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长期需求侧管理的主导下也并发了一系列的矛盾与问题。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就业市场与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充分认识新常态下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与内涵,明确改革的方向与路径成为深化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

供给侧;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任何社会都存在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如果一个系统或组织想存在下去,它就需要其组成结构能够发挥有效的功能性作用。按照帕森斯“AGIL”功能模式,系统要维持自身,使内在结构趋于新的平衡,就必须实现四项基本功能,即“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潜护”。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期望与质疑日益强烈,“无业可就”和“有业难求”等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的凸显,虽有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观念转变和制度缺陷,但是高等教育自身供给的结构性不适应,人才培养预期目标达成不良,现有资源调整分布整合不够等也成为重要原因。

一、需求侧改革主导下的高等教育

参照需求侧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理论,消费、投资和出口被视为拉动需求增长的“三大动力”。按照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及IS-LM分析模型(InvestmentSaving-LiquidityMoney),由于经济发展的三个要素构成的有效需求总是不足的,政府应该通过“看得见的手”即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来刺激总需求,扩大需求总量,以实现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需求管理就是要“消峰平谷”,避免或减缓短期内经济的波动。从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来看,凯恩斯主义学派主张的需求侧改革和新古典主义学派所支持的供给侧改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经济社会背景下都曾经发挥过不同的作用。与经济改革领域类似,高等教育领域中也存在着需求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种不同的逻辑。

(一)从“消费”要素审视高等教育

20世纪90年代前期,中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极高,通过1993年—1996年的经济“软着陆”,使通货膨胀率成功的从1994年的24.1%下降到1996年的8.3%,但是同时,经济增速也大大放缓,国内需求疲软。1998年11月,中央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上大学,即满足了大众对于高等教育机会的需求,同时也让更多的家庭消费高等教育资源。但是,在消费需求的拉动下,高校更多关注于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等外延发展的扩大与提升,而对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内涵重视不够,出现了专业同质、人才培养规格滞后、课程设置传统、教学模式陈旧、社会适应性明显不足等问题。

(二)从“投资”要素审视高等教育

2011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2012年,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联合实施的“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是中央政府推动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设立的又一次重大建设专项,该工程以五年为一个周期,资金投入大,滚动实施。除了中央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外,很多高校也通过银行贷款等形式进行资金筹措,教育已经成为热门投资行业。但是,高等教育投资的不均衡,导致高校两级分化日益严重,投资的过度集中,影响高等教育生态建设。巨额本息的支付又使得高校面临着严峻的财务风险和还贷压力。需求侧主导下的改革,高校更关注资源获取,而没有关注投资的效益与产出。

(三)从“出口”要素审视高等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蔚然成风,作为全球服务贸易的一部分,高等教育出口成为一些国家创收的渠道。对外经贸大学原党委书记王玲教授在接受专访时说,“截止2013年,我国已经与近200个国家建立了教育交流合作关系,与3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出国留学人员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华留学生源地国家和地区达194个。”[1]但是,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出口”中存在流入与流出、学科分布和地域分布等诸多“不平衡”,高等教育开放办学的宽松环境、激励与支持性政策、国际化课程建设、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专业学科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制约着“出口”的质量和效益。

二、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内涵

2015年11月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成为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导向,聚焦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目标就是要从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出发,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矫正高等教育相关参与要素的配置扭曲,扩大有效教育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最终建立起管理体制合理、布局结构优化、规模效益较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

(一)核心是“满足需求”

解决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痼疾顽症要坚持原因导向和问题导向,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投资与效益、国家需要与个人期望等,这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核心就是要通过提高供给质量、丰富供给结构等途径,贴近学生的消费需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2]。作为教育的终极产品,劳动力质量的高低最终要通过市场来检验,通过教育原有供给与服务的升级和转型来实现,改变培养规格、专业结构、课程模块、考试评价等多方面供给中存在的僵化、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实现教育供给的有效、精准和创新。同时,丰富教育供给结构,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来替代和打破原先单一、统一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资源等,满足受教育者的多样化需求。

(二)重点是“放权让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要加强供给管理,而是要减少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行政干预,逐步消除政府在相关领域的行政垄断和过度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功能[3]。政府和高校的地位与角色、权力与责任始终是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政府既是高等教育的投资者和举办者,同时又是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和评价者,政府角色的多重模糊,使得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成为政府的“附庸”与“木偶”,办学自主权不足,现代大学制度尚未有效运行,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发展机制尚需健全,第三方评估制度、基础性服务支持系统有待完善,高校更多将关注点集中在硬件建设的“高大上”,而对市场人才需求规格的变化应对不力。

(三)关键是“重大问题的解决”

既然是结构性改革,其中有两层含义,即首先指向的是“结构”,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这里要改革的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结构问题和体制缺陷,如高考制度的改革、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依法治教等,既要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关键问题,又要通过加强规制,简政放权等来修正和弥补体制缺陷。同时指向的是“改革”,这里的改革不是对原有制度体制的彻底颠覆,如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调整、高等学校分类管理、部分高校应用型转型等,是对现有制度及运行机制的升级优化,是一个制度完善,提升结构整体效能的过程。

(四)方向是“供需两端的协调共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宏观调控方向的变化,更不是彻底放弃凯恩斯主义学派主导下的需求管理。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推进,在高校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治理水平,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等方面都采取了多项措施,可以说已经在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先行了一步。相反,高等教育的需求侧管理正在逐步弱化,“三架马车”的拉动功能正在减弱。虽然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市场的考验,但由于高等教育生产活动带有一定的滞后性,政府的调控干预依然是必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需求侧管理,应该把供给侧的政策与需求侧的政策相结合,两端共同发力,推进结构性改革。

三、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教育结构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尤其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特征从外延式规模、数量的发展转向为内涵式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的发展,面对当前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社会人才的“供需失衡”等结构性矛盾的日益凸显,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一)规格供给结构:多层次+众规格+新模式+异要求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教育在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教育服务的质量的高低通过教育的产品“劳动力”即人接受教育后变化的劳动能力得以体现。一个人接受的教育越多,他的劳动能力越强,创造的社会财富越多,社会价值也越高[4]。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速了劳动力的流动,改变了已有的人才结构和就业结构,传统的“一个层次、一种模式、一批规格、一样要求”的人才培养理念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应加强规格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形成“多层次、众规格、新模式、异要求”的人才培养规格体系。打破“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应用转型就是降格”等的错误观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只要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出高质量的劳动力就是一流的。既要重视研究型、创新型、基础型人才培养,也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同时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专科本科与研究生层次的“混搭”与“衔接”。不拘一格,大胆创新,既有高精尖的“卓越人才培养”,也有普通一线工作者的输出,拉近学业与职业、学位与岗位的距离。避免“一个模子”的批量生产,应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能力选择教育类型、层次和形式的机会,构建立体式、多样化的规格培养结构。

(二)专业供给结构:对应行业+适应产业+有机嵌入+开放动态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面对经济社会的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两种值得高度重视的倾向。一是“结构性浪费”,即高校在扩大办学规模的过程中,追求办学层次的高大上,增列博士点、硕士点,学院升大学,专科升本科,追求专业数量的大而全,并从短期办学效益出发,增设大量文科类、理论类、基础类学科专业,专业设置的“大同小异”,培养目标的“小异大同”,导致人才供给的低端重复,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二是“结构性缺失”,即高校的专业设置,尤其是新专业的开设,缺失充分的市场调控,专业设置滞后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不能适应新兴产业和行业的人才需要[5]。高等教育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建立“对应行业、适应产业、有机嵌入、开放动态”的专业结构体系。高等院校要注重优化现有学科专业结构,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围绕区域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合理设置新办专业。对接产业标准和行业要求,推动现有专业的升级改造和转型发展,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及人才培养的岗位适应性。打通专业壁垒,适当大类培养,推进专业嵌入,体现跨界融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切实推进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引入“独立第三方”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利用市场引导,有效制约。试点真正自主设置专业,缩小市场配置与专业供给的“时间差”,以快速适应地区产业与技术的实际需要。

(三)课程供给结构:系统+平衡+共享+特色

课程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细化与分解,课程结构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课程结构是整个课程体系中各部分的配合与组织,协调与整合,比例与搭配,体现了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核心价值取向。针对当前高校课程体系存在的“多必修、少选修;重课内,轻课外;厚理论,薄实践;强专业,弱素养”等不平衡,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结构改革的总目标是“系统、平衡、共享、特色”。各课程模块应该有秩序、有联系,构建“综合素养、职业品格、专业知识、行业能力、创新发展”五位一体的课程结构体系,其中,综合素养关注道德品质、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职业品格关注职业意识、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关注系统理论、核心课程和岗位基础;行业能力关注生产实际、技术更新和工作流程;创新发展关注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实践活动。课程应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达到普通科目与职业科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平衡,并且强调课程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形成合力,从不同方面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课程平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高校的课程结构应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有序的调整与修正。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利用各类优质课程资源平台,加快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同时,紧密结合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优势与趋势,构建服务地方发展课程结构体系。

(四)教学供给结构:知识建构+平等对话+学习求知+动态生成

教学方法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政府和高校也一直给予重视,并进行了大量尝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高等教育专题规划》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都把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列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但是纵观当前的教学改革现状依旧不容乐观。教学方法改革的阻力来自管理、教师和学生,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我们的学生正在发生着变化,正如马丁•特罗教授所言,一些“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其文化水平、共享知识和读写能力都在降低,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师要面对具有多样性倾向与多样性学术潜能的新型学生所构成的挑战”[6]。高等教育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转向“知识建构、平等对话、学习求知和动态生成”。教师要改变“知识灌输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7]。转变“教师独白式”教学,将教学作为一种师生沟通和合作的过程,采用对话式、讨论式、交互式等方法,将课堂教学变为学生的主阵地,使课堂教学由教学场所转为学习场所。改进“知识传递式”教学,创设情境,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学会学习与研究,尤其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中,通过“虚拟仿真、项目驱动、专题研究”等方法提高实训效果。改变“预设式”教学,突出教学的动态生成,关注现场的互动与变化,因时应境而变。

(五)师资供给结构:双证+双职+双能+双创

在高等教育对接产业转型升级,适应行业发展需要过程中,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一直成为关注的重点。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都明确提出要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随着国家《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传统重点在职业教育的“双师型”队伍建设逐步扩大到更多应用型转型高校或转型专业集群。高等教育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培养培训一批具有“双证、双职、双能、双创”的合格师资。通过职前学习获得学历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通过“入岗训练、试岗锻炼、胜岗历练”等获得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8]。加强教师评价与聘任制度改革,推进教师分类管理和岗位分级,畅通学术型职称和实践型职称的评聘管理。同时,完善专兼职教师人事政策,探索实施“双岗双职”,即教师可以成为企业的培训师,驾驭学校、企业“两个讲台”,同时企业技术人员可以在校内承担教学任务,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等工作。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训练,通过在职进修和基地工程实践的“能上能下”,使教师做到“能文能武”。提升教师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创业能力,将先进技术转移、创新和转化应用作为科研评价的主要方面。

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再思考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很多方面,既有高校内部课程、专业、教学、师资方面,也有高等教育体系外部的问题,涉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费投入等,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了上述要素外,外部的保障机制必不可少。

(一)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现代化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已经被国家确立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战略任务,在国务院《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都有明确指向。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首先,规范政府权责。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高校的行政干预,处理好“管大学”与“办大学”的关系。转变观念,充分尊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确立大学自治的观念,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将政府的管理模式从统治逐步转为治理,明确治理目标是服务而不是控制[9]。第二,坚持依法治教。从法律上、制度上确认和保障大学是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高校在不受其他组织和个人非法干预和阻碍下,依法行使教育决策、组织教育活动和进行资源配置等权利。继续加大和完善教育立法,以保证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法治化与民主化。第三,市场竞争中的适当干预。在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市场成为决定高校办学成败的关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高校的关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一味的“去行政化”意味着“不作为”,在无序与自发的市场竞争中,政府的适当调控干预非常必要。

(二)完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模式

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作为传统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措施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经费的性质和投入方式,分为竞争性经费和非竞争性经费,非竞争性经费主要满足高校的生存,竞争性经费主要满足大学的发展[10]。我国高等教育非竞争性经费投入主要存在总量不足和主体单一等问题,在竞争性经费投入中存在分配机制不合理、投资效益不高等问题,高校身份的不平等,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的“良莠不齐”。首先,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投入管理体制。当前的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要单纯的增加政府投入,而是要拓宽办学经费来源,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体系,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合理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促进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二,培育多元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的经费投入必然带来多元化的办学主体,截至2015年,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教育占比达到17%[11]。非国有教育形式的加入,有利于促进教育市场竞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服务质量。第三,更加突出效益问题。在当前的高等教育投入体系中,关注经费投入多,关注效益产出少,缺少有效的经费绩效评价,导致本就有限的经费使用率不高。应建立有效的教育成本核算机制,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完善投资绩效考评体系,合理确定竞争性经费和非竞争性经费的财政分配比例,提高投入与产出效益。

(三)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是必由之路。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我国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热潮,创新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一个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战略[12]。第一,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政府职能从行政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第二,管理制度创新。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优化管理体制结构,提高管理效益。第三,理念思想创新。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树立现展理念,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第四,模式方法创新。探索实践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倒逼创新,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五,文化开放创新。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坚持全球视野,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全面提升国际教育合作水平。

作者:王鹏 王为正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EB/OL].[2013-09-10].

[2]李奕.教育改革,“供给侧”是关键[N].人民日报,2016-01-14.

[3]王小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内涵、理论源流和时代使命[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6(2):82-87.

[4]张有声.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6(1):37-41.

[5]刘洪一.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如何入手[N].光明日报,2016-01-26.

[6][美]马丁•特罗著.从大众高等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J].濮岚澜,译.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5-16.

[7]姚利民,段文?.高校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3(8):60-64.

[8]吕景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9):15-19.

[9]李海鹏.新时期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特点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9):91-95.

[10]王建华.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政府部门高教经费投入的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19.

[11]张力.“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宏观政策方向解读[J].中国高等教育,2016(1):4-7.

[12]刘延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人民日报,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