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应用

摘要:

MOOC为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资源多元化、易于使用、受众面广、参与自主性等特点。MOOC模式的应用主要强调学习者依托互联网随时随地、反复地进行在线学习,它像真正的大学一样,有一套自己的学习和管理系统,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较大的冲击。过去封闭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导致许多资源不能共享,而MOOC课程整合了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和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能显著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将主要分析MOOC体现的三大教学特征,并探讨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MOOC;教学特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前言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简称MOOC)对传统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理论知识,而MOOC则突破了传统课程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一种具有开放式、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手段,它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1]。

2MOOC体现的三大教学特征

2.1共享教学相关内容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都是以课堂为主,将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为共享知识的主要单元。而MOOC有别于传统教学45分钟一节的课堂,它是以知识点为核心来编写教学内容的,录制成十几分钟不等的短片,通过分片课件呈现教学内容,具有时间短、内容简练、关联简单的特点。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约有十五分钟至二十分钟的时间专注于某件事情,而MOOC通过结合心理学研究来编排课件,开展更为高效的教学。

2.2多样化互动教学

传统的英语教学多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较少。但是MOOC突破了传统课程的人数限制,学习基数大,能够满足大规模课程学习者学习的需求。MOOC借助互联网能够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更加强调学习者的参与性,像是同行评审、小组合作、自动化的线上测试系统等能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和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或者就学习成果得到及时反馈。

2.3教学资源海量汇集

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预先备课,准备课件、教学资料等。但是在MOOC的教学中,不仅仅涉及教师提供教学资源的过程,还包括了学生的自学过程,这种自学可能是广泛而有深度的。MOOC以课程为中心,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工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通过互联网上某个集合点学习信息,通过这些集合点,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在海量的开放性的学习资源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3MOOC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教学模式指的是应用相关教学理论或思想作为指导而逐渐建立形成的一种具有稳定性的教学活动程序和结构框架。教师通常是选择在某种教学模式下开展教学活动的,但无论是何种教学模式,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均存在优缺点。与传统教学一样,MOOC也有参与、反馈、作业、讨论、评价、考试和证书这些环节,但它并不是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专家们普遍认为,MOOC会给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人才培养过程带来改变,但即使这样它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科学地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吸取各种模式的优点,实施混合式教学,这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2]。例如,教师可应用课堂研讨和MOOC相结合的复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将课堂教学内容划分为视频课程、课堂课程、讨论课程等几个模块。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促使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研究、讨论进行引导,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3.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当前的大学校园里多数是90后的网络爱好者,这个年轻的群体对于网络课程具有更好的接受力和理解力。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辅助性教学,使抽象的语法知识、复杂的文章结构、琐细的文化知识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降低学习的难度。而且,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站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引擎获取学习所需的相关资源。与此同时,学生还可通过网络与教师、其他学习同样课程的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促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

4结束语

互联网在教学模式的优化和课程体系的重建方面都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也开始尝试结合MOOC来辅助教学。虽然它无法完全颠覆或取代传统教学,但它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更引发人们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

作者:王晶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胡杰辉,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13(6):40-45.

[2]周加林.MOOC时代下中国大学英语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J].肇庆学院学报,2014,22(6):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