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论文范例

高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范文1

一、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一)进行多方协调作用

经常与教务处、学生处及各院系、各部门进行联系,特别是与本院、系的教师和学生联系,是教学秘书的重要工作内容。在这一工作过程中,教学秘书成为了教务处、学生处及各院系、各部门的桥梁,完成上令下达、下情上报、联络师生、多方协调的作用。一方面,教学秘书将学校教务处的教学任务、教学信息等传达给系部领导、教师和学生,并将本系部的具体情况和工作建议反馈给教务处;另一方面,教学秘书负责教学安排、教师调课和学生反馈工作,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

(二)教学信息管理和传递作用

教学秘书在参与教学管理中,需要编制大量教学及教学管理的文件或资料,相当部分要立卷归档,备日后查考。这些教学信息如教学文件、教学计划与大纲、毕业论文、试卷、成绩等有关材料,既是学校发展的见证,也是教学秘书工作岗位上的积累,是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笔财富,对深化教学改革、明确教学秩序和推进教学工作来说,都是重要的信息内容,而这些信息依赖于教学秘书的管理和传递。教学秘书在积累和管理信息的同时,还充当信息传递的角色。学校教学方面重大的政策、规章、决定通过教学秘书传达给学院各教研室、老师、学生,而把基层学生、老师的诉求和情况反映给上层教学决策者,帮助学生和老师表达合理范围内的诉求。

(三)工作研究的作用

教学秘书在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多方协调、信息管理和传递的过程中,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经验不断思考、分析、总结,最终形成自己的工作路径和思考。通过一定的工作研究,优化这一工作的流程和具体方法,进一步推动教学秘书工作的完善,也为其他教学秘书提供参考和借鉴。另一方面,通过在工作中的研究活动,教学秘书能从自身的角度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无论对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提升,还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沟通等,都能提出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思路。

二、教学秘书需具备的能力素质要求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要规范有序、科学高效,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秘书队伍。在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革,教学秘书要适应现代化教学管理的要求,应在思想、政治、身体、心理、业务等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其中基本业务素质是教学秘书做好工作的关键性支持因素。

(一)政治素质与职业素养

政治素质是教学秘书综合素质的核心,准确把握政治素质的内涵和特征是提高教学秘书的政治素质的前提。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中的协调者、信息传递者,自身的政治素质影响着思想出发点,教学秘书需要有正确的政治态度与理想信念,具备国家大政方针、政治局势及经济形势的认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以及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的建立等。只有具备严格执行政策、坚持实事求是、辩证看待问题的政治素养,工作时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理解和思考,才能使自己看的更高更远,才能坚持正确的思想线路。此外,教学秘书在工作过程中要认清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面对内容丰富、繁杂细致琐碎的工作,必须有甘于淡泊、无私奉献、服务师生的思想,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好教学秘书工作。因为教学秘书工作涉及的部门、人员多,碰到问题和矛盾也相对就会多,所以必须有极强的职业素养,善于把握自己,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才能以饱满的精神展现教学秘书的管理水平和学校的服务形象。

(二)身心素质与知识结构素养

良好的身心素质是任何一个人工作的基础条件,教学秘书也不例外,教学秘书的工作繁重、角色特殊、地位重要,只有保证健康的身心状态,才能更好地工作。所以,教学秘书必须注重体育锻炼,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摆在面前的工作,此外,还要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主动跟随环境的变化,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还要做好自我调节,以豁达开朗的性格和平静轻松的心态完成好工作。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还不够,作为教学秘书,还必须熟悉所在系部的具体情况、熟悉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教学过程、教学规律和教学计划等,能够协助系部领导解决好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学秘书作为行政管理岗位,本身需要一定的管理学、秘书学、教育学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将相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出发,不断加以运用,积累经验,进而提高工作水平。

(三)沟通与协调能力

教学秘书的工作避免不了时刻与人打交道,既有来自师生汇报和请示的问题,又有联系学校各部门和广大师生的内容,承担着在多个部门之间传递消息的工作,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个性及文化背景不同,其理解能力和对问题的认识也不同,为达到沟通顺畅,需要教学秘书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科学性和艺术性要相结合,能够机智、幽默而又恰当合理地传递信息,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与其他教师相比,教学秘书的许多工作需要与他人协同合作方能完成任务。在部署、安排教学活动时,还要充分考虑不同部门、不同教师的特点和需求,并把握各项事情的轻重缓急程度,对所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有关的教学活动。这离不开协调工作,包括与多个部门、多个成员间的互相配合,既有数量的配合,又有各项工作的时间配合以及行动的配合。总之,教学秘书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具备调和矛盾并避免消极影响的能力,需要协调好多方面的工作和多向的人际关系,在合作互助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管理目的。

(四)信息处理与文字写作能力教学

秘书的工作是繁杂的,每天要面对大量的档案管理、教师工作量计算、教学计划修订、文件、资料、电话等,这些信息材料的指导性、时效性和收藏价值各不相同,它们涉及到目前和今后教学方面的评估、教师的考核以及新课程或专业的设置等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必须能够及时、快速、准确地处理这些信息材料,能够对这些信息材料进行归档存储、有效加工,并做到向有关领导及时汇报,对有关教师和学生及时准确通知。此外,教学秘书还得全面、客观、及时地收集了解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为进一步的工作和决策执行服务,使这些信息材料或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符合教学实际的需求。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办公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秘书要处理或传输这些信息资料,都必须借助计算机、网络、打印机、照相机、现代化交通工具等完成,因此,科技现代化工具应用的相关技能也是教学秘书必须重点掌握的信息处理技能之一。教学秘书是重要的交流沟通桥梁,无论是学校内部的信息沟通、材料处理,还是对外的教学或活动交流,都离不开一些文稿和信函的编写。所撰写的文稿信函需要达到语言准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观点鲜明,既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意思,还要尽量做到文辞优美、简洁明了,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必须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而且写作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秘书工作的质量。教学秘书平时应多读多写,注意提升书写的能力、强化写作训练,不断积累和提高,保证工作的合理开展并争取做到更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高校以及所属院系只有不断创新开拓,才能在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作为系领导助手和参谋的教学秘书,除需要具备以上素质和能力之外,还应该经常关注并收集同类院校教学、管理的新措施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信息,并对有关材料信息进行整理分类,与同事分享。在此基础上,还要能够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为领导、教师和学生提供管理和教学方面的建议和策略。

三、结语

总之,全员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学秘书队伍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并加强建设。学校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都应正确认识教学秘书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能、任务,结合新形势下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多方面要求,切实建设好这支队伍,发挥其在稳定教学秩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师生、全面推进学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高磊 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二)

一、高教质量反馈机制保障措施

(一)构建ISO9000?2000为基础的教学质量体系ISO9000族标准秉承这样的基本思想:质量形成于过程,因此,必须使一切影响质量的因素得到全过程的控制,否则质量就会出现偏差。这一思想强调借助过程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同时它也突出了质量体系以模块化的形式对质量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只有保证过程才能保证教育质量,任何结果都是通过过程实现的。基于此,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对其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是关键。可见,要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质量,要保证素质教育,就必须贯彻ISO9000?2000质量体系下的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高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质量,而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与提高的关键措施。要想从根本上鉴定教学质量的优劣并不断提高教水平,以切实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构建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系统。这对于形成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良性反馈机制,是必要和必需的。

(二)构建高教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根据某一认证公司推荐的织造企业的质量体系过程目标监控和测量表——质量管理体系模板,并结合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特点,本研究建立如图所示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总输入

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作为高等教育顾客的学生,现在不再仅仅满足于能够进校接受教育,他们更关注的是在被选高校中究竟能够学到什么以及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职位;作为高等教育产品的接收单位,用人单位也不再仅仅满足于能够招聘到一定数量的学生,他们更关注毕业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层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本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预期。在ISO9000?2000体系中,“顾客为关注的焦点”是首要的质量管理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学校需要将自己更多地定位为服务者而不是纯粹的管理者,这是高校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扭转的观念,高等教育要以满足顾客当前和潜在需求为导向。基于这种思想,本研究将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期望和需求作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输入。

2.最高管理者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最高管理者需要根据总输入也就是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期望和需求,确立教学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年度计划。质量方针的设计,围绕如何通过提供给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以使顾客满意和认可。这规定了质量导向,以便于质量目标向这一方向靠拢、接近。反之,假如质量目标不能满足要求,则“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的目标就不能实现。这样,最高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在于通过确保质量目标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建立,使质量目标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并增加组织对质量目标的可考核性。此外,由于教学的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教学质量目标也应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借助管理评审可以实现对教学策划合理与否的审核,并根据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需求、期望以及外部环境等的变化来实时调整质量目标、方针等,以确保发展方向不偏离既定目标。3.产品实现过程。把在最高管理者过程中制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年度计划、学校的发展战略,和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需求、期望作为分产品实现过程的输入信息,通过这一过程,将学生转化为有能力、有知识、适合于社会需要的人。这一过程又包含两个子过程: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提供过程。前者主要指对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和调整;而后者主要指以多种方式、渠道向学生传递知识、实践指导、课程与毕业设计等。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对教学内容进行准备,之后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基础设施的支持下实施教学,将知识传递给顾客——学生,使学生在课程讲解中获得所需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4.教学支持过程。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其他配套过程的支持。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将这些过程分为文件管理、内部沟通、内外满意度、数据分析、内部审核、质量改进六个子过程。

二、高教质量反馈机制的构建

高等教育产品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反复循环和完善的过程,从期望和需求分析开始到产品输出直至顾客满意。也就是说,即使目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满足了顾客需求,这种状态也只是暂时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短暂过程。这一过程会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更新而被打破,整个系统时刻处于短暂的相对平衡和长久的绝对不平衡的交替状态之中。要想使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得到保证,对支持性过程中的有关教学质量信息实时、全面、有效反馈是必要保证。只有如此,相关人员在获得有关信息后,才能及时反省、纠正教学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提供给顾客更加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信息的有效反馈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

(一)教学质量反馈思路

1.学生评教

在信息反馈获取的途径中,在校学生尤其是较高年级的学生的评教是首要渠道。这是因为,作为教学质量的直接感受者,学生对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目前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外比较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由结论性评价向过程评价的过渡和倾斜。本研究认为,在过程评价的基础上,最好能进一步开展终结性评价。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能盯紧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适时地对教学各阶段进行调整,最终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合理化。此外,对毕业生或者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的评价也是一项重要信息来源。通过让已经就业的学生对整个大学教育期间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可获得对学校四年期间包含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与否等更客观的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就非常重视这种评价。在每届毕业生离校之际,校方会以问卷的形式请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整个四年期间接受的大学教育进行评价,通常问卷包含两个对立问题,即分别列出四年大学教育期间认为教学效果最好和最差的三位教师并简要说明其理由。此举使校方可以很好地了解两类教师的状况,并针对被评价较差教师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其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2.用人单位评价

能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客观评价的另一个渠道是用人单位。作为高等教育产出的学生的接受单位,用人单位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能否满足其生产和服务功能。因此,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的合理性与否非常具有话语权,这就为学校指明了学生能力培养的维度和深度。这些来自企业的教学质量的反馈信息,有助于促使学校站在企业的角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有助于拉近教育提供与社会需求间的距离。

3.准备性评价

所谓准备性评价,是指在教学开始前的一种评价,它主要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教案和教学背景等方面的评价。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从前人的教学经验中获取某些反馈或建议,或通过对有关教师的访谈和交流,甚至可以通过知识测试、查阅过去的试卷和成绩,这些手段有助于即将展开教学的教师获取有关信息反馈,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求知欲以及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有关的基本情况和教学中易出现的错误和问题。总之,准备性评价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明确教学现状及改进教学质量。

4.利用网络信息反馈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进行网络教学评价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学生根据教师的上课情况随时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质量。

(二)教学质量反馈机制

1.学生评价信息反馈。来自学生的评价将作为评教的主要根据,并将评价结果及时、不失真地反馈给有关教师。这包括学生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准备性评价等,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2.学院整体教学评价。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评价,有助于校方了解各个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状况,同时便于各个学院进行横向比较。这种制度能够促进各学院领导清楚本学院目前的质量状况,加强学院之间关于教学质量的交流,取长补短,从整体上提高学院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

3.教学简讯信息反馈。为增强学院之间的相互了解,学校需要建立有关教学信息的通报制度。此举有助于校方不定期地将教学工作中的各种信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形式,方便及时地提醒教师关注相关信息,使有关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关注常态化、日常化。

三、结语

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机制,有助于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深化对教学质量评价及其结果的认知,有利于实现教师及学院对教学质量评价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最终使教育质量走向由评价到反馈、由改进到提高、再评价的“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良性循环。

作者:樊超 樊敏 单位:西安体育学院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三)

一、高等教育基金的经济功能

20世纪80年代末,基于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我国开始了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由美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提出,是指高等教育成本由高等教育获益者即国家、受教育者及其家长、社会共同承担。具体地说,国家以公共财政、学生及其家长以学费和住宿费、社会以税收来共同分摊巨额的高等教育成本。这一理论包括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利益获得”原则;二是“能力支付”原则。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向学生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按国际通行惯例,高校收费的标准是学费约占生均培养成本的四分之一,但由于人均培养成本的测算非常困难,因此,我国主要是“按高校年生均日常运行经费来考虑收费比例”的,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而有所差别。近几年来学费、住宿费标准基本维持在5000-7000元这一水平,但也大大超出了一般家庭的支付能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负担之重不言自明。这一现状的直接后果,一方面是高校大量贫困生的存在,另一方面是欠费现象严重。虽然国家出台了诸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上得起学,但由于种种原因,高额的学杂费大大超过一般家庭支付能力的现状并未根本改变。除了“雪中送炭”,高等教育基金还有一个重要的经济功能———“锦上添花”。就是通过奖励使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脱颖而出,以1986年成立的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为例,13年间,获资助和奖励的青年教师先后获得了国家专利114项、国外专利3项,并创造了5.8亿元的经济效益。

二、发展高等教育基金的可行性

“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两大经济功能决定了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基金。然而,仅有需求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有人愿意捐赠才能使这些需求变成现实。人们为什么愿意捐赠给高等教育事业?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人们的利他主义动机和行为所决定的。利他主义就是一个人通过牺牲自己的一部分效用而增加他人效用的一种行为。一般来说,利他主义者主要是那些拥有较多财富的人,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自己并不富裕但仍然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利他主义行为能够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因为富人捐出一部分财富和穷人得到一部分财富,二者产生的是正经济效应而非正负相抵。虽然利他主义能够增加社会福利,但这并不表明人们就一定要采取利他主义的行为,因为这里也存在免费搭车的可能性。但现实是,确实有很多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即利他主义是存在的。究其根源,这是由利他主义者的动机所决定的。首先,纯粹的利他主义动机,即不指望任何形式回报的转移支付,无论是货币的或非货币的,也无论是现在或将来。他们的唯一回报是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是利他主义行为的最高境界。产生这种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利他主义者的基本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可能与其成长的经历有关。如李嘉诚先生就是因为其幼年时期磨难的经历,使他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帮助无助的人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其次,指望获得某种形式回报的利他主义动机,这种回报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从精神上看,有的人希望得到社会赞扬,流芳百世;从物质上看,有的人期望自己在日后遇到困难时也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这实际上是一种互惠的利他主义。以上是仅就自然人的利他主义动机而言的,企业等法人也常常有一些利他主义的动机和行为。这是因为,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利他主义行为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对扩大其消费群体有一定的“广告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利他主义行为也包含着一定的利己动机;另一方面,企业有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义务,捐赠公益事业便是其承担义务的重要表现。利他主义为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高等教育基金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至于人们为什么要捐助高等教育事业而非其它公益事业,这是由高等教育独特而重要的社会功能以及一些利他主义者对高等教育的偏好所决定的。

三、发展高等教育基金的政策建议

1、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是众多国家鼓励全社会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一,我国也不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53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4条规定:“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捐赠者的适用税率,激发人们的利他主义动机,从而在政府牺牲少量税收收入的条件下为公益事业筹集更多的发展资金。以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为例,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税率分为3%到45%七个等级。按照上述规定,如果一个人的应税所得为2000元,若不捐赠,则适用税率为10%,即纳税95元(1500×3%+500×10%);若捐赠600元(2000×30%),则其适用税率3%,纳税42元((2000-600)×3%)。第一种情况下,能够用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只是95元中的一部分,因为政府只能拿出税收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而在第二种情况下,能够用于高等教育事业的资金就包括捐赠的600元以及42元中的一部分了。由此可见,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在于,一方面,通过调整、降低适用税率,对人们的利他主义行为予以肯定,进而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利他主义的队伍中来;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资金,具有明显的“杠杆效应”,在此例中,政府只牺牲了53(95-42)元的税收收入,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资金则增加了十几倍。但税收优惠政策还很不健全。第一,企业年度利润总额的12%和个人应纳税所得额30%的上限较低,而且超过这一上限的仍然按应税所得纳税,难以有效激励人们的利他主义动机;第二,税收优惠资格取得难。税法规定,公民或法人只有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或国家机关等途径捐赠才能享受优惠待遇,而我国成立有教育基金会的高校并不多,取得税收优惠资格的基金会更少,这就使得众多零星的捐赠者不能享受这一优惠;第三,我国的税收优惠只涉及到所得税,而对其它的税种如增值税等则没有这样的优惠,遗产税也还没有开征;第四,税收优惠办理程序比较烦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们捐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在我国要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杠杆效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基金会建设

高等教育基金会可以把来自于不同渠道的社会捐赠集中起来,既节约了捐赠者和受赠者之间的交易成本,又可以发挥一定的规模效应,同时,也为众多零星的捐赠者取得税收优惠资格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我国的高等教育基金会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实业家霍英东先生出资1亿港元与教育部合作成立了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旨在鼓励中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和出国留学青年回国内高校任教,对从事科学研究和在教学与科研中做出优异成绩的青年教师进行资助和奖励”。随后,部分企业和实业家也先后出资建立了教育基金会,如宝钢教育基金会、曾宪梓教育基金会等。不少重点高校也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基金会,规模较大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另外,由国家财政出资5000万元作为原始基金而建立的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也于2006年正式成立,这是一个涵盖整个教育体系的综合性教育基金会。这些教育基金会的建立,为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受助高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校园建设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非营利法人,同其它公益性的基金会一样,我国的高等教育基金会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基金会管理条例》,对基金会的设立、组织机构、财产管理和使用、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规定,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按照该条例的规定,除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外,各高校成立的基金会都为非公募基金会,即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第二,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得低于200万元,这对于众多的普通高校难度较大;第三,条例并未对基金会的税收优惠做出具体的规定,大多是在基金会提出申请以后,国家税务部门出台一个相关的文件,对其优惠资格予以确认,即通常所说的个案审批制。因此,建立高等教育基金会还需要公共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和鼓励。

3、培育社会公众的捐赠意识

公众的社会捐赠意识是影响高等教育基金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相比税收优惠政策,捐赠意识的影响更深远、更持久,因为税收优惠政策只适用于那些需要纳税的人士,而捐赠意识的影响范围则广泛得多,不仅可以激发那些纳税人士,而且还能激发更多无需纳税的社会公众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更容易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然而,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经济需要是否了解、社会的舆论导向如何等,又会对公众的捐赠意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捐赠意识需要培育,需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一,密切高校与社会尤其是产业界的联系。在智力资源作为发展因素与物质资源相比越来越占优势的今天,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只会日趋增加,不会削弱。与此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巨大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密切高校与社会尤其是产业界的联系就显得尤为迫切,而实行产学合作既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又可以把高等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还可以通过合作项目为高校筹集更多的发展资金,一举多得。第二,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政府可以通过大力宣传、表彰利他主义者的高尚行为,引导一种正向的舆论导向,激发更多人的利他主义动机和行为。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旦形成,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涌入高等教育事业。

作者:唐素梅 单位: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四)

一、修身养性、完善人格

我国第一部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南宋大师朱熹亲自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其文中规定了修身之道、处事之道和接物之道,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并在日常的行为中加以强化。书院以“四书”、“五经”、诗赋等为主要教材,众所周知《论语》中孔子和弟子探讨最多的也是美德的问题,学生通过学生这些教材,修身养性、完善自身,塑造自身人格,学会做人的道理。我国古代教育讲究师道,教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规范上进行影响和熏陶。教师严谨的作风、良好的修为成为书院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榜样,学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分辨道理、善恶、美丑,进而达到明辨是非,规范自己言行的目的。书院对于学生的德行管理也是非常严格的,书院设有专门记录学生德行的“德业薄”,对学生的德行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尤其是有危及全体、破坏学风、违背道德等行为者,书院有惩戒、开除、除名并永不许入院等严厉的惩罚措施。现如今的高等教育中,德育早已经不是教育的核心内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习与修身的分离。我国目前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薄弱、行为不符合规范而做出的举措,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国家不良的道德观念,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因此,加强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修养就显得非常重要。古代书院中将修生与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是非常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探索的。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讲会”活动是书院教育的一大特色。历史上比较大的书院都有与讲会相关的规定。讲会制度是书院内部的制度。讲会有明确的时间,讲会每期一题,师生可以根据主讲老师的内容能否进行提问、切磋交流,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讲会对于参加的人员不限于本书院师生,常有慕名师和远道而来者,许多田野老夫也慕名到书院听课,这不仅给古代封建受教育的等级地位壁垒以冲击,也对普及地方学术和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提高了书院在社会的知名度。书院允许不同流派共同讲学,书院也常主动邀请其他学派的大师来进行学术交流和辩论。据史料记载,宋初以后几乎所有大思想家都在书院讲过学。如宋代的朱熹就到五夷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湛卢书院、鹅湖书院、考亭书院以及鹿门书院等四十间书院讲学;陆九渊到象山精舍讲学;元代的程端礼到江东书院和稼轩书院讲过学;赵复到太极书院讲学;明代王夫之和王阳明也分别到岳麓书院和龙岗书院讲学以及清代的孙奇峰讲学于白泉书院。讲会从书院内部的教学方式,逐渐演化成后来书院和书院之间、不同学派之间进行学术交流、辩论,阐述各自不同观点的学术研究会。目前,我国许多大学也为师生举办了许多讲座,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听讲座的人中,很多是普通市民,他们抱着充电、学习的态度而来。而与此形成反差的则是前来参加讲座的学生却是极不情愿或者干脆不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一,就是学校没有对学生的讲座做好监督和规范,往往是下了通知,对于学生是否参加以及收听情况并没有检查、督导的措施;其二,我们的讲座有别与书院中的讲会,往往是主讲人一言堂,一贯到底或者中间和结束前只有很少的时间供大家提问、沟通,不能形成思想上和学术上的火花碰撞,很难调动学生的热情。如果讲座可以借鉴一下古代书院的讲会形式,把讲座做成学术交流,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术的繁荣发展。现如今的大学里,真正的学者也应该兼收并蓄,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多与其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学习,拓宽自己的思路,对于不能理解的观点不要盲目进行批评、否定,多进行比较、研究、交流,这样才能促进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学术研究的最高境界。

三、强调自学、指导为辅

书院教学区别于同时代其他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采用自学、相互讨论和集中讲解的教学方法。书院强调读书穷理,注重学生善于提问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书院大师的面授也只是着重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读书自学、提高学术能力,提纲挈领的指导,学习的内容和进度由学生自行掌握,因材施教,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有不同的要求,不求一致。对于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根据其钻研的程度不同,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以及同学间的论辩,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启发学生自己领悟,也有时讲解透彻使其尽快理解。强调学生的自学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书院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严格的考课制度,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把书读得更广更透彻。另外,书院还十分注重知行合一,把读书穷理与躬行践履相结合。书院任务仅仅读书穷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知识能应用于实践之中去。在问中学,在学中辩,在辩中思,通过这个学习的过程明白道理,并将这些道理应用到自己的为人处世之中去。再者,书院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书院的大师经常带领学生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在自然放松的环境中讲解、点悟,寓教于乐,这种方法比学生呆坐在课堂里听老师讲课要优越得多。书院这种以学生自学以及自我体悟为主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批判性的思维形式,更由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发展。而目前,我国教育的教学方式仍然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缺少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和探讨,从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压制了学生活跃的思维,不利于各种思想的交流碰撞。因此,在高等教育中推行教学相长,师生将辩难的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师生将构建平等、和谐的论辩氛围,使学生在这样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受到启发,从而促进其人格和个性的养成。五、爱的主旋律书院教育是我国历史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借鉴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优秀的文化遗产,从中探寻符合时代精神的管理模式,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邢颖 单位: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五)

一、高等教育功利化的表现

学生的功利化思想也是高等教育功利化的表现之一。学生受到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会产生一些较为功利化的思想。例如,进入大学便要争当学生干部,为评优评先做准备。他们完全忽视了学生干部为同学服务的根本目的,单纯将之作为争权夺利和今后就业的有利条件。且高校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常常会为学生设立一些科研项目,但很多学生争夺项目只是为了获得科研经费,而影响了高校学生科研的质量。

二、造成高等教育功利化的原因

高等教育作为精英培养的重要部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受到教育中介、文化导向、市场经济等的影响,走向功利化。教育中介是造成高等教育功利化的重要原因。教育中介主要是通过教育咨询、审议、鉴定和评价等方式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些非政府性质的公益组织。我国的教育中介组织的组织形式与西方不同,西方主要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学术的评价。而中国主要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组织,政府将教育中介组织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分流渠道,使之成为政府与学校的中介,其功能主要是缓和教育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这就从源头上导致了学术评价的功利性。文化导向是高等教育功利化的内在原因。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文化也有功利化的倾向。“学而优则仕”是传统儒家思想对教育的观点。我国关于“学”与“仕”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我国第一部教育学论著《学记》便明确提出学习的目的就是做官,到唐代,科举制逐渐形成,读书与做官的桥梁正式建立,此后学术不再单纯。因此,学术评价逐渐成为行政附庸,这抑制了科研创新的生机与活力。市场经济是造成高等教育功利化的外部动因。市场经济不同于过去的计划经济,它以追求速度和效率闻名。现代文明遭遇市场经济,原先慢工出细活的节奏被市场经济快节奏的步伐所打乱。人们在生产上成为劳动奴隶,在消费上成为市场奴隶。而在高等教育方面则表现为盲目追求科研速度与效率,忽视科研学术的客观规律,急功近利地进行学术科研,造成大量科研经费的滥用,拉低了学术科研成果的质量。

三、应对高等教育功利化的措施

为了克服高等教育功利化带来的不利影响,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改变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国家、高校、学生都应该为此努力。首先,应该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国家很早就提出要在各大高校实行素质教育,但是实施力度不够,导致高校素质教育成为空话。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国家可以通过法制化规定强制执行,对阻碍教育改革的一些顽疾进行强制取消。例如取消学校排名问题,一旦发现违反,不论单位,只要接到了举报就立即免职,通过强制手段扭转教育领域的功利化问题。另外,国家还可以通过对升学考试形式的改革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现。其次,学校应该回归教育本真,淡化功利性评价对学校的影响。目前,各级教育没有找准自身的培养目标,这就会使整体教育无法形成特色,不能发挥各自的功用。故而,高校应该积极调整自身教育目标与办学方向。例如,想要建成高水平大学就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想要培养操作型人才就应该将人才引向市场。高校应该改变原先以就业率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将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技术能力、办事能力作为核心工作,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再次,学生也应该改变原先对高等教育的错误认识,拓宽就业选择面,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模式。受到文化导向和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会不自觉将自身专业与今后就业相联系。学生对热门专业趋之若鹜,为了能上热门专业,开始拉关系找门路,从而导致了高校专业选择的不公正现象。为此,高校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选择适合自身的科研道路。

四、结语

高等教育功利化是现今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措施导正各领域对高等教育的思想误解,从思想上改变高等教育的功利化问题。此外,国家、学校、学生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高等教育功利化的导正做出自身的贡献。

作者:张冰洋 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六)

一、人本化教育观念与民办高等教育现代化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目的与公办高等教育一样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由于民间投资的“盈利性”原则,使民办高等教育的的“公益性”受到影响和冲击,有的民办院校甚至把盈利作为主要目的,把学生当成挣钱的工具,只注重规模扩张、升格改名,而忽视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本谈不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全面发展;一些民办院校教育理念严重扭曲,教育条件没有保障,教育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贯彻人本化教育观念,坚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可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办学经验(私立),建立政府资助、社会捐赠、举办者投资、学生学费等多种渠道筹集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体制、机制,解决民办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和办学成本几乎全由学生分摊的问题.同时,政府要加强对民办高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投资者盈利情况的评估与监控,并把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依据,形成民办高校优胜劣汰的发展机制,确保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人本化教育观念要求民办高校围绕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短,大多数民办院校知名度、美誉度不高,加上社会上普遍歧视民办教育的心态,一些民办高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有的民办高校已面临生存危机.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靠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来吸引优质生源,另一方面主要靠发挥民办高校的自身优势,结合生源实际和办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出自己的特色.民办高校的自身优势是工作机制灵活、办事效率高,受传统观念、官本位思想影响少,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民办高校的生源特点是高考分数偏低,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差,但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并不弱,只要做到因材施教,就会向有利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这也正符合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优势和生源实际,要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要深化学分制改革,把学分制、选课制、弹性学制有机结合在一起,并落实“宽进严出”制度,这样,既能给学生自由发展、个性发展的空间,又能加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压力;二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大教学环节中的实验实训、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社会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要坚持德育为先,强化学生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等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要加强学风建设,通过教育引导、严格管理、典型示范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全面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同时,能引导更多的毕业生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二、民主化教育观念与民办高等教育现代化

民主化教育观念是指:

(1)受教育者能够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在享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享有均等的教育资源和均等的教育结果;

(2)学校管理与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3)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民主化.民主化教育观念呼唤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化与优质化 从教育民主化的观念出发,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进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化,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但民办高等教育的高收费问题、教育质量问题和就业歧视问题等,又给教育机会的均等化、享受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教育结果的均等化抹上了阴影.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逐步实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化与优质化,即通过逐步降低民办高等教育的学费标准,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全面实现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化.民主化教育观念呼唤民办高校管理层面的民主与尊重 民主治校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的核心是尊重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主人翁责任感,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建设.要实现民办高校的民主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全面理解“民主”的概念与价值,把民主管理与科学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民主管理实现学校的科学管理;其次,让被管理者充分参与,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的机制与民主管理的制度并认真落实;其三,在管理中倡导宽容,体现平等与人文关怀.民主化教育观念呼唤民办高校教学过程的民主与改革 民主化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充满爱心、尊重个性、体现平等、倡导自由、激发创造.民主化教育观提倡共享式、诱导式教学模式,反对填鸭式教学模式,对于民办院校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民主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终生化教育观念与民办高等教育现代化

终生教育是贯穿人类从出生到死亡这一整个生命过程的教育过程,在终生教育观念的推动下,终生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理念也逐步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化,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理想和目标.终生化教育观念要求民办高校举办者和教育者转变角色 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办学环境和条件明显不如公办院校,民办高校教师教学任务重,进修培训的机会很少,不仅影响到当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教师的终生学习和发展也十分不利.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和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实现新的功能定位,为教师的终生学习创造条件,提供支持.终生化教育观念要求民办高校转变教学方式 终生化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民办高校应转变教学方式,向终生化教学方式转变,即将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针对民办院校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差,自学能力差、学习方法欠佳等问题,应加强学风教育和教学改革,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成自身生活及成长的需要.通过终生化教学方式教学,逐步地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终生化教育观念要求民办高校关注毕业生的成长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它所培养的专门人才,将直接进入社会各个职业领域.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在终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母校的指导和帮助,学校能不能延长对毕业生的服务,继续指导毕业生的学习,将发映出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的水平,发映出学校教育者终生学习的能力.目前民办院校对毕业生的关注不够,与毕业生的联系不够紧密.学校不能延长对毕业生的服务,也得不到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及管理反馈的信息,同样也得不到毕业生对学校的赞誉和支持.所以,民办高校要通过建立校友会、开展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优秀毕业生评选与表彰、开办校友讲堂、举办校庆与校友联谊活动等,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增进与毕业生之间的感情,为毕业生终生学习提供帮助,听取毕业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赢得毕业生对学校的怀念、赞誉与支持,促进学校的现代化建设与进展.

作者:冯建业 单位:郑州华信学院

(七)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存在的问题

1.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农村需要的是能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用得上的专业知识,但目前开考的专业大多数是依照大学普通本科教育教学的特点制定的,与农村的生产需求极不适应。而且开考的各专业普遍存在理论课程偏多,过多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忽视实用性。很多基础必修课程如高数、英语等对农村考生来说实用性不大,又很难通过,极大地打击了考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成为影响大多数农村考生正常毕业的瓶颈问题。

2.助学体系不健全

自考,从报名、买材料、自考学习准备、参加考试、查成绩、拿单科合格证、申请毕业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服务。目前,一般参加自学考试的农民都要到县城报名,到地级市考试,而且每次考试地点都不一样。对于一个来自农村的考生来说,往返交通、住宿变成了一大难题。一些农村自考生,对自考的流程也不太熟悉,当中也会有不少问题需要咨询,自考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有时态度也不好,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参加自考的积极性。有些课程仅仅通过自学难以通过,需要参加助学单位的辅导,农民在选择什么样的助学单位方面也存在困难。农村缺少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管理组织分散,难以调动农民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

3.考核要求高,考核方式单一

自学考试现有的应试教育方式与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农村劳动者的培养目标相矛盾,自学考试的一次性终结考试的考核模式,决定考生能力高低的评价方式只能培养出识记能力强,却缺乏实际生产能力的人才。另外,考核的内容理论偏多、难度偏大,农民考生过关难,打击了农民考生的自考积极性。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对策

1.明确目标定位

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与时代特征和现实需要相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农村居民参加自学考试的目的,主要是想获得职业认证、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和实现全面发展。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对象,不要狭隘的理解成是农民,农村基层工作者,乡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教师、医务工作者和先进农民都应成为参加自学考试的对象,这样才能对农村自学考试合理定位。农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立足农村,面向基层,服务“三农”。农村自学考试不仅包括学历教育,更多的应是掌握技能和实用技术的非学历教育。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认证、岗位证书考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单一学历教育形式向适应不同教育对象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形式扩展。

2.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服务新农村建设

面向农村的自学考试不能想当然地设置专业和课程,应该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做出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开设符合地方需要的专业。一是在专业设置方面要围绕“三农”。优先设置一些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需专业,如农业技术推广、乡镇建设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乡镇企业与管理、农村社区医士、实用机电、农产品加工、园艺、畜牧等。以培养农村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二是要充分注意技能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专业设置上可采取“模糊学科界限”的方法,建立以课程模块构建的专业,即一个专业可由公共课模块、基础课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技能课程模块、选修课模块组成,专业课程实行模块组合方式,以适应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三是面向农村开考的专业课程应尊重农村考生的需求和学习特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专业课以实用为主,基础理论课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适当减少基础理论课和必修课,相应地增加一些农村实际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课和实践课,提供农村考生可以根据个人发展需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四是教材大纲和辅导资料的编写应注重实效性、前沿性,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与实施职业教育的课程相配套,为考生提供科目齐全、内容先进、形式多样并适合农村考生自学的教材和辅导资料。

3.立足农村实际,广泛宣传

加强宣传是第一位的,首先让农民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使农民有学习的强烈愿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自学考试机构和社会助学单位要加强协作,深入到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基层,借助各级报刊、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并充分利用自学考试杂志、招生简章、考生须知等各种宣传资料,对县、乡镇和农村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干部,回乡的高中、初中和职中毕业生以及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进行宣传教育,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学考试应宣传以下内容:一是政策的宣传,要把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送到千家万户,要把教育的政策、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政策送到田间地头;二是学习观念的宣传,要让农民明白种地后也可以学习,也可以拿证书、拿文凭,有了知识才能致富;三是学习方法的宣传,要让农民了解自主学习是怎么回事,让他们知道学习也可以不用走进校园,也能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四要加强典型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级考办和自学考试服务站要调查和总结各类典型,通过通报、汇报、简报和表扬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4.建立自考服务网络,加强助学辅导

自考助学站是最基层助学组织,也是自学考试能否成功向农村延伸的关键。它是农村考生参加自考的一座桥梁,承担着宣传、信息咨询、组织报名、建立考生档案、供应教材、助学辅导、结果查询、就业指导等各项职能。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利,信息相对闭塞,获取信息也较为困难,服务站的建立,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助学站将成为考生的学习基地和联络站,给农村居民参加自考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甚至可以在此设立乡镇考点,真正解决农村考生的后顾之忧。助学站应加强服务农村的意识,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利用农民的闲暇时间,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助学活动。如利用电台、电视台辅导,制作辅导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编写辅导资料等。同时开设助学辅导班,让参加自考的农民集中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乡镇文化站、农技站的优势,派出相应的人员,到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驻村辅导”,给农村自考生提供实惠和方便。培养基层助学辅导教师是解决农村辅导问题的有效办法。遴选基层单位中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或业务骨干,对其进行培训,使其成为专业技术课和部分专业知识课的助学辅导教师。主考学校还应对此类辅导教师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同时这些教师也能将生产实际中的需求带入教研活动中来,使课程教学内容更符合劳动生产实际的需要。

5.创新考核方式,推行多证书制度

自学考试要面向广大农村,必须创新考核方式:①在考试时间上,根据各专业报考的人数,采用更加灵活的浮动机制。对报考人数较多的科目,可以适当增加考试的次数,考试时间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农忙与农闲的时间,最好将考试安排在农闲时间。同时,也要兼顾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可以出台一些相应的照顾政策,为少数民族考生提供方便。②在考核方式上,根据各专业的特点,采用更加灵活的创新机制。文科类专业注重理论,理、工、农科专业注重实践。考虑农村自考学生和具体课程的实际,力求做到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试卷的题型要增加理解性题型,减少死记硬背的题型。加强实践能力测试,推广技能证书考试,在命题时要科学合理把握标准,减少理论部分的份量,增加实践知识的比重,给考生提供实训机会。③在考试内容上,根据农村考生的需求采用更加灵活的模块。考生在考完公共课程模块后,可以选择实践性更强的技能课程模块,当然如果考生只想获取职业技能证书,可以直接选公共课程模块和技能课程模块,这样就满足了那些想在较短时间拥有一技之长的农村考生的需求。④要加强学员学习的过程监控,使评价更加全面合理,使农民可以学得进去,学得下去。面向农村的自学考试,可实行面向农村基层急需的、符合行业特点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证书考试,推行学历课程与非学历课程相融合的多证书发放制度。按照教学计划,考生完成公共课模块、基础课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技能课模块、选修课模块,通过实践考核取得规定学分,可取得毕业证书;考生学完岗位证书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学分,可取得岗位证书;考生学完职业技术课程取得规定学分,可取得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另外,要建立和完善非学历证书制度,各地可根据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开设相关专业和培训项目,按照在什么岗位学习什么的原则,实行学分制,学完规定课程,考核合格就颁发证书,承认相应的学历。

6.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

为促进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使农村自考健康发展。自考部门应积极、主动地联合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县乡级政府,争取他们对农村自学考试工作的支持,将农村自学考试工作纳入到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之中,制定相应的激励与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应包括:加大政府投入,建议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证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农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直接投入,每年拨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师资培训、教材资料编写、设备更新以及乡镇助学站建设,为改善农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办学条件提供强有力保障。降低农村考生的报名费、教材费、助学辅导费;设立农村自考生的奖励基金及其它有利于农村考生的相关政策;毕业后的使用和工资待遇政策,制定有关政策,对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的自考学生在干部任用、公务员考试、企业招工、提干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提供就业中介服务,对农村自学考试者给予贷款扶持、创业优惠、项目优先等措施,解决农村考生的就业、出路和个人发展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辅导教师和有关工作人员,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条件,同时鼓励他们参加业务培训和在职进修,在其职称和职务晋升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对自考生和其它高校毕业生一视同仁政策等。

作者:侯新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八)

一、创新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意义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一,社会发展急需创新型人才。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依然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学者郎咸平指出:“我国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工制造的出口产品,仅仅是处在产业链最低端。”究其原因,关键是缺乏人才,特别是缺乏创新型人才,“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不少,可是对经济转型与升级有用的人才却不多。不少高校仍然还在走培养精英型学术人才的道路,导致技术人才不足而精英型学术人才过剩”。第二,创新是高校办学之本。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给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敲响了警钟。当今,高等教育虽然逐步趋向大众化,但是如果大学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甚至小学毕业生没有能力上的明显差异,没有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高校将如何生存发展?可见,改变过去传统的在课堂中培养大学生的教学模式,培养高质素综合型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校办学的发展方向。

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依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脱离社会办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传统课堂缺乏实质性的改变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改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教师习惯于采用“讲授法”开展满堂灌的教学,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近年来,各高校虽然已普遍采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但要真正实现从过去以“知识学习”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转变,我国高等教育需要走很长的路。也正是因为传统教育方式的本质没有改变,当今仍然存在不少“高分低能”的大学毕业生,这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有效的、具有普遍性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仍然不多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开设了必修课和选修课,在专业上开设了跨专业课、辅修专业、辅修学位、第二学位等,在创新能力培养上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等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以上做法有助于培养个性化的学生,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但是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课程与专业改革没有完全走出传统教育的阴影;实践教学体系和学科竞赛培养的创新人才仍在少数。对于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来说,进一步探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寻找一种能够普遍推广,能够大规模地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的关键。

(三)高校办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支持。然而,我国不少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校企联合等方面与社会需要相脱节,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甚至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再次出现。此外,我国部分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也往往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部分教师所做的科研项目以及所开发的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专利”项目极少,与发达国家高校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力度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的实施

针对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的主要因素,梧州学院近年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创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引下,梧州学院建立了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的系统工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目前,梧州学院人才成长的条件、办学特色的凝练、办学质量的保障和办学发展的方向等方面已逐步趋向成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的办学特色已初步形成。

(一)建立以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为平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注重学生综合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意挖掘学生的优势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2010年,学院投资300多万资金建设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可同时为1000多名学生提供发展平台和成长空间、每年能为3000名以上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和学习实践的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该平台集“学习、实践、创新、创业”为一体。正如“2011计划”提出的协同创新“需要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该中心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创业发展、领导沟通、社会角色体验、展览启迪和公共服务支持等六大服务板块,促进学生的综合性、整合性、行动性和自主性发展。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很好地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目前,该中心已被广西教育厅确定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成为“梧州市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截至2013年7月,中心已引进创新创业、学生干部培养、社会角色体验等各类大学生项目318个,参与人数达25000多人次。其中,已引进创业项目135个,参与人数达1000多人;已注册的微型企业有65家,其中有8家企业已成功走出校园立足社会,共解决了60多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每年能向院内学生提供各类勤工助学兼职岗位600多个;已引进大学生创新项目133个。

(二)建立以能力发展为核心的办学方式办学特色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地方性院校,梧州学院坚持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探索实践途径,培养创新型人才。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构建了由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实践体系到行动体系一体化的综合性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改革的突破,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大学生通过专业实践、参与市场活动以及服务地方产业,学到实用的技能,反过来也促进他们更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在此过程中,高校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提高了优秀人才培养比例。曾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观点。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打破高校办学与社会需求的壁垒,通过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地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此为基础,还通过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不断凝练学院重实践教学、重能力培养的鲜明办学特色。

(三)建立以素质综合为支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当前,单单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思路已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要认识到“素质综合”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综合素质”到“素质综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就是由以往高校人才培养“由一到多”的量变提升到注重“多回到一”的质变。增强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系统性、协调性、实践性,使得传统高校人才培养由只注重专业素质综合向全面促进学生的专业、心理及各种素质的培养转变。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围绕“地方性”、“应用型”两个基准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将传统的学生进入社会后才进行能力素质培养的教学过程提前放到学校教育环节。该中心倡导淡化专业,追求综合,突出创业,注重实践。通过“素质综合”将零散于各教学单位的专业型人才培养环节贯穿于各课程和教学环节中,将离散于学校和社会的离散实践体验进行整体综合和系统集成,促进学生各种素质相互协调、相互适应,总而从整体上提升人才的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形成了一个通过“素质综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这种人才培养体系的指引下主动面向产业和行业实际,积极搭建概念实训、技能实训、项目实训平台,开创以真实职场为背景的创新开发环境,形成了集教学、产品研发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格局,实现学生成为学校最大特色的目标。

(四)建立以弘扬正能量为目标的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可以为高等教育育人质量提供保障。在和谐校园氛围中,大学生的潜能不断得到激发,才干不断得到提升,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分析国内高等教育的现状,部分高校在学风、校风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学生“混日子”、“应付考试”的现象不在少数。显然,这些问题与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任务不具体等密切相关。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和谐校园氛围,高校和谐校园的形成又必然建立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基础之上。时至今日,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而如何通过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这一平台,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并让这些优秀人才带动身边更多的人,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是当前研究的关键内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对此,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将创新型人才的发展轨迹客观地呈现在全校师生面前,为大学生树立了学习与发展的榜样。未来,应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这些优秀大学生的发展轨迹,树立优秀大学生典型,让这些优秀大学生不断带动身边的人努力学习与工作,以形成校园正能量,不断增加积极向上的学生比例,在全校形成积极上进的氛围,形成优秀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弘扬校园正能量,形成和谐的校园气氛。

高等教育论文范文2

1成教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特征与特点

1.1涵义

成人高等教育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具有课堂教学的实时性、培养对象的低层次性、开办专业的指定性和学生来源的局限性等特征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主动与市场对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需求而采用的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学者将其称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在成人高等教育范畴,由于培养的对象是企业在职员工,采用“定制式”比“订单式”更准确、更合适,同时也能与培养对象是全日制学生的类似模式有所区别。

1.2特征

(1)课堂教学的实时性特征。与网络(也称现代远程)、函授、电大等学习形式相比,业余学习形式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实时性,即在每个学期的课程教学中,既有教师每周面对学生系统地授课和指导,也能在非虚拟的课堂和实训场所上课或训练,使业余学生(也称夜大学生)有“上大学”的真实感。特别是到学校上课时,学生除了可以在教室、实训室学习外,还能去图书馆借书、阅览,去运动场、馆活动,去食堂吃饭等等。但是如果学生因生病、生育或出差等缺课,则上述优点就无法体现或体现不完整。

(2)培养对象的低层次性特征。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相比,大专教育决定了培养对象的低层次性。即报读业余大专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在生产、经营、服务第一线,从事低端劳动,且收入偏低的进城务工人员。这个群体中不乏想通过边工作边上大学的方式来提升自己、改变命运的人,但他们同时又面临工作强度大、加班多、学习费用太高等问题。

(3)学生来源的局限性特征。与面向社会招生的培养模式相比,“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学生来源的局限性,即招收的学生只能是合作办学企业的在职员工并单独组成教学班(以下简称定制班)。如果开办专业选定得不好或宣传发动工作做得不到位,员工报读人数太少,再加上成人高考的筛选,有可能开不了班,致使培养计划落空。

(4)开办专业的指定性特征。与面向社会招生的培养模式相比,“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还决定了开办专业的指定性,即开办什么专业以企业为主确定,而不是由合作的高职院校独自确定。

1.3特点

采用“定制式”和“业余”的形式,决定了此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培养方案共同商定。根据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和企业现实与发展对员工的培养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商定定制班的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

(2)教学计划量身制定。根据校企双方共同商定的培养方案,由学校的教学管理专家、专业教师与企业的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协商制定出不同于社会班的“定制”教学计划。

(3)教学时间校企议定。根据企业员工上班和休息的时间特点,结合“定制”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时和教学要求,校企双方共同为定制班确定每学期和每门课程的教学时间、地点和方式。除了上述“三定”的基本特点外,深职院在定制班的教学组织方面还有以下特点:一是教学场所按需设置。教学场所以满足课程教学要求为主,兼顾方便学生上课,能在企业上的课程尽量“送教上门”在企业上,如“应用文写作”、“企业管理概论”等公共课和理论课;企业没条件上的实训课或需要边学边练的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及专业课程则到学校上。二是毕业设计(论文)真题真做。为保证定制培养能达到“学以致用、学之即用”的目的,同时也为了检验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岗位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定制班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与内容均要求学生结合本企业和所在工作岗位的实际选定并独立完成。三是修读管理注重实际。充分考虑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等实际情况,达到相关课程教学要求的予以免修,例如取得了相关职业(工种)中级及以上等级证书的则直接可以免修相关课程的理论课和实训课,课程成绩则按证书上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操考试成绩记录。或组织免修、免听考试,达到80分的允许免修,课程成绩按此次考试成绩记录;低于80分高于60分的则允许免听但不免考。

2深职院开展成教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深职院自创建之日起即紧密配合深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积极探索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深圳企业的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坚持为企业培养一线的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坚持走与企业联合办学的路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成教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特色,合作企业不论是品牌形象还是规模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增长。

2.1概况

1995年,深职院业余大专第一次招生就面向生产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中日合资赛格日立彩色显示器件有限公司和中康玻璃有限公司开办定制班,专业为“机电工程”。2个定制班各由上述2个企业的在职员工组成。随后,深职院又分别与康佳集团、蛇口招商港务、万佳百货(华润万佳)、一致药店、燃气集团、深圳先进微电子、富士康、盐田国际、海王星辰、中兴通讯、开发科技、南玻等深圳大型知名企业合作,先后开办了电子工程、港务管理(港口与航运管理)、商场管理、药品管理与营销、城市燃气管理、物流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工业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定制班。截至2013年12月,深职院成教业余大专累计举办校企合作定制班71个,已培养大专毕业生1907人。

2.2合作企业分析

在1995年至2013年的18年间里,与深职院合作开展成教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的企业累计有21家,医院3家。在合作企业中,粗略地按类别分,制造类企业有14家,占66.7%;服务类企业有7家,占33.3%;按知名度分,在国内或国外有影响力的企业有13家,占61.9%;按规模分,大型企业有9家,占42.9%;按性质分,外资(含港资和台资)与中外合资企业有9家,占42.9%。合作的3家医院则分别是第二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合作的制造类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创新能力强,大都是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百强企业,而且名扬海内外,如中兴通讯、富士康、康佳、开发科技、南玻、先进微电子(全球最大半导体装配设备制造商ASM集团下属企业,深圳工业百强之一)。合作的服务类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均为该行业的领军企业,如万佳百货(华润万佳)、一致药店(国大药房)、盐田国际等。合作的3家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

2.3合作专业分析

深职院成教业余大专18年的“定制式”人才培养共开办了19个专业(参见表1),以工程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为主,各有8个,分别占42.1%。这19个专业绝大多数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因经济、社会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专业,有些还是深职院在国内率先开办的专业,如工程类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管理类的港务管理(港口与航运管理)、商场管理、药品管理与营销、物业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当合作专业不完全适合企业人才培养需要时,可通过替换几门课程来达到定制培养目的。如雅达电子是专业生产各种电源的企业,其定制班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就不同于一般的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其中有几门与电源有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2.4合作年限分析

企业与深职院合作开展成教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的年限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长期合作的,如先进微电子从2002年至今,已合作了12年,几乎每年都开班。合作培养3届以上(含3届)学生的企业还有万佳百货(华润万佳)、一致药店和雅达电子;第二类是只合作培养一届学生的,这样的企业有12家;第三类是介于第一类和第二类之间的。第一类企业培养员工的目标明确,措施得力,舍得投入,也收到了显著成效,因此能坚持;第二类企业目的性和针对性强,一般是为了解决一批人提拔重用的学历障碍问题。

3企业选择成教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员工的原因

深圳是国内市场经济发育最早也是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很多企业深刻地认识到员工队伍素质事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非常重视员工职业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在一线工作的员工职业素质的提升。深圳企业选择与深职院合作开展成人业余大专定制培养员工,主要基于企业自身需要人、留住人、聚集人、提升人,以及业余大专培养效果较好、深职院的软硬件条件优越等方面的考虑。

(1)满足生产、管理、服务工作要求的需要。从合作企业员工的构成来看,绝大多数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员工的学历是普通高中或中职学校毕业及以下,这些人的基本素质和知识技能很难适应现代企业产品生产、基层管理和提供服务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因社会和经济发展而不断升级的新要求。特别是在90年代后期和00年代初期,国内高校还没有相关专业毕业生,甚至还没有开办相关专业,而社会上也不能批量招聘到相关专业人员,通过培训又达不到目的。例如赛格日立和中康玻璃分别在彩色显像管与显像管玻壳生产设备及生产线运行、维护、管理方面所需的既懂机械又懂自动控制的专业人员;万佳百货在新型商场(仓储式超级市场)运行管理方面所需的掌握商场和物流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一致药店在新型药店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方面所需的具备药品营销与药店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员等。此时,通过业余大专定制培养的方式对表现优异且有培养前途者进行在职提升,不仅可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管理、服务急需的基层专业人才批量引进困难的问题,提高一线员工整体的综合素质和学历层次,同时也为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2)留住基层业务骨干的需要。优质的产品生产、卓有成效的管理、细致入微的服务都需要一支高素质且稳定的基本员工队伍来完成。通过业余大专定制培养的方式在职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骨干,不仅可以帮助那些普通高中或中职学校毕业的员工实现其当初没有实现的上大学的梦想,同时也可留住(至少在参加学习的几年里这些人一般都不会离职)这些基层业务骨干。

(3)践行企业文化的需要。大型和知名企业都非常重视其企业文化的建设,特别是体现企业精神的“软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的群体意识、职工素质和优良传统等。通过业余大专定制培养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投资”,可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以及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还可进一步提升员工的进取心理和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如富士康倡导的“有贡献就有所得”的文化,深圳先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推行的“企业与员工共成长”的文化等。从实际效果来看,与接收的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大学生相比,通过业余大专定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更懂得感恩,与企业的感情更深、融合度更好,相对来说忠诚度也更高,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也更大。

(4)增强员工自信心的需要。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形式除了业余还有网络、函授、电大三种学习形式,但唯有“业余”学习形式既能学到理论知识,也可以学到应用技能。加上深职院就在深圳,员工能够身临其境地去到学校,不仅可享受到与全日制学生一样的各种资源,能真正学到东西,学习质量有保障,而且还能在学校参加一些活动,员工有上大学的真实感,可增强自信心。深职院的统计数据表明,与社会班相比,定制班的毕业率几乎是100%,弃读率极低,不是极特殊的原因都会坚持到毕业。深圳众多企业之所以选择与深职院合作对其员工开展成人业余大专定制培养,一是了解到在大专层次的人才培养方面,不论是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教学经验,还是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性与实训条件的优越性,深职院均强于其他学校;二是深职院开设的专业有前瞻性,与企业急需的基层专业人才匹配度高;三是深职院提供的培养机制有一定的灵活性,服务企业的理念也是说到做到。

4在实施成教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在实施成教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高校应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做到不变质、不缩水、不乱来。

4.1保持特色与量身定制之间的关系

高校在与企业商定教学计划时要有选择地扬弃,分清楚哪些必须保持不变,哪些可以改变至关重要。例如保持教学计划的基本构成不能改变,即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课程组成,是否设选修课由采用的修读制度是学年制还是学分制决定;保持公共课的开设课程不能改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开设课程根据企业实际和要求部分调整;保持理论和实训课堂教学的本质不能改变,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学的时间不能少,教学方式则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动手能力的训练和指导也可以结合企业的要求另行加强。

4.2保证质量与课程免修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既要坚持人才培养质量,保持学校原有的质量保证体系不受到大的影响和冲击,又要以定制班学生为本,积极稳妥地减轻其不必要的重复学习负担。针对定制班学生已取得的非学历教育技能证书免修相关课程的问题,一定要在符合权威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以及限定性原则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认证后拿出解决办法来。

4.3规范管理与做好服务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能因为是校企合作的定制班就只讲服务,不讲管理,而是应针对定制班与社会班的不同点,提供差别化的服务和增值服务。例如在学籍、成绩、考勤等方面与社会班要同样对待,但在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的安排等方面应兼顾企业的生产或经营情况,可灵活安排。此外,在每学期结束后,学校给企业一份定制班的学习情况通报,将有利于企业全面了解定制班各员工的学习和表现,以便配合学校及时表扬先进者,督促落后者,及时解决或处理出现的问题。

5推广成教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践证明,成教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成教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有诸多优点,但深职院18年来按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数仅占该校成教业余大专全部毕业生的12.6%

1)比例偏低,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不了解高校开展成人高等教育有一定的灵活性。企业以为高校只能按统一的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方案刚性划一地办学,不知道高校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可以专门为企业开办具有“三定”特点的成教业余大专学历班。

(2)企业选择其他成教学习形式。如选择学校品牌响亮,入学门槛低,可以不集中上课(面授)的网络学习形式;或选择集中上课时间很少的函授和电大学习形式等。

(3)企业选择与外地高校合作。如选择品牌响亮,或关系密切,或教学要求不高,或学习费用更优惠的外地高校合作。

(4)企业对出钱培养一线员工有种种顾虑。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对象的低层次性和开办专业的指定性,决定了定制班学生的学习费用过去仅由企业独自承担,因此企业在决策时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顾虑很多,主要是有“三怕”:一怕花了钱留不住人。担心员工拿到毕业证就走人,或学习中间就离职,花的钱打了水漂;二怕花钱太多不合算。由于学历教育时间长,总体费用较高,举办一个定制班就要几十万,舍不得拿出这么多钱来培养一线员工;三怕上课占用时间太多影响生产或经营。由于业余学习形式每周都要上课,定制班几十甚至上百号人都要定期在统一的时间上课,对于常年生产任务紧的制造类企业和营业、服务时间长的服务类企业,难免有工学矛盾不易解决。

2)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

(1)加大力度,积极宣传。高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宣传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除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做广泛地宣传外,更要利用行业协会的各种会议、刊物广泛宣传合作企业的成功案例,让企业全面了解该模式的特点,与其他学习形式和培养模式相比的优点。特别是要帮助企业认识到:业余学习形式入学门槛高(要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更能选拔出具有潜质的优秀员工;集中上课时间多则员工更能学到真东西;与本地高职院校合作开办工程类专业更能保证专业技能得到充分地训练和全面的提升。

(2)主动出击,上门推介。高校坐等企业上门谈合作是消极被动的,要想在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大的作为必须主动出击,积极寻找潜在的合作企业,特别是要关注有一定规模,且生产、经营、效益较好,并且注重员工培养的大中型企业,或者是新兴行业中发展势头较好的制造类和服务类企业,上门推介自己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的优势专业。

(3)改变现状,多元资助。只有彻底改变学习费用由一家独担的单一资助形式,减轻企业的负担,才能使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迅速而有效地推广,从而推动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大批量培养。为此,定制班学生学习费用的多元化资助可以借鉴近几年工会和共青团分别组织的劳务工“圆梦计划”的做法,学习费用除了企业出一点外,合作高校再让一点(如学费优惠),或再出一点(如发奖学金或助学金)。此外,政府财政也补一点(这也是促进新生代劳务工与城市融合的必要投入)。应该看到,这样的资助不仅有利于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举办定制班的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成教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了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途径,能彻底解决成人高等教育中种种“背离”现象,对提升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实力,拓展发展空间,服务好区域经济能起重大作用。可以预见,随着高校的不断努力,企业领导认识的逐步提高,成教业余大专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将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城市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也将在新生代劳务工群体的素质提升进程中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付小平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

第二篇:成人高等教育校外函授站管理研究

一、新形势下成人函授教育工作简述

(一)我国教育体系中成人函授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知识内容都在不断更新,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需求量逐渐增加,尤其是从业人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学历的高低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内部的职员只是依靠在校学到的各种专业知识无法适应现代工作的具体需求,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更多的新技能,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于一些在职人员接受的各种继续教育成为了新时代的必然需求,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成功经验,通过继续教育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教育也将从一次性教育逐渐转向终身教育的形式。因此,函授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并将函授教育发展成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并颁发各种法律政策支持函授教育。这就将成人教育推向了非常重要位置,为提高国民素质以及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能够将知识有效的转化成社会生产力。由于国家对人才的重视以及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成人教育迅猛发展,尤其是成人教育的函授教育,为在职人员提供更多学习新知识的机会。

(二)成人函授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难以保证函授教育面授教育的具体时数

保证函授教育拥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关键就在于“教与学”、“教与管”之间建立的教学模式。教育相关部门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已经明确规定,在函授教育中学生接受的面授学习时间需要达到总学时的最少30%左右,其中的主干课程需要达到大约40%左右,每个学期要保证面授的次数不能少于两次,这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函授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想要达到指定的指标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现在的企业大部分都实行了定编定岗,如果教学的时间过长,很难请到假,即使请了假也会直接影响职工的出勤以及最终的效益。如果教学的时间太短又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

2.教学计划以及不同的专业设置缺乏特点

函授教育的具体实施中,过于注重专业自身的系统性,划分的非常细致,往往忽略了专业的实用性以及针对性等。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基本都是以往教学的计划以及教学大纲,这就导致教学的内容与实践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在制定教学内容时,更多的比较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函授教育具有的特点,无法满足大众化的教学任务。

3.教材的内容无法满足函授教育的必然需求

教材内容的制定比较深,无法适应函授教育中拥有较短面授时间的特点,教学内容比较滞后。目前的函授教育,教材的内容无法满足教学的基本需求。一般情况下,函授教育使用的各种专业教材都是直接利用普通本科或者是专科的教材,并不适合函授教育的根本需求,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同时,缺乏辅助教材,没有适合的参考书,指导书以及习题册等,导致教学的质量较差。

(三)提高高等函授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刍议

1.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专业知识的重要传授者,也是函授教育的重要主体,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因此,想要提升函授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首先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师资团队拥有较高的素质不仅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信任,还能够提高办学的基本声誉,保证学生的数量以及质量。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加强专业知识的提升,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教学的能力。

2.疏导函授学生自身的思想,不断加强学生自信

函授学生对于教育以及专业学习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素质观念。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具体规划的相关教育工作,向学生介绍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深入的了解专业相关的知识,提升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基本兴趣,加强学生信心。

3.对函授教育及时进行改革,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存在部分学生出现逃课或者是厌学的现象,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需要及时对教育进行更新改革。首先,教师需要拥有专业的课程观念,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逐渐增加,一些教材的内容需要及时更新补充,对于没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也需要及时删减。其次,规范教师的各项工作,教师需要对学生保持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指导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二、成人函授教育函授站及校外教学点的建设

(一)成人函授教育函授站及校外教学点建设的意义

成人函授教育站点以及校外教学点主要是指拥有法人资格并具备相关培训资质的组织或者是个人并与指定的高等院校举办函授教育签订相应的协议,对区域招生进行宣传,并承担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具体的教学环节,对接受函授教育的学生进行专业的辅导,函授站以及校外教学点是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函授教育具有的基层单位。

(二)成人函授教育函授站及校外教学点建设现状

1.建设函授站以及校外教学点比较随意

随着成人函授教育的逐渐完善,开始满足各个专业不同职业人的各种需求,并建立函授教育的完整结构,学生通过参加相应的考试,不受到资历或者是职业的限制,便可以接受函授教育,但是函授教育并没有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针对市场上各种专业的具体需求不够了解,一些高校对于校外教学点的建设非常随意,这也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声誉。

2.对函授站以及校外教学点的相关管理工作不到位

目前,存在部分函授教育受到各种利益的影响,不重视自身具备的师资情况以及办学的条件,为了达到某种利益盲目建立各种教学点,不能有效的规范教学的基本秩序,并放松了对函授教育自身的质量检查,最终导致函授站以及校外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3.函授站以及校外教学点自身拥有的硬件不够完善

函授教育建立的校外教学点自身拥有的硬件设施是教学的重要保障,随着教学点建立的数量逐渐增多,硬件设施却并没有到位,无法满足函授教育的基本需求,同时,对于校外教学点配备的师资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比较低,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

三、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与教学点管理的建议与思考

(一)建立函授站和校外教学点的考察评估

成人函授教育建立的校外教学点具体的考察评估工作主要分为网络调查、现场检查、开展座谈会等各种形式,通过具体的调查资料或者是调查的数据最终进行全面的考察评估,从而真实的反应出函授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解决表现突出的问题。函授站以及教学点具体的考察评估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通过分析,将理论作为实践的重要思路,并结合已有的成功经验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对函授教育的相关工作进行检查以及修正,最终有效的提升函授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函授站与校外教学点的管理

1.构建教师资源库

教师是函授教育的骨干力量,并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最终效果,函授教育建立的校外教学点一般都是由高校指派专业的团队,对于函授站以及校外教学点的具体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有效的管理教师团队,对教师具有的专业水平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好评估,建立专业的教师资源库,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审查,制定教师的考核制度,从而有效的保证函授教育的质量。

2.加强函授教育具体实施过程的管理工作

对于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任务的制定进行严格的管理工作,对于教学大纲的制定需要选择专业的教学材料以及辅助材料,并充分结合函授学生自身的特点,加强对面授教学以及各种实验教学的考察工作。校外教学点需要根据教学计划的具体内容,真正落实教学任务。

3.加大管理投入

对于函授站以及校外教学点需要加大投入,认真选择教学的场所,不断完善教学需要的各种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在如今社会的经济以及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因此,函授教育以及建立的校外教学点也需要充分的利用各种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并不断改革函授教育的内容,构建管理的具体信息系统,为所有接受函授教育的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服务,利用各种网络技术不断提升函授教育的管理质量,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同时,还需要对函授站以及建立的校外教学点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对于函授教育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管理经验,并精通计算机等技术,利用自身的工作经验有效的完成函授教育的各个管理工作。

(三)成人函授教育教学质量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对于成人函授教育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体系需要确立教育质量的具体标准,逐渐加强对教学的实际管理以及控制工作,构建教育信息相关的监控系统。函授教育具体的质量体系主要包括函授教育生源质量监控,具体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质量监控以及信息反馈体系,保证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目标的管理工作。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对教学质量观念的建立,并结合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建立教学质量具体的保证体系。同时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安排学生接受面授教育,建立教师与学生互相沟通的网络平台,加强学生对教师的监督力度,从而有效的提升函授教育具体的教学质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对管理队伍的建立需要严格把关,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完善函授教育具体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以及质量评价的相关体系。教学质量体系的应用直接影响着函授教育最终的教学效果,同时影响着函授教育的社会信誉。对于教学质量体系具体的构建与应用需要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从而有效的保证函授教育能够向社会提供更多有用的专业人才,加大社会对成人教育的支持与认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人函授教育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同时终身教育的理念不断推动函授教育的发展,对于函授站以及建立的校外教学点的具体管理工作需要抓住时机,结合函授教育自身的特点,发展函授教育应有的优势,从而有效的提升成人函授教育最终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

作者:薛晨冬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第三篇:以人为本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

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1.教学管理理念不当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以管理工作的完成情况作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学生在教学管理体系中的主体性,严格的统一管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多样化发展,这是管理体制自身固有的缺陷,与现代教学管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相差较多;其次教师教学活动被定以硬性要求进行量化考核,致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刻板僵化,降低了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师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原有的教学管理体系重视权利的行使,对管理对象进行集中化、统一化的管理,缺乏人性化的服务意识,学生和教师被当做被动的接受者,致使教学管理工作不具有服务意识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教学管理模式落后

硬性的管理制度,要求教师和学生根据管理规章制度进行教与学的活动,教师必须依照教学制度进行目的性极强教学活动,成人学生则要按照具体的教学安排完成学习任务,这种管理模式不仅限制了教师的自由教学活动,扼杀了其探索先进教学方法的积极性,还制约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另外原有的教学管理工作采取单一的统一管理,管理方式刻板缺乏应有的人性关怀,学生和老师在管理中处于被动位置,限制了其进行自由选择的权利。

3.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教学管理人员大多以任务的完成作为管理目标,重点是权利的行使。对学生进行硬性要求,而不考虑成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以及成人学生自身的特殊性,管理工作缺少创新的育人观念,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管理的发展形势;管理工作者的知识素养及管理技能达不到应有的水平,造成管理工作的重点出现偏差,教学管理人员作为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道德和素质有待提高。

二、提升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1.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的重点是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人的价值得以最大程度地体现,满足其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尊重教师和成人学生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位置,引导学生向多样化、全面化发展,因此必须尊重教师的主体作用,使其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自主权利,并保障其权利的行使和教学自由,使教师发挥其专业自主权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强化其教学技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生作为知识的接收者,应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尊重其个性化的发展要求,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为保障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进一步强化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使其与学生、教师处于平等的位置,互相尊重、共同进步。

2.增强服务意识,改善管理制度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为确保成人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提高管理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成人学生投入时间和资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习,学校作为受益方不仅要提供文化知识方面的帮助,还应使教学管理工作服务于学生,从而加深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有助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成人学生的具体特点不断改进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为管理工作出谋划策,并积极参与相关管理制度的决策,从而使其更愿意接受管理规定。

3.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管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并结合成人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合理地对成人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以学生为中心对管理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履行岗位的职责;不断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及水平,从而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三、结语

成人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注重成人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位置,结合成人自身存在的特点及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从而确保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进而提升成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整体素养。

作者:刘婧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第四篇:成人高等教育困境与战略

一、高校成人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

1.社会服务职能错位导致成人高等教育出现合法性危机

成人高等教育的合法性就是成人高等教育被社会制度以及文化价值观所认可。帕森斯认为,一个组织的合法性来源于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与社会的价值目标具有一致性,从而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并可以从社会获得社会资源。可见,成人高等教育的合法性来自两个方面的诉求:一是本身的特性,二是社会的需求。“成人性”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是其合法性的基础,也是成人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归依。所谓的“成人性”已经不再停留在生理年龄层面的成人,而是包含在心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等各方面的成人性。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升他们独立的经济能力、稳定的心理素质以及履行社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能力。可见,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群体是在职成人,根据成人的地域与工作岗位开展在职教育。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普通高校招生人数过少,成人高校不存在生源问题,因此在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方面都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而是依附于普通高等教育进行发展。无论是人才培养计划还是教学内容与手段,都是简单复制或者移植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以“学科化”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消解了成人特性,形成了“普教化”特点,这就从自身特点上失去了合法性基础。由于教育特色的缺失导致人才个性不鲜明,难以与普通高等教育形成互补和错位,使成人高等教育难以承担自己应有的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失去了自身合法性存在的社会基础。合法性危机最终导致了成人高等教育的日渐式微。

2.普通高校的规模扩张挤压了成人高校的外延发展空间

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使得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张,而造成成人高等教育的规模相对下滑。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占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的62.14%,而至2007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了21.16%,年均降幅达11.41%。而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为24680726人,而成人高校在校生总数为2654596人,成人高校学生占比10.8%左右。其重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原来在职提升学历的成人数量大幅减少;另一方面,普通高校扩招使新增在职人员的起始学历普遍提高,既有的目标人群已经大幅减少,成人高等教育的规模自然难以扩张。而社会的人才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以学历拼资历”的用人标准已经逐步被“以能力定资历”所替代,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人才评价中的地位日渐凸显。基于此,原来以在职学历补偿教育为主的成人高等教育逐步失去了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话语权。话语权的式微引起了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恶性循环,形成了“成人高等教育资源存量不足———增量日渐减少———生源减少———人才培养目标错位———地位进一步恶化”的怪圈。

3.资源吸附力不强导致成人高等教育内生性发展的动力不足

组织的生存离不开资源,高校本身并不能生产资源,必须依赖环境提供的资源,因此,高校属于资源依赖性组织。成人高等教育需要的资源包含教师、资金、生源、技术等,而资金是最为基础性的因素。但是,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经费主要是靠学费收入,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财政拨款几乎可以忽略。江苏省教育经费投入监测报告表明,2013年全省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中,普通高等学校为14837元,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为9486元,普通高中为12788元,而成人高等教育为2462元。显然,成人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最弱。经费占有的不足导致成人高等教育对其他资源的吸附力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优质师资的吸引力不强,特别是很多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普通高校往往将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于“研究型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属于“副业”。除了专门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以外,很多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高校并没有专职的成人教育教师编制,教师担任的成人教育课程不计入工作量,只有一些新毕业的教师、机关工作人员或在读研究生授课,教师发展空间狭小,队伍不稳。如江苏省2008年有成人高等学校13所,在校生36.5万人,但是专任教师只有1652人,兼任教师达到5042人,专任教师中平均年龄为47.8岁,而正高级职称教师只有176人。师资匮乏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人高等教育面向的群体是有较强理解力与自觉性的成人,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应该具有高灵活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形成教学内容与手段更新机制,达到“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教育目标。但是囿于师资困境,成人教育只能沿袭函授、夜大或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培养模式的更新与突破。

二、成人高等教育战略转型的路径选择

成人高等教育困境的形成既有外部环境的原因,又有自身的因素。权变理论认为,在组织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环境占据主导地位,组织则居于次要、被动的地位,组织的行为是被决定的、受制约的和适应性的,组织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组织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适应环境的效果如何”。基于上述分析,成人教育机构必须实现自身转型才能有效适应其生存环境。组织转型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急剧式的变迁,另一种是累进式的变迁,后者更符合我国社会渐进式的大环境。成人高等教育要实现累进式的整体变迁需要理念更新,重建合法性;理顺与优化体制机制,提升办学灵活性;强化内部治理,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1.回归“成人生活世界”,重建成人高等教育的合法性

“大学理念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根本规定,它决定着大学的价值选择和发展方向”。不但如此,对于不同类型的大学也有不同的理念,这些理念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些大学存在的合法性。“理念是战略发展的灵魂,大学发展战略离不开大学理念的支撑,而大学理念只有贯穿到发展战略中才能更好地付诸实践”。可见,教育理念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具有支撑性作用。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首先要抓住成人高等教育的本体属性,确立与本质相协调的教育理念,重建合法性基础。成人高等教育属于教育的一种类型,自然具有教育的基本属性。生活是教育的根本,“如果说教育是人们视野中的一棵大树,那么,生活则是其深埋于地下的根”。从本体论和价值论的角度来看,教育只有扎根于生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同样,只有真正服务于生活的教育,才能不断获得滋养自身成长的养分。可见,教育回归生活是教育本质使然,成人高等教育只有回归成人生活世界才有可能重建自己的合法性。成人高等教育回归成人生活世界的核心是要理解和适应成人生活的样态,而成人生活的世界从属于整个社会的整体状态。知识经济是最具特色的时代背景,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流动与知识衰变的速度急速加快,导致职业变动与知识更新成为必然,因此,成人高等教育首先要消解既有的“终结性”教育理念,树立“终身化”教育理念。而且,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生产方式不同于农耕社会与工业社会“复制式”的生产方式,而是通过知识创新来彰显人的创造性。由此倒逼教育应该在创造未来方面发挥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不可能继续沿袭或者克隆传统的“经院式”的再现型教育模式,而应该根据教育对象具有实践工作经验这一特点,强化成人的实践性学习,提升成人在本职岗位上创新与创业的能力,即“内创业”能力的提升。继而推动成人高等教育从“学历型”人才观向“能力型”人才观转型,让以学科与专业为中心、强调知识系统化的“学历补偿教育”转向以知识向能力转化与提升职业能力的“能力型教育”。同时,成人高等教育需要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让成人高等教育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一样拥有政治与经济上的平等地位,这样才可以促使成人高等教育从“创收型”的教育价值观转向“创业型”的教育价值观。让成人高等教育在“利润动机”肆虐的环境中远离“资源寻租”的办学模式,真正地坚守自己本真的教育价值观,扎根成人的生活世界,以培养成人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为目标取向,重建自身在教育体系中的合法性。如江苏省从2014年开始,对参加全日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退役士兵每人每年补助9000元,参加业余或函授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每人每年补助5400元。这样既可以为社会稳定与发展做出贡献,又能较好地实现成人教育的价值。

2.理顺宏观管理体制,增强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开放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通过管理权限下移、专业设置自主等多种途径对普通高校的宏观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普通高校的办学灵活性不断得到加强。但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还存在诸多障碍。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分属于不同的部委或厅局管理,在管理体制上还没有完全厘清。因此,成人教育管理体制的障碍首先表现在管理权力的配置方面:从宏观体制上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教育部、其他部委之间存在纵向与横向的权力分配问题;从微观体制上看,党委、行政机关之间、教育行政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之间也存在权限分配问题。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于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使成人高等教育难以形成全国性的管理标准,而厅局权力过大而又管理失当,部门利益主导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全局性发展。如一些成人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所属行业主管部门的拨付,而招生计划又是教育行政机构制定,两个部门之间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最后形成决策“断裂”,使成人高校处于尴尬境地。因此,理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加快全国性成人教育立法工作的进程,出台专门的《成人教育法》。用法律取代“条块式”“补丁式”甚至“冲突式”的政策条文或行业管理条例,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党委与行政机关的权利重新进行合理分配,通过管、办、评、督分离原则,建立和完善由分管校长负责的成人教育统筹归口管理机制;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合理分担成本的经费保障机制;从法律层面厘清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通过法律保障它的连续性、稳定性与规范性。特别要扩大和强化地方政府的统筹决策权,发挥地方政府的创造性,吸引民间力量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参与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与管理,逐步形成高效的开放合作办学模式;改变学科中心主义的发展逻辑,以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为背景,重构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向与机制,不断拓展教育对象,开放教学资源,通过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中外合作等方式延伸自身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范围与能力。权力重构必然会重塑权力运行方式,从而改变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过去由于中央政府或主管部门处于权力中心,成人高等教育系统形成了“行政—计划—行政”的运行模式,行政计划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但是,随着社会结构与经济体制的转型,成人高等教育所处的社会权力结构已经从“行政权力”为中心转向了“市场权力”为中心,其中的“市场”既包含了现实市场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包含了潜在市场中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就在两个“市场”中充当中介“服务”的作用,形成“市场—服务—市场”式的运行模式,其依赖方式从“权力依赖型”转向“市场依赖型”,需要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建构灵活的办学机制与充满活力的服务体系,为受教育者的未来发展提供最优的服务,使其公益性与私益性都得到彰显,也可以促使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变。

3.优化内部治理体系,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能力的现代化

高等教育论文范文3

为深入了解新时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和文献资料法的方式,主要对天津市宝坻区口东镇上王各庄村和于古庄村中青年农民,就关于农村自学考试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对自学考试是否了解及怎样看待,学习过程中能否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平时怎样参与助学辅导,对自学考试的意见及建议。调查发现,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民参加自学考试人数很少;二是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农村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三是助学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四是社会总体对农村自学考试不够重视。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民参加人数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学考试在农村的知名度不高

调查了400人,其中上王各庄村260人,于古庄村140人,调查对象主要是初、高中毕业和少部分小学毕业的中青年。统计显示,只有3.5%的农民了解或者知道自学考试。

2.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农业生产结合不够紧密,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问卷调查显示,自学考试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实际农业生产有差距,不能理论结合实际。其他地区也存在这种现象,如湖南省,在理论教学方面,多为短线式的应试辅导,学生机械式学习,深度广度都不够。大多数课程内容未及时更新,忽视实践教学,忽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中缺乏必要的实验、实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造成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学生实验能力和职业技能不高。

3.助学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农村考生只能到市里参加助学辅导,距离远、交通不便,很多时间都浪费在路上。有农民表示,当初想参加自学考试时,不知道向哪里咨询,经多方打听才得知,但又需要到市里,还有后期参加助学辅导、考试等,因为太麻烦就取消了参加自学考试的打算。还有农民表示,前段时间给区自考办打电话询问报名事项,工作人员告诉他,需要上网报名,结果自己在网上尝试了好长时间也没能报名成功,现在都是信息化、网络化,这些东西以前没怎么接触过,一时半会儿还真弄不懂。农村大多助学辅导体系不健全,造成了考生咨询、参加辅导、毕业等环节的困难,加上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考试通过率极低,致使一些考生失去学习的热情。

4.大学生就业难、农民个人自信心、厌学心理、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报名热情

近几年,每年有几百万的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就业形势不乐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400名中青年农民中,有农民表示对于报名参加自学考试感到自己基础薄弱,担心学不好,不能毕业。有农民结合自己以前的上学经历,觉得学习很有必要,但是自己很不擅长学习,成绩也不好,因此,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农民根本就不想继续学习,认为没有时间、学费等。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自学考试在农村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栏、网络、电视、报刊、广播等各种渠道全方位宣传,使农民了解自学考试的性质、助学服务、考核方式、毕业条件、政策、专业及课程设置等。同时,对于参加自学考试人数比较少的地区,干部可主动上门动员,耐心讲解,以点带面,逐步扩大规模。可聘用当地有威望的能人,经过岗前培训后作为村级联络员,专门负责宣传、咨询、动员等工作,联络员所需工资费用由政府负责协调解决。每村聘用一名,由乡镇自考办负责管理。大力宣传因自学考试而获得成功的先进人物事迹,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的氛围,使农民明白要持续地学习才能更有能力建设新农村、推动城镇化建设,以跟上正在不断变革的社会。

2.更新专业及课程设置

专业及课程设置应突破现有模式,考虑到实用性,因地制宜,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标。有些地区的农民大多以进城或村庄附近工业园区务工为生计,主考学校可以开设建筑、室内设计以及与园区产品生产相关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专业;在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地区,可以开设食品加工、水产养殖、鱼虾病防治等专业;在乡镇企业较多的地区,就可以开设一些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可开设旅游管理等专业。在教学上应借鉴职业院校的经验,注重高等职业教育对考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手脑并用,让考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3.建立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助学体系

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指出:“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关键措施是助学到农村,最好到乡镇。否则,面向农村将是一句空话。”1999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农村乡镇自学考试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建立农村自学考试服务体系纳入大教育的管理范畴。同时,明确了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责。因此,就目前助学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来看,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对于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来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经调查一些地区发现,有乡镇没有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如果需要助学辅导,必需到城里。农村相对城市,信息、交通、经济等较不发达,对农村考生很不利。因此,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务必提高认识,将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建到乡镇上,有条件的可建到村上,做好协助报名、宣传、咨询服务、助学等,将上级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特殊情况下,没能建立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的地区,可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如开办民办学校等,同时自学考试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

(2)采用分层教学法,借助信息化手段教学。农村居民的平均文化水平相对城市较低且参差不齐,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数据库资源开展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考生主体性作用,这样一方面缓解部分地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问题,另一方面可提高助学辅导的效率。同时还能培养考生的自学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对于师资建设,自学考试主管部门、主考学校要联手打造一支农村自学考试的专业队伍,广泛吸纳农业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在种植或养殖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的农民为专兼职教师,认真研究自学考试的教学规律,形成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同时,自学考试主管部门应牵头搭建专兼职教师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形成研讨教学、考核等的长效机制。

4.改进考核方式

在不降低标准的情况下,适度减少理论课考试或者将考核改为考查,增加实践课课程、过程性考核课程所占比重,降低考试难度。可以将考场设置在田间地头,特别是对果树修剪、拉枝整形等技术的考试,这样在现实的环境里考核,一方面更能检测考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能引导考生平时学习时,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针对有些理论课考试,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考核,由自学考试主管部门、主考学校开发一套在线考试系统,这样学生就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考核,不但节约了成本,而且提高了效率。

5.完善激励机制

对于自学考试取得好成绩并顺利毕业的考生,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所需资金由地方政府协调解决。同时,自学考试主管部门、主考学校应召开表彰会,利用宣传栏、网络、电视、农村大喇叭广播等媒体宣传优秀考生先进事迹,以形成学习先进、崇尚自学的良好氛围。对于取得自学考试毕业证、学位证的考生,由地方政府协调,在自主创业、就业、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照顾。

6.把自学考试作为一项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指标

高等教育论文范文4

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褒贬不一,争论不断,究其原因,主要是看人们持认识论观点还是持政治论观点来评论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这一现象。认识论哲学认为高等教育是研究深奥知识的学术机构,追求精神知识价值。政治论哲学强调高等教育应该为国家社会服务,通过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均等实现社会的公平。如果没有政治论哲学,高等教育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国家发展就失去了发动机。如果没有认识论哲学,大学就无法成为区分善恶、区别真理和谬误的伟大仲裁者,成为树立知识标准和思想标准的精神阵地,成为“社会良心”的代言人。从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哲学观来看,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既不为国家的政治目标做出努力,也不献身于对无涉价值的真理进行探索,是没有存在理由的。然而,每一次新高等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其背后都有着支持它们存在的哲学依据。多元化的哲学依据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资本论哲学认为高等教育在创造文化财富时,也直接创造着经济价值。对于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而言,建立在单一的高等教育哲学上也是难以想象的。作为新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哲学基础究竟是什么呢?从大学功能、国家政策与制度、满足社会需求及服务社会功能上看,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倾向政治论的哲学基础;从营利性大学的办学价值理念与营利行为看,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倾向于投资收益的经济论哲学。因此,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哲学基础是政治论和经济论哲学基础的综合体。在新自由主义指引下,美国采取了市场化、私有化放松管制等政策,在这些政策背景下,营利性教育组织获得了认可,并且在此领域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公共产品观念不断地削弱,私人产品观念持续增强,政府、大学以及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正在赢得一种新的身份认同:一种既与传统大学相同的,又不同于传统大学的逻辑。在美国,1996年教育部重新修订《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机构给予新的解释,对公立学校、私立非营利性学校和营利性学校进行了界定。营利性大学必须开设准学士学位或准学士学位以上课程,课程授课时间在300学时以上,学校开办两年以上并和教育部签署相关协议。1996年前,美国教育部把高等教育机构限定为那些教育部承认的认证机构评估认可的学校,这一规定将大多数营利性学校拒之门外。对营利性教育机构与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分类进行管理,并且提供法律保障,这清楚地表明,营利性大学需获得教育部所要求达到的标准,这样有利于在教育领域获得一定的地位。

二、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争论:经济视角与质量视角

围绕着高等教育是否应由营利性教育组织提供而产生了激烈的争议。总体看来,美国学者对营利性教育组织的态度分为三类:

(一)持全面肯定态度,认为市场逻辑的利润动机与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成正相关

“营利性大学,不需要隐藏追求利润的动机,它们对使用财务资源负有责任,对追求利润的动机不需要什么借口。如果高等教育没有什么利润可赚,这些机构也不会首先考虑进军这一产业。”营利是股东模式企业不可避免的动机,对于营利性大学,利润动机被诠释为一种影响整个机构的要点法则。营利性大学营利的一个原因是它们把收费标准定位在能赢利的基础上,同时在学生市场这一水平上又具有竞争性,能够被学生接受。这类学者的主要观点认为营利性教育与高水平的教育质量相关,获得利润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至今还没有听说哪个营利性教育组织不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却能生存下来。营利与非营利教育组织的效率水平是基本一样的,成本也差不多,然而非营利教育组织比营利性教育组织的费用昂贵。营利性教育组织比非营利性教育组织提供的社会环境好,非营利教育组织比营利教育组织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服务,因此,非营利教育组织与营利性教育组织的区别在于质量与效率。

(二)持认可态度,但是担心教育质量,认为利润动机可能会降低教育质量

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市场运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教育市场由“学生兴趣和雇主需求”两大需求组成。学生寻求一定的学术课程种类,雇主寻找一定教育背景的毕业生。由于市场过度需求,传统非营利高等学校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在适宜的制度和市场环境中,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聪明地把自己定位在这两种需求之间,试图满足这两种需求,来占有因教育市场过度需求产生的市场空间。然而,面对投资者追求利润的贪婪与不受约束性,学者们则担心这种不受约束的利润动机会降低教育质量。道格拉斯(Doug-lassJ)在《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增长与巴西效应》一文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种营利模式在下个世纪会怎么样?目前美国政府为了提高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创造性地运营营利性教育模式来提升民族的劳动力。但是国家与州政府担心,营利性教育机构的营利模式、低学位的完成度、学位的低质量、高学费、高负债以及毕业生的低就业率等问题。或许这种大规模的不受约束的营利教育机构增长就意味着营利性行业的结束。尽管有着这种担心,但是我的预测是营利性行业在长期内趋于增长趋势,不仅仅是因为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还有公立教育的缺陷。”

(三)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营利是低质量的诱发性罪因

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毫无节制的推销。在学生报考决定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或招生人员无意中没有根据准确信息引导学生,有时可能会误导学生,使消费者无法短期判断其质量优劣,营利性教育组织很可能利用这些不对称信息欺骗消费者,以次充好,谋取最大化利润。其二,追求利润的动机也有弊端———即贪婪,是不加抑制地追求越来越多利润的欲望与行为,当这种追求利润的动机不被限制时,就会毫无遮拦地侵犯作为教育宗旨的人才培养质量价值观。威廉姆(WilliamB)从历史以及当代的角度考察了营利性行业诱发罪因的行为本质,分析指出营利性教育行业市场结构与政府政策在促进犯罪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不管有多强硬的规定,这些行为很可能继续进行。菲利普.阿特巴赫认为“这些新型院校往往是企业化的”———它们利用“市场需求”,宣传它们的“产品”,基本上按私人企业的方式运作。这类营利性院校大多数不符合规定,质量参差不齐,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测评这类院校的质量和效益,以及如何确保学生获得关于这些院校的可靠信息。营利性高等教育有责任向公众提供有关课程质量、学位和证书的有用性和他们办学的其他细节的信息。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营利性院校的实践一般基于“货物出门,概不退还”原则,只有购买者(学生)自己当心。

三、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研究: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

从宏观视角看,国外学者对于营利性教育组织的研究起步较早。首先,经典理论研究成果丰富,逐渐成为研究营利性教育组织问题的理论基础,如市场化、市场竞争、三次产业、人力资本、知识经济等方面的理论;而体制灰色地带及第三条道路理论认为“市场也有缺陷,主要是质量监控问题”,第一次论述了市场经营与教育质量的关系。其次,把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宏观上介绍营利性教育组织的概况。例如,阿波罗教育公司创始人约翰•G•斯柏林(JohnG.Sperlin)和罗伯特•沃伦•塔克(RobertWTucker)于1997年所写的For-profitHigherEducation:DevelopingaWorld-ClassWorkforce一书中,既讨论了美国成人参加营利性大学的学术和经济优势,也探讨了营利性大学在美国所受到的限制和联邦政府该如何创建高等教育组织的发展环境。约翰•G•斯柏林在2000年推出著作RebelwithaCause:TheEntrepreneurwhoCreatedtheUniversityofPhoenixHoboken讲述了作者的创业故事,其中涉及阿波罗教育公司的创立过程。本杰明•赫伯•约翰逊森(BenjaminHeberJohnson)等人著的系列论文集StealThisUniversity:TheRiseoftheCorporationUniversityandanAcademic讲述了大学公司化的问题,其中也讨论了商业模式与学术质量的关系。从微观视角看,国外学者往往聚焦某个具体问题深入阐释,如研究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动力因素、发展历史、组织特征、运营特征、办学模式、利润特征以及营利性教育质量等方面。例如,在形成与运营特征的研究方面,威尔达斯凯(WildavskyB)研究了营利行业的具体特征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全球趋势,营利性教育组织锁定了大批量的非精英学习者,为他们提供实用性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营利性教育机构的快速增长,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运用应用技术方面远远强大于他的竞争对手———传统教育。营利性教育组织的新形式迎合了学习者的需求,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既满足国内又伸向跨境教育,由美国简单输出到世界各地,充分彰显了营利性教育组织的市场活力特征。道格拉斯(DouglassJ)在“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增长与巴西效应”的研究中,把当今美国的经验称之为“巴西效应”,传统公立大学不能满足剧增的市场过度需求,政府就允许营利机构填补市场空缺,逐渐形成巨大的、某种程度上起主导作用的营利性教育提供商,这种模式输出到许多发展中国家,比如巴西(50%的学生进入营利性大学学习),还有韩国、波兰等国家。总之,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崛起作为一个历史现象与现实存在,虽然不如传统大学历史悠久、受人瞩目,但是这些后起之秀以它商业与学术相结合的经营方式,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投资收益,力求实现营利与学术的双重办学目标,达到大学与学生的互利双赢。作为学术组织,大学在本质上是一种非营利组织,不以生产商品、提供商业服务和营利为宗旨,主要提供社会性、公益性、公共性的服务,追求如何更好地提供这些服务。然而营利性大学的营利行为与市场运营模式是对传统高等教育领域的公益性价值、办学模式的新挑战。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全球现象,并且它还会呈现出继续扩张的趋势。笔者通过“市场视角、哲学视角和政治视角”研究了营利性教育组织的发展图景:市场需求导致了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产生、发展与繁荣,政治经济论为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合法存在提供哲学依据,最终,政府、大学以及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获得了一种与以往既同质又异质的新的政治身份认同。针对各界人士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争论,笔者透过“经济视角和质量视角”梳理学者们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三种观点:支持营利性教育观(与高质量相关),认可营利性教育观(但是对质量的担心),以及否定营利性教育观(低质量的诱发罪因)。最后,用“宏观与微观的视角”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研究主题,为今后研究营利性教育组织问题确定了微观位置。

四、启示与借鉴

高等教育论文范文5

自2008年教育部颁布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后纳入民办高校统计范畴的独立学院,属于典型的政策性催生的民办本科高校(针对20世纪末出现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教育部于2003年下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2008年颁布26号令)。回顾2007年以前的中国民办高校发展历程,历时二十多年的新时期中国民办高校发展,其数量增长虽然较快,但主要是专科层次的民办高校占主导地位,以职业技术学院占绝对优势,这一方面表明民办高校的发展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说明民办高校发展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民办高校的教育成本几乎全由学生及其家庭承担,不仅增加了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形成了民办高校及民办高校学生的“次等身份”和边缘化。

从生源状况来看,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划分为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和专科批,目前尚没有纳入第一批招生的民办高校;对于纳入第二批招生的民办高校,每年的实际录取分数线基本处于本录取批次的“踩底”状态,甚至需要降分录取才能完成招生指标;部分民办本科高校(包括绝大部分独立学院)纳入第三批招生,这就决定了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对于专科层次的民办高校招生工作,处于同样的被动状态,不容置疑地只能接纳“踩底”分数的生源。

三十多年的新时期中国民办高校发展历史,虽然已显示了其巨大生命力和庞大的社会需求。但是,将民办高校置身教育公平视域下与公办高校进行比较,民办高校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教育成本的单一化承担机制(学杂费收入是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唯一收入来源),增加了受教育者的个人教育成本,影响了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降低了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阻碍了民办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限制了民办高校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发挥。因此,构建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对促进中国民办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依据

1.民办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征与公益性

根据经济学原理,产品或服务按其在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可以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由市场提供、准公共产品则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高等教育向公众所提供的是一种高等教育服务,其直接产出是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增进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或者说是人力资本的形成,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这种准公共产品特征本质上是不分政府举办高等教育或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的,因此,民办高等教育向公众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是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属于社会公益事业范畴,政府作为社会的者,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分摊相应的教育成本。对于同属社会公益事业或共同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公共财政投入单纯地倾向于公办高等教育,存在财政政策本身的公平性问题。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目的是吸纳社会资本投资高等教育事业,这已经为政府分担了一部分社会责任,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维持和发展,如果没有恰当的政府公共财政投入补偿机制,民办高等教育必然走向困境。诚然,目前在助学金、奖学金政策方面已体现了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有限公平性,但应该由公共财政承担的部分转给了学生及其家庭,形成了民办高等教育的高收费现象(这种高收费是经由物价部门认可的),并由此引发民办高等学校在生源质量、社会认同和发展等方面的社会不公平,形成了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的不公平性。黄彬(2012)认为民办高等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公共财政应该在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结构中承担补偿责任,并提出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教育成本分担模型。笔者认为,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公共财政支持方面,政府不仅仅是补偿责任问题,而且是社会责任问题,即政府必须通过公共财政资源对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给予同等待遇,至少应承担一定的公共财政资源补偿性投入责任。

2.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经历了利益相关者影响、利益相关者参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三个发展阶段,是指法人组织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法人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诸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是某些主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胡赤第、田玉梅(2010)认为“,利益”代表利益相关者的质规定性“,相关性”代表利益相关者的量或程度规定性,可见高等教育事业的利益相关者是一个资源联合范畴。潘海生(2007)认为,利益相关者获得的控制权大小是按其与高等学校的利益相关程度和他们参与大学治理的意愿和能力来分配的,并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大学经营者)、关键利益相关者(政府、大学教师)、紧密利益相关者(企业、学生)和一般利益相关者(学生家长、社区)。

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从利益获得的角度来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所以社会是最大的利益相关者,政府社会进行管理,也可以说政府是最大的利益相关者;高等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人力资本提升,同时也使教职员工获得职业发展,他们都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可能获得“合理回报”(我国公办高校的政府投资不追求回报),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社区和某些社会团体也可能受益,也属于当然的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法人组织的高等学校,诸多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建设、办学行为、毕业生质量、社会声誉等,直接或间接地对学校发生影响,同时也对大学存在个人或者团体的利益诉求。既然存在利益获得或者说具有利益诉求,就应该具有一定的投入,有投入才有利益,不管是经济的还是非经济的,这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重要启示。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者利用社会资本举办了高等学校,承担了建设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基本办学条件保障,在以后的办学过程中,维持性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必须是政府、受教育者和社会力量共同分担。

3.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教育成本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之分。教育的直接成本是社会与个人为教育而直接支付的费用总和,它分为社会直接成本和个人直接成本。教育的社会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国家、政府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以及社会集资捐资的经费;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诸如学费、杂费、书籍文具费、住宿费、交通费和生活费等。教育的间接成本是社会和个人为教育而间接支付的费用,它由社会间接成本和个人间接成本两部分构成。教育的社会间接成本包括学校所使用的土地、建筑物和其他设备等,如不用于高等教育而可能获得收入(租金或利息);学校所使用的物资设备因用于教育而免征的税收;学生已满劳动力年龄因入学而失去就业机会,社会可能获得的税收等。教育的个人间接成本是指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力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

20世纪50年代,社会责任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使当时的高等教育中学生承担的成本份额迅速下降,各国政府普遍加大了对私立学校的经费资助和政策影响。1986年,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D.BruceJohnStone)在其《高等教育成本分担金融与政策》一文中提出了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无论在什么社会、体制和国家中,教育成本都必须由纳税人(通过政府)、家长、学生和社会力量等方面的资源来分担,这种分担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利益获得”原则,即谁从教育中获得利益,谁就应当支付教育成本,且获益越多者应支付更多的教育成本;二是“能力支付”原则,即教育的利益获得者按支付能力大小支付教育成本,能力越大支付越多。当今世界除一些高福利国家和特殊国家(如朝鲜)的教育实行免费外,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成本都由利益相关者分担,在这个分担机制中,国家和政府负担教育成本的主要部分。美国私立高等教育之所以发达,因素固然很多,但与其多元化筹措办学经费、合理分担教育成本有着直接关系。在美国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来源中,学费收入占40%~45%、政府拨款16%~18%(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的拨款)、各类捐赠13%~14%、销售及服务收入约22%、其他收入4%~5%,形成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事实上,我国公办高校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已具有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但民办高等教育却始终停留在主要依赖学费收入的现状,这也正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理论模型

研究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首先必须估算高等教育的平均教育成本。表1列出了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来源情况。数据表明,全国公办高校的生均教育成本为2.9718万元/生/年(未分学科门类的粗略估算,下同),民办高校的生均教育成本2.0427万元/生/年,由此可以推断,未来五年内的生均教育成本应为3万元/生/年左右。对于公办高校而言,生均财政性经费为2.0126万元/生/年,学杂费收入仅占办学经费的16.92%;与之相比,民办高校的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为0.1239万元/生/年,学杂费收入占办学经费的79.71%,形成了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在公共财政资源享受方面的严重社会不公平现象。同时,从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生均教育成本消耗来看,民办高校生均2.0427万元/年,而公办高校生均达到2.9718万元/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培养过程的差异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当然,不容否认,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公办高校的教育经费开支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节约空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按照上述测算,基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未来五年内的生均教育成本应为3万元/年左右(不含膳食费),按照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参考美国私立高等学校的经验数据和我国公办高校经验数据,可以得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理论模型。

1.学杂费收入

据表1中数据推算,2011年全国民办高校学生1.6282万元/生/年,在3万元/生/年的教育成本中,学生及其家庭承担60%,即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718元/生/年,是一种基于现状和物价上涨因素综合考虑。张少雄(2014)认为,若三口之家的年收入30万元,则所能承受的最低学费平均为2万~3万元/年,可见1.8万元/生/年的学费标准对于多数家庭在现行收入的基础上适当动用家庭积累是可行的。

2.公共财政资源投入

目前公共财政资源投入方面,公办高校生均2.0126万元/生/年,而民办高校学生仅0.1239万元/生/年,如果实现民办高校的公共财政投入达到15%,则按2011年民办高校学生规模需要增加财政性投入164.7亿,即在现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基础上只需增加4.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5条规定“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这一增幅完全在公共财政资源的承受范围。

3.专项收入

专项收入是指具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用资金,包括各类科研专项经费、教学专项经费(主要指教育行政部门投入的质量工程项目经费)以及企业为实现订单式培养或委托培养而投入的专项经费等。目前民办高校的专项收入已达到0.1231万元/生/年,占办学成本的4.1%。对于民办高校而言,企业投资是取得专项收入的重要途径和发展空间,计划经济时代的大中型国有企业都有自己的职工大学或培训学校,针对性地培养本企业的技术人员,改革开放以后企业办学逐步并入国民教育体系,但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专门化需求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出现了上世纪末的订单式培养或委托培养,这是回应企业对人才的专门化需求和针对性训练,民办高校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这也正是民办高校未来发展中拓展专项收入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基本都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去向主要为生产第一线的企业,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为了招聘高素质人才,可以在学校设立助学金、奖学金,民办高校应充分重视这方面的潜力,主动设立基金,逐步积累资源。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和办学者应多方努力,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专项收入达到办学成本的10%左右。

4.校产经营和学校创收

民办高等教育投资方的早期投资实现了民办高校的组建和前期运营,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投资者自身事业的发展,还要建立冗余投资机制,即投资者对民办高校的投资规模,不仅要考虑基本办学设施和教育教学场地需要,还要具有一定的超额投资,这部分超额投资主要用于繁衍民办高校的校产,为民办高校的校产经营和学校创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事实上,民办高校在校产经营和对师生服务等方面的创收是客观存在的,一般达到办学成本的5%以上,但是由于不少民办高校还没有完成资产过户手续,这部分收入被投资者占有,随着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制度的构建,校产经营和学校创收必将成为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补充渠道,这部分收入达到办学成本的10%是完全可能的。

5.知识产权及成果转化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地方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其重要的历史使命。随着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办高校已积累了较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依托民办高校自身的智力资源,积极争取科研经费,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拓展办学经费来源。虽然目前民办高校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这部分收入近期内应朝着为学校提供约3%的办学经费的方向发展,长远来看这方面的收益必须达到办学成本的5%以上。

6.校友及各类社会捐赠

高等教育论文范文6

1.政府支出结构。

在研究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文献中,普遍的结论是地区间标尺竞争和官员晋升激励竞赛成为产生地方政府支出偏向的主要原因。尹恒和朱虹(2011)通过比较县级财政可支配转移支付作“增量收入”和“既有收入”的用途,分析了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制度,使地方政府官员获得提高经济增长率的激励,证明了县级财政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乔宝云等(2005)利用1979年~2001年的省级数据,发现地区间财政竞争导致政府存在对资本投资的偏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不足,地方居民的经济福利被忽视了。平新乔和白洁(2006)运用1999年~2002年省级数据研究发现,预算内支出主要用于教育等公共品,而预算外支出则主要用于满足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傅勇、张晏(2007)运用1994年~2004年的省级数据同样发现政府支出结构存在“重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倾向。

2.政府教育支出结构。

Su(2004)认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对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的效果,文章利用两阶段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证明基础教育的支出偏向会有利于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公平,实证部分探讨了公共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廖楚辉(2003)利用Logistic模型验证了政府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支出偏向以及带来的效益增长之间的关系,强调政府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期的重要作用。李贞(2012)从教育支出的地域结构角度,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济收敛概念,提出政府应该缩小教育投入的地区差距,向贫困地区、农村地区以及人口大省有所倾斜。王蓉、杨建芳(2008)认为财政分权对省级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具有显著影响。郑磊(2008)研究认为地方政府之间的标尺竞争、财政分权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规模等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比重产生显著的负影响,而财政自给度具有正效应。上述研究有助于澄清政府教育支出在三个层级教育以及区域之间分配偏向的原因,但很明显,目前国内学术界在对于本科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类高等教育类型的拨款划分比例研究上尚存在空白。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已经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来推进,但从基层实践的情况来看,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迎合我国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以及劳动力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3.职业教育投资回报。

DanielaGlocker、JohannaStorck(2014)利用夏普指数(Sharpe-ratio)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与风险,发现应用学科和职业教育的收益/风险比值要高于大学教育。JonathanMeer(2005)研究发现,职业教育不仅有助于降低辍学率,而且提高了弱势群体的收入。综上,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矛盾使得高等教育需要被重新审视和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在调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中应该发挥作用,但是我国高职高专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因此本文试图对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以及进行分析。

二、实证分析

1.计量模型、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31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地区经济特征,劳动力市场特征,教育发展水平以及政府因素等与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偏向的关系。以地方政府对其所属普通本科学校和高职高专的拨款比值作为度量衡量高等教育支出结构的指标,建立以下回归模型:Yit=β0+βTXitT+ai+uit其中,Yit为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偏向变量,本文使用高等职业教育地方财政支出与高等本科教育地方财政支出比作为衡量;XitT为各影响因素向量;β0为截距项;βT为各影响因素的系数;ai不随时间变化的其他因素;uit为因时而变的其他影响因素。我们将可能影响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结构的因素分为以下四类:具体描述如下:(1)地区经济特征。地区生产总值,来描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地区生产总值不平稳,进行回归时会出现伪回归现象,本文对其取自然对数然后进行差分;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地区的产业结构;城镇人口(或非农业人口)比例,来度量地区的城市化程度。(2)劳动力市场特征。由于部分用人单位招聘设有学历门槛,为了反映本科学历和高职高专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择业差异,我们采用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占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来反映毕业生就业灵活度;分别用就业人员中大专、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来表示地区的劳动力素质或地区对技能型以及理论型人才的需求程度。(3)政府行为。由于考虑到目前我国本科高校具有层次划分,其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也不同。在本科大学中,国家重点建设的中央部委直属重点本科的经费由中央直接划拨,而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由省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拨款筹建。因此,为了研究地方政府在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间的支出偏差,需要剔除中央政府直接划拨给重点本科的经费,表示为各地区本科院校中中央政府给重点本科的拨款比例,但由于我国有11省(自治区)没有中央直属本科学校,因此采用地方属本科学校政府经费与所有本科学校政府经费比值来代替;其次,用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比例衡量地方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分别用央地财政收入比值(收入分权度)、财政支出比值(支出分权度)、地方财政收入支出比值(财政自给率)作为衡量财政分权的指标。(4)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偏向也会受到该地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能力,或者学生对该地区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影响,我们用各地区本科和专科的学生规模作为指标。但考虑到本科学生规模的统计口径并未区分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这样国家直属重点本科的人数未能剔除,因此以各地区本科院校中中央政府给重点本科的拨款比值作为普通本科学生规模的权重。各变量度量指标的数据来源如下:地方属普通高等本科学校、高职高专学校、中央属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普通本科学校经费收入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各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收入情况”;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央及地方财政收入、支出、地方教育支出均来自于《中国财政年鉴》;各地区本专科在校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大专学历占就业人数的比重、城镇化程度(城镇户口人数比例),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

2.实证结果。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为了避免伪回归出现,要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分别采用基于同根假设的LLC检验方法和基于不同跟假设的ADF检验方法,结果显示,地方支付教育支出结构(y)、地区生产总值对数差分值(ggdp)、城镇化水平(city)、人才需求度(xl)、教育资源差异(dedu)、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hedu)、地方支出偏好(dexp)、财政分权各指标(czzj、srfq、zcfq)为平稳数据,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比例(gyrs)一阶差分后平稳,故后续分析中采用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比例(gyrs)的一阶差分(dgy)作为回归分析变量。在进行面板数据回归时,采用Huasman检验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者随机效应模型,根据结果,论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回归方程进行估计。模型1中加入了国有单位员工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这一指标,结果显示其并不显著,同时与模型2进行比较发现,出去这个变量对回归结果影响很小,进一步更换财政分权变量发现,国有单位员工人数指标始终不显著,且去除后对回归结果影响较小,因此,本文认为国有单位员工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结果影响不显著。模型2、模型3、模型4选取了不同的财政分权变量,回归结果显示,各回归变量都显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地区学历需求、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财政分权等指标的系数为正,而教育资源差异和地方支出差异两个指标的系数为负,各变量的系数变化不大,与预期结果相似,因此认为本文的回归分析具有可信性。

三、主要结论

分别来看各项因素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结构的影响:

1.财力充沛的省份有职业教育支出偏向。

从回归结果来看,地区GDP、城镇化水平、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财政分权指标的回归系数都为正,且地区GDP、财政分权和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三个指标的系数较大,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结构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初步结论:财力充沛的省份有职业教育支出偏向,经济发展水平越强、财政收入越高的省份更倾向于缩小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差距。

2.高等教育资源差距大的省份倾向于缩小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支出差距。

从教育资源差距这个指标的回归系数来看,各模型回归系数都显著,且为负数,系数较大,影响显著。地方高等职业教育和地方本科教育在校学生数反应了当地高等教育固有的发展状态和规模,这个指标的意义在于,地方政府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资源差距越大,地方政府越倾向于在财政支出方面进行弥补,缩小这种差距。

3.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学历需求结构对财政支出结构有引导作用。

高等教育论文范文7

编辑出版学发端于我国20世纪中叶,之后,伴随着我国出版产业的形成、发展,编辑出版学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只有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经过20多年,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的院校已经发展到现在的五十多所,为编辑出版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智库又称智囊集团或思想库,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咨询,它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运用他们各自的专业特长,为各领域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国家智库,是在国家决策层面有一定影响、为国家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并对各项决策进行跟踪研究、做出信息反馈。提高国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建设文化强国需要一流智库提供智力支持,在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等多方面,需要智库提供决策依据。

二、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与国家智库的关系

(1)国家智库的工作具有编辑出版活动性质。

国家智库,通俗来说就是国家决策的智囊团、顾问。而他们对于国家决策的作用在于,智库为决策层提供的自己的智力成果——各项有关政策制定的数据分析。智库的强项和生存的根本就是其对各个领域、各个问题所进行的数据搜集、整理、分析,最后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在决策者面前。而完成的这一系列工作过程,就是一种编辑出版活动。智库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担当了编辑的角色,完成了编辑工作对资料的搜集、选择、整理。

(2)编辑出版主体是国家智库的组成部分。

出版主体是我国众多智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出版单位既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同时也扮演者文化部门国家智库的角色。例如,中央编译局,作为出版单位,其负责编译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和领导人著作;同时,也是具有官方性质的智库机构,需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在我国具体国情下的发展状况,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3)建设文化强国的共同目标。

发展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归结为一点就是发展文化,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服务于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大局。而伴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布局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智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是对国家智库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两者有着共同的责任和目标。

三、发展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提高国家智库影响力

(1)编辑出版理论对于国家智库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编辑学就是中国特色的传播学”,不仅从事图书、期刊等出版物的编辑出版活动,也积极研究与出版产业有关的各种传播机制,总结传播规律,达到提高传播效果,扩大产品的影响力的目的。对于需要借助媒介平台、注重传播技巧的智库组织,借鉴编辑出版学相关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2)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中科研队伍是国家智库的重要力量。

高校中以进行学术研究为主要目的、依靠各高校的师资力量,组建的各类研究所、研究中心,其本质上已经是国家智库的一种。利润,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依托中国传媒大学优秀师资和较高的教育水平,在带动本校编辑出版学生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对编辑出版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提供“相关政策、法规和出版产业咨询”服务。②

(3)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为国家智库输送优秀编辑出版人才。

发展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保障。编辑出版学是以培养编辑出版从业专业人员为目的,能够胜任选题策划、资料收集整理、稿件编辑加工、校对等工作。国家智库的工作性质和内容需要专业编辑出版人才,以帮助智库组织完成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形成或文字或音像等有形成果。

(4)编辑出版活动可以扩大国家智库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传播手段及传播网络是国家智库智力成果能否被公众知晓、获得公众支持,从而影响国家决策、社会变迁的决定性因素。一流的智库只拥有一流的思想观点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借助报刊等媒介力量,形成自己一流的传播网络,这样,智库的智力成果才能够有更多的受众,也才能有更大的影响力。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为智库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通过这些媒体平台,智库可以将成果更广泛地传播出去,让研究成果有更多的受众,获得更多的支持。所以,国家智库的发展离不开编辑出版活动。

四、结语

高等教育论文范文8

1.1专业、课程设置相对比较单一

由于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起步晚,办学层低,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专业设置上只关注残障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只是适合残障学生就读,但不一定有就业市场,显得较为狭窄。比如,各大高等院校现阶段招生的盲生,其专业仅限于音乐和针灸推拿等单一的专业;聋生也局限于计算机和美术等相关专业,许多优秀的残疾考生很难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的专业。而所有的课程设置基本是参照结合普通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设置的,这就导致部分残障大学生即使很努力,也完全无法适应这些课程。而对于按照生理残疾分类招收的学生,即使课程设置是面对同一教育群体,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差异性,课程设置也不能完全满足他们学习和就业的需求,依然存在“一刀切”现象。这样就限制了残障学生的发展,无法满足其多元化的需要,阻碍了他们潜能的发挥,限制了他们的就业,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

1.2校园环境不能满足残障大学生的需要

由于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起点低,办学经验不足,无障碍设施、校园人文环境、教学条件、学习资源以及辅助设备和技术等均不够完善。第一,校园公共设施无障碍水平不达标,比如现有的教育环境很难向视障学生提供有声读物或各专业盲文图书和规范的无障碍设施;第二,教育培养机构专业师资力量薄弱,造成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起点也不高,理论素养差,实践操作技能欠缺;专业基础不牢固,业务能力不强;大多数特教教师实质上没有受过正规特殊教育专业教育和考核。因此,很难理解残障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额外压力;也很难与残障大学生有效地交流,不能给于残障大学生针对其残疾类型的、高科技含量的辅助的支持,以至于无法为这些残障大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支持与服务。因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是双向的,学生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才能完成学业,教师也需要接受适当支持来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构建残疾人高等教育支持和服务体系中教师的支持对教师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

1.3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残疾人高等教育办学积淀不足,其发展目标定位还处在摸索阶段,一方面专业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建设和发展缺乏科学的政策导向和宏观指向;另一方面现行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如有些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无法实现视障大学生像健全学生那样进行网络选课;残障大学生的康复系统有待进一步研发,如缺少盲文转换系统,听障手语直译系统等等。另外,参与残障大学生管理的人员,专业素养不足,不了解残障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不懂盲文和手语,也不了解他们群体环境的具体的文化特征,无法与残障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根本没法满足残障大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1.4事务支持不够完善

这种事务支持体系包括学生的心理、思想、经济、就业等各个环节支持。由于残障大学生生理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普遍偏高,招收残障大学生的院校的警惕性不够,这方面的支持不力;由于残障学生认知水平和思想成熟度相对较低,发展其为党员难度较大,所以残障生党员人数较少;对残障学生的经济支持针对性不强,在支持项目上有待进一步细化;残障大学生就业难度远远大于健全的大学生,与就业、创业相关的筹备,积淀工作欠缺,这方面的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2残疾人高等教育学校支持体系的构建

2.1残疾大学生学业支持体系构建

2.1.1专业课程支持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扩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使其具有更宽广的就业选择空间。对于承担残疾人高等教育任务的高等院校来说,要进一步拓宽现有的专业口径,增设新专业,为残障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并且在专业内容的选择上也要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建议借鉴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成熟的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区域经济的具体发展状况、社会市场的需求以及残障学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对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和市场定位认真地进行研究,并广泛征求社会行业专家以及特殊教育专家的意见,比如,聋生具有敏锐的视觉观察能力和较强的模仿能力,其专业不必局限于计算机和美术设计等相关专业,也可将其扩展到心理咨询、法律、语言等专业;美国的加劳德特聋人大学下设交际学院、教育与人类服务学院、艺术与科学院等学院并开设诸多专业供学生选择。当然,盲生的教育也不必限制在推拿、音乐等相关的单一职业教育中,根据视障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听力好,记忆力强等特点,还可为他们提供法律、语言等的人文学科专业,比如,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系开设了盲生学习心理咨询和特教辅导专业。这样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各招生残疾人大学生的高等院校应充分考虑特殊教育相关专业的特殊性,既兼顾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残障学生的特殊性及个体差异,又充分考虑社会市场的需求,突出课程的综合性、特色性和实践性,建设一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色专业,逐步带动其专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残障人培养的质量。

2.1.2特殊需要资源学习中心、相关辅助设备(特殊的学习资料和工具)及技术支持

图书馆要提供各种专业的盲文图书或有声读物;支持残疾人康复系统,如盲文转换系统,视障学生选课系统,听障直译系统,学校主要网络终端配备盲人阅读和输入设备等;提高听障大学生听课效率的实时字幕、FM调频助听系统和课堂笔记员、手语翻译员等;尽可能提供给视障生:扩视机、放大镜、点字列表机、电子触摸显示器、电脑语音合成系统、导盲鼠视障资讯系统以及其他视障电脑资讯系统等学习辅具帮助他们“获取信息”弥补视力的不足;根据肢体障碍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经费情况为其提供手动/电动轮椅、辅助握笔套、按键式滑鼠器、组合式可微调靠背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三大主要职能,包括建立信息通报系统和资源库、开展研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提供综合性的社会服务。这样就能改进残障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其生活独立性,改善其生活和学习质量,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

2.1.3专业化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支持

一流的教学质量源于一流的教师队伍,师资力量是办学的关键因素之一,普通高等教育如此,残疾人高等教育更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这方面建议借鉴国外的经验,针对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状况,承担残障学生教育的高等院校,首先,要把好教师入口关,制定出详细的教师准入制度,严把质量关,以确保教师任职资格达标。其次,符合条件的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努力创造条件扩展特殊教育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并且要把在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公共选修课的相关规定尽快落实,使师范生都能尽快掌握一些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技能。第三,改变师资培养长期依赖师范教育的状况,因为世界发达国家师资大多是综合性大学培养的,综合性大学课程设置宽泛,学科水平较师范学院高,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易于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事实上,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工作岗位越来越需要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这样才能培养出能满足就业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以综合性大学应率先创造条件,在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养上有所突破,做出大胆的尝试,积极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应用性技术能力的双师型高等特殊教育教师,以便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来满足社会就业市场的需求。同时残障大学毕业生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也提高残障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当然,这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给予残障学生爱心和针对性的教育外,还能针对其残障类型提供高科技含量的辅助来支持其学习,即为残障学生提供手语翻译、专门的辅导教师、职业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等,这些均需要高等特殊教育教师具备特殊教育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为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质量保障。

2.1.4个人策略与教学支持

第一,由于残障学生的特殊情况:社会适应性相对较低、专业限制,很难介入教学过程的科学研究,需要个别教育计划(IEP)、同伴辅导等具体到个人的策略;第二,课程教学中尽可能多的渗透实践活动和技能训练,尽可能多的借助具体、生动、形象的PPT;学校也应设立相应的实训室,让学生在教室中实际操作各种设备和工具,掌握职业岗位要求的技术能力;也可以把实践性强的课程,搬到相应的实习基地去,在实践教学阶段完成,比如把园林专业讲授的课程内容转到相应植物的种植场地里,这样教师在种植、养护植物的实践中更形象具体地讲授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残障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会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学会应用型的专业技能。因此,承担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学校既要加强个别化教育,又要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实效性。第三,教学的有效支持离不开教师,教师承担者使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责任;建议教师参与到课堂范围调整及措施决策过程中,并且尽可能保证课程要求不降低;教师也要参与相关政策的评估和制定,但其最关键的作用是根据具体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科学、有效地调整,以便残障大学生尽快掌握适合其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2.2残疾大学生环境支持体系构建

2.2.1建设无碍物理环境

在经费到位的情况下,高校应在行政体系中设立无障碍支援的综合协调机构,并任命专业的无障碍支援策划,从高校整体建设全面发展的大局出发,客观并全面考虑各个细节,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支援方案并一一落实;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应该按“急需优先的原则”,首先建设急需的,如轮椅用的卫生间、建筑物和到路边的滑坡、盲道以及图书馆、教室、食堂、宿舍的规范的无障碍设施,紧接着要给残障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用具,康复设备,图书馆也要补充各专业的盲文版图书资料或有声读物等等,从而逐步完善高校的教育环境。进一步为残障大学生提供生活及学习便利,使其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平等接受教育。

2.2.2人文校园环境支持

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要想短时间内实现物理环境的无障碍有一定的难度,有时候仅有无障碍环境,或者即便是具备了相当完备的无障碍环境,也很难实现真正的无障碍目标,这是因为人不仅仅要有物质追求,更需要满足其精神层面的需求。人作为社会的人是需要周围环境中人的理解、宽容和接纳,渴望参与到群体生活中。因此,从健全的大学生招聘无障碍志愿者,成立服务残疾学生团体和中心,进行同伴辅助,如手语翻译,笔录员等,可以补救不完善的环境而消除其带来的障碍,也可以在高校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2.3残疾大学生管理支持体系构建

承担残障学生教育的高等院校首先,明确办学定位,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合各类残障学生的教育教学规律,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招生部门可以借鉴中职招生的经验,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实行“免试”“免费”入学的制度给残障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持,是他们上的了学、也上得起学,进一步提升残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教务处要健全教务综合管理系统,必须不断地研究开发和促进视障学生选课系统、专业调整、考试调整以确保残障大学生正常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学校内有残障学生就读专业的各个系、教务处、学生处、后勤部门等都应有专兼职的特教工作者,专门负责对残障学生的管理和支持服务。

2.4残疾大学生事务支持体系构建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以生活质量为取向的支持性教育。对于残障大学生来说,学生事务支持体系包括学生思想、心理、经济等各个环节支持,对残障生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教学院负责解决残疾学生的生活困难,尽量把各种补助细化并确保落到实处;协助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从新生入学之初,就要建立学生教育档案,掌握第一手资料,落实每位辅导员的个别教育目标责任制,也可以邀请残障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共同研究教育方案;针对残障学生心理特点,学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评估等方式,形成相对完备的心理支持体系;这就业方面,既积极帮助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及金融管理、税收服务、人际关系处理等选修课,引导他们进行创业计划,加强就业、创业实践,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顺利就业提供支持和服务。以便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自强、自立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掌握就业创业的本领,在学校就开始逐步积累融入社会的经历和信心,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思考

3.1支持是否有效

实践证明,仅具备多样性的支持体系,并不能为残疾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负责提供支持服务的各部门缺少有效沟通,已经成为支持不足与不当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以上多种支持服务若能形成沟通良好、联系密切的支持网络协同发挥作用,比如,在支持可行的基础上,学校各部门明确各自支持服务的任务,然后相关责任各部门在招生、教育及就业创业等各个环节都应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最后各部门还必须通过科学的评估来确保其支持服务的有效性。这样不仅残疾学生、其他普通学生、教师、科研专家和教育一线的管理者均会从中受益。

3.2支持是否延伸

残疾人高等教育不能孤立进行,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支持系统,关键要从残疾人终生,从整体进行宏观调控,使各个阶段残疾人的教育、劳动就业和社会生活的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的高等教育问题。此系统中,教育过程在纵向上是从中等教育自然过渡至高等教育并且最终指向就业及社会生活。所以对于残疾大学生的支持来说,一方面要做好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衔接的支持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构建良好的就业安置的支持服务体系。

3.2.1健全过渡支持

适龄残疾学生由中学进入大学极需接受适宜的服务,以便为进一步受教育做好准备,但目前的这方面的支持几乎没有。然而,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都表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阻碍之一正是没有对高等教育做好前期的支持准备工作。即便过渡支持服务非常重要,处于摸索阶段的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支持服务工作还很不成熟,仍未有效地提供给将要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学生。因此,这部分残障学生便缺少这种过渡服务中的自我提高技能、自我意识、社会技能和职业决策技能等,正是由于这种过渡服务的缺位他们在其高等教育阶段就不能更具体地向教育提供者解释自己的特殊需求,以至于严重影响到对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残障学生后续支持的有效性。

3.2.2加强就业、创业支持

残障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实效性在于其与未来就业的关联性。不完善的学校支持与不理想的就业状况相伴而生,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的发展。而笔者大范围的访谈表明,现实的情况是70%的残障学生无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环节缺乏实践性;《就业指导课》重视不够;一些有关创业的储备工作完全可以在高校完成的,事实上,这方面的工作却极少涉及或根本不涉及,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对残疾学生的职业指导,如与学校协商开设相应的法律课程、金融保险、工商税务、人际交往,创业技能等的课程培训,尽可能举办各种活动为其提供创业实践,以便他们能掌握足以立业的技能,增强创业的本领和信念;同时要加强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机构的联系,及时了解社会市场供需的信息,调整专业培养模式,及早安排残疾人实习,形成学习—实践—就业一体化的机制。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残障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帮助其做好科学的职业规划,等等诸如此类的学校支持的脱节和支持的不充分会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利于残障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也进一步阻碍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3.3支持中是否存在适应不良

实践证明,政策发展对残障人高等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学校实际措施的发展远滞后于理论的关注,导致一部分残障大学生很难在高等教育阶段顺利完成学业,而这些适应不良则很少出现在其他学生身上。2因此,招收残障学生的高等院校应该对这部分适应不良的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对他们的适应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观察和访谈;另一方面,就其适应的客观情况及时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具体状况来调整专业课程,开展心理评估、咨询和疏导,同伴辅导或适当降低学业难度等,来为这部分学生提供足够的,适切的支持和帮助。

3.4支持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