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运用(3篇)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运用(3篇)

第一篇:大学语文课程表现性评价运用

一、表现性评价的内涵

学术界对表现性评价的定义多种多样,其实表现性评价是相对于只有唯一标准答案的传统客观纸笔测验的一种评价方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将其定义为:“表现性评价就是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三个内涵:第一,行为产生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自己;第二,必须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第三,知识和技能必须是学生先前学到的以检测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

二、表现性评价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大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对表现性评价的呼唤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初高中受到中考、高考两大升学考试压力的限制,教师更加注重工具性,主要以传统的客观纸笔测验来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方式有标准的答案,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唯一的参考依据,束缚了学生的能力。进入大学,摆脱了升学压力的束缚,大学语文课程更加注重人文性,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教授内容不局限于课本,往往在书外。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从中可以看出大学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是注重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素养;加强实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教授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这就说明了传统的评价方式已满足不了大学语文的特点,表现性评价才符合要求,可以说是大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在呼唤表现性评价。

(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对表现性评价的呼唤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年龄通常在18-24岁之间,属于青年中期。根据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这个阶段的学生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但是缺乏辨别真假的能力,他们对校园和社会充满好奇,但能力有限,不能辨别是非,往往会反感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有时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大学生抽象思维已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带有主观片面性,由于学到的知识越多,受到的训练也越多,他们的抽象思维发展迅速,然而他们的想法往往过于简单。尤其是大一新生刚刚通过高考步入大学,像一只几经挣扎终于逃出鸟笼的鸟,对什么事物都充满好奇,努力展翅高飞,寻找自己的自由天地。因此,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已满足不了大学生的需求,可以说是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呼唤表现性评价。

(三)时代的进步对表现性评价的呼唤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对学生评价方式逐渐增多,表现性评价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很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作为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的学科,大学语文更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以表现性评价替代传统的评价模式。这样才能不落后、不挨打,朝着自己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迈出一大步,可以说是时代的进步在呼唤表现性评价。

三、表现性评价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一)有助于检测大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指导大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还不成熟,可以通过表现性评价设置灵活多样的任务如市场调查、辩论赛、课本剧等充分培养大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因为这些任务都是需要大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自己创造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表现性评价还鼓励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没有唯一的方法,学生可以寻找多种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我国学者黄光扬也提出表现性评定能较好地展示学生的口头表达力、文字表达力、随机应变力、想象力、创造力、操作演示技能。

(二)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养成重过程、讲方法、轻结果的良好习惯

大学是学生即将跨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的功利性比较强,做事情往往只求结果,忽略过程,不懂得只要努力了就有收获的道理。表现性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在动态学习过程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经济、政治、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不同的结果有不同的方法,即使是同一种结果也会有不同的方法。以作文教学为例,表现性评价不是只依据学生的最终成果来评判,而是根据材料的选取、思维的方式、写作的过程、创作的技巧、写作的态度等综合因素来评判,即使最终不成一篇文章,只要在创作过程中态度端正,也是值得肯定的。因此,表现性评价方式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养成重过程、讲方法、轻结果的良好习惯。

(三)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大学生刚刚摆脱高考的束缚,像一只被释放的小鸟、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不顾一切地想要寻找自己的一片自由天地。出现逃课、厌学的现象,情愿躺在床上看一天的小说也不愿意去上一节课,就算去上课了也是去玩手机、睡觉,因为大学语文还是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通过期中和期末两次笔试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只要考前突击一下,就能通过考试。这种评价方式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而表现性评价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如通过作品集、展览、轶事记录来记录学生的学习生活。这样可以让大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更加有动力去迎接挑战,为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四、表现性评价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评价体制问题及对策

1.评价体制问题

就目前来说在大学语文课程评价的方式中以纸笔为主的标准化测验仍是主流,而表现性评价始终得不到正统地位,在评价体制中不占主流。

2.对策

大学语文课程评价体制应建立学校、地方、国家层级分明的体制,国家和地方以标准化测验为主要评价方法,而学校则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即采用以表现性评价方法为代表的新型评价方式。这样可以弥补单一的评价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也使表现性评价得到应有的关注。

(二)实用性问题及对策

1.实用性问题

表现性评价费时又费力,从设计到实施整个过程都需要教师花费很多时间,同时对教师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还要考虑财力、空间、设备等因素。大学语文教师还要花时间专研自己的学术,没有太多的时间消耗。不像传统的纸笔测验,一张试卷就可以去检测学生的成绩,表现性评价耗费太多,缺乏实用性。

2.对策

学校可安排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的技能。教师要学会统筹安排,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几个重要的技能上,要懂得取舍。另外在设置任务时要尽量选取典型的省时的任务,在必要时给学生一点提示,教在疑处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三)信度问题及对策

1.信度问题

评价信度是测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评分者对于某领域内一个或多个行为观察后评判的一致性程度。由于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表现过程作出评价,而不单是学习结果,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在作出评价时往往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平时大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沟通时间较少,对教师缺少一定的信任感。因此,表现性评价面临着公平和信度问题。

2.对策

教师应在过程中注意观察,多记录以确保作出综合评价,增加结果的可靠性。同时教师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课下与学生多沟通交流,争取学生的信任。也可以增加评价成员的人数,邀请其他语文教师一起加入成立评价小组,或者让学生共同参与评价等方法,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来提高评价的可信度。

(四)评价标准问题及对策

1.评价标准问题

表现性评价与其它评价一样,需要一个清晰、可测、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如果没有清晰、可测的标准,评价者就难以对学生的表现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正是表现性评价标准制定所遇到的难题。

2.对策

课程评价标准是表现性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制定者应尽力制定出一套清晰、可测、可操作的课程评价标准。评价依据的科学化可以使评价标准更有说服力。

五、结语

综上,对表现性评价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必要性、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论述,希望能够引起大学语文教师的注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评价方式,应尝试表现性评价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运用。当然,表现性评价也不是唯一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结合其他诸如档案袋评价法等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最终达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作者:周晨燕 曹珊珊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二篇:高师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考

一、培养人文素质落实工具性质

长期以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认识存在较多差异:或认为应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或认为应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或认为应提升综合文化素质,或认为应培养人文素养……2004年10月,“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将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定位于“高校素质教育”范畴,认为大学语文应该落实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从而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人文”,一般指西方的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主体和中心的地位,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而“人文教育”是: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注重知识的内化和渗透,通过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学生受到文化熏陶和情感教育,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正如孟子所言:“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人文素质教育关注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简而言之,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人”。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大学语文在提升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其个体语文能力的培养。有学者提出,大学语文不应该是“高四”语文,不应当为基础教育“补课”。但对于高师院校来说,该补的课必须要补,否则,将不合格的师范生推向社会将贻害无穷。况且,无论是哪个专业的师范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都必须使用语文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职业技能中的任何一项都与语文能力相关联,语文能力是职业技能的基础,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强《大学语文》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相互配合,使之形成合力,充分发挥1+1>2的功效。

二、注重精神成人渗透师道尊严

目前,不少大学在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建设方面采用的是专题化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最早体现在徐中玉先生编写的《大学语文》中。徐中玉1996年版《大学语文》改变了从前的文学史和文体模式,根据人文精神把选文分为九类,2001年版调整为十类,2006年版又增加到十二类。国内很多高校也都进行了专题化教学的尝试,比如南通大学2004年进行了“以人文精神为中心的大学语文专题教学模式”的尝试,湖北经济学院也对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进行了改革,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要讲授的课文融合到十二个专题的理论框架中。专题化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划分成具体的板块,通过关键词组织教学内容,主线清晰,中心明确,拓展丰富,既方便教师讲授时取舍,又方便学生拓展阅读,以点带面,收放自如。徐中玉2006版《大学语文》的十二类分别是: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和而不同、品格修养、社会人生、人情世态、乡思亲情、爱情婚姻、人物风神、咏史怀古、写景记游和论学品艺,其他各版教材所选专题的关键词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高师院校也可采用专题化教学模式,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学和文化作为重点,以儒家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具体内容可以包括:“第一,仁爱精神: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道、仁爱的以人为本的精神;第二,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现代国家、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是其内涵之一;第三,以道德为标准的主体人格精神:中国儒、释、道自古重视主体人格精神;第四,中庸为贵的和谐精神:中和即中庸,即同和;过犹不及的精神;执两用中的精神;第五,自爱自重自省自悟的自利精神。”此外,还应兼顾西方文学、文化,收录哲学、艺术、美学等领域的好文章,根据人文情怀、道德情操、品行修为等的方面的需要,设置不同的专题。2012年11月召开的“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上,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张福贵教授作了题为《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与功能设计》的报告,他认为,大学语文不是一般的中文专业学科,而应是一门具有普及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独立学科。学科成熟的标志就是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有相对稳定的课程设置。就这一点而言,大学语文的学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师院校在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大学语文课程方面,可以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为积极的探索。

三、丰富教学手段完善课程资源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不得不面临一个共性问题:课程内容是一场精神盛宴,但有限的课时可谓“寸金难买寸光阴”。在三十几个有限的学时内,既要帮助学生沉淀人文素质,又要落实工具性,切实提升听说读写技能,实非易事。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加强课程资源建设。首先,教师要突破既有的教学观念,不应简单地停留在讲授的层面。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视听元素,强化学生情感体验的效果,弥补单一讲授的不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师生互动模式。通过分组讨论、上台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加大学生参与课堂的幅度,引领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大学语文的课堂应该是感性的、灵动的,如此才能够唤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领悟阅读与写作的美妙,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言“要把学生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胃口重新调适过来”。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除课上功夫外,教师还要成为引领者和启发者,为学生开一扇窗,铺一条路,把教学空间从课堂拓展到广阔的社会空间,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自觉完成“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的过程,丰富知识积累,充实文化内涵,真正为师范生的后续成长提供强大动能。苏联学者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读书是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习惯,教师的成长历程其实也是他的读书历程。作为传承文化的使者,教师必须伴随着阅读的深广而不断成长发展。特级教师凌宗伟认为,阅读帮助我们理解教育,是生命延续的一种需要。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师范生的意义不言而喻,大学语文教师的引领和启发作用举足轻重。其次,还需依托网络时代背景,加强大学语文课程资源建设,为实现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供强大支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现在,国内已拥有高校精品课程网等多个教学视频网站,还积累了如网易公开课等较多的视频教学资源。高师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教学资源,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发建设更适合本校特点的网络课程资源,激发师范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延伸和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时空。王步高先生主持的部级精品课《大学语文》在这方面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其电子教材采用Web技术进行设计和组织,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将文字、图片、音像、声音、视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进行学习,使用非常方便。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将为丰富课程内容、实现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供帮助。近几年基础教育领域讨论得比较热的话题之一是“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课上讲课———回家作业”的传统模式,翻转为“回家自学视频———课上辅导答疑”的新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国内,“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目前还只是在部分中小学进行试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可以部分地借鉴“翻转课堂”的做法,在实践中进行尝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师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既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又要注重工具性的落实;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既要注重学生的“精神成人”,又要注重“师道尊严”的渗透;既要依托网络背景,积极建设课程资源,又要在教学模式上寻求多元突破。如此,方能提升师范生的文化底蕴、审美能力、精神境界和智慧水平,为师范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厚重的人文基础。

作者:刘天胜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职业技能教研部

第三篇:大学语文课程探究性教学运用

1.探究性教学方式在民族地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开展教学活动,现代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通过教学活动,将学生认为那些外在知识、没有用的知识,转换成学生内在品质,对学生思想行为进行指导,以此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标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探究性教学方式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在大学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逐步探索学习要点,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自己拓展,教师承担引导者的作用,这样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以《大同》为例分析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具体应用

(1)做好整体安排,确定研究目的。

在大学语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都有所涉及,但是受课时的限制,教师无法为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讲解,这就需要教师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整体安排,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顾及全面,确保学生既掌握了要点,又能通过自主学习进行深层次学习。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这样学生才能有目标的开展研究活动。以《大同》这一课为例,其教学的重点是学会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并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重点字词的掌握、文意的理解以及文中“大同”社会特征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明确这些目标,以此为中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互动教学。

在大学期间,由于正式课时比较少,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因此,在教学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在《大同》教学中,当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全文进行通读,理清全文思路,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问题: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几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那么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让学生针对此进行自主探究。学生经过探讨会得出相应的答案,但不一定很完善,这是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完善,即“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在大同社会,有“道”存在,社会按照公平公正合理的形式运行,不需要其他的规则。

(3)以课文为平台,多角度拓展。

探究性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交流探讨,分析总结后得出答案,当学生掌握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可以以课文为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拓展,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大同》一课中,当学生了解大同的内涵后,教师能先让学生对儒家的政治理想进行讨论,儒家憧憬和企求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安定、和谐与统一的治平之世,先秦儒家从仁学的基点出发建构出一个美好社会的图景,发展至秦汉时期,成为“大同”理想。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大同社会与其相对应的“小康”社会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特色,这样学生就会从另一个角度对大同进行理解。

(4)课外延伸,提高学生素养。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当学生对《大同》这一课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后,教师可以问学生: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何相似之处?对于这个问题,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阐述,世外桃源显然是从大同社会的机制中构想出来的,教师需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在讨论中,教师要尽量使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学生持有不同的意见都可以讲出来,不设定标准答案,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3.改善考核方式,巩固教学成果

为全面巩固教学成果,教师要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首先教师要改善以往的一张卷子定成绩的考核方式,改用更加全面、客观的考核形式,从学生的讨论表现、语言表达、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互评,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确保探究性教学方式的有效性。

4.总结

探究性教学方式是新时期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做好整体安排,确定研究目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互动教学,以课文为平台,多角度拓展,注重课外延伸,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宿丹萍 单位:西藏大学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