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及对策(3篇)

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及对策(3篇)

第一篇: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要: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个重要但又被长期忽视的问题。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改善大学生感恩缺失的对策如下:重视家庭感恩教育,扩展大学生的感恩情怀;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感恩社会实践,增强社会感恩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对策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而且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不管社会怎样变化,感恩的美德不能改变。然而,在当今社会,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和现象等多种因素影响,我们常常能看到许多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与缺失的现象,这不仅给家人、学校、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阻碍了自身素质的提升以及健康的发展。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对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是全社会必须完成的任务。

一、感恩及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是对别人给予的恩惠表示感激。感恩是一种品德,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是学会做人的一个支点,是一种追求高尚人生的精神境界。

感恩教育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内化”教育,就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养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从人性本善出发,深挖人性中的原动力,引导人们反思自己,激发人们自我发展的要求,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感恩观,成为学生们的内在品质,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一切帮助发自内心的认同、感激并真诚回馈的一种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包含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认同和知道自己从外界所得到的帮助和恩惠,并在心里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出一种愉快、温馨、幸福之情,进而转化为一种回报恩情的行为;三是实践层次,将感恩的认知和情感转化为报恩、施恩的行为,并养成习惯,实现由“人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学好”的深刻转化,即回报恩情、乐善施好、甘于奉献等。从以上对感恩教育三个层次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感恩教育实现了主体意识的复归和道德的人本理解、个性发展的主动寻求,它促进了人的主体性发展,感恩教育是在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的,它是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1.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需要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培养内在品质、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通过感恩教育,使大学生克服自我中心主义,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只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才能真正地理解尊重他人。通过感恩教育有助于促使大学生内省内察,体谅父母的艰辛和他人的善意,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也可以使自己在社会中有一个明确的角色定位,只有大学生有了感恩意识才能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并为之努力奋斗。

2.感恩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感恩教育有利于促进民族进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更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文化里记载了数不尽的诸如“忠孝双全”、“上书救父”等关于感恩的故事,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民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映了古代人对“报恩”的认知和认可。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就是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大学生通过启迪懂得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回报。只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备高度的感恩意识,才是真正地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有利于健全其人格品质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才会懂得去尊重和回报别人。健全的人格是获得幸福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知识群体,在社会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因此我们不仅要成为社会的知识精英,更要成为社会的道德精英。所以,开展感恩教育也是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完善自己人格的关键环节。

4.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当代大学生要有优良的个人品质、崇高的理想追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对家庭、他人、社会给予的帮助怀以感激之情,当我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是自己以后也要这样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他人,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德育教育欠缺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的社会化的第一块基石。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为孩子准备好了一切,为孩子创造了优质的生活条件。孩子在家庭中受到长辈的关心和溺爱,他们依赖长辈,没有自理能力,离开了长辈什么都做不了。并且以自我为中心,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和指责,对父母和长辈的关心理解为理所当然,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和回报。父母及长辈对孩子的溺爱问题,使孩子们养成我行我素的习惯,滋长了他们自私自利、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不良习惯,久而久之,丢掉了感恩的美德,使他们成长为感恩意识缺失、自主性差、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一代。

2.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学生感恩精神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学校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是否能考上名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忽略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极少中学开展相关课程,使得学生对德育知识了解甚少。步入大学以后,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大学环境相对宽松,减少了对他们行为的约束,师生交流有限,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只停留在知识层面,根本不可能开展实践性的感恩教育活动和其他德育教育方面的培养,这就对学生内在品质和个人素养的提升造成一定的影响。

3.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欲望逐步增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减少,人际关系冷淡,普遍追求物质利益;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过程中,西方的一些不良思想、意识形态也影响着我们,如典型的资本主义享乐思想,这些因素造成社会风气与日俱下。当代大学生成长于这种社会环境中必然会受到影响,使得他们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沦落为崇尚享乐主义、以自我为中心、情感意识冷漠的人。他们戴着各种有色眼镜看世界,缺少一颗感恩的心,扭曲了本该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追求物质和其他利益,不懂得对他人和社会给予的帮助以感激,更不懂得感恩和施恩。南京大学教授侯惠勤曾指出:感恩是爱和善的基础,当有恩不报的现象越来越多时,社会就会失去最起码的良心。

四、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1.重视家庭感恩教育,扩展大学生的感恩情怀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领路人,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父母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观,给孩子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家长自己应具备感恩之心,通过自己的行为正确引导孩子。孝的教育在中国传统社会非常受重视,其重要原因就是用孝心培养起来的一个人能够具有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意识,只有从培养孝心开始,才能引发人的感恩意识。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而更伟大的是母亲从不希望她得到什么,但是我们必须对她产生感激之情,要有孝心,然后把这种情感扩展到身边的人以及整个社会。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教会子女拥有一颗感恩之心,体会父母的用心良苦,并积极鼓励孩子参与感恩实践活动,从中明白感恩的真谛。

2.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

学校是个体道德品质形成、行为模式形成的关键时期,营造一个优良的充满感恩氛围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感恩意识和行为。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具有教育、引导、激励等功能,是大学灵魂以及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学校可以把感恩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感恩,也可充分利用学校德育工具如校报、广播、网络等等,宣传高尚的道德风气,以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良好的环境氛围。在大学教育中,要加强感恩教育内容的创新,教师要以身作则,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社会的支持之恩。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工作者的表率作用,用自己的感恩之心、仁爱之心影响身边的人,让广大学生在各个领域对感恩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感恩之心升华为敬业精神。另外,德育双方并不是单纯的我教你学的关系,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以及双方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以达到双方共同提高。

3.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感恩社会实践,增强社会感恩氛围

社会实践是磨炼个性和锻造人格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学习感恩教育理论的同时,也在实践活动中认同和接受了社会性规则。比如,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暑假“三下乡活动”、进敬老院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可以利用清明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去祭扫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助人为乐的活动中学会知恩、感恩、报恩,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同时,在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应当尽量避免将感恩活动任务化、程式化、形式化,要让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感恩、施恩,把感恩行动落实到实际活动中,转化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感恩意识要渗透到自己的思想中,把感恩作为快乐的事情来做,这样就可以在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唤醒感恩心,激活知耻心,激发责任心,完善道德品质,提升综合素质。感恩让世界这样多彩,让我们如此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陈秀兰.感恩的缺失与感恩教育的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王善田.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6,(5).

[3]张建平.感恩教育:一种回归生活的德育实践[J].青年教师,2006,(6).

[4]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5]谢敬东.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6,(8).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优秀群体,应当继承这种优良传统。那么对于大学生学习感恩教育来说,一方面可以将感恩这一优良传统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帮助大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着整个社会更好的发展与进步。本文就针对当下大学生正在缺失的这一美德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意见,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的学习感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感恩;美德

近些年来,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越来越薄弱,主要是因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溺爱以及学校教育机制存在缺陷。虽然近些年很多高校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纳入了教学计划当中,但是并没有将感恩教育也纳入其中来。因此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所以本文就对感恩教育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系统的建议与较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为高校提高感恩教育提供借鉴与指导。

一、对于感恩教育的概述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感恩是对亲人朋友的一种回馈心理,是一个人应当拥有的品质和情感。感恩教育是教育者使用一定的方法手段,使受教育的人了解有关感恩的重要性,知道感恩,学会感恩,以至于施予恩惠的人文主义教育。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不仅可以加强大学的思想认知能力,而且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加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感恩教育活动,是各个高校在新时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以及健康心理的基本路径。在现实社会中,凡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都拥有感恩这项优良的传统美德:他们为人着想,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他们是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与源泉。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后备军,但是他们基本出生于改革开放后期,出生在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大多受到父母的溺爱,从小对“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中华传统美德缺少基本的认识,常常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而不在乎周围人的看法。所以,为了提高我国国民总体的综合素质,保证我国社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高校就应该加强对当代学生们的感恩教育工作。

二、高校进行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是一种学习的结果,需要后天不断的学习才能够具备。在我国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很少涉及有关感恩的内容,所以导致大学生有关感恩的意识一直处于下降和缺失的状态。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以培养“全面性人才”为基础,然而成为“人才”首先需要成为“人”,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性人才”,才是大学教育的重点。

(一)感恩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一个人如果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并且能够为了完成自己的义务而奋不顾身,那他一定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和会感恩的人。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他们身上背负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繁荣,而更重要背负着的是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是为了培养自身的一种自立意识与自尊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做一个自尊、自强有责任感的公民。

(二)感恩教育能够实现高校教育的德育目标

感恩教育对于实现高校教育的德育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有利于高校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不仅仅要拥有漂亮的成绩,而且还需要拥有高尚的道德素养和思想情感,而感恩就是道德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当代高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都将德育作为终极的目标,因为育德这一目标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并且也能够改善我国教育轻人文重理论的现状,将大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与“材”。

(三)感恩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道德素养影响着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完成度,并且道德素养的高低也影响大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后的社会适应力。感恩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感恩使人们的工作更加顺利,感恩使人们的交往变得更加亲密。“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一切成功的基础,都是从学会感恩开始。因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一个讲诚信懂是非的人,然而他在处理人事关系以及工作的时候,一定会受到人们的帮助与信任,会成为受到整个社会尊重并且很受欢迎的人,因此,感恩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和工作也是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四)感恩教育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在2004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的文件要求全社会调动最充分最广泛的条件,不断优化并且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从而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指以和谐发展为宗旨的社会,其中包含公平法制、爱国敬业、民主团结、保护自然等等。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具备和谐思想内涵的人,而一个具备和谐思想内涵的人,一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而且懂得感恩的人,也容易成为一个具备和谐思想内涵的人。大学生们作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必须要拥有符合社会发展的和谐思想和观念,即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将当代社会建设成为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高校在进行感恩教育时出现的问题

(一)感恩教育缺乏目的性

很多高校的感恩教育过于注重其表面工作,仅仅重视学生对于感恩知识的了解以及结果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并且只重视文化的传播功能而忽视了文化的教化能力。许多高校只将课堂作为教育的“生产流水线”,严重的违背了教育的初衷。甚至有的高校则认为只要搞一场“有意义的活动”,类似有关感恩的演讲会活动或者歌咏比赛等等,就能够让学生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这些都难以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育目标影响着整个高校的教学活动以及人才培养的结果,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都是按照教育目标进行规划和进行的,但是有些高校的教育目标与感恩教育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差异,导致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活动的时候缺乏目的性。

(二)感恩教育的内容过于空乏

有一些高校在进行感恩教育时的内容过于理想主义,缺乏科学性、具体性和针对性。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录中几乎没有设置专门的有关感恩方面的教育理论和课程,偶尔涉及到的感恩教育方面的内容往往一笔带过,并且缺乏现实性和指导性,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距甚远,与实际情况脱轨。高校感恩教育课程缺乏科学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高校感恩教育的专项教材(以及相对应的配套书籍)(2)在现有教材中缺乏有关感恩教育的一些具体内容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和实施措施(3)教师制定的关于感恩教育的教学目标缺乏条理性(4)高校未开设专门有关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课程。

(三)感恩教育的方法过于死板陈旧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仅仅停留在初步探索的时期,教育方式依旧遵循传统的单向传授方法,德育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大多都是将自己所掌握的相关资料以口述以及书面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缺少了感恩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时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作用,缺少了针对性,因而效果不显著。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如果只重视教师对于知识的灌输和讲解,却不重视学生参与讨论和双向反馈交流的话,此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了解与学习感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不利于感恩教育活动未来的发展前景。现如今,如果高校还是实施这种缺乏进步性的教育模式,必然使得感恩教育工作举步难行。

(四)感恩教育体制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所施行的教育体制不完善,特别是领导者对感恩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因而导致了感恩教育活动无法顺利的进行和开展下去。首先,没有合理的协作机制,也阻碍了感恩教育的顺利进行。其次高校教师在教育方法上也缺乏创新,而是通用古板的说教法,然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乐于接受以“感恩”为题材的电视影视作品,喜欢接受有图片音频的PPT教学,更容易通过故事情节激发他们内心的感恩情感,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后,高校对感恩教育方面所提供的经费也是很有限的,这一点导致教师很难将许多新颖的教学方式引用到课堂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感恩教育活动的传播与发展。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对策探索

(一)增强感恩教育的目的性

学校在进行感恩教育工作之前,要结合学校的教育目标确立培养目标。学校方面,学校要深刻的意识到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按照教育部提出的教育目标进行教学规划,并且积极开展与各个高校进行感恩教育工作之间的交流,不断完善自我。教师方面,学校要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感恩教育的工作,按时对教育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保证教学目标与感恩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只能这样才能增强感恩教育的目的性。

(二)丰富感恩教育的内容

丰富感恩教育内容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建设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感恩教育中也可借鉴此观点。感恩教育离不开学校、社会以及家庭,为了更好地实施感恩教育,可以将三者联系起来,进行三位一体的联合式教育法。在学校时进行课堂教育,在社会与家庭中进行感恩教育的实践。充分做到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感恩教育。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感恩教育专项教材的时候,教材的内容不能过于空乏,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选择符合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质的教材。只有这样才能还使教育活动变得更加具有科学性、具体性与针对性。

(三)改变感恩教育的方法

感恩教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而是要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教师在传授感恩教育知识的时候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通过举手发言以及小组讨论的形式更好的融入到感恩教育的学习当中来。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社区服务、志愿者以及社团活动等多方面的途径,积极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且要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们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感悟感恩,学会感恩,最终学会如何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四)完善感恩教育体制

首先,增强学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视度,建立完善的协作机制,为感恩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增加对多媒体的使用,将感恩教育的内容通过视频、图片、音乐等形式展示出来,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好的体会感恩的重要性。并且,学校应该增加对感恩教育活动经费的投入,从而为课外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经济方面的支持。最后,国家应该加强对高校感恩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我国的感恩教育体制,将感恩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发展的首要目标,与高校一起共同监督与督促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综上所述,要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就要将感恩的思想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当中。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感恩教育能让学生们从学习生活中感悟与体验感恩带来的感动,激发大学生内在的情感,从而提高大学生学习感恩教育的效果;对社会而言,感恩教育能够将感恩的道德品质融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有利于社会形成优良的风气;对国家而言,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懂得感恩是整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们真正的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的将感恩这项传统美德融入到整个社会当中。

【参考文献】

[1]郝大勇.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

[2]杨波.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

[3]齐芹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王素萍.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

[5]刘娜.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作者:王阳 单位: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第三篇: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研究

一、“90后”大学生感恩现状调查

(一)“90后”大学生感恩回馈意识现状调查分析

1.缺乏回报父母养育的感恩意识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哀哀父母,生我够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诗歌都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以及子女孝敬父母的渴望。但在调查中发现,虽然“90后”大学生心里知道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与不易,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对父母缺乏体恤、关心的具体举动。通过是否在父母生日当天送出祝福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得出:32%的90后大学生曾送出问候,更又可悲的10%左右的90后大学生不知父母生日时间。在问及“当父母为你过生日时,你会怎么看待”这一问题时,有51%的学生回答“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别人家里都这样”。从中可以看出,父母在“90后”大学生心中没有占据重要的地位,而把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关心,认为是理所应当,甚至是还不满足。在关于和父母联系的次数调查中,48%的同学一周左右给家里打电话。帮助父母承担力所能及日常家务的90后大学生只占19%,65%的学生是在父母的督促下偶然帮忙,13%的学生则认为与他们无关,父母自己可以做,从不帮忙,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意识不到应该感恩养育自己的父母。

2.“尊师重道”意识薄弱,缺乏对他人的感恩意识

学生离不开家庭更离不开学校,尊师重道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而当前90后大学生“尊师重道”感恩意识明显薄弱。喜欢彰显个性的“90后”大学生有着较强的抵抗和叛逆心理,因而对老师的教诲,他们有时表现出不理解,缺乏一些体谅之心。17%的学生表示只是偶尔心血来潮时会对老师的恩情表示感谢,33%的学生表示更多的时候是在心里感谢,但不会向老师当面表达,另有还有6%的学生认为根本不需要感谢,这是老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遇见老师是否会主动打招呼的调查中显示,有接近48%的学生表示被老师看见了才去打招呼,27%则会装作没看见,绕道而行,主动向老师打招呼的仅占19%,这表明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老师对学生的辛勤付出,有时得不到学生的体恤,绝大部分学生表示从来不会在课间帮老师擦黑板或给老师倒水喝,旷课,睡觉、吃东西、接听手机现象频出,尊师重道从何体现。由此,为继续传承“尊师重道”理念,增进良好师生关系,加强对“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迫在眉睫。人是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人的交往沟壑成了社会这张大网,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更离不开社会,社会中的人需要帮助他人,更需要他人的帮助。在对朋友或他人的感恩调查方面,有42%的学生表示和室友的关系不太融洽,习惯不一样,有13%的表示不喜欢和室友相处,这表明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和室友关系存在不和谐的状况。在回答“他人的帮助对你的成长的作用”时,34%学生的想法过于偏激,违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客观规律,认为自己的成长可以脱离社会群体。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在部分“90后”大学生心中,尚未意识到朋友、同学间的交往以及他人帮助,对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对于有恩于自己的人缺乏应有的感恩之情。

3.缺乏社会对其培养的感恩意识

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为基础。因此,增强“90后”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恩之情是高校德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然而,调查的结果却令人堪忧。当问到“是否对社会现状满意”时,15%左右的大学生选择了经常抱怨,46%的大学生选择了偶尔抱怨。在回报国家或社会的情况调查中,有53%的学生表示,可能会感谢社会对自己的培养并愿意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而还有10%左右的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回报社会。这种想法是可怕的,更是可悲的。进一步调查发现,58%的大学生表示,当国家或社会发生诸如雅安地震等灾难时,如果有时间,自己可能会去,而13%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通过以上一系列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部分“90后”大学生能认识到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但在国家和社会需要感恩并真正付诸行动时会产生犹豫。

(二)“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

1.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导致了对感恩教育的不够重视

“90后”大学生大多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成长起来的,过着众星捧月般的生活。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往往容易忽视。这种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就弱化了“90后”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道德情操的培养。在本次调查中,41%的父母偶尔会教育子女受人帮助要懂得感激别人,更有34%的父母从来不会对子女进行感恩教育。我们再来看一下家庭教育的关注点调查,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家长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学生成绩和身体状况。这些数据表明,只有部分父母把家庭教育的目光和关注点放在孩子感恩教育上,而这种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和忽视会严重影响孩子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方法不科学,导致一些高校感恩教育的成效不高

近年来,“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的缺乏,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教育部门,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相继组织开展感恩年,感恩月等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高校中“德育为先”、“德才兼备”的校训理念相继产生。为了使抽象的、笼统的高校德育教育具体化,系统化,相关部门主张从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突破口,避免教育目标中定位不明确,思政教育教学中没有具体量化标准的弊端产生。然而,在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过程中专门设置感恩教育课程的高校却是凤毛麟角。就算一些高校已经开展感恩教育工作,依旧采用较为呆板、简单化、表面化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导致了感恩教育成效不高。据初步统计,全国仅有15%左右的学校现已开设系统有效的感恩教学课程及较为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62%的高校开设了内容很少的与感恩教育相关的课程或活动,更有接近18%的高校根本没有开设过相关课程或活动。与此同时,被调查者中66%的大学生表示自己身边的“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正在弱化和缺失,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对“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亟待加强。

3.社会对感恩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教育氛围不够浓厚

“一个充满着归宿感的社区,一个充满期待和宽容的社会舆论对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感恩行为的外化无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面对现实社会环境,我们不仅能看到媒体关于某某高校大学生知恩不报的报道,还能看到社区里、邻里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48%的受调查者指出,社会缺乏对感恩教育的宣传,仅有7%的受调查者认为感恩活动比较充实。但同时,有41%的人认为对社会的感恩教育宣传很受教育,54%的人表示社会的感恩教育会对自己起到一定作用。这些数据说明,发挥社区、社会、媒体网络等环境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正面引导,对营造感恩氛围起着不可估量的强大作用。

二、提升“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路径

综合上述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发现,“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问题已经凸显在我们面前。作为民族未来发展的新生力量,“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感恩教育水平的提升,不仅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将直接关乎到整个社会公民道德水平的高低及民族未来的未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感恩教育的实施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这几个基本途径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的,它们在培养大学生的感恩品质及产生感恩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若想使大学生能够真正拥有一颗感恩之心,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把高校作为感恩教育的主要阵地,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等教育是继承人类文化、传播人类价值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而言,高校是让他们继承感恩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感恩教育体系的建构对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增设感恩教育课程,创新感恩教育内容

长时间以来,专业化的感恩教育课程并没有被纳入过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体系中。虽然少数高校有相关内容,也只是在课堂上传授由思想政治理论老师整理汇总来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或者以邀请校内外感恩典型讲诉通过自身的经历形式进行教育,有关资源相当匮乏。由此可见,我国急需增设相应的感恩课程教育以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方面的教学计划,使高校感恩教育理论课的尴尬局面得到改善。可通过两个方式来增设感恩课程教育。第一种方式是基于感恩课程内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计划,即请专业的相关研究者专门化地编写出感恩教育课程大纲和感恩教育教材以供使用,第二种方式是修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程的教学大纲,增设感恩教育篇章。如,把感恩内容以篇章或专题的形式加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去,同时也可将德育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需要,在各类专业课课堂上开展,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同时,感恩课程的开展适合从大一新生开始,这样不但可以弥补他们在大学前感恩教育培养的缺失,而且可帮助他们把理论基础打好,从一开始就抓好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使其在今后的教育道路上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另外,长久以来,一些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感恩教育过程中,往往容易把感恩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向学生传授感恩知识的过程,教育的内容也往往只停留在“感恩”表象层面上,忽视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深度关注。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感恩教育的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因此,在感恩教育内容的设置上,不仅要包括对父母的孝顺、对他人的关爱、对师长的尊敬等传统意义上的感恩内容,还应包括理想信仰教育、生命观教育、责任感教育、生态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这样不仅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90后”大学生肩负起历史和民族赋予他们的使命也有积极的意义。

2.构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增进教育的可持续性

近年来,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得到国家领导和各高等院校思政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想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教育的可持续性,则必须构建起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从而形成高校有效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保障。首先,需要完善感恩教育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例如将感恩教育的内容作为《学生学籍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的新增内容,在新生入学时就依据相关规定对他们进行入学教育,让他们在入学第一天就树立明确的是非观,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以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约束自己、管理自己。其次,应建立健全感恩教育评价机制。高校应该把对大学生个人的感恩素养的评价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运用科学的统计数据方法,针对在校不同成长阶段的“90后”大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学习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多角度地观察其成长。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从而对“90后”大学生的日常感恩教育的实效性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这样,可以促进大学生自身的感恩品质被作为一种日常行为习惯而逐步完善,同时,它对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培养也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此外,还应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通过给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等的方式给与其肯定,让其从精神上得到满足,感受外界对于自己的肯定。同时还可以辅以物质奖励的方式,让先进个人在享受到精神鼓励的同时,也感受到一定物质方面的满足,并将这种满足感转化为在以后生活中作出更多感恩举动的强大动力。

3.感恩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实践与感恩品质相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塑造人格、磨练个性当然也离不开实践。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化为其自身素质的过程,同样离不开社会实践环节。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应积极、逐步地从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到社会感恩教育活动过渡。并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逐步领悟、消化和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感恩素养。比如,高校可以与各应聘单位携手创办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设立实习岗位,让大学生在工作中体会到工作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辛,从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更好地工作、生活,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还可以鼓励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支援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帮助寻找走失儿童等公益活动,通过参加这些公益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形成助人为乐,扶老携幼的价值观。与此同时,在这些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能不断明确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确定未来的发展道路。

(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感恩教育中的独特地位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和延伸。因此,若想增强感恩教育的实效性,要让大学生们从关心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感开始,重视家庭教育的时间优势和情感力量。长久以来,中国传统的“人才”观使许多家长在培养子女时,往往只注重子女的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对孩子道德素质的培养,这导致部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和家庭责任意识淡薄。因此,家长应转变观念,注重孩子在精神及道德方面的成长需求,加强对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同时,家长还应注重感恩的言传身教,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让他们懂得尊敬自己的长辈、父母、师长,身体力行,这是给孩子最好的示范教育。除此之外,家长可以和孩子经常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倾听孩子的想法和诉求,进而得以交流沟通,使他们通过观察人与自然之间交互关系,从而理解付出与回报的同等性,培养感恩意识,懂得珍惜与回报,并在感恩中步入生活,步入社会。

(三)感恩教育需要社会去糟取精,协力营造

在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尚不得到完全成熟时期,需要纯净的社会土壤加以孕育,和谐的社会氛围加以围绕,更多的正面舆论加以引导,为他们的感恩意识的养成创造外在环境。除此,社会应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力度,大范围地、具体化地组织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群体参加感恩实践活动,从实践中使他们体会互助互爱,互帮互勉的乐趣,深刻懂得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时刻怀揣感恩之情,并能够积极主动抵制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作风,营造和谐的社会大家庭。

作者:李晓宇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