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方法概论范例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范文1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与长处,也都存在着内在局限性。一般说来,在记忆性政治课教学中,只要求达到识记,了解知识的层次,教师可选用讲授法,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有教无学”的弊端,让学生对本门学科中基本概念有一个明晰深刻的把握。在思维性的政治课中,教师可选用讨论法、探究法等新型的教学方法,此类教学方法,往往费时费力,用的太多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基本知识的掌握,过分追求这种新颖奇特的教学方法会适得其反。因此,方法只是学习知识的手段和桥梁,有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方法。

2、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拉近学生与政治课的距离。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政治课脱离实际,导致学生不会用所学哲学、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形成了一种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认为政治课就是讲大道理,说空话,没有学习的必要性,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仅仅是考试前死记硬背突击一阵。因此在高等教育教育中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就应从理论联系实际入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把复杂的社会问题变为简单的做人道理。例如,在讲《思想概论》中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好人坏人,朋友、敌人,深入浅出,使学生能够深刻把握为什么把区分敌我的问题上升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又如讲统一战线理论,让学生联系实际对自己有何启示,使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激发起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

3、实现教学内容活动化,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活动。

(1)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培养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好奇心,大胆使用质疑,把质疑作为学习政治课的一种有效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信仰思想、邓小平理论。

(2)培养学生探究式的思维方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象央视节目《面对面》那样精心设计问题,层层追问分析、归纳判断推理,透过事物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讲《思想概论》中中国革命道路时,先引导学生分析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现状,然后让学生以分析归纳起来作为前提对中国革命进行推论,得出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的道路。然后把它作为原理,讲述如何用这一伟大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3)突破学生探究思维的障碍。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会运用知识。重要的概念,往往死记硬背,似懂非懂。教师应针对这种状况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打破高中政治课的学习模式,按照问题的难易,使学生于困惑中有顿悟,在教与学中能碰撞出学生思想的火花,做到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加强课件的设计和运用。

随着电脑在学校的普及和学生年龄的增长,同时为了避免政治理论的枯燥抽象,加强课件的设计和应用已势在必行。

(1)文字、图片的设计。

凭借电脑的优势,对需要的板书图片加以美学表现,突出教学重点,又清新悦目、色彩鲜明。既便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又给课堂平添了生趣。

(2)动态设计。

动态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课件中插入富有动态美的文字图片,将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从而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3)情境设计。

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相联系的,因此教师应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运用电脑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运用形、声、色的调控给学生感官多种刺激,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求知心理。

二、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改革

高等教育“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但随着形势变化和实践的发展,“政治课”教学内容不能“万古不变”、“一劳永逸”,必须不断改革,那么如何改革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呢?

1、改革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1)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改革必须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文件精神的原则。

“政治课”是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其它社会性质的大学的标志,其内容是党和政府的主张,我们改革“政治课”教学内容不是否定党的指导思想以及科学世界观、价值观,而是在坚持其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有选择地挑选一些内容进行阐述,因此,不管教学内容怎么变、怎么改,仍然要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大政方针服务,否则就与其宗旨背道而驰了。

(2)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改革必须符合现实社会实际的原则。

“政治课”内容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来源于实际生活,但实践是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变化的,因此必须改革“政治课”内容,然而这种改革主要是回答现在提出的问题,让人能走好现在的路,明确未来方向。

(3)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改革必须符合高职学生思想、文化基础的原则。

高等教育学生有自己的特点,对高等教育“政治课”内容进行改革不能脱离高职学生情况,改革不是内容变“多”,不是内容变“深奥”,不是内容变“遥远”。

2、改革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必须坚持三个方法。

改革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门学科,如果对某一方面不熟悉,改革的效果都会欠佳,如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多”、“少”为宜呢?如何具体把握?关键就是坚持什么方法改革。

(1)实事求是方法。

改革“政治课”教学内容要尊重客观实际情况,以对学生有用为准。根据学生学习时间有限和学生兴趣特点,对“政治课”内容该简化的一定要简化,要“忍痛割爱”,必须突出“精简”与“管用”的标准。“政治课”内容改革有三个方面必须考虑:一是考虑学生基础差,理论不能太深;二是考虑学生重专业学习,缺乏理论思维习惯,理论不能太多;三是考虑学生实用主义思想严重,因此理论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理论不能离学生太遥远。对学生讲些什么东西,哪些详讲,哪些略讲,哪些内容放在一块,以一个什么样的逻辑和思路进行讲解,这些都是“政治课”教学内容必须涉及的。

(2)综合方法。

所谓综合方法就是对“政治课”内容要求从宏观上把握,不要求具体化、细化。“思政课”内容本身涉及面广,因此要求面面俱到根本无法做到,改革“政治课”教学内容是把对学生有用的内容集中,按专题进行阐述,要求学生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进行把握。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范文2

《经济法》课程是面向我院药学院中药学(营销方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作为非法学专业开设的课程,《经济法概论》课程具有其特别之处:第一,教学定位与培养目标特殊。我院营销方向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于提高中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追求交易稳定,确保交易安全,事前防范交易风险的知识和能力。其对中药学营销方向学生经济法教学课程的要求要低于法律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第二,前期理论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我院营销方向的学生前期开设的课程仅有法律基础一门。要使学生在无太多法学基础、课业负担沉重的情况下尽可能掌握与企业经营有关的可操作和实用的经济法知识,要求就更高。第三,内容多、课时少。《经济法概论》课程中,需要把握的法律知识涵盖了民法、商法、经济法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仅单行法就有二十个左右,而课时数仅72学时,呈现出内容多、课时少的局面。

二、我院《经济法》概论实践教学现状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地位正愈显重要。从我院目前的专业计划来看,《经济法概论》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68学时,实践课4学时,课程设置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配比例悬殊过大,基本上是纯理论课程。由于实践学时的单薄,使得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在教学模式上,多采用传授—接受式、探究式、现象分析式、合作学习式等较为简单的教学模式,没有切实地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教学模式多样化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多是案例讨论或给学生播放庭审录像等,不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中关于课程设置的要求。

三、对我院《经济法概论》实践教学的探索

(一)以实际应用为切入点,加大实践教学课程比例

目前的教学大纲中,我院《经济法概论》的实践教学环节仅涉及两个章节,即合同法2学时,诉讼与仲裁2学时,共计4个学时。合同法是本门课程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广泛接触到的。诉讼与仲裁是程序法,实践的目的主要是要求学生把握庭审的程序及相关环节。从近年来营销方向毕业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大学一毕业就面临着与相关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需。由于创业的需要,大学生创业之初还会涉及到合伙企业的设立、公司的设立,可能需要向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借贷,会涉及到抵押等担保问题。可见,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实际运用到的法律知识越来越复杂,对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实践要求也越高。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网络的兴起,学生在营销工作中涉及的票据关系量并不大。因此,以实际应用为切入点,对教学大纲的整体结构应及时作出修订,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及课时比例。具体修订为,除原4个实践学时外,企业法、公司法、担保法、保险法、知识产权法、劳动法各增加1学时,共计10学时。

(二)切合实践教学内容,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中心

如今,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可适当互换,学生要变为课堂的中心角色,以突出学习的主体性和必要的主动性。在《经济法概论》实践课中,对于部分知识,可由学生下去广泛查阅资料自学,而老师布置实践作业穿插其中。如合伙企业法中对于合伙企业协议的签订,即可采用课下查、课中做的方法,让学生分组演示协议的磋商及签订过程,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

(三)切合实践教学内容,做到实践教学方法多样化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范文3

关键词:“新工科”;“自然辩证法概论”;创新型人才;教育对策

为应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量子信息等新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教育部2016年提出“新工科”建设构想,成为我国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新工科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其中,重点强调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继续坚持“教育优先”的战略地位。工科研究生作为“提前发展、主动创新”的新生代创新人才的主力军,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专业和新模态的新时挥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教育部等三部门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将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途径,培养具有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正直诚信、团结合作的研究生的目标放在六条具体建议的首条[2]。因此,如何培养满怀创新热情、拥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兼备创新知识与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难题的高端创新人才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关键与目标。“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理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工科”背景下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理工科研究生思想

政治理论课在“新工科”背景下的新境遇“新工科”以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为目标。因此,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应再以灌输引导或教育软控为教学理念,而应将之视为一种精神生产实践,立足于“人的构建”,着眼于“怎样成为人”与“成为怎样的人”。201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与教育部的《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号)[3]规定“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理、工、农、林的研究生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课,聚焦于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和技术观,了解自然界和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面对作为“准科研人员”和“准工程师”的“新工科”研究生,一定要避免“填鸭式”或“一言堂式”教学形式,要转变课程教学理念和范式,时刻注重针对“新工科”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新工科”建设为“自然辩证法概论”的课程教学与改革提供了新机遇与新挑战。

1.“新工科”建设提供了“新型”授课对象

“新工科”建设中发展出新兴工科专业、转型升级的传统工科专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专业等“新型”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往往由于学科的“前卫”,具有知识结构新颖、创新思维活跃等特点,甚至他们其中一些人已经参与某些国家高科技大型工程建设,具备相应的一线工程实践经验。

2.“新工科”建设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的新期待

《中国制造2025》提出对工科人才能力的新要求———兼具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的高级综合性工程师。而“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4]。培养学生的统筹综合辩证的思维能力是“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核心方法论,对于培养“新工科”高级综合性工程师具有责无旁贷的重要作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5]将“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授课对象由理工科扩展到所有专业的硕士,这使得这门课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更多、更重要的支持。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满足“新工科”建设对工程和科技创新能力高需求,“自然辩证法概论”也面临新的挑战与难题。

二、“新工科”研究生创新兴趣与创新意识调查研究与分析

1.调查方法与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调查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工程、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信息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安全工程等10个专业的2018级研究生,回收有效问卷509份。问卷调查题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以客观题为主,旨在调查理工科研究生对于新发现的自然科学知识、新发明的高科技产品或信息的兴趣;另一类是开放题目,允许学生给出具体理由,旨在搜集理工科研究生对于人工智能时代(AI)与“基因编辑婴儿”实验较为具体的态度与看法。第一部分调查学生对每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奖成果信息、科幻类电影或小说、新电子产品以及新科技功能、自然科技类纪录片等四类“新科技信息”是否感兴趣,回答感兴趣的及比例分别是323人(63%)、352人(69%)、374人(73%)、279人(55%),可见多数学生对于新科技信息感兴趣。第二部分对学生获取新科技信息的渠道进行调查。学生获取新科技信息的渠道多元化。“手机、电脑、软件等新发展趋势”较为突出,但只有132人(26%);如“今日头条”等实时资讯软件、网络或自媒体的贡献总体比例较高,有183人(36%);由于《流浪地球》等中国科幻电影的热映,学生对于由科幻类电影或小说获得的“超现实”“超前”“未来感强”等新科技的兴趣大大提高,有81人(16%);对自然科技类诺贝尔奖的成果内容的关注有42人(8%)。后两项均高于普遍预期。第三部分以对人工智能时代(AI)和“基因编辑婴儿”实验的态度为范例调查学生对待高科技的看法。二者看法不一,对AI持“期待”与“期待但有顾虑”态度的471人(93%);对“基因编辑婴儿实验”的“支持”率仅有51人(10%),“支持但有条件”也只有177人(35%),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不支持。

2.“新工科”研究生的创新兴趣以及相应的复杂态度

由调查结果可知,第一,多数“新工科”研究生具备创新意识。大部分学生对高新科技信息感兴趣,其中,63%的学生对新科技极具兴趣,当他们获得相关资讯信息后会进一步深入了解或探索相应内容。这表明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意识是很强烈的。也有部分学生对科技前沿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关注,创新意识淡薄,需要进一步激发创新兴趣。第二,学生获取新科技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多样化的信息渠道不仅表明学生的个体性与多元化,还表明学生具有主动探索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由此,学生的知识储备会因为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而在内容以及理解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这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对其认识进行正确引导。第三,“新工科”研究生对于AI时代持期待态度,但充满困惑和疑虑。多数学生期待高科技的发展,但对于“基因编辑婴儿实验”事件明显不支持,说明他们对于科技创新型时代充满希望,但是具体到伦理与法制困境的科技行为却表现出复杂的心情,其中,既包括对科研创新活动的法制规范、价值判断、伦理评估、责任归属、私益与公益的判定等一系列的困惑,也包括机器化时代对人的境遇、人的尊严与权力等负面影响的担忧等。“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对此领域问题的答疑解惑责无旁贷。

三、“自然辩证法概论”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对策

“自然辩证法概论”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1.课程教学中发掘“新工科”研究生对于创新心理驱动力的“优势需要”,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强化并内化,最终成为其意识的主导动力

创新意识的起点在于人类思维中导向创新的兴趣。兴趣存在于生命个体活动的任何阶段,兴趣的导向性会使个体产生认识和实践的目标,激励着个体时刻准备朝着这个目标进行活动。杜威提出:“任何一种产生目标的冲动和习惯,如果有足够的力量去推动一个人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那么它就变成了兴趣。”[6]因此,“新工科”研究生对新事物的兴趣,尤其对新自然知识和高科技信息的浓厚兴趣是其创新活动的原初本能。创新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正是这种创新活动的原初本能为“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更大可能性。按照杜威的理论,兴趣除了具有“推动特征”和“客观特征”以外,还具有“情绪特征”———兴趣“意味内部的自我意识、情感和价值”。当兴趣出现时,必然伴有情感方式的反应。因此,“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中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创新兴趣,通过积极性的情感鼓励,在自我肯定和社会认可等价值方面使学生获得创新驱动力的“优势需要”,始终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性的创新心理,在原初起始层面鼓励学生形成大胆开拓、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并乐于创新的积极心态。对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反应。真正唤起学生作为创新主体的内在自觉,使创新意识内化为稳定持久精神动力。

2.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前沿科技信息,丰富多学科交叉内容,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灵感与热情

根据当前“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反馈来看,一方面,“自然辩证法概论”由54学时缩短为18学时之后,教师在授课时普遍出现内容多但课时少的难题。于是教师往往只能偏向自己擅长的部分,其余部分少讲甚至无从涉及。如果教师的偏重点与授课对象的专业相近,授课效果很好,但如果与授课对象专业相差较远,则教师与学生普遍反应不佳,因此教学效果会出现同一个教师优和差的极端情况。另一方面,由于现代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发展迅速,无论是自然界或宇宙的新发现新探索,还是高新科技产品的创造发明层出不穷,许多教师的前沿研究知识储备无法及时更新,因此既容易偏离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思维方式,也容易偏离授课对象的知识需求,往往会使自然辩证法的普遍思维方式凌驾于具体的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应用之上。另外,“相反”的极端情况也会出现,即以个例或特殊的经验作为自然辩证法的统一概论,使自然辩证法变成“自然科学之外和之上的自然哲学”[7],这种以偏概全的方式与“新工科”的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自然辩证法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具有多元化的内涵,“当下科学论的视域、论域越来越多元化,研究旨趣也转向科学、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8]。科学(science)来自拉丁文知识(scientia),德文科学(wissenshaft)继承了scientia更全面的内涵,即关于所有知识的科学,因此科学不仅包含自然科学,还包含社会科学。人类追求科学的初衷与动力均是人类福祉。理工科研究生由于长期文理分科以及学科分化,往往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从而对于创新活动的社会责任意识淡漠。“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理工科研究生在校学习课程中为数不多的涉及人文知识的课程,更要担负起培养学生在追求知识与探索真理的科学活动中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责任。在讲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专题时,不仅要强调科学创新的价值中立原则,还要启发学生对科学创新的道德判断、价值取向、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统筹思考,认识到“只有教养与文化、智慧与德性、理解力和判断力、理性能力与审美能力同步发展,才能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与动力”。因此教师要合理平衡自身的知识结构,时刻注重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技术信息的补充,不仅能够以广博的科学与人文的学识打动学生,还可以在展示科学史或当今多领域科技前沿信息的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和见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与创新热情,营造正面积极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互主体性”,教师应充分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对话”,多元化教学方法并举

教材往往是标准化内容的统一安排,缺乏针对性。作为受众的“新工科”研究生专业分化明确,如果刻板地按照统一内容教授,效果普遍不太理想。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新科技信息的兴趣比较高且获取渠道多元化。“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授课方式可以不同于理工科专业课,可以灵活地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课堂讲授与慕课相结合、分组辩论等多种方法,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互主体性”。因为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教与学交互活动的关系,它既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二者相互作用只有实现一种“共振”关系,才能达到最优效果。这种“互主体性”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全面的心灵对话过程,是一种教学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9]。“互主体性”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师在培养和教导学生的时候是主体,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也是主体,这是一种真正将心比心的方式,使得教师与学生均作为精神主体实现相互理解、充分“对话”。教师在授课前可以根据授课学生的专业适当补充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载道”与“渗透”功能,使学生在增加参与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4.引导学生“负责任创新”,帮助学生消除科研伦理担忧和法规盲点,减少科技创新的负面效应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业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创业”一词在《决定》中出现了11次,“创新”一词在《决定》中出现了55次。党的报告中“创新”出现59次,“创业”出现6次。由此可见党中央和政府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因为创新和创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驱动力。大学生的就业更是“两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目前大学教育中创业教育环节薄弱,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并不顺利,因此,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这一独特视角探索创业教育的可能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创业教育好像是两个互不相干的领域,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2017年是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第18个年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795万,约为1999年扩招之初的5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伴随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愈加严峻,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以及就业不稳定等问题长期存在。[1]因此,如何妥善安排大学生就业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方法解决这一难题,比如号召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农村等地去。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还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譬如针对个体经营的,金融部门要给大学生最低5万元的贷款;如果是合伙经营的,贷款数量还要增加;对于小型微利企业,还要按照规定给予贴息贷款;对于需要培训以后再进行就业的,国家还要补贴培训费用。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大学生毕业后的创业率并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大学生缺少创业意识和相应的创业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可以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形成创业意识,再加上开设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不太感兴趣,再加上课程内容本身的原因,学生的总体学习积极性欠佳。如果能够把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与创业教育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创业方面的认知,关键是要找准两者融合的切入点,真正做到寓教于乐。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有助于促进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高等院校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当然要考虑到每个学校具体实际情况和各自的特色,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循的。比如,我们反思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就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缺陷:现在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是专才,并且是能胜任某项工作的“工作者”。所以,毕业后大学生大都是去找工作,而根本没有想到自主创业,这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当前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创业率高达20-30%,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仅为1-2%[2](P281),且成功的比例也不高。鉴于此,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制订创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二、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的因素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里至少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的因素,这三方协同作用的合力就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的机制,下面就从这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1.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行政管理层决定着本校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从历史角度看,创业型大学是大学延续中世纪保存和传播知识的机构,进而发展成为创造新的知识并将其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去的多功能机构”[3](P13)。从西方大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创业型大学是未来大学的发展趋势。虽然每个大学的实际情况迥异,应根据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但大学的发展还是有共性的,一个脱离了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大学即便具有再独特的个性,也不可能有持续性的发展。面对高校扩招带来的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哪个学校率先转变思想观念,顺应高等学校发展趋势,哪个学校就能取得更强的竞争优势。“在未来的高校竞争中,核心竞争力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因此,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将是我国高校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4](P2)创业教育在提升高校的竞争力方面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从教师层面来看。由于现在高校基本上还没有设置创业教育专业,所以这方面的师资力量薄弱,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在目前的条件下还很难得到实现。在这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有所作为,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所有专业的大学生的,如果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这必将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工作要做: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要主动承担起创业教育的重任,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学校管理层要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通过制定相应的战略、制度、机制与具体措施,鼓励有相关知识与经验的老师开设创业教育方面的选修课,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创业教育。3.从学生层面来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也应该转变思想观念,不要把找工作作为唯一的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读大学?大学期间应提升自己哪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为很多大学生根本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或者对这样的问题存在一些误解。他们当中还是有很多人把大学的学习简单地等同于高中阶段学习延续,认为就是应付考试,拿个文凭,毕业了找份工作。这样的大学学习观还比较普遍,其实这种学习观是很片面的,大学的学习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各方面素质和能力都要得到提高,比如说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人文素养等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论是对于就业还是创业,都十分有必要。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

1.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可以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适当地找到渗透创业教育的切入点与侧重点,采取相应的方法设计课堂教育。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可以在培养创业意识这方面做文章,强调意识对物质实践的能动的反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可以结合近现代史中创业人物的经历来说明创业环境和制度的重要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结合创业成功的案例说明道德法律素养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可以结合相关案例说明创业成功者应具备的条件,训练大学生的创业能力。2.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大学生的素质结构中,动手能力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动手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实践环节实现。所以,应多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从事创业方面的活动,比如参加各种级别和层次的创业设计大赛,参与一些成本低的创业活动,做一些兼职,或者做一些市场调研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大学生只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才能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对市场的了解,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同时还可以促使他们在实践中提升创业能力。3.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学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有助于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多举办人文学术讲座,可以邀请国内外的哲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等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做学术报告,也可以邀请创业成功的毕业生或企业家做讲座,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除此之外,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创业文化氛围,多开展创业计划设计大赛等相关活动,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高自己创业的兴趣,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增强自己的创业自信心。鉴于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复杂性,需要调动政府、学校、教师、学生乃至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为中国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雪辉,张宏雷.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因素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11).

[2]应金萍.大学生创业取向及其对环境与政策的诉求[J].社会科学战线,2009,(10).

[3][美]亨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王孙禺,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范文5

[关键词]美国;高校;通识教育

引言

在西方,自由教育也称文雅教育、博雅教育、文科教育、人文教育等[1]。20世纪50年代,“通识教育”取代了“自由教育”一词,变得广为人们所接受[2]。1945年哈佛委员会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InAFreeSociety,中译本《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是美国教育史的一部经典文献。该书指出,广义地说,教育可以分为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和专业教育(specialeducation)。“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而“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能力的教育。该书指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不是两种割裂的教育,而是一个人应该接受的教育的两个方面,两者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目的[3],两者分离就会给彼此带来损害和削弱。该思想被国际高等教育界普遍接受,并成为20世纪后半叶大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美国高校开设通识教育类必修课程,是基于对高等教育基本使命的认识,不仅要培养掌握现代学科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才,而且要使学生成为社会人和道德人,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各个主要领域中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概念、理论与方法,形成判断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宗教信仰以及自己言行合理性的价值标准,从而为将来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做准备[4]。《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指出,通识教育关注继承公共的精神遗产和培养合格的公民,倡导从广义的人的“完整性”,而不是狭义的个人“能力”角度来为学生的人生做准备[5]。原哈佛大学校长德雷克·博克(DerekBok)以领导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修订和学术机构改革而著称于世。他写的《回归大学之道》(OurUnderachievingcolleges)一书旨在重塑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之道。该书从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通识课程的类型、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等方面对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的概况进行了分析。

一、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美国17世纪创建的殖民地学院深受英国古典大学的影响,认为自由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院以古典教育为核心,致力于心智培养和品格塑造。18世纪美国的文理学院和古典课程已经建立得比较完善,本科教育实质是博雅教育。19世纪初,美国的古典教育虽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但主导地位仍未被撼动[6]。南北战争之前,美国的课程都是统一必修的,课程包括数学、逻辑、英语、古典语言,重视学习古典名著。教育旨在训练智力和塑造品格,不在于传输某种实用的知识[7]。南北战争之后,美国随着《莫雷尔赠地法案》的颁布,面对美国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美国大学将自然科学纳入学科体系,传统的古典课程逐渐让位于新兴的实用课程,开设了商务、工程学等职业课程。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埃利奥特(CharlesEliot)推行完全自由选修制,要求取消所有必修课程,让学生完全根据兴趣选修课程。康奈尔大学校长安德鲁·怀特(AndrewWhite)也指出,培养心智不能强硬灌输知识,学生只有充满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心智的效果才更好。之后哈佛大学校长A·劳伦斯·洛威尔(A.LawrenceLowell)扭转了学生只选修一系列入门课程的局面,要求学生选择一门专业进行深入学习,使课程体系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于一体。课程的“深度+广度”的模式逐渐形成。二战时期,多数公立学校提供大量的职业性课程,保留了一些文理专业,要求学生参加指定的选修课程。多数顶尖私立学校抵制职业性强的专业,要求每个学生参加专门设置的概论课程和名著课程。二战之后,美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本科生人数迅速增长,学生群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学生对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感兴趣,不愿接受通识教育,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职业课程,但基本的课程模式仍是“专业课+指定选修课”模式。指定选修课是通识课程的一个类型,要求学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三大领域中各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以确保学生知识的广博性。大学也开发了一些跨学科课程,推出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如荣誉课程、研究实习项目、新生讨论课等。纵观美国高校本科教育发展的一个半世纪,发展方向可大致分为发挥博雅教育培养心智的功能、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和培养科研探究的能力,逐渐形成“专业+指定选修课”的模式。美国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学科和专业的界限,培养融会贯通、见识广博的人才。绝大部分高校要求学生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各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美国高校的通识课程比例约占学生所有课程的三分之一,自由选修课约占四分之一,而专业课程占学生所有课程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8]。

二、美国高校通识课程的类型

根据原哈佛大学校长德雷克·博克对通识课的分类,美国高校通识课程大致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经典名著课程,学生研读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经典的著作。第二种类型是概论课程,内容包括西方文明、科学技术等。第三种类型是探究课程,传授科学家和学者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第四种类型是指定选修课程,一般要求学生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中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9]。

1.经典名著课程

经典名著课程主要由各大领域的经典名著组成。该类课程可以启迪学生思考人之存在、社会组织、物质世界的根本性问题。该课程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心灵自由、气质高雅、具有推理能力的人才,能带给学生更深刻的心智体验。该类课程的优点在于其教育价值,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缺点。名著课程需要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授课教师,适合小规模的讨论课形式的教学,而非传统的大班讲座授课制。教师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没时间顾及这类通识课程,因而抵制经典名著课程。学生也抵制繁重陈旧的、与现实关系不大的课程,实施经典名著课程的院校面临生源减少、财政负担加重的问题。

2.概论课程

概论课程由一系列导论性课程组成,涵盖各大领域,可全景式向学生展现人类文明的进程。概论课程旨在增进学生广博的知识。概论课程的问题是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泛泛而谈,深入剖析不足。小班授课制的问题是师资短缺,而讲座授课制由于班级规模大,枯燥乏味,不受学生欢迎。所以学校在通识教育中很少大规模采用概论课程。

3.探究课程

探究课程传授学者和科学家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旨在“授人以渔”,以不变的探究科学的方法来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探究课程与经典名著课程相比,能够涵盖各大领域和学科探究知识的方法。与指定选修课程相比,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但探究课程仅靠有限的课程来学习掌握科研方法并非易事。该类课程重视方法的训练,但忽视研究方法之外其他品质的培养,忽视学习经典著作或重要的社会思想的研究。4.指定选修课程指定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领域各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修满一定的学分。有些学校将三大领域细化分为更具体的选课范围,要求在学生自由选课的基础上在指定范围内选修课程,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选课,既考虑了学生的选修兴趣,又能够保证学生在指定分配的各大领域中学到重要的知识。

三、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培养目标

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旨在突破学科和专业的界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时代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课程被要求加入通识课程中,高校有责任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优良品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高校教育对培养目标缺乏足够的认识,就无法在实践中保证教育质量;如果缺乏令人信服的、统一的培养目标,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会逐渐演变为由选修课堆积而成的“自助餐”,学科之间互为割裂,难以培养融会贯通的、知识广博的人才。德雷克·博克指出,高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多方面的,不应太过宽泛而缺乏实际意义,也不应太过偏狭而把目标仅仅局限于智力发展领域。他从多样化的美国高校体制提炼出高校本科教育的目标,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和道德意识、公民意识、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素养、广泛的学术兴趣、就业能力。从评估考核来看,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是美国高校开展价值观教育评估的重要方面。据2009年美国哈特研究协会调查显示,77%的被调查高校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位居所有通识能力之首,69%的被调查高校注重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位居第4位[10]。伦理价值规范教育更加凸显培养学生对自身及自身所处其中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伦理价值规范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成为维护社会公德、尊重伦理价值共识的好人。该类课程强调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掌握、探讨具体道德争论与伦理争议,进行独立道德判断与伦理评估的能力[11]。通识教育的这些教育目标是相互作用、相互重叠的,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能够相互促进,特定课程和活动也可以同时实现多个目标。如:道德推理课探讨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写作课程也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美国通识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方法及其他实现途径见表1)。职业性强的专业(如工程学)的课程设计的指导方针,与其他专业一样,不能牺牲其他本科教育的目标,全部开设职业训练方面的课程,学校不能只专注于技能的传授,应向学生提供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多方面的通识课程。美国国家工程院(NationalAcademyofEngineering)要求工程师们接受更广博的教育,时刻以全球公民的标准要求自己[12]。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于2000年重新修订了行业标准,强调从业人员综合能力的发展,如交流能力、道德责任意识、合作能力、文化意识以及对社会政治环境的理解能力等[13]。麻省理工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项目”主任罗莎琳·威廉(RosalindWilliams)指出,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二者应携手并进,这已是深入人心且不可逆转的趋势。学生应该学会为今后生活做准备,学会在这个由技术、科学、人文、社会问题交织而成的现实世界中生活,否则他们将很难学会在这个社会中生活的本领[14]。

四、结语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范文6

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将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其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与心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它是指大学生均应接受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使学生从不同的理解模式来认识现象,获得知识,开阔视野,了解与人生相关的知识、原则和方法。通识教育强调课程功能的广泛性,强调一门科目的多功能性,即每门科目都应当具有完成德、智、体、美几方面教育的任务,发挥德、智、体、美几方面教育的功能。通识教育理念打破了我们多年来对教育方针理解的单一的、纵向的思维方式,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一个和谐的完全的人的整体活动。推进通识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我国近年来对其进行了大力研究和实施。本文以“汽车文化基础”通识教育课程为例,分析了开设该课程所涉及的学科,说明了其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国内高校汽车通识课程开发现状

目前高校均设置了“计算机文化基础”,但尚未开设“汽车文化基础”这门课程,只是在理工科专业开设汽车通识教育课程,如汽车概论、汽车文化、汽车服务工程等课程。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对人们生活影响巨大,高校开设“汽车文化基础”这门通识课程十分必要。笔者认为,汽车文化基础是与汽车有关的知识及其衍生服务的总称,它不是汽车概论、汽车文化、汽车服务工程等课程的简单整合,而是建立在文理多学科基础上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但使大学生了解与汽车有关的多方面的知识,而且使学生更多地思考人与社会、资源、交通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国内高校汽车通识课程开发现状方面,朱余清等提出了高等教育在普及汽车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认为汽车文化教育具有全民性、长期性和专业性的特点,高等教育在汽车文化教育中又具有特殊地位。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汽车文化教育方面还远未达到普及程度,主要表现在:汽车教育的课程开设不普及,一般只限于设有汽车专业的理工院校,非理工科院校的这一课程开出率几乎是空白;汽车文化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以课程选修为主,缺乏内容生动的讲座、宣传活动等;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和适用的教材,使汽车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国高校理工专业开设的这方面课程最早的当推“汽车概论”课程[2,3],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对汽车总体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其一般包括汽车结构特点、基础理论、设计要求、使用性能、保养维修、交通法规、驾驶的基本方法、汽车的新技术等。高校开设“汽车文化”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具有理解汽车文化的能力,其内容涉及汽车原理、汽车修理、维修保养、购车指南、驾驶技巧、汽车保险、汽车历史、车迷天地、名车欣赏等[4]。目前,一般笼统地将汽车文化定义为在汽车发明和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汽车文化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产物,反映社会的形态、审美倾向、人的竞争意识以及思想文化的潜意识。中国的汽车文化尚未成熟。汽车文化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工业设计,它是从社会、经济、技术、艺术等角度,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进行综合性设计;品牌文化,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包括产品的定位、产品的价值取向、企业文化的积淀等;边缘文化,它是汽车同其他文化种类的结合,如汽车摄影、汽车会展、汽车运动、汽车报刊、汽车收藏、汽车模特、汽车俱乐部等。而“汽车服务工程”课程内容一般包括:汽车维修与检测、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贷款、汽车租赁、汽车出租、汽车美容、旧车交易、有关法规等。汽车服务工程泛指新车出厂后进入流通、销售、购买、使用直至报废、回收各个环节的各类服务工作组成的有机服务体系,其所涉及的领域很广。这三门汽车通识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满足专业需要,其内容有些是重复的。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范文7

[关键词]材料概论;双语课程;开放共享课;翻转课堂;建设与实践

近二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各行业对国际化人才需求日趋旺盛。为应对人才需求趋势,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第4号文件指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2016年,我国在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该协议关于毕业生素质要求的12项指标中,很多项和外语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并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更新与外语能力紧密关联起来[1]。当前,互联网得到大面积普及,“互联网+”深入人心。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催生了在线开放课程(慕课)。2012年是世界慕课元年,从那以后,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被打破。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习惯和善于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学习知识、捕捉信息。有专业人士指出:教育改变人生,网络改变教育[2]。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被用于制造一切有用制品的物质。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能力的人才,国内多所高校选定材料类专业的先导课进行课程改革与双语教学[3],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顺应时展,搭上“互联网+”快车,教学团队对材料概论双语课程进行了开放共享课的建设,并及时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实践。本文对其课程建设的过程进行整理总结,希望对其他课程建设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开放共享建设课程的选择

通常来讲,一个四年制大学本科专业会有70—90门课程,合计150—180个学分。在所有的课程中,有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等。是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呢?我们通过调研和调查问卷,认为并不是任何课程都适合进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经过讨论和权衡,我们选择“材料概论(双语)”进行在线开放共享课程的建设。在本校的最新版培养方案中,材料概论(双语)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主干课,也是专业入门课。本课程的开设将注重加强材料领域的基础知识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本课程将采用中、英文双语进行授课,对于巩固英语学习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毕业生具有导向作用。其主要知识目标是熟悉材料的基本概念、材料的基本性能、材料的分类和材料学科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掌握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结构特征与基本性能,以及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具备归纳、总结材料科学的研究进展、材料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它并不像一些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更多地和学生互动才能掌握,所以更适合进行开放共享课建设。

二、课程视频录制与建设

得益于学校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重视,本课程在2018年被学校立项资助进行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为方便老师进行视频录制,学校邀请了多家平台公司到学校进行宣讲,供老师们进行选择。为便于及时沟通和节约时间,本课程的录制选择了在学校有驻点的智慧树。通过和平台公司沟通,公司为课程配备了课程顾问,可以全程、方便、及时地就课程视频的制作进行讨论。根据课程顾问的建议,课程团队选择了合适的录制方式。视频录制前,平台公司会把相关准备模板和要求告知课程团队,团队根据自己的安排预约录制时间,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在去录音棚之前发给课程顾问进行PPT润色等工作。录制过程中,需要主讲老师和工作人员加强配合,提高效率。视频录制完成后,经过视频工程师的编辑加工,再返回给团队,进行检查,有问题的话提出修改意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共录制43个视频,每个视频时间长度5-20分钟不等,总时长426分钟,其中材料基本知识6个、无机非金属材料5个、金属材料10个、高分子材料10个、复合材料6个、先进功能材料5个和材料分析测试表征1个。课程章节的全部视频录制完成后,可以进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按照学校要求,本课程除了由平台公司进行共享课的建设外,还需在学校自己的课程平台进行建设。由于本课程开展历史比较长,历经多个版本的培养方案,相关资料比较丰富,我们按照一定的框架进行建设,主要包含首页、课程章节视频、课程团队、教学资源、教学文档、课程改革与建设、教学活动等课程内容。

三、课程翻转课堂的实践

课程建好之后,团队结合线下教学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任务有两个课堂,一个课堂只有一个自然班,另一个课堂有两个自然班,也刚好可以进行小班化教学效果的探究,可以为开展小班化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2018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共有3个班97名学生,根据班级班主任的配备情况,1班设为一个课堂,共33人,2班和3班设为一个课堂,共64人,两个课堂的上课起止周次一致,授课老师一致,期终考试时间一致,试卷批阅老师一致。教学过程的其中一个要求是结合教学进度自行观看视频。在每一个视频的中间设置有问题,回答正确才能继续观看。每一章节都有一个测验,题型为判断和选择,一般为10个。为探究两个课堂课外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学习效率,作者统计了每章节测验获100分的人数和百分比。各项百分率表明,两个课堂观看视频的章节测验得满分的百分率没有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和课外作业的表现(未列出)一致,难以区分好坏。也可以说明,线上视频受到大部分同学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曹晓卿,王利飞,林鹏,等.渐进式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实践[J].大学教育,2020(5):106-108.

[2]吴岩.建好用好学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努力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J].中国大学教学,2018(1):7-9.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范文8

[关键词]材料概论;双语课程;开放共享课;翻转课堂;建设与实践

近二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各行业对国际化人才需求日趋旺盛。为应对人才需求趋势,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第4号文件指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2016年,我国在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该协议关于毕业生素质要求的12项指标中,很多项和外语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并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更新与外语能力紧密关联起来[1]。当前,互联网得到大面积普及,“互联网+”深入人心。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催生了在线开放课程(慕课)。2012年是世界慕课元年,从那以后,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被打破。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习惯和善于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学习知识、捕捉信息。有专业人士指出:教育改变人生,网络改变教育[2]。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被用于制造一切有用制品的物质。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能力的人才,国内多所高校选定材料类专业的先导课进行课程改革与双语教学[3],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顺应时展,搭上“互联网+”快车,教学团队对材料概论双语课程进行了开放共享课的建设,并及时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实践。本文对其课程建设的过程进行整理总结,希望对其他课程建设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开放共享建设课程的选择

通常来讲,一个四年制大学本科专业会有70—90门课程,合计150—180个学分。在所有的课程中,有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等。是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呢?我们通过调研和调查问卷,认为并不是任何课程都适合进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经过讨论和权衡,我们选择“材料概论(双语)”进行在线开放共享课程的建设。在本校的最新版培养方案中,材料概论(双语)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主干课,也是专业入门课。本课程的开设将注重加强材料领域的基础知识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本课程将采用中、英文双语进行授课,对于巩固英语学习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毕业生具有导向作用。其主要知识目标是熟悉材料的基本概念、材料的基本性能、材料的分类和材料学科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掌握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结构特征与基本性能,以及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具备归纳、总结材料科学的研究进展、材料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它并不像一些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更多地和学生互动才能掌握,所以更适合进行开放共享课建设。

二、课程视频录制与建设

得益于学校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重视,本课程在2018年被学校立项资助进行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为方便老师进行视频录制,学校邀请了多家平台公司到学校进行宣讲,供老师们进行选择。为便于及时沟通和节约时间,本课程的录制选择了在学校有驻点的智慧树。通过和平台公司沟通,公司为课程配备了课程顾问,可以全程、方便、及时地就课程视频的制作进行讨论。根据课程顾问的建议,课程团队选择了合适的录制方式。视频录制前,平台公司会把相关准备模板和要求告知课程团队,团队根据自己的安排预约录制时间,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在去录音棚之前发给课程顾问进行PPT润色等工作。录制过程中,需要主讲老师和工作人员加强配合,提高效率。视频录制完成后,经过视频工程师的编辑加工,再返回给团队,进行检查,有问题的话提出修改意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共录制43个视频,每个视频时间长度5-20分钟不等,总时长426分钟,其中材料基本知识6个、无机非金属材料5个、金属材料10个、高分子材料10个、复合材料6个、先进功能材料5个和材料分析测试表征1个。课程章节的全部视频录制完成后,可以进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按照学校要求,本课程除了由平台公司进行共享课的建设外,还需在学校自己的课程平台进行建设。由于本课程开展历史比较长,历经多个版本的培养方案,相关资料比较丰富,我们按照一定的框架进行建设,主要包含首页、课程章节视频、课程团队、教学资源、教学文档、课程改革与建设、教学活动等课程内容。

三、课程翻转课堂的实践

课程建好之后,团队结合线下教学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任务有两个课堂,一个课堂只有一个自然班,另一个课堂有两个自然班,也刚好可以进行小班化教学效果的探究,可以为开展小班化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2018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共有3个班97名学生,根据班级班主任的配备情况,1班设为一个课堂,共33人,2班和3班设为一个课堂,共64人,两个课堂的上课起止周次一致,授课老师一致,期终考试时间一致,试卷批阅老师一致。教学过程的其中一个要求是结合教学进度自行观看视频。在每一个视频的中间设置有问题,回答正确才能继续观看。每一章节都有一个测验,题型为判断和选择,一般为10个。为探究两个课堂课外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学习效率,作者统计了每章节测验获100分的人数和百分比。各项百分率表明,两个课堂观看视频的章节测验得满分的百分率没有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和课外作业的表现(未列出)一致,难以区分好坏。也可以说明,线上视频受到大部分同学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曹晓卿,王利飞,林鹏,等.渐进式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实践[J].大学教育,2020(5):106-108.

[2]吴岩.建好用好学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努力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J].中国大学教学,201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