然而我国课堂时间有限,班级容量较大,在开展合作探究环节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单纯追求教学形式,而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因此,教师在组织合作探究教学时,应该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提高。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设计合作探究环节时,教师可以注意以下几点:根据座位或者兴趣爱好形成讨论小组,由组员确定组长代表小组发言;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并具有层次性,既有适用于普通学生的中等题,又有适用于学优生的难题;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放任不管,应该走到学生们中间,参与小组讨论,纠正学生错误的思考方向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3.适当运用各种教学设备

地理课程中的地理信息非常丰富,许多地理事件的原理很复杂,只靠传统的板书难以让学生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生动形象地演示地理现象,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比如在讲地球的运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动画展现地球的自转以及晨昏线、昼夜弧、各个时区等,采用地球仪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现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增加课堂容量。再如在讲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时,教师可以播放美国电影《后天》的视频片段。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地图的应用,可以说地图是地理的语言,能够鲜明直观地展现出大量地理信息,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脉络,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枯燥的文字资料转化为示意图、景观图、分布图、统计图等图形资料来配合教学活动。

4.采取多维度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于地理学习的评价不仅要看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发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变化。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应该尽量采取鼓励的策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我进行评价,由学生指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再由教师与其进行交流、讨论、改正,让学生思考起来,真正地理解各种地理知识。

二、以实践带动课堂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比如在讲授气旋与反气旋时,教师可以用两个气球做演示实验,向两只气球间吹气时发现气球相互靠拢,通过分析可以说明气球靠拢正是由于中间部分空气上升,气压变低的缘故。再如在讲三类岩石时,教师可以带来几种岩石,教会学生现场辨别。地理实验并不需要精确的数据,通常只是对地理现象的简单模拟,因此教师设计时应该尽量注意就地取材,直观地体现科学原理,如果实验失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索原因,从而更加深刻寺理解地理原理。除了课堂实验,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卫星云图判读、亚热带植物种类认识、当地维度与太阳高度的测定、野外地质考察等实践活动。

三、结语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教育观点,教学侧重也与以往有所不同,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执行者,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探索各种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切实将新课标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以致用,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作者:陈其峰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第九篇:高中地理教学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转变学生学习地理的观念

高中地理学习观念的转变是取得好成绩的保证,学生只有认识到地理学习是分析、判断能力和概括能力等的综合培养过程,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大有裨益,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态度,从而产生学习的内动力,进一步促进地理教学的顺利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方式创新可以打破旧的教条式教学,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地理的学习中不知不觉转变地理学习的观念,取得好的成绩。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高中地理涵盖自然、人文地理,包含气候、水土、经济、气候等不同内容,因此,对学生的地理思维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基本规律的发掘、总结和归纳,让学生自主处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思维。如:学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交换”时,学生了解各种地理现象,并由学生共同研讨得出结论,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高中地理教学应注重与实践相结合

高中地理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应大力倡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在实践的检验中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教师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教学模拟,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直观、深刻的印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人口普查,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以便学生了解人口与环境的情况和协调社会关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地形地貌进行实地勘测,了解环境污染和参观污水处理厂。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勤动手,如:制作手工地理地图、地理模型等,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熟记地理知识,进而提升学习能力。

四、总结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在新课标理念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在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地理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应适时地转换,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多种策略,对高中地理的教材内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手段在新课程理念要求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这不仅能大力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地理教学目标。

作者:夏爱娟 单位: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

第十篇:高中地理有效教学

一、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语言障碍所造成的沟通问题。西藏地区的学生绝大多数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汉语基础较差,进入中学以后,普通民族班除了藏文课使用母语之外,其它各科均使用汉语授课。但很多学生的语言障碍依旧是地理教学的一大难题。

第二,教学设备的不足。地理教学离不开各种地理直观教具的辅助与演示,同时也离不开感性的实践活动。但由于西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教学经费问题,学校的教具还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第三,初中与高中地理课程严重脱节。由于初高中的地理教材要求不一致,出现了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严重脱节的现象,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中地理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教材的内容过于简单,高中地理的难度却大幅度增大,让学生一时之间难以适应。

第四,教师知识储备与教材的矛盾。推广新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开放性学习,在学生学习难度抬升的情况下对教师的要求也就顺势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前提下,教师不光要掌握教材内的知识,同时还要储备与教材相关联的知识,以实现对已有知识的更新。

二、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第一,教师在推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依旧要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学扎实。学校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培训学习,提高教师自身实践新课程的能力与知识水平。教师要参加多种途径的培训与历练,才能实现对新教材的理解。

第二,学校要大力开展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研究。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应从教学内容的研究入手,学校要通过加强校内教研,系统地研究教材,最终提高教师把握与驾驭教材的能力。

第三,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应对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教师反映课时少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优化教学设计,改变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学习过程与提高课堂学习效益才能将新课程改革的目的落到实处。

第四,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多组织学生观察真实的自然地貌以加深学生对自然地貌的感性认识。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地形复杂多样,高山,宽谷和湖盆星罗棋布,区内还有举世闻名的喜马拉雅山,平原开阔,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流域的河谷平原是日喀则主要的农业区。西藏地区,气候多样,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高原紫外线强烈等等先天的自然景观能够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带来益处。所以,在进行地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多样性,挖掘出更多鲜活的课题。

三、结语

新一轮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要求,为每个高中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是要求高中阶段的教育必须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人的公民,并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在当前的发展情况下,新一轮的高中新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思维依旧禁锢着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改变高中地理在授课过程中的传统模式,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运用到教学中去,也将是越来越多的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作者:拉琼 单位:西藏山南地区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