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研究(6篇)

大学语文教学研究(6篇)

第一篇:大学语文教学探究教学法运用

一、探究教学法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新课程对传统的知识观提出了挑战,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而且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同于知识的传递功能,能力的发展需要学生自主地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建构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限,学生个体并不能完全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建立学习共同体,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学习,利用同伴共同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角度,促进学生个体的学习。同时,知识只有在碰撞中才能产生的新的问题,新的思想,这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探究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和想法,自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二、探究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课堂气氛,建立学生主体课堂

探究教学法的开展的一种重要基础是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学由教师一言堂课堂向学生主体课堂转变,课堂教学中增加关于学生活动的设计,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包括知识的创新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一是需要教师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教师传递的知识也具有绝对性,学生不能够对教师的知识进行质疑和提问,即使有个别不同的声音,也会被教师以忽视或者批评及时制止,没有营造探究的开放性环境。探究教学法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围绕知识展开的师生互动,是学生围绕新问题展开的探究学习;二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探究教学法是将新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学习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解决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各种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课堂能够包容不同角度的解读内容,实现多元化思想的碰撞。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学习全文的结构和线索,并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如何把握结构,寻找线索,教师只是简单的进行点拨,在学生分析出现困境时,通过语言的引导,促进学生展开进一步的学习。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兴趣和好奇心是学生主体学习的重要动力,问题情境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密切地联系起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支撑。问题情境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是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是否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对新内容的好奇心,直接关系着学生探究学习中的动力。例如,在《胡同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前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北京胡同、四合院的邮票、照片、图片,对胡同作一定的了解,获得直观印象。在教学开展前,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照片,引导学生从图片中搜集胡同的一些信息,增加学生对胡同文化的而感性体验。然后通过播放“胡同歌”,在歌声里走进悠悠的胡同--“不唱那辉煌的故宫,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数不清,横胡同竖胡同,半截胡同斜胡同,就像那棋盘布在北京啊,砖塔胡同年代最久,交民巷它最长可分西东,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钱市胡同两个人相遇,您哪,要侧身行……”通过歌曲,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家对老北京的胡同情有独钟,胡同里装载了北京人怎样的故事,体现了老北京的哪些文化,包含着老北京人怎样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汪曾祺的胡同文化。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胡同文化充满好奇,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三)关注探究教学的过程,实现多元化评价

探究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探究规则的执行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都是需要关注的内容,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首先应该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对在本次课堂中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2+2的形式进行评价。学生评价由评价委员会进行,评价委员会由学生小组轮流担任,每一小组中一次有两名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其次应该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问题深入的层次性,探究结果的呈现,小组成员的展示设计,探究过程中全员的参与程度和投入程度,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扩展,是否产生继续探究和学习的问题等。同时,教师也要对自己课程的导入、教学情景的设计以及探究问题的启发性和层次性进行反思,对学生小组探究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引导和介入手段等进行反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三、总结

综上所述,探究教学法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建立学生主体课堂;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关注探究学习的过程,实现多元化评价,以此实现探究教学的深化,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作者:高成丽 单位: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

第二篇:大学语文教学困境与反思探析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设置

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一直争论不休的中心话题始终是课程定位的问题。纵观大学语文发展历程,该门课程定位呈现出不确定性和变化性的特点,相应的教学目标也各尽不同。到目前为止,学界一直没有公认一个相对确定的含义,而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目标定位。回顾1978年大学语文建设之初,针对当时学生不了解祖国文化传统、不会读写等突出的问题,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倡导在全国各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他们提出大学语文是为了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精髓,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而开设的,当时的目的在于给大学生补中学欠缺的语文课118。社会发展至1996年,国家教委高教司又将大学语文定位为“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能力。进入21世纪,大学语文改革愈演愈烈,对其定位的界定众说纷纭,莫哀一是,有的强调品德教育、有的主张人文教育、还有的强调传统文学经典熏陶、读写能力培养,更有甚者认为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部分主干课程的快餐拼盘,或是大文化观的定位,等等。时至今日,因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不确定性,使得它的目标设置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现状,从而导致大学语文在各高校开设出现情况不一,定位含混,目标不清,教学实施混乱等现象。针对此,作为任课教师,有必要、有责任反省大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明确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综合各时期学界对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来看,不管强调的是人文素质教育,还是提倡母语能力培养,亦或是主张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等,都要求大学语文课程要培养大学生具备一种能力,正如周志强老师所说,大学语文是培养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能够用语言、用母语表达自己的历史状况,表达自己的生命境遇;这种能力是能够读懂包含丰富社会历史信息的文章,这种能力是能够通过一首歌,通过一篇课文、一首诗、甚至通过一则广告语等,能读懂一个社会丰富信息的能力。另外,大学语文是一门开放性课程,它的定位应该兼顾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审美性等特征。只有将宽泛、笼统、不断变化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明确,才能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彰显该课程本身的魅力和使命。

二、相关部门、群体的重视与认可

大学语文教学陷入困境与相关部门、群体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的认可度息息相关。首先,国家教育部门对大学语文重视不够。针对该门课程教育部门并没有明确规定它在高校的地位,具体学时,开设周期,师资要求等。其次,高校领导及院系负责人不重视。由于国家对该门课程相关方面没有统一的要求与规定,导致它在各高校出现了严重的萎缩,课程的设置也有很大的随意性。据调查,“一般高校语文课时在20至30之间,少数学校达到了40以上,”23。大部分学校开设的时间仅有半个学期,甚至有的系部为了安排专业课,大学语文是想开就开,想不开就不开。这与大学英语在各高校基本开设2个学年,每学期有72个课时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重外语、轻国文的舍本逐末的做法,将对当下大学生、整个社会、整个民族带来怎样的影响?再次,学生不重视。由于大学语文在学校的“特殊”待遇,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它又是一门通过文学经典对人进行心灵净化陶养,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修为的课程,它的功利性和实效性远不如其它学科明显,作为公共课学生对它是“敬而远之”,对该门课程的开与不开、开多开少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最后,社会对传统文化、母语感情的淡化,导致大学语文在人们心里的认可度极低。人们受功利性和实效性价值观的左右,他们普遍认为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在中学阶段就已夯实,大学再学语文也提高不了多少,学与不学没有什么区别,相反他们对计算机、英语等课程进行极大的吹捧,从而掀起了全民学习英语热、学习计算机热。大学语文在高校遭遇了被冷漠和被忽略。鉴于此,要改变大学语文在各高校的现状,必须改变相关部门、群体对它的态度。国家教育部门必须明文规定大学语文在高校的地位,明确课时量和开设周期,制订大学语文水平测试机制,鼓励教师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等。学校领导及院系负责人也要重视大学语文课程,保证它应有的学时数,根据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以及肩负的使命,它理应该得到和大学英语同等的待遇。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适宜的人文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滋养、诱导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认可性。当然,学生和家长也要认识到语文的育人功能,从内心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守护它、传承它。

三、教材编排与使用

一门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材的优劣也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大学语文来说教材的缺陷问题也非常突出。一方面,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多,更新虽快,但无实质性的变化。自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以来,本课程的教材层出不穷,多如牛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高等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约有四百多个版本”,148更新只是体现在数量上,而内容上没有质的飞跃,基本上是同一版本细节上的修补。版本虽多,但比较有代表性,理想的教材较少,这导致各高校在选用教材时存在不停更换的现象,基本每学年更换一次,从而导致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师教学热情受挫。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问题。对比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如选文古今中外问题,古代作品较多,现当代作家作品较少,大部分都是本国作品而国外涉及较少。选篇的经典性问题,在众多选篇当中,不难发现,真正经典性的作家作品较少,且部分作品与中学教材中的选篇重复。选篇内容单一问题,大多数教材的内容只体现了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很少有版本兼顾工具性、基础性以及文理交叉的特性。由此可知,大学语文教材改革刻不容缓。针对以上教材中存在的诸种弊病,急需教育部出面,组织大学语文资深专家、学者编著高质量的教材版本,作为全国高校大学语文授课统一使用的教材。这样既能避免每年各校为选教材而产生的种种苦恼与矛盾,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在选文上要做到古今中外的融合。注重古代经典和本国作品本无异议,但应体现作品时代性和民族性。适当的选人现当代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甚至将引入当下盛行的网络文学、校园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以增加教材的时代精神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进行对比研究。当然,教材中也要选人一些各国比较经典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现象和思维方式。另外,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在注重人文性和审美性的同时应兼顾基础性和工具性。加入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方面的内容,介绍一些关于写作尤其是应用文写作的知识,在课堂上花一定的课时训练学生口语能力,让学生在公众场合敢于开口说话,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掌握各种文体写作的格式和技巧等,这对于他们踏入社会尤为重要。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教材还应注意文理交叉问题。教材中应涉及其他人文学科如历史、哲学、社会科学论文,以及自然科学的名家名作,如邓拓、爱因斯坦、齐白石、杨振宁等的文章。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使他们感受名人大家的为人治学的方法态度,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四、师资队伍与教学理念

反思当下大学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师资情况和教师教学理念相关。目前,由于各高校对大学语文的边缘化,承担此课程教学任务的往往是新进的年轻教师或者暂时缺乏工作量的其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它变成了年轻教师积累课堂经验的场所和其他中文系教师增加工作量的一种途径,很少有教师将教大学语文当成自己的事业。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又横贯中西,融古通今,囊括文、史、哲等学科知识,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文化素养、知识体系、阅历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年轻教师本身在知识结构、学术水平、教学经验等方面就有很大的缺陷,根本不能完全驾驭大学语文课堂。中文系其他教师又无心上好该课程,他们只是课堂的临时替补,这样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收效甚微。正如时下流行的一种说法,大学语文是“好汉子不想教,懒汉子教不了。”基于此,一方面,各高校必须建立一支稳固的大学语文教学团队,并制定相关措施鼓励有能力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保证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另一方面,呼吁文学类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关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培训大学语文教师,承担大学语文教学任务,以前大学语文名师从教的优良传统应继续发扬,如朱自清、沈从文、闻一多等名师宿儒就曾担任过大学语文教学工作,正如谭帆教授所说,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专业化,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当然,目前正在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也应将成为教学名师作为自己事业追求的目标。另外,大学语文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课堂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方式落后等因素也造成了大学语文的危机处境。许多教师仍然采用高中语文的授课模式,作家作品赏析沿用老套路:作家生平介绍、作品背景简介、作品内容赏析、艺术特色分析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死板,这样学生完全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大学语文课程充满生机,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变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式教学,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次,授课模式应多样化,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引入说课、演讲、朗诵、研讨、辩论等形式,尽量使课堂丰富多彩,充满活力。最后,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资源,精心制作课件,为作品创设特定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

“语文是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居所,一个民族要安身立命,母语是根本。”117培养大学生母语运用能力,传承国学经典与传统文化精髓的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相关职能部门、文学领域里的权威专家、学者等应多关注大学语文,力争使它摆脱困境,早日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作者:向红 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第三篇:大学语文教学文化冲突及对策探究

一、隐性课程文化与显性课程文化的冲突

在教学论的范畴之内,所谓显性课程是指在教材中明确陈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隐性课程是指那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其它因素,比如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社会风气等。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说,所有显性课程的学习都会受到隐性课程的影响,只是影响的效果会截然不同,当隐性课程文化与显性课程文化价值追求趋向一致时,隐性课程会对显性课程的实施产生促进作用,而当两者的价值追求存在对立与冲突时,隐性课程会对显性课程的实施发挥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对于已经走出家庭,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会对他们的学习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隐性课程主要就是校园文化,如今的大学,其校园文化又体现着怎样的价值追求呢?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汹涌澎湃的经济浪潮不可避免地涌进了大学校园,对于经济利益的全力追逐成为当今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如今走进每一所大学的校门,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几乎都是那些醒目地张贴在各处的考研辅导、公务员考试辅导以及各种技能培训班招生的广告,教育的功利性特征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

二、学生文化与语文课程文化的冲突

所谓学生文化,主要是指学生的规范性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追求和信仰,大学生的规范性行为主要体现为学习行为,因此,大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意义理解和学习目标的价值追求就构成了学生文化的主要内涵。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视野开阔,他们接受信息的能力很强,对于课程的学习也表现得比较刻苦,凌晨的校园、夜晚的自习室里,不乏他们捧书苦读的身影。这些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的身影可以说是学校学风浓厚的体现,也是教师们激励新入校的学生学习的标本,然而在这足以使人感到欣慰的现象背后却潜藏着令人担忧的问题。有人针对大学生所追求得学习目标做过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这样的:在问到英语课程的学习目的时,“有50.26%的学生选择了就业的需要,28.50%的学生是为了拿学分,16.06%的学生选择了考研或出国的需要,只有4.15%的学生是真心喜欢。”学习的功利性特征在这里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面对着各行各业激烈竞争的社会形势,大学生功利性的学习观似乎不应该遭到过多的非议,可是,对于这种功利性的学习活动所必然导致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有所认识。大学语文课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吸收优秀精神文化成果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境界、生命存在境界提升的过程,在这种精神成长的过程中不容许有任何功利性的思考存在。如果凭借着功利性的思考,学生们怎么能理解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又怎么能理解诗人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浪漫和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喟叹。这些来自生命纯真状态的声音,只有靠无任何杂念的纯真的心灵才能听得懂。因此,可以说,大学生们普遍持有的功利性的学习观是导致大学语文课不受重视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

三、应采取的对策

(一)优化校园文化

置身于经济浪潮汹涌澎湃的社会大环境之中,大学的校园不可能避开经济浪潮的冲击而成为一片世外桃源。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当前校园文化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以及这种现状对学生的发展所必然产生的不良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力所能及地抵御经济热潮对校园文化的过分侵扰。具体采取的措施应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加强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工作。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能让青年学生旺盛的生命力在求真、向善的生命旋律中得到张扬,也能让他们的精神境界在发现美、探求美的道路上不断得到提升。第二,倡导教师重视精神生活的追求。要想让那“仰望星空”的遐想、那没有功利成分的思考重新回归大学校园,必须依靠教师的精神引导。

(二)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首先,深层次地理解课程、了解学生。语言的本质特征是“存在的家园”,“家园之中”“在”着万事万物都是言说着的,所有的个体生命只有通过言说才能融入进“在”着的万物之中,并在物我相融、相通的自由之境中展开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大学语文课堂是作为生命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以教材为媒介而共同进行的生命建构、生命意义探寻的言说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言语双方只有让自我的生命存在回归到本真的“澄明”状态,才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言说。其次,注重启发、引导,个体通过言语而进行的生命建构活动是一个自主生成的过程,言语的智慧是从言语主体的心灵深处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在大学语文课堂的言语情境之中,教师作用的发挥应体现为启发和引导,而不是灌输,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所讲授的内容不能撞击学生的心灵那也是无效的。因此,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艺术就成为教学水平体现的另一个方面。

(三)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

当前,高校的管理者应从三个层面上认识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第一,我们的国家正在进行文化强国建设,“文化要强大,人文学科必须强大”,大学语文课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第二,当前社会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比较严重,大学语文课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为未来社会人文精神的回归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三,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不应只学会应对未来生存的技能,还要养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精神境界,大学语文课是丰富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主要课程。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高校的管理者在强化对该课程重视的同时,为保证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真正得以实现,还必须注重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监管与测评工作。

作者:赵兴燕 马福泉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第四篇:大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探析

一、高等教育呼唤情感教育

近年来,“马家爵事件”“女博士不认绝症父母”“女大学生微波炉烤死小狗”等负面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大学生情感淡漠、道德水准下降、人文素质匮乏等成为困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顽疾。追根溯源,这是高等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高校自身的缺陷。第一,师生互动交流少。我们的教育对象刚刚脱离了管理严格的中学校园,离开父母的呵护和中学老师严格的叮咛,进入到一个相对自由的新环境。环境的改变、心理的落差、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集体生活的困惑,往往使得这些仍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伴有一种失落感与不适感,他们渴望情感的交流,渴望在人生道路上得到师长的指导。然而,现行教育体制下师生之间互动频率低、接触机会少、缺乏谈心式的沟通和交流,是造成学生情感淡漠的客观原因之一。第二,教育导向的偏差。随着大学扩招,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使我国的高校面临着一个很严峻的考验,那就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政府部门和社会舆论将就业率作为评价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加之很多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一到岗就能“上手”,使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专业课程和考证上,对本该在大学养成的道德修养、人文情怀等却认为可有可无。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高校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的情况,大学变成了批量生产人才的工厂,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特个性和情感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急功近利,而忽略了教书育人的根本。如此一来,我们的教育似乎陷入了“围绕就业培养学生,学生综合素质逐年下降,就业越来越困难,高校继续狠抓就业”的恶性循环。这些不良的导向,使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形成了重才轻德、重物质轻精神的偏差,从而导致他们情感的冷漠与道德人格的缺失。第三,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准则,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任务。以大学语文为例,很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大学语文这门在高校中唯一能够贯串文理学科、起到科技与人文交互作用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弥补情感教育缺失所起的重要作用,而把它当作是只要周周到课、记记笔记就能得到的“鸡肋学分”,抹灭了其深刻的人文内涵。此外,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着“重讲解轻感悟”“重灌输轻交流”“重工具轻人文”“重基础轻审美”等不良倾向。方法单一、忽视学生情感需求、师生互动欠佳,不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严重阻碍了大学语文在情感教育和道德养成方面的积极影响,没有真正起到“以德育人”的作用。

二、大学语文的学科特色使之能够成为情感教育的载体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其鲜明的学科特色也使之能够成为情感教育的载体,担当起“以情育情”的重任。其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二十一世纪我们要从孔夫子那里学习智慧。”这是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公认看法。然而,大学语文教师能否从中得到启迪,从传统文化中找到一些解决当代大学生情感问题、道德问题的方法呢?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语文,具有无可替代的唤起情感体验、传布人文精神、有助道德养成的功能。但这种功能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靠学生对古今文学作品理解把握到基础之上,在其人文精神的感召下,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文学作品负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学精品,教师只要稍加留意,便可在二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如儒家经典一贯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懂得一个人的爱国情感,要从修身、齐家开始,一个缺乏良好个人修养、不孝顺父母、不热爱家乡的人,难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其二,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于对人的尊重、对理性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思考,《大学语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无论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信条,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还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阶级情感,都昭示着传统文化中对人的社会价值和人格尊严的追求和坚守。其三,浓厚的审美意韵。《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篇目,多是古今中外名篇荟萃。集中了各个时代、各类文体、各种题材之精华,具有浓厚的审美特质。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文质兼美。如《诗经》的质朴率真、楚辞的瑰丽华美、汉赋的铺张扬厉、唐诗的温文尔雅、宋词的缠绵悱恻,以及散文的优美灵动、小说的曲折动人、戏剧的强烈冲突,不同的文学样式中无不蕴含着不同的审美感受。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笔触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伦美,无所不包,且无一不是作者“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力作,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师若能加以引导,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大学语文》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认知信息,还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如喜、怒、哀、乐、爱、憎、亲情、友情、爱情等。这些情感丰富的课文间接弥补了学生人生阅历的不足,使他们感同身受地体验到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富细腻的感受、真切深刻的体验、健康高尚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情感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情感教育的实施者。“情感教育”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以潜移默化地贯串于课堂教学、课后交流、师生对话、合作学习等多个教学场景中。首先,创设平等轻松的氛围,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情感是内心的真实感受。情感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思想交流与情感互动。可以说,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心时,才会敞开心扉,诉说他们的困惑、迷茫、无助。当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一个老师的时候,也会激发起他对该学科极大的学习热情。其次,结合社会热点,因势利导。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大多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生硬的说教很难扎根于学生的内心,只有经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和体悟,才能内化于心。由于年轻学子血气方刚,易冲动。或以过激的言论,表达自己的偏激思想,这些都需要教师正向的引导。而这种引导,仅靠简单的说教很难达到效果。对于社会热点事件,可以组织学生辩论、讨论、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思想碰撞,最终达成了“过激的行为并不能解决问题,当前形势下,不偏激,不冲动,不以讹传讹,理国,努力学习才是我们最该做的”的共识。第三,重视学生情感体验,提供情感表达的空间。大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他们提供情感表达的空间,努力创设轻松、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鼓励独立思考、自由表达。

四、总结

综上所述,全球化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倾向于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鼓励思考与表达。文本解读不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成为抛砖引玉之“砖”,引发学生的自我探索、自主学习、自发思考。高校大学语文实施情感教育,以情感人、以情教人、以情育人,以情感为纽带,以课程为载体,大学语文教师能够担当起情感教育的重任。

作者:张雪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第五篇:网络时代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求

自1978年全国高等学校设立大学语文教学课程以来,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与中学语文教材编写思路雷同,内容趋于陈旧老化,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学形式与内容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应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但从教材所选的内容来看,只重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内容很少,听力和口语训练的内容基本没有。大学语文的教学大纲应该包括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内容安排、考核方式等,但是,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育部对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没有做具体的要求,一般是各个高校的老师自主编写。基于对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实际教学效果的不同看法,教材的编法就各有千秋了,从近年问世的几种有影响的教材来看,彼此侧重点也有很大的差异。

(二)教学理念陈旧

大学语文被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一般在阶梯教室采取大班教学,上课时人数众多,教师在台上长时间的长篇大论,下面的学生一部分记笔记,一部分却开小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难以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另外,考试题目一般都是课本或讲义上的原题目,很多学生仅利用考前几天的时间死记硬背就可以通过考试,这样导致了很多学生平时课上不听讲,考前突击,直接影响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三)课时被缩短

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偏向于自身专业,其他基础课程的学习也是为了应付考试,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由于其没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往往被学生所忽视。同时,大学语文课程不断地受到其他课程的挤压,竞争力也在不断地减弱,影响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对策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作为承载民族精神和中华文明的语文学科,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利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实现大学语文的教改目标。

(一)创立开放式教学模式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开放式教学是将静止的教学活动变为动态的探索活动,逐渐将知识型教育过渡为能力型教育。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开放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跳出课本,改变固有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学生思考、讨论、质疑、总结等一系列过程,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的展开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二)创设网络化的教学环境

网络时代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网络交流工具极大改变了彼此的沟通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让学生们参与到教学中来。创建网络交流平台,让学生们能够在平台上自主交流,了解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作出教学调整,让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主体,有利于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辅助教学的形式,我校为学生设立了大学空间城,作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平台,学生们在平台上可以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为学生推荐课外学习资源,在平台上布置作业,在线解答学生的疑问。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课上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对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可以在平台上搜集资料答疑解惑。通过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构建,能够增进师生交流,强化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实现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现考核方式的科学化

网络环境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大大增强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而科学的考核方式也是提高和巩固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语文考核评价体系,既要考察学生对本学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察汉语知识的运用理解能力。另外,应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和参加活动的成绩按比例计入最终的考试成绩,这样,有利于多角度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考核成绩提供科学依据。

(四)人文精神引导个性化教学

迫于升学和就业的压力,语文学科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大部分教师将重心放在能力的培养上,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精髓———人文性。网络时代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三观,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体,通过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大学语文教师要将人文精神与语文教学实际紧密联系,把握人文精神内涵,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个性,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三、总结

激烈的行业竞争改变了市场对人才结构的需求,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改革的新机遇。传统的高校语文教学难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尽快的完成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满足市场对人才能力提出的多方面要求。

作者:凌彦 单位: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第六篇: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探析

一、大学教育必须注重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他说,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人类获得快乐又有尊严的生活,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一个人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却无法造就其和谐的人格。虽然大学教育的专业性很强,肩负着为大学生未来就业做好充分专业设计和专业锻造的重要使命,但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绝对不能只是为了培养具备足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业“机器”,而应该是为了培养大写的“人”,培养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备健全人格的真正人才。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专业分工日新月异、就业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我们尤其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要避免大学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功利化给大学生全面发展与长远发展带来的不可估量的阻碍和危害。所以,毋庸置疑,大学教育不能只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大学教育必须是“人”的教育,大学教育对学生做人的道德、思想、情操、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和引导至关重要,大学教育一定不能忽视对大学生健全、和谐人格的培养。事实上,21世纪以来,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几乎所有大学都在学生专业课程之外开设多门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其中,大学语文课程就是绝大多数大学面向所有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的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

二、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担负起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

曾经语文被定义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的根本属性被界定为单一的工具性,因而忽视语文课的育人功能。基础教育新课改以来,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被明确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人文性得到了应有的重视。相对中小学而言,大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所以大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更突出人文性目标,大学语文教学应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而在深层次上,人文素养的本质无疑就是一个人精神方面的素养,是一个人在做人思想、情感、处世态度、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方面的素养。而且,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独特的人文类课程,具有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育人功能十分突出。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形象、优美、深刻的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而文学即人学,其中不仅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而且蕴含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作家对社会、自然、人生最真切、具体、生动、细腻的心灵感受、体验与领悟,它们对学生情感、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的,不需要抽象、枯燥的说教,不需要疾言厉色的告诫,却最容易自然而然地深入学生内心,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精神世界。正因为大学语文课程具备这样的天然优势,它的育人功能是其他课程根本无法替代的。所以,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让大学语文教学承担起那份不可推卸的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

三、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

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功能,需要教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注重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注重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注重熏陶大学生美好、丰富的情感;注重培养大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限于篇幅,本文将重点阐述其中的前三个方面。

(一)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拥有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也决定着一个人的处事准则和人生轨迹,决定着一个人能否真正成为大写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性极强的突出优势,在教学中顺其自然地结合作品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为大学生一生顺利发展保驾护航。如对于儒家倡导的“忠”与“诚”的认识。教学《论语三则》可以结合其中一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首先引导学生对“忠”的当代意义进行讨论:“曾子提出替别人做事要忠诚,要尽心尽力,那么当今我们为单位、为社会、为国家做事是否更要讲究忠诚呢?”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忠”的观念并不过时,即使在当代社会,每一个人为单位、为社会、为国家尽心尽力地做事、一片忠诚地贡献仍然是大家应尽的义务,是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美德。否则,我们的单位、社会、国家就无法取得应有的进步与发展。然后,引导学生对“信”的当代意义进行讨论:“当代社会存在不少尔虞我诈、坑蒙拐骗的现象,是否讲诚信就会吃亏?讲究诚信做人在当代社会是否不再有什么意义?”结合部分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在方方面面对个人诚信越来越细密的监测、记录与奖惩制度的建立,通过师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儒家倡导的诚信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更是二十一世纪全球通用的一张金字资格证书,对当代人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不管是交友、学习还是经商、从政,无论做任何事情,诚信都是我们必须拥有的重要品质,否则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和长远发展。如对于爱情的价值判断。大学生正处在对爱情热烈向往与追求的浪漫青春年华,但是他们往往还没有形成正确、成熟的爱情观,所以不能很恰当地处理恋爱问题,极个别学生甚至会因为恋爱失败而做出很不理智的事情,给自己甚或他人带来人生的严重危机。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自然、巧妙地给予学生爱情观方面的正确引导。例如,教学夏洛蒂•勃朗特的名著《简•爱》(节选),我们可以为学生介绍整部小说中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完整的爱情故事,并且结合对课文节选部分的深入解读,请学生思考:两位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感悟?究竟什么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通过师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两情相悦的爱情固然是最美好的爱情,但是真正的爱情必须是建立在双方人格尊严平等基础上的爱情,否则那爱情的美好就含有太多的水分,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爱情。另外,尊重对方的选择、让你爱的人自主选择他(她)的爱情幸福路径才是对对方真正的爱,如果一定要得到你爱的人对你的爱、一定要拥有对方才罢休,你的爱就是非常自私、狭隘、肤浅的爱,根本不是真正的爱情。当然,教学这篇课文,必须通过对简•爱形象的分析让学生获得关于个性的自尊、自立、自强的价值启迪与认同:个性的自尊、自立、自强是一种魅力四射的美,只有具备了个性的自尊、自立、自强,生命才会更有光彩,才能更多地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又如对于人生中个人名利得失的认识。教学庄子的《逍遥游》上篇,在逐段解析完全文,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表现的庄子对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思考与追求之外,结合课文最后的“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可以提出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庄子虚无的思想?它对我们的人生有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庄子虚无思想的现实意义:我们当然不能完全赞同庄子的虚无主义思想,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丧失进取的动力,就会堕入非常消极、颓废的深渊,无法实现人生价值。但是,庄子的思想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积极启示。一方面,我们要遵循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奋发进取,有所成就,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要适当借鉴庄子的思想,对人生中的名利得失要能看淡看轻,能够有所超脱,尤其在自己遇到挫折、失败,失去一些个人名利的时候。这样,我们的思想境界才能提升一个层次,才能生活得更加洒脱,更加淡定,更加坚强,更加快乐。

(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道德修养是一个人人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高尚的道德,就不可能有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优势,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道德熏陶与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如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大学语文中选有不少伟大爱国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一生中的爱国表现及他们感人至深的爱国作品正是最好的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学屈原的《湘夫人》,可以先重点向学生详细介绍屈原为了国家的富强苦苦上下求索、最终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的生平经历,让学生初步了解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然后通过对《湘夫人》内容的详细解读,自然而然地让学生从中细细感受、深深体会屈原无比渴望回到国君身边得到国君重用从而为祖国富强大业效忠尽力的无比热烈的爱国之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千古之下,这热爱祖国的情感仍然如此生动鲜活、如此热烈坚定,自然会深深地感染学生,使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在他们心中越来越根深叶茂。还有不少类似课文,如辛弃疾的《摸鱼儿》与诗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教学中都可以采取大体相似的做法。又如仁爱、善良、宽容之心的培养。《论语•先进篇第十一》中有一则是:“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这则语录向学生介绍关于闵子骞孝顺父母的鞭打芦花典故并稍加阐发对学生进行仁爱、宽容教育。闵子骞受到继母的虐待,却不同意父亲休掉继母,因为“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他想得更多是两个弟弟的冷暖,是家庭的团圆和睦,而不是自己遭受的痛苦和委屈,所以他宽容继母对自己的不善之举,请求父亲原谅继母,让继母留下来。这是一种爱他人胜过爱自己的高尚的爱,是多么令人感佩的善良与宽容。这样的故事正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熠熠生辉的亮点,不仅能让学生受到孝道的教育,更能让学生的心灵深处得到珍贵的仁爱、善良、宽容之美德的熏陶。

(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当今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面对挫折时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较差,而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坚强、开朗的性格,对于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升大有裨益。所以,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是我们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特别重要的方面。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结合课文的思想内容或相关作家的生平故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例如,教学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首先,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表现的两个方面的思想感情: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郁闷之情及岁月无穷天地无边但人的个体生命却如此短暂如此渺小的悲凉无奈之情。之后,可以针对第二方面的主旨专门设计一个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这篇作品表现的人生的悲凉无奈非常深刻,极富哲学意味,令人千古之下仍感叹不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谁都无法逃脱的人生的悲凉无奈?我们是否应该因为个体生命短暂渺小的悲凉所以时时堕入消沉、悲愁、颓丧的生活?抑或因而走向反面常常得过且过逸乐无度?通过师生讨论交流,最后形成一致认识:正因为在无穷的时空里一个人的生命如此短暂渺小,生命才显得愈发宝贵,所以,我们更应该珍爱生命,珍惜自己的每一天,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天,积极、快乐、充实地学习、工作、生活,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为国家发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这样,才算不辜负我们的生命,才对得起父母对我们的辛苦养育和国家对我们的着力培养,才对得起我们来这天地间走一遭。否则,就是对生命的浪费,也是对生命的不敬。这样,学生通过这篇作品得到的就是满满的生命正能量,而不至于因为作品中对人生悲凉的深沉感叹而悲观、消极地对待人生。又如教学苏轼的《定风波》。首先,重点向学生具体介绍苏轼一生先后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的三次重大打击,以及他面对这些磨难从来不屈服不沉沦不绝望而总能泰然处之、旷达淡泊、坚定乐观的具体表现,如被贬黄州时写下“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的诗句,也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词句,如谪居惠州时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的诗句,被贬儋州时写下“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诗句等,让学生了解、钦佩苏轼一次次面对人生巨大磨难时的乐观旷达、淡泊坚定的生活态度。然后,师生共同赏析《定风波》词的一字一句,让学生细细品味、学习作者借途中遇雨的平凡小事写作此词寄托的宠辱不惊、极度超脱、旷达淡泊的人生情怀。最后,还可以结合《定风波》的学习,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每人写一篇学习《定风波》后的感悟文章,通过写作,让学生继续感悟苏轼的超迈情怀,并结合个人生活阅历和体验思考人生,使苏轼超脱、旷达、淡定、乐观的人生情怀进一步深入学生心灵深处。

四、总结

总之,大学语文课程绝不只是一门关乎知识与技能的课程,更是一门培育学生灵魂、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教学需要无怨无悔地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光荣使命。为每一位大学生一生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了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全体大学语文教师务必尽心竭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不懈探索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路径。

作者:王随仁 马喜仙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