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摘要: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规范课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体制的建构方面已经初步形成应有特色。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高职院校要跟上社会大环境的发展速度,抓好德育教育工作,确保社会建设环境良好,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基于此,指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并阐述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德育的特点及开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大学生;高职院校

引言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在蓬勃开展,所取得的成效也很大。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将心理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给个体和社会的整体素质带来直接影响。所以,高职院校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就要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这也是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得以顺利改进的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困惑有很多,繁重的学习任务,还要应对各种考试,而且对择业以及如何实现自我价值都比较迷茫,再加上青春期躁动带来的情感波动等,使很多大学生都是表面上轻松潇洒,而实际上却隐藏了一颗抑郁、痛苦的心。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尤其突出体现在环境的适应、学习成才、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交友恋爱、调节情绪、理想如何现实等几大方面。相关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占30%。而且近年来因心理问题休学、逃学、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还时有发生自杀、精神失常、杀人等现象。大量事实足以证明,大学生心理疾病正在蔓延,并且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有着很大的负面危害,全社会已经开始广泛关注这一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认知上的失调

高职院校大学生需要一个转换与适应角色的过程,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其原因在于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有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必然会有心理落差。另外,新生可能不太适应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环境、新的教学模式等,自身对于这些因素都感到困惑,所以就造成了心理失调。由于新生不适应当前的新环境,又没有及时做出调整,所以会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诸多心理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因长期的不适应而不得不退学。因此,要注重调适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让他们能够远离孤独,平稳地度过心理失衡期,使角色能够成功转换[1]。

2.生活上的不习惯

如今有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长期被父母呵护,所以生活都比较顺,体验更多的是成功和荣誉,很少体验到风浪和挫折,没有较强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再加上没有准确的自我定位,一遇到大事就极易产生过激的行为。从小学到中学,他们在家有父母,在校有老师,而到了大学则不同,他们要完全靠自己,但是他们依旧有种依附心理,未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这还需要时间去调整适应。有的大学生能力和心理准备不足,就会感到孤独、恐惧。

3.情感上的困惑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还突出表现在爱情方面,一般大学生的年龄基本在17—23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是处于青春期的后期,生理发育已经成熟,渴望异性,并希望得到生理上的满足。还有的学生远离故乡,有很强烈的孤独感,所以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也更强烈地渴求异性。因恋爱问题的处理能力不佳,情感方面要么随意要么执着,为感情而头痛。因为谈恋爱,有的学生还与身边的同学渐渐疏远,将自己孤立起来。有的学生因两人性格不和或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失恋,可能会陷入感情旋涡而无法自拔,开始走极端,产生了自杀心理。校园内因恋爱危机引发一些违法行为,包括杀人、毁容等,酿成悲剧。学生在大学阶段年龄、感情都有其特殊性,所以情绪焦虑的病态心理就会产生,这就使学校不得不高度重视德育教育[2]。

4.不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与生活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大学生离开家乡和亲人,去一个陌生的环境,这对学生来说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坎。他们来自于四面八方,城乡之间、兴趣爱好、才能方面的差异较大,人际关系很不稳定。大家在一个宿舍居住,不同的背景、性格、方言使得他们要不断磨合。有的个性强而不合群,所以会觉得难以驾驭人际关系,总是苦恼自己不会处事,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做人。还有的学生因处理不好与同宿舍同学及同班同学的关系,便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以至于与他人交往时总会表现出敌意。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德育的特点及开展情况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德育的特点

1.德育教学内容有重复无衔接现象

目前,我国德育教学中还存在无衔接或重复的现象,高职院校采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其中的内容比较丰富,也方便学生记忆。一般在中小学阶段,学生都在使用教育部颁发的德育课本。到了大学开始使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审定的德育课本,有重复的部分内容出现,既浪费学生时间,还导致内容衔接出现问题,也大量浪费高职院校资源。

2.德育教学结构呈现单一性

教学结构单一是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求,落后于时展。在20世纪80年代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应用于我国德育教学中,对于德育的认识,学生只能通过课本实现。1982年,我国在高职院校中开设了一系列思想品德修养课程,但是课堂上教师所使用的教育课本是德育课本,所以说德育教育还停留于理论学习上。学生们受到德育教学结构单一性的影响,就会误解德育教学,将德育认定为是存在于课本上的概念。多年来都没有改变德育课本中的内容,内容陈旧以至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有关德育的问题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但是没有将其体现在课本上[3]。

(二)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德育的具体情况

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具有体系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形式。整体教育过程中,应该包含德育内容、德育目标、德育评价、德育管理等,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所选用的方法就是由这些内容构成的。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发现,有的高职院校在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并不具备必要的完善体系。大多数一线教师表示,没有明确高效开展德育工作与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之间的联系,所以德育教学会有一些混乱出现。从学生层面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被动地进行德育学习,不进行自我反思,这些问题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德育工作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缺少真正的道德实践。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德育形式,还没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同时也没有专门的德育教材等。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在德育工作进行过程中,使用的德育教材是由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编撰的,这种学校普遍是自己编撰教材,但是教学大纲缺失使得德育教材难以对接好德育工作中分年级、分阶段的德育体系。有一些高职院校,需要在一、二年级两个学年时间段内来完成德育教学。一些一线教师和部分学生认为这种德育方式有较长周期,所以产生的效果并不会太理想。还有主线问题不突出的现象,所以就不能区分和对比学年间的阶段化差异。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德育的教学方式

要达到德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依靠活动宣传、视频播放、演讲就能实现的,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精神层次,要注意的是利用表层行为和活动形式要实现精神交流还是不够的。为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用精神文明去感染学生,做到以身作则,努力建立起与学生的精神层面的德育交流。教育要有一定能力去传播德育,而且教育工作者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就是能与学生们进行心灵交流。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德育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只有教师的品行端正,行为举止、语言表达都达到了中国传统上对德的要求,才能够积极地影响学生的道德思想建设。另外,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还应有效地利用周遭环境,以便为学生营造德育教学氛围。德育课堂氛围经过教师的有意营造,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开始用心去感受,道德品行可能会明显得到提升。

(二)德育教师的作用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普遍,依托心理咨询教师的单方面力量仍是不够的,所以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能在这方面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大学生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而且他们处于不同的成长环境,基于这些因素,大学生就会表现出千差万别的心理问题。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有的放矢”、坚持“对症下药”,这样就能有一定成效。第一,要求德育教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必须非常扎实,与此同时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也必须要丰富,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育心”主动权的掌握。以往人们一直将大学生的问题行为看作思想品德问题,抑或是凭着愿望去处理问题,对各种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没有认真分析,所以不仅使问题得不到解决,预期的效果也达不到,对培养大学生心理品德完全忽视,最终大学生就会有各种心理疾病随之产生,对思想品德教育造成阻碍,这一问题是要引以为戒的。通过分析大学生的问题行为可知,这些问题基本都是心理问题,极少数属于思想品德问题。换而言之,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的鸿沟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如果不能及时合理地去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可能使这些问题都向思想品德问题转化。为此,德育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要重视起来,及早发现及早解决,在萌芽状态就彻底解决,以免不良后果的发生。第二,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有严重问题的学生则要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去应对,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障碍;通过心理讲座、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去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个别学生患有严重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情况,就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更要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必要的治疗。总而言之,心理疾病的治疗也同样适合采用“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治病原则[4]。

(三)德育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是传播道德的根本基础,其中道德包含的情感有:珍惜、怜悯、自信心、责任心、自律等。由不同情感交织构成了道德表达的本质,对于这些情感的感受,学生只能借助于德育教学,这样才能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将理论知识逐步转化为实践。要让人们感受到情感,仅靠口头表达是不够的,道德也不例外,为了开展德育工作,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其极为重要。情感不止是局限于理论层面,而是需要情感共鸣氛围,这不是刻意的灌输,是自然表达而已。将德育转化为一种环境,让学生生活在德育环境中,由此就搭建了一座连接德育的理论概念与理想信念的桥梁[5]。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促进

在高职院校教育阶段,为了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从业者要清楚地认识教育之间的促进关系。第一,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有的研究者经过研究发现,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高职院校要对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状况等有一个全面掌握,在获取了学生信息及特征的情况下,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就更加突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开展坚持以培养有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独立自主的人为首要目标,学生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就是这一目标培养的根本基石。由此可见,教育从业者要意识到德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所发挥的基础作用。第二,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引入德育工作中,促使德育工作的方法更丰富。教育理念对传统德育工作的影响通常表现在灌输方式上,再加上课堂上的内容枯燥,与自身生活的联系并不大,学生就只是在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从当前的心理教育工作来看,教与学是平等关系,双方应该以朋友身份来沟通,以便解决好问题。教育者在融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充分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德育工作起到的变革及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的教育不仅在于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还在于构造他们的精神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在精神层面保持高度一致,内容上取长补短、互相借鉴,稳步提升教学效果,使理论知识向实践方向转变,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促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白晨曦.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自尊心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考试周刊,2018(35).

[2]王立高.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如何构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整体体系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3).

[3]荏良计,李俊平.中高职院校贯通德育课程体系一体化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职教论坛,2017(14).

[4]杨锐.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35).

[5]黄希庭,郑涌,等.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与评估[J].西南大学学报,2011(3).

作者:应丽卿 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