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反思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反思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新时代下对高等教育的教育管理模式有了新的认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当健全,但在教育发展历程中应与时俱进,时刻进行反思,进而增强高等教育管理水平。对此,本文着重分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论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内容,提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路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反思

引言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涉及的内容较多,包含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体制、就业体制、投资体制等方面内容。其中管理体制是重点内容,其反映我国政府、教育体系、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我国政府与教育领域之间的关系始终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与关键内容。素质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应转变以往教育管理模式,发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引领、教育成效,重视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育,进而增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质量。因此,研究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改革的反思,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到位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在教育改革不断引领下,取得较好的改革成效,诸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得到健全,较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从哲学视角而言,任何制度、体系、体制的形成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变化中变化,以此求得生存。因此,在市场体制多变模式下,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应摒弃因循守旧的教育模式,与时俱进,不断调整管理体制,促进管理体制的变革,增强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质量,进而使培育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但从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改革上来看,改变效率较低,不能够跟随市场体制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先进的管理体制不能够到位。

(二)职业教育渗透不足

在知识经济发展历程中,高等教育人才综合素养,主导着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素质教育理念下,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模式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教育,更应重视职业素养教育,增强学生高尚品质与道德修养,进而使高等教育培育的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在知识经济发展下,社会发展需要综合能力与素养人才,进而才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从当前高等教育培育模式来看,较为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培育,在政治、文化、心理方面培育欠缺,导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不佳。

(三)政治法规不完善

在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我国政府颁布较多的法律法规,以此促进教育领域持续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跟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而变革,是一些教育法律法规上管理不严谨,失去了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内容

(一)政府承担显现改革重任

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虽然一直强调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迎合市场发展需要,凸显市场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价值,但我国政府应在此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进而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顺利改革。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发挥引领作用,以政策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进而实现以教育促进我国发展的实际愿望。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我国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政府应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突显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价值。因我国高等教育立法是我国政府需要承担的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立法,规范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展模式,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向规范化、显性化、制度化方面发展,进而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通过教育服务管理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需要以社会良好环境作为媒介与依托。而维持社会良好环境,需要具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法规体系增强人们的自觉性,为我国教育领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在我国法律法规体系中,应规范市场秩序,以充足的物资供应扶持学校发展,并且构建信息网络系统,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在我国规范社会环境中,政府有义务,发挥引领作用,调动社会机构、组织,完善社会软硬件实施,为教育领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这些社会服务都是社会发展必备的条件,因此,需要我国政府加强政策、法律的引领,促进教育领域与社会共发展。国家在社会服务上给予高等教育一定的支撑,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指引方向,进而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程。

(三)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应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当前社会力量参与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是一种教育领域发展常态。即借助社会企业力量,实现企业与高等教育教育教学协同一致育人模式,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增强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质量。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弊端的影响,我国教育领域长期以来重视理论教育部分,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的培育,使高等教育人员培养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社会力量,能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衔接,不仅丰富学生知识体系,更培育学生综合素养。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通过为学生开展岗位实训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引领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训中,增强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并且在知识运用中积累岗位工作经验,有助于为学生今后发展、就业奠定基础。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十分重要。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重视开展校企合作模式,突显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效度,进而促进学生良好就业。

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路径

(一)突显我国行政部门角色

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应注重角色转换,有以往管理者改变为服务者,所开展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服务高等教育发展为宗旨,进而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具有规范化的行政管理、良好的服务态度、透明的办事流程,必定会吸引社会各界机构、组织以及人才的扶持,通过协同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需要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发挥引领作用,加强政策方针的引领,从思想认识到转变工作思维,承担其社会发展责任,促进社会力量与教育领域的合作,实现共赢法模式,进而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作职能。总之,教育行政部门应深入分析高等教育职责与权限,将权利进行下放,让教育领域具有经费支配、人事聘用的权利等,进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应发挥引领作用,承担起协调政府、教育领域、社会作用,实现政府、教育领域、社会和谐发展模式,增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水平,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路径

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历程中,要改变教育局限性发展模式,应向社会、国际发展进程,进而增强人才培育模式。在知识经济发展体系中,高等教育要想走可持续发展路径,应以社会发展需要、国际发展需要作为人才培育导向,根据社会发展、国际发展需要型人才为培育宗旨,增强人才培育质量,进而促进人才更好的就业。从我国高等教育本质而言,我国大学教育市场是为社会发展培育高素养人才产品的场地。因此,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立足于社会发展需要、国际化发展需要,调整课程安排,使人才培育更加的适应社会、国际发展需要。例如:在专业课程内容调整中,增加实践课程内容比例,促进实践教学、实训教学的开展,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设计中,融入岗位工作模式,实现书本知识内容与岗位工作模式相融合教育形式,为学生创设岗位工作情境,提供知识运用平台,进而帮助学生积累岗位工作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探究性、问题性、讨论性教学环节,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思维发展中更好的理解、掌握专业课程知识,进而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是一个产品消费单位,其所消费的产品是高等教育。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应立足于社会发展、国际发展需要,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领域中的力量,进而为社会发展培育所需人才。例如: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结合社会力量,一同构建人才培育方案,建设专业实训基地,进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

(三)对教育分流结构调控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管理科学性、合理性较差,包含学科、层次、形式等。而新的教育环境下,对高等教育分流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需要重视分流结构的调控,使其迎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展需要,进而促进高等教育体制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在对高等教育分流结构调控中,应具有高瞻远瞩思想意识,站在长远视角分析分流结构形式,进行宏观调控,进而提升高等教育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明确教育分流机构战略地位,在确保政策与资金的扶持下,对高等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进行大力发展,进而增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水平。其次,立足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形式,完善专业课程内涵,开拓创新,不仅强调学生专业化知识与教育的培育,还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培育,进而为社会发展培育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结语综上所述,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走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石,转变以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模式,增强人才培育质量。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应明确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知晓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从突显我国行政部门角色、探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路径、对教育分流结构调控三个维度提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水平,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叶,欧阳金琼.中新高等教育体制与教育理念的对比及启示———新西兰访学体会[J].文教资料,2019(12):85-87.

[2]范国睿.教育制度变革的当下史:1978-2018———基于国家视野的教育政策与法律文本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5):1-19,165.

[3]邓韵,金廷芳.新经济形势下大学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人性化管理运用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9):40.

作者:吴殿倬 王福君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