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论文(7篇)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论文(7篇)

第一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明?课程特质

入门须正。故而,明?课程之特质,便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如前所述,大学语文是一门以人文性为灵魂的母语高等教育课程。此所谓母语高等教育,特指高等学校中面对全体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汉语文教育。“人文”一词,源出《周易•贲卦》中“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语句;其基本含义是,关乎人类的一切文化现象,而重点则在人类的思想精神领域,包括爱国情怀、人道精神、奋发有为的个人抱负等等。回眸古昔,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情怀灼然可见。而姜、李编《大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即是文学精品、特别是我国古代文学精品之选读。其下又细分为八个单元,即“叩问人生”、“心怀天下”、“乐山乐水”、“亲情友情”、“执子之手”、“人物风神”、“节令民俗”、“问学寻美”。这些作品的人文特质,仅由上述单元题目亦可见一斑。下面,再对文学精品、特别是我国古代诗文精品之人文特质略加申说。“诗言志。”“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缘情。“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由上述古人论说可见,大凡古代的优秀的歌者诗人,必是仁心深情、灵觉善感之人,当其内心为种种外在事物与内在情志所激荡之际,遂不禁歌之咏之,沛然以言语文字营造出一方感发人心的艺术天地。可以说,作者把他全幅的生命都呕进了其诗篇之中。“文者,以明道。”“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笔者按,“文”、“道”两词的指涉,自上古以至近世,在其内涵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形下,其外延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大致说来,“文”的含义由“文章”向“文学”衍化;“道”的含义,由形上本体向日常内容转移。然而,无论其抒写核心是形上的高远之思,还是日常的人生情怀,从总体上看,大凡上乘文章,多是由“道”生“文”、“文”、“道”相生,莫非作者生命理想与境界的与写照。又,在我国古代各种文体之中,诗、文两类最是早熟且一贯发达,以至于后来兴起的戏剧、小说作品,亦多程度不等地受到此二者的深刻影响而或多或少含蕴了上述诗、文之特质,这从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的剧本题名,从《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作者自白,即可见出。至若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自我期许,则显然是上述古代文学之品格在现代的延续。而且,“不但中国伟大的作者如此,西方真正伟大的作者也是如此。就是说他整个的生命有一个理想、有一种追寻”。概而言之,文学名篇、特别是我国古代文学名篇,乃是作者个人遭际、社会理想、生活趣味、艺术美感等生命因子的艺术投射,往往体现出他们对个人遭际和群体福祉的终极关怀,因而便具备了厚重的人文意蕴和品格;而读之者亦须尽力以诚恳的敬意、深切的同情以及相关的知识积累以应答之。此种体认,必须而且应当成为我们讲授、学学语文课程,品读、涵泳文学精品的起点和基点。

二、注意感性积累

既然文学作品乃是作者生命因子之艺术投射的产物,乃是以语言为媒介,形象地反映生活,真挚地抒写作者情怀,并能够唤起读者的美感、给读者以艺术享受的著作,故而,熟读乃至背诵一定数量的文学名篇,特别是语言凝练、意蕴深厚而篇幅相对较小的古代诗、词、文名篇,对于理解这些作品的情感意蕴和美学特质,无疑会起到基础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现代以来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教育界的不少人士将记诵之功看作是“死”、“硬”的落后的学习路径与方法,必欲废之而后快。其实,这种看法与做法是十分偏颇的。首先,记诵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在我国从古代到近代承传上千年而不衰,这本身就是其价值和生命力的一个铁证。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所谓“《文选》烂,秀才半”(南宋谚语),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清乾隆皇帝语)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其二,现当代许多作家、学人的鲜活的例证,也能说明记诵对于文学解读、欣赏、研究、写作等所起的积极作用。比如茅盾,在青少年时期即能背诵全本《红楼梦》,后来不但写出了《子夜》等小说巨著,也有评论《红楼梦》的学术文章留世;又如当代学者马茂元,出身桐城书香世家,以治楚辞、汉诗、唐诗见长,尤精于体悟、鉴赏之学,世传他能背诵万首唐诗,而他自己谦称“五千首差不多”;又如当代著名女学者叶嘉莹,以中西贯通之路径,阐扬古代诗词感发、兴起之美学价值,人们听其讲演,宛若身处光风霁月之中,而叶先生的一大功底与特长,就是有万卷诗词烂熟于心。其三,个人的经历与体会。笔者自己在从事古代文学专业的研习教学过程中,也深感假如平时对相关作家作品涵泳不足,即使匆促写出文章来,也多是隔膜、肤浅之论,即是在课堂上可以勉强应付过去,也终觉讲课过程少了温润之感。有鉴于此,笔者就从教材中划定一些必须背诵或熟读的篇目来,要求学生们宁心静气,心、口并用,反复诵读,渐次深入名篇所营构的意境之中,逐渐体味文学、特别是古典诗词的感兴生发、一唱三叹之妙处。而且,注意做到教师不旁观、师生共赏读。

三、重视理性提升

对于文学名篇的学习来说,注重感性积累只是基础和第一步。继而,还要学会理性的概括与提升。一般说来,感性认识往往是直观性的、粗糙的、分散的,而理性认识则是在感性积累的基础上,对于认识对象所形成的推断性地、精细地、系统地概括和把握。具体而言,在感性积累基础上的理性概括和提升,应该是大学语文课程、特别是“名篇选读”部分教学的又一重要原则与方法。下面,举两个例子。其一,“诗无达诂”。在讲授《诗经•黍离》一诗的主题时,笔者首先列举了“闵宗周”(哀叹西周衰亡)说、旧家贵族自悲破产说、流浪者自述忧思说、难舍家园说等四种说法,并让学生们谈谈自己认为哪一种说法较为合理及其理由。既而,笔者结合西周、东周之际的时代背景,提出还是以“闵宗周”说,较为接近原貌;同时又指出,其他三说亦可自圆其说。由此,笔者趁热打铁,向学生们讲授了读诗、解诗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和原理———“诗无达诂”。它原指对于一首诗很难得出唯一的确切的解释,后来就发展为对诗歌及文艺作品的一种鉴赏观念,即在承认文艺鉴赏的共性或客观标准存在的前提下,同时接纳文艺作品本身的客观多义性与受众接受的主观差异性。西谚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亦同此理。最后,笔者又进一步说明,这种阐释上的弹性和张力,正是文学(特别是诗歌)及其它写意型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之一。其二,“比兴思维”。在讲授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时,笔者在与学生们一同体悟此诗的深沉情感意蕴和卓越艺术造诣的基础上,向他们提出了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比兴思维”问题。“比兴”一语,盖源出人们对《诗经》中的一种创作方式和手法的概括。“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可见,比兴就是将物象与人心连通起来,将景与情融合起来的创作理念与艺术手法,它的运用加强了古代诗歌的审美韵味和艺术感发力。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进一步指出,比兴手法实际上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在文艺创作上的具体体现,或者说,比兴就是中国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此类例子,至今多有。如高明的结婚录像拍摄者,其镜头往往先从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大红喜字开端,然后再转向新郎新娘甜蜜的笑脸。又如某伟人去世,举国同悲,往往要先从“山河垂泪、大地呜咽”之类的铺垫语说起。凡此,都是“比兴思维”的形象体现。那么,这种理性的总结概括对于教学方面有何意义呢?简要地讲,就是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归纳概括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们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四、拓宽知识视野

文学以写人为中心,所涉范围极广。所以,讲授、学学语文课程,特别是其中的文学名篇,需要具备以文学为中心的各方面的知识素养。除必须具有较为厚实的文学素养外,还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知识的积累。一方面,是理论知识。诸如史学、哲学、宗教学、美学、心理学、地理学等领域的知识,虽然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要对上述学科做精深的研究不太现实,但如能尽力增加这些学科基本常识的积累,对于做好文学作品的解读,则终归是有益的。先举教材外的两个常见的例子。比如,要解读王维的五绝《鸟鸣涧》(人闲桂花落)、《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如果不了解佛教,不了解王维的佛教信仰背景,虽然可能讲得不错,但总是隔了一层。再如,要弄清《红楼梦》中赵姨娘的身份、地位,非要有起码的古代婚姻制度方面的知识不可。再以教材内的篇目为例。比如,要想厘清曹操《蒿里行》中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与作者的思想情感,就必须要对与《三国志通俗演义》相区别的历史真实有所了解,并且要对历史人物曹操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再如,要想弄清宗璞《奔落的雪原———北美观瀑记》一文写得何以如此地震撼人心,就要先有从地理学角度对于美、加边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了解,而且了解越多,对于理解宗文越有助益。另一方面,是生活知识。亦即要增广个人的生活阅历,加深个人的情感体验。这对于做好文学作品的解读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文学作品所抒发的往往就是作家的个人的情感体验,所描写的往往就是作家亲历的生活场景。理论知识在文学作品中是隐性存在的,生活体验在文学作品中则是显性呈现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文学作品的解读,生活阅历与情感体验要比理论知识更为直接与重要。先看教材中的两个例子。比如,面对清人蒋士铨的五律《岁暮到家》,之所以大家一读到它,就怦然有感,觉得它是一首好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都有与诗人相同或相近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再如,在《礼记•学记》(节选)中,有“教学相长”的名言,为人师者与从未做过老师的人对此的体认,肯定会存在极大差异。再举教材以外的两个例子。其一,苏轼的七绝《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的欣赏。据学者考证,东坡所咏海棠花,即为“西府海棠”。而德州学院的学苑广场附近就植有数株西府海棠,高可四五米,花期约两周,每年公历四月中下旬开花,花色粉红,娇而不艳,宛若一位身材高挑、面容姣好、气质闲雅的美女。一睹这几株盛开的海棠花的芳容以后,人们自然就会更加明白苏东坡何以喜爱海棠花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说到扩宽知识视野,肯定会遇到种种的限制。知识无涯、世界广大,奈何一个人的精力、时间、金钱等太过有限!惟尽其所能便可以了。

五、培养批判精神

此处所谓的“批判”,是指从人类正义与科学真理的角度出发,对历史、现实和学术问题做出深刻剖析与公正评判的思想与行为过程。批判精神的出现与弘扬,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也是一个现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但是,批判精神是需要激发和培养的,并非所有人(包括成年人)都具备此种精神。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佩里提出的“认知三阶段”说,对我们理解批判精神的养成不无启迪。这三个阶段依次是:1.二元性阶段:对与错、黑与白、好与坏等是绝对对立和分离的,不确定性是不被接受的。儿童的思维特点近似之。2.相对性阶段:绝对的对与错的观点被改变,知识是不确定的、具有相对性的。青少年的思维特点近似之。3.约定性阶段:不仅能够进行抽象的分析和评判,而且在分析、评判事物时具有明晰的个人立场和观点。若能如此,也就具有了批判精神。这三个阶段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有鉴于此,笔者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们批判精神的培养。先举三个中国文学史中常见的例子。比如,陶潜并不是一贯贫困。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陶渊明彻底归隐田园以后,过的是一种贫寒、困窘的生活。而实际的情形是,他的确贫困过,甚至“乞食”过;但在大部分时间内,他的一家还是可以躬耕自给的,甚至家里还有仆人,如其《归去来兮辞》中就有“僮仆欢迎”的描述。又如,杜甫也有过卑屈的请托行为。众所周知,请托行为不是现在才有,在我们这样一个“人情大国”,可谓“历史悠久”,而且有时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困守长安时期,杜甫便有过“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辛酸、卑微的生活遭际;当然,这并不影响杜甫作为“诗圣”的整体形象,只是教人们懂得真实的杜甫有时也会向世俗世界做出妥协,因为避世隐居是无由达成其个人政治理想的。再如,关于《红楼梦》主题的讨论,不必强求一致。对于《红楼梦》的主题问题,二百多年以来,歧见纷出。鲁迅就曾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绛洞花主〉小引》)当然,鲁迅当年写下这番话,主要是从反面批评的角度说的。而今,我们却可以从正面这样理解:对于文学作品、特别是厚重深邃的文学经典的解读,只要能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被视为一家之言,即所谓“诗无达诂”也;而内涵的深广与阐释的多元,恰恰是名篇佳作艺术魅力之重要表征。再看两个教材内的例子。比如,《寄东鲁二稚子》一诗,就打破了存在于世人心中的李白一生到处漫游、全然不顾家小的片面印象。诗中“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的慈爱,“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的苦痛,都在说明,纵然是天马行空的“诗仙”,也总有牵念儿女的时候。又如,陈寅恪所撰《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一文的入选教材和重点讲授,本身就是对陈氏所倡导的体现一代学术大师批判精神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赞同与弘扬。此外,笔者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注意批判精神的引入和渗透。如运用启发性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衷心欢迎学生指出老师所讲内容的错讹及不足等等。

六、力求达成“多重共鸣”与“感发”境界

“共鸣”一词,本是物理学术语,引申到课堂教学中,即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共振与感应状态。共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高峰状态。“感发”一词,有两层意思。其一,情感于中而发之于外;其二,感激奋发。在文学解读和人的精神交流活动中,一般是取其第二层意思。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中,“兴”略指个体性的感发;“群”则略指群体性的感发。笔者在此拈出“多重共鸣”和“感发”的概念,是特指在大学语文(也包括其他文学艺术课程)课堂上,在面对一篇文学作品时,教师之心灵、学生之心灵、作者之心灵,有时还包括作品中的人物之心灵,多向交融、共振、感发,而最终形成的一种群体性心灵净化、头脑醒豁与人格境界升华的一种综合性的心智高峰体验。简言之,“共鸣”是过程,“感发”则是“共鸣”以后所达成的更高境界。从理想的角度说,每一次达成“多重共鸣”与“感发”境界的课堂教学,就是一次成功而美好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次数越多,当事的教师就越接近于成功,当事的学生也就会拥有越多的收获。因而,我们力求这种“多重共鸣”与“感发”境界的出现,而且多多益善。而大学语文课程以文学名篇、特别是古代文学名篇为主的教学内容,为之奠定了坚实的文本基础。下面举两个例子。其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论语•子罕》篇中所记载的孔夫子对于生命不止的人生感喟。笔者对夫子所言,自中学时代即有体悟,而且随着年龄渐长,体会益深,以至有刚过了这个“年”转眼间又到下个“年”之感叹。这样的感叹恐怕只要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有,只是程度不一,感叹后的结果又有差异而已。为了引发学生们的强烈共鸣,笔者常用设身处地之法,以“过来人”的身份,启发学生们回忆童年,而大都会获得他们虽然历历如昨、但转瞬已是十几年之类的生命感悟。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那就是应该珍惜年华、有所作为的实际行动了。两千年前的孔夫子是这样,目下的普通教师、莘莘学子也应该这样。如果说的宏大一些,这样就形成了一条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洪流。其二,“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这两句诗出自上引蒋士铨的五律《岁暮到家》。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止一次地经历了这样的动人的“共鸣”场景:清代乾隆年间,初次离家游学的青年学子蒋士铨、二百多年以后的青年教师“我”(曾经做过十几年学生,并几度离乡求学)、初次远游来德州上学的大一学生们,大家在父母“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的声声问候与缕缕深情之中,跨越了时空人我的界限,一同感动着,有人甚至泪流满面。然后,怎么样呢?然后是更加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了,更加努力地劳作了,更加爱文学了。20世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好的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什么是教育》),意在强调共鸣与感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与前引孔夫子的“兴”、“群”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上往圣与西哲的共同论说,便是笔者从事大学语文(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所勉力追攀的至高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贺同赏 单位: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第二篇: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研究

一、以转型升级为核心动力,引导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和建设工作。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原有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但是这种转型升级绝对不是对原有精品课程的重复建设。在课程申报和建设中,建设思路和服务对象要转型、调整,课程资料要更新、完善,申报建设要创提高、创新。虽然要求在2013年基本完成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建设任务,但是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计划建设5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无论课程前身是否是部级精品课程,以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精品资源共享课一定会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课程建设者自身同样也为受益者。济南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是由蒋雪艳教授主持,通过成功申报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特别是又经历了近一年的课程建设工作,我们认为,无论课程本身是否已是国家精品课程,在申报建设时,一定要以转型升级为核心动力,引导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建设工作。

(一)服务面向的转型指引着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建设。

何谓转型?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并不是对原有的国家精品课程的简单复制,在保证原有的“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等高质量标准外,更要转型,只有课程建设的成功转型,才能启动整个课程建设的全面升级。早在2011年教育部的《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就明确提出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较之过去建设精品课程阶段,课程服务对象单纯是教师,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明确提出要完成以教师为服务对象到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对象并兼顾社会学习者的转变。这种服务面向的转型,牵动着整个课程的申报和建设。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这种师生地位关系多年被异化,特别是面临近些年的高校扩招,甚至出现了诸多违背和扭曲教学规律的现象。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适应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课程建设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学习平台,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为其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性,这也回归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真正目的。同时,课程服务面向还要扩展到社会学习者,这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行动,更是高校服务社会和推进人类文明的精神回归。“大学语文”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特别是在高职教育中,如何通过课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一直是济南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团队探索的问题。在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和建设中,我们注重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把提高人文素质与增强语文能力相结合,把现代公民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力求服务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服务于教师的教学所需,服务于社会学习者终身教育。

(二)课程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的升级夯实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延续了精品课程阶段的高质量标准,取得立项资格的课程一定是教学效果好,受到专家和教师广泛好评,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比较强的示范性。同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资源共享方面,原有的课程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一定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积极应对。当课程的服务对象已不仅仅是教师,面对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原有“一流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当然不能满足课件建设所需。在具体教学中,灵活多变、实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被列入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重点。济南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通过多年的建设实践,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中,形成了“3+3”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文与史的结合、文学与语言的结合、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的结合”,不仅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注重采用参与式、启发式、情境式、研究性等教育方法,通过“大课堂”的形式,与“人文讲坛”、“科技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会实践”、“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结合,通过课程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的升级夯实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

二、以课程资源的升级与共享为行动目标,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和建设工作。

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申报建设中需依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完善课程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其基本要求是“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基本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案或演示文稿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基本资源是核心资源,在申报阶段就要准备的系统完整,并能体现课程特色和改革理念,在立项之后,这些基本资源是要向社会免费共享的。拓展资源是立项之后有条件共享的资源,它满足了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多为成熟的多样性和交互性辅助资源。拓展资源有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等。同时不能忽视的是,无论是基础资源,还是拓展资源,课程资源不是简单的堆砌,其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联。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建设工作中,为了提高课程资源的上交效率,统一资料标准,教育部建设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教育部高教司还制订了《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供申报团队学习参考。在济南职业学院“大学语文”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建设工作中,教学团队十分重视课程资源整理、上传、维护工作。多年来,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具有沿袭性,教学篇章和内容相对固定,这为申报和建设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丰富的资源储备。申报时,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中搭建了“诗意与美感”、“内蕴与明礼”、“情感与人性”等模块,下设以具体文章篇目为体系的教学单元,并以这样的教学单元为课程资源提交单位,教学团队分工合作,完成了整个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资源升级工作。课程资源的升级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的重中之重。其中,课程基本资源必须框架体系合理,与设定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对应清晰,同时,基本资源必须完整,并能充分反映课程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和课程改革的成果,特别是全程教学录像、教案和演示文稿,应充分重视。在基本资源完整的条件下,拓展资源丰富将会给评委带来好印象,且有加分。在申报和建设时,教学团队还应充分认识到,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共建。具体工作中,课程资源建设应以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强调课程资源的便捷获取和使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满足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为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服务,这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以评审指标为行动标准,细化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和建设工作。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与评审分别由高校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教育部最终组织专家进行遴选,对推荐课程进行网上评价和会议评审。在这种多级联动、共建共享的体系下,课程团队应认真学习、领会、执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要求和申报提交工具手册,在申报和建设工作中应以《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为行动标准,在对评审指标体系细化的同时,还应积极参加项目工作组和教育行政部门联合组织的培训,解决困惑不明的问题。在“大学语文”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建设中,课程组积极参加相关培训,邀请专家献言献策,与其他教学团队相互交流,以评审指标作的解读、细化、落实作为行动的牵引。在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中,专家们特别重视对“否决性指标”的解读,如“无课程负责人讲授本课程的授课录像”,专家们强调应做到“课程负责人的教学录像不少于全部的三分之一”。同时,通过对评审指标的解读,我们认识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审点是: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和知识产权。比如,在教学团队中,主要审查课程负责人是否更换,关注点是在业内是否有影响力;教学团队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是否合理;教学团队成员是否承担本课程相关的省部级及其以上的教改、科研项目等。以上三个方面即是我们课程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与建设中重要体会和收获。在下一步的建设中,“大学语文”课程组也将一如既往,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普及和共享做出贡献。

作者:王莹 单位:济南职业学院

第三篇: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分析

一、工具性——大学语文教学的基础

语文的基础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更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会学生怎样去说话,怎样去交际,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等等。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位学生,一名腼腆的男生,不善言谈,跟人说话就会脸红,文笔还比较不错。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原创作品朗诵大赛中,全班同学和老师都鼓励他参与,并且不断地加强练习,给他提意见,最终他登上了朗诵大赛的舞台,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克服了心理障碍,大胆地朗诵出自己的作品,博得台下阵阵掌声。那次参加比赛将是他人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后来他毕业一年之后做了销售,而且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再回学校,他已变成了一位夸夸其谈的销售精英。21世纪,社会人才的竞争更为激烈,大浪淘沙,勇者智者胜。人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才能在这个竞争残酷的社会大道上平稳向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只有“又红又专”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20世纪90年代,“T”型人才被大家所认可。而如今,拥有越多的能力证书就业机会就会越多,社会的认可度就高。约翰•奈斯比特,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在他写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指出,人类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有五个重点,其中之一就是“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中国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叶老先生的话正中要害,精辟,透彻,它反映了一个时代对当时大学生的要求。在现实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中,会写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文体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素质。为了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大的效益,社会上每个行业都必将在普遍使用更加规范、更高质量的日常公文的同时,更加需要高素质、有较高写作水平的优秀员工。公文写作无论是在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工作上,公文写作的机会很多,小到一份请假条,大到一份公司年会的企划书。如果没有像样的写作能力是难以应对的。例如,有很多人,工作辛苦,能力出色,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但是由于写作能力不佳,优秀的经验教训不能总结,更不能使这些优秀的经验得以借鉴和流传。笔者在生活中就曾见到过一个艺术专业的本科生写一个财物购买申请单,百十字里面竟然出现了三个错别字。还有一位学生,平时讲话各方面印象还不错,也能出口成章,是学校学生会里面的骨干力量。但是有一次笔者无意中看到了他写的发言稿,好多字都是用拼音拼写的。笔者不禁感叹,在这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里,特别是电脑的普及,人们对于母语教育的疏忽,已不是提笔忘字所能解释的。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提到:“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语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语120分,相应的,语文将提高到180分;2016年,英语100分(会考),语文提高到200分”。从中我们也能看出国家对语文教育的重视。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河南卫视《汉字英雄》的举办其实就是呼吁人们对母语教学的重视,对母语教育的回归。

二、人文性——大学语文教学的核心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以大学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渗透情感教育,进行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大学前的语文教育,含有较为浓重的功利性目的——升学考试,学习形式比较单一,深入学习语文的程度不够。大学阶段,语文课程的课时数量虽然减少了,但是学生们的自由时间增多了,再加之大学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学生们可以自由自在地遨游于世界文化的殿堂里。说过:“我的文学功底之所以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我对书的爱不释手。”文学作品以高度凝练的方式折射生活,透视人生,品味这样的作品,可以使我们融入其中,置身其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面对种种独特的生命状态,借助于这些文学作品,进而指引学生对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关系进行思考,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存境遇进行关心重视,从中学会关怀他人、关照社会。知道了《大学语文》的开设历史,我们清楚《大学语文》一路走来也是比较艰辛的。针对大学里面有没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曾经也发生过争议,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去学,更没必要非要学习。有的人认为不仅要学,针对感兴趣的学生还要学的深,学的妙,用《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去渲染人们的生活,从而让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笔者的一位同学在谈恋爱的时候,她男朋友学的是工科,常年外派出国属于异地恋。她男朋友常常给她写一些情诗,让她惊叹浪漫不已,特别有一次她让笔者看到的一首“藏头诗”,因为这首藏头诗,小姑娘整整兴奋了两三个月,时不时的拿出来读一读,欣赏一番,这些情诗为他们异地恋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诗意和美好的回忆。笔者还曾经在微信里面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叫大宝的设计师写的,他说:“尽管我们设计师不是靠嘴巴和文字吃饭,但文字和内容的积累会潜移默化到我们的思考方式,在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会影响到我们的创作思维。”一语道破了掌握语文、运用语文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创造。

三、审美性——大学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

中学语文是字词句段章,是语言和文字,是听说读写的四种能力。大学语文在此基础之上而呈现,是语言和文学,更是语言和文化。通过一部部作品向我们展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什么样的人生更有价值,什么样的人生更有意义。文学作品是以语言符号为载体来塑造各种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对社会生活作出审美反映的一门艺术。文学的基本价值就是审美,审美教育是文学对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教育功能。大学语文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中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中国文字的造字方法很奇特,从而铸就了文字的美感。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是否有气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本身的阅读量。气质是人格的终极追求,它靠文学熏陶,模仿不来,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体现你个人的修养。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有一技之长,但通才教育就需要他们尽可能具有广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具有人文素养与精神。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人文品行比专业技术知识更重要。笔者很小的时候听过这样的说法:如果把学生比作产品的话,教育就是生产,培养出来的学生智育不好最多是个次品,德育不好出的可是危险品。智商越高,人品不行的话对社会的危害是最大的。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教育绝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认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借助于大学语文课程这个平台,重视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与审美性,改革教学方法,为祖国培养出品德优良,有着高雅情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黄振英 单位:河南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

第四篇: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一、让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成为高职校园“价值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

自1986年4月上海交大第12届学代会明确提出校园文化的概念以来,研究者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层次逐渐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校园文化内涵包括价值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物质文化主要指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一次性投入可以解决的,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的管理制度建设,与学生的人文素养密切相关的是价值文化。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团委和学生社团等部门在这方面着力较多,但是也存在形式化,活动式,少数人唱戏,多数人旁观的情况,难以覆盖全体学生;思政教学部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对学生文学文化素养的积累难以兼顾,如果教学手段不加以创新,更容易让学生产生空洞说教之感。《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设置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高职院校价值文化建设方面,《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能够作为有力抓手,发挥重要作用。所谓价值文化,又被称为精神文化,对学生而言,主要指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才的问题,价值文化可说是校园文化内涵层次的核心。古今中外的教育事业莫不把价值观的教育放在首位。高职院校的人文性课程偏少,技能型和实用性课程固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价值文化教育,但是范围和力度有限。思政课承担价值文化建设的重任,但是思政课程偏重思想、伦理和道德的直接灌输,情感渗透和艺术感染显得不够。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即可弥补以上不足,《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就是教材的编写,即课程内容的设置,教材的编写者要力争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融入所编选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要将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中精选凝结着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名篇佳作,结合高职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和文学鉴赏能力,力求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

二、让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成为校企文化融合的有效载体

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质、就业性导向成为指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和路径的重要标杆,在能够检索到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文章和著作中,以校企文化融合为研究方向的占据十之八九,高职院校在学校管理制度、校训校风凝练等方面都刻意体现职业化的特点,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学生宿舍管理上引入企业“6S”管理模式,并进一步向教室和实训室推广,“修能致用、笃学致远”的校训更能彰显职业院校的本质特点和发展愿景。这些都是建设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有效尝试。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也应该、而且可以助推校企文化融合和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高职《大学语文》应该以课程内容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推进校企文化融合。以课程内容为载体,是指在教材编选时,有计划安排一定篇幅与职业、就业、创业有关的文学作品,题材上可以是哲理思辨的散文,也可以是小说节选,也可以是影视剧本片段,总之,让学生感性地认识未来的职场和社会,适当选入少量常用应用文的写作知识也是有益的。但是,有些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直接将教材分为文学作品和应用文写作两大部分,编者的初衷无非是强化高职大学语文的职业化和应用性,认为既然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当然要教他们职场和企业的应用文写作,而且,其中还加入了相当的行政公文写作内容。但是,笔者以为,这种生硬地将应用文嵌入到《大学语文》的教材当中,首先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语文》课程文学性、艺术性和人文性的疏离,是对工具性的不适当强化;其次,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学校毕竟不是职场,学生也毕竟不是员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纸上谈兵、学习一些将来未必用得着的应用文,甚至不切实际地安排过多的行政公文写作的内容,实在有点形而上学了。还有一种尝试是对高职《大学语文》进行近乎颠覆式的“改革”,用“沟通”“交流”“社交”“礼仪”来直接替代经典文学作品。此种做法的依据是认为讲授传统的文学经典在高职院校已经“不合时宜”,而改用这些所谓的更有职业“范儿”的内容才能吸引学生,活跃课堂,笔者对这种近乎“取缔”《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持有不同的看法。首先,“沟通”也好,“交流”也罢,这些重“技”不重“艺”,重“能”不重“情”的教学内容根本上看就不属于《大学语文》的范畴,不可能实现大学语文所承担的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使命。其次,相比较因为学生基础差,听不懂,或不愿意学习经典文学作品,转而把这些看起来学生容易懂,愿意听的内容搬上《大学语文》课堂而言,教师更应该选择坚守大学语文课程的本质,探寻更为适合高职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而不是打着改革的旗号,用浅化的、甚至是异化的内容来取代高职《大学语文》。再者,笔者还想说明,沟通和交流,社交和礼仪对任何一种类型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必要的。也就是说,这并不是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化东西。既然必要,学校可以专门开设这样的选修课,甚至在一些专业可以开成专业基础课,比如商务文秘专业,但它无法取代《大学语文》的艺术感染和价值观渗透的作用。

三、让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成为传播地方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有效手段

高职院校是地方办学,传播地方文化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高职《大学语文》可以将弘扬区域文化作为课程建设的一个思路,将地方文化用文学作品的形式引进校园,教给学生,既传播了地方文化,又丰富了校园文化,加上高职院校地方生源占相当大比例,弘扬乡帮文化,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可谓一举多得。以滁州为例,滁州的地方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可粗略分为三个单元,即以琅琊山为中心,北边有明文化的发祥地凤阳,南边是著名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故乡,三足鼎立。从历史跨度上看,琅琊山得名东晋皇帝司马睿,琅琊寺建于唐代,醉翁亭修建于北宋,直至明清时代,滁州都有享誉全国的文化闪光点。这是难得的文化资源,而且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大多都是有明确的历史文献记载方得以流传的。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几十首与滁州有关的诗歌,辛弃疾留下的数首词作,吴敬梓的章回小说巨著《儒林外史》,明代朱元璋亲撰写的《皇陵碑文》(其实朱元璋虽然本人文采有限,但是他反对行文艰涩,提倡文从字顺的通俗文风,还是很有见识的),这些文学作品,精选之后收入《大学语文》课本,可以一下子拉近学生与滁州的感情,一下子拉近学生与滁州历史文化的感情。如果进一步创造条件,可以将学生带到琅琊山、醉翁亭、明皇陵、吴敬梓故居等地实地感受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息,并可以适当加以延伸,比如,欧阳修与阜阳的关系(欧阳修自滁州而迁官阜阳),朱元璋与南京的关系(朱元璋以金陵为都城),吴敬梓与扬州的关系(吴敬梓客死扬州),通过辐射沟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亲近和自豪。这样,《大学语文》成为宣传地方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有效手段,而且,可以想见,这样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学生应该是乐于接受的。总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既要坚守大学语文的学科本位,又要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将会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光锐 唐义武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第五篇:大学语文课程实用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实用性定位的必要性

必要性源于受教者的个体要求与社会的整体需要。

首先,受教者的应用文写作和文字表达能力亟需提高。

所谓应用文,一般是指单位和个人,在处理公、私事务时,遵循惯用格式而撰写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文章。会写能说、特别是能胜任日常应用文体的写作,是大学生本身和国家社会两个方面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和愿望。早在九十多年前,学者刘半农就说过:“学校的写作教学绝不是培养文学家,但学生却要学习工作生活用得着的文体。”三十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又指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程度远超过往,很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更为重视。除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外,较强的应用写作能力、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众多用人单位带有普遍性的招聘条件。但是,大部分的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在学学语文课以前,根本不晓得行政公文、经济公文、法律公文、礼仪文书、日常应用文体等的基本写法。更有甚者,“天天有个好心情”的病句常挂嘴边和笔头;学生给老师长辈发送“无头”(称谓)“无尾”(署名)短信的情形时有见闻;还有不少大学生写文章不注意分段,分段了又不遵守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要空两个字格的格式。试想,一个大学生,如果连常见的应用文写作都不能胜任,连清晰表达个人见解的能力都不具备,他(她)还能称得上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吗?进一步说,上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下到学生所在学校及相关教师都必须对此种现象的出现承担各自的责任。而所有这些,都从语文应用角度凸显出大学语文课程实用性定位的必要性。

其次,受教者的人生成长亟需人文精神的滋养。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调查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就指出,“学校过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单方面的努力,使学校教育‘忽视了教人如何在社会中生活、热爱生活并从事工作的基本职责’,‘使学生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这些话,虽是当时针对世界其它国家的教育弊病而发,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当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某些缺失。当今中国,从总体上看,全社会正义公平犹在,仁爱诚信未泯。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在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相当严重的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的不良的社会症候,只看强弱,不讲善恶;私欲膨胀,诚信缺失等种种病态丑行,亦所在多有。社会上的成年人多从校园中来,在校大学生也不免要受到社会浊气之影响。比如,世界观、价值观不健全,人生理想迷茫;群体观念淡薄,只问小我得失;情感培育不够,对待亲友态度淡漠;人生格调不高,审美趣味低俗化,等等。凡此种种,在象牙塔内并不鲜见。所有这些,都从学生生命成长角度凸显出大学语文课程实用性定位的必要性。

二、大学语文课程实用性定位的可行性

可行性来自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效果。

首先,基于大学语文应用写作部分的重要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适度加大了应用写作课部分的学时比例,注意切实提高教学内容的现实针对性,并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

下面,举四个例子。其一,在讲授“行政公文”单元时,笔者把“函”和“会议纪要”作为重点。因为很多学生以后要进入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这样一来,这两种文体的写作就是必须要掌握的。学习了“函”这种文体,学生们就会明白自己在考取研究生以后,为什么录取学校要向考生所在学校发“调档函”,而不是“调档通知”或“调档令”。学习了“会议纪要”这种文体,有的同学就在班会中使用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样在日常运用中便把对“会议纪要”的写作能力大大提高了一步。其二,在讲授“事务文书”单元时,笔者把重点放在“调查报告”上。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参与调查、执笔写作“调查报告”的往往是单位中的年轻人;即使是学生将来自己创业,也少了要事先做一些调查分析。这样,“调查报告”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而且,在训练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时,也一并锻炼了他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明晰的文字能力。其三,针对很多本科生在“大四”毕业时,要参加国家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的实际情况,笔者又把“申论”单元作为一个授课重点。笔者注重在申论的概念、特点的讲解,特别是材料分析、论证策略、论点提炼,结构布局以及写作规范等方面花时间、下工夫,这样就为学生们在将来的公务员考试中胜出做了一个较为扎实的铺垫。其四,针对修改环节对于写作的重要价值,笔者还把教材附录中的“文章修改符号及用法”划定为必讲内容。上述这些努力,切实增强了大学语文写作课的现实针对性,并且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其次,为了切实提高学生们的写及说的实际能力,我们倡导以训练为主,讲解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与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写”的方面,笔者十分注重对学生们进行诸如行政公文、经济公文、法律公文、礼仪文书、日常应用文体等的模拟写作训练,践行教师讲解为辅、学生练习为主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要原则,以求同学们写作水平的切实得到提高。比如,在讲授“行政公文”中“函”、“会议纪要”,“事务文书”中“计划”、“总结”,“专用文书”中的“谋职信”,以及申论等重点内容的时候,笔者一般只用十分钟左右,讲说该种文体的概况,而将剩余的大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们做模拟训练与文章修改。对于“调查报告”等需要事先调查而且篇幅较长的文体的写作训练,笔者则采取学生课下调查、写报告,尔后在课堂上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讨论,然后教师点评的方法来完成。又如,笔者还引领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了“文章修改符号及用法”,以便于学生们在完成每一篇文章的初稿以后,进一步对它进行有板有眼的、行之有效的修改和完善。相对于“写”,“说”的能力的培养,并非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因为,母语的说的实践和训练起始于婴孩而完结于人生终点、而且多是在日常交流中得以提高。虽然如此,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亦有必要附带训练之。一般来说,说的能力从听和读中来。笔者在讲课前,下工夫备课,对所讲内容努力做到了然于心,讲课时注意讲授的条理性、严谨性和生动性,而且力戒套话、空话和假话。课堂上,还注意精心设置讨论环节,而且要求学生们在讨论以前尽力深思熟虑,讨论中力求表达得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这些教学细节,对学生的说的能力应该是一种积极的熏染。

再次,在“名作选读”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把经典作品与学生的人生成长结合起来,使作品中精神源泉能够切实滋养学生们的心灵园地,鼓舞他们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世间万物和自我生命。

比如,笔者在“叩问人生”这一单元中,通过经典作品的教学,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向学生传达一种积极的通达的人生观。儒家讲“入世”,倡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如《周易•乾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泰伯》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周国平《面对苦难》则说:“以一种坚忍高贵的的态度承受苦难”等,虽然言说角度或有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在倡导积极向上、报国兴业的人生观。再如,热爱祖国、关怀民众的精神,在古今中外皆备受推崇。有鉴于此,笔者在“心怀天下”这一单元中就重点讲授了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艾青《我爱这土地》、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尽》等饱含忧时爱国爱民热肠的诗词佳作。又如,亲情、爱情和友情,乃是人类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三种情感。笔者在“亲情友情”和“执子之手”两个单元之中,便围绕这三个中心展开教学。对于亲情,笔者引导学生们感受“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诗经•蓼莪》)的含辛茹苦,“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的慈父心肠(李白《寄东鲁二稚子》)等。对于爱情,笔者指引学生们品读《诗经•静女》中男女约会的喜剧性场面,朱9自清《给亡妇》的哀悼之情,英国近代勃朗宁夫妇生死不渝的爱情(勃朗宁夫人《我是怎样地爱教材你》)等。对于友情,笔者带领学生们领略先秦时代“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的友谊之歌,清代名士顾贞观、吴兆骞之间的患难不移的坚贞情谊(顾贞观《金缕曲二首》)等。通过上述心灵融通的教学过程,自强不息的人生追求、爱国爱民之大我情怀、关爱亲友的深挚感情,便如汩汩的泉水一般,在学生们的心灵园地中被开掘、引导出来,进而对其人生走向起到了积极的化育功效。据笔者初步调查,不少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喜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自对上述人文化育氛围的渴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课程实用性定位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此种应该予以凸显。

作者:昝风华 单位: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第六篇: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

一、大学语文课堂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怎样才能够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一直是令老师们困惑的问题。为了能够很好的研究解决这个问题,专家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的方法与意见。他们认为,大学语文课堂的量化分析应该从教学效率、教学效益以及教学效果这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在大学里,语文课堂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生,是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有思想的成年人,他们往往容易对自己喜欢爱好的内容产生兴趣,所以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老师们就应该在课堂上用上课内容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所讲知识产生兴趣,以此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同时老师轻松完成教学任务。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大部分的学生不够重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经常发生。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程,他们认为上课与不上课没有多大的区别,反正上了这么多年的学,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基本的语文考试还是可以应付过去的,再加上,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讲课枯燥乏味,无法引起大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所以他们不愿意听讲,不愿意去上课。从老师的角度来讲,一些高校的语文老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不高,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在课堂上普遍使用“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形式,没有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课堂气氛沉闷,这让语文课堂的有效性难以提高。从学校的角度来讲,一周安排的大学语文课时量只有一节,同为大学公共课的大学英语课程却安排了三节,明显不重视大学语文。另外,大学语文所使用的教材内容也比较平淡无趣,学生对其不感兴趣。许多高校选用教材的时候会选择自己学校老师编写的教科书,编书老师的水平各不相同,教科书没有权威性。

二、解决大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缺失的建议

1.适当改变教学方法,使用内容丰富的语文教科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们在下面听,这样的课堂气氛是非常沉闷的,学生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听课。老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吸引力,学生们对该门课程没有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上课的效率会非常低。所以,教授大学语文课程的老师有必要改变一下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对一门课程感兴趣,有想要继续学习下去的欲望。老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较轻松的方式进行授课,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大学语文的教科书有非常多的版本,不过内容都相差不大,读起来大多是枯燥乏味的内容,能让读者耳目一新的不多。语文教科书中的内容都是名人的经典作品,散文、诗词等。这些作品都诞生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与现代学生们的时代背景相差深远,无法深入到大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为了能够寻找到一本好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科书,老师们也是煞费苦心,毕竟这样的教科书很难找到,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学生们的专业老师为其选择不同的大学语文教科书,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书籍,学生们应该会感兴趣的。

2.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

在大学,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老师教课的时候要体现其价值,教学方法非常关键。当前的问题是,怎样才可以提高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调查与统计发现,高校教师的水平各不相同,担任大学语文授课的老师,很大一部分并不是专业的语文老师,这将会严重影响到课程的发展与上课的效率。另一种情况是,任课老师是专业的语文老师,他们的专业水平也是符合条件的,不过,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常常会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学生们完全听不懂,一节课下来,也并没有获得特别高的课堂效率。加强大学语文老师们的专业水平与素养,让教师队伍向更加的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效率与有效性。

3.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让课堂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老师应该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们授课。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老师可以制作与课文相关的课件,使用文字、图片或者是视频,化抽象为具体,学生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本上的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在黑板上板书要更直观更节省时间一些,学生们也更容易接受一些,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过,多媒体技术有利也有弊,若是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就会给教学带来不好的影响。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要合理分配时间,例如在播放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视频中,不能用一整节课的时间来播放视频,可以选择较经典的片段播放。如今,在一些高校的课堂上,多媒体技术正在逐渐替代传统板书形式的教学方式,老师不用再满黑板的书写知识点,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又一张的课件,这样一来,老师就充当起了放映员的角色。

三、总结

现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学生、老师们的关注,正在通过努力慢慢改善。在小学到高中阶段,我们学习语文这门课程是为了顺利的通过考试并且取得高分,到了大学,学习语文则是为了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为了改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老师要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们发掘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们也要改变对待大学语文课程的态度,要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这门课程。通过学生与老师共同的努力,希望可以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有效性。

作者:陈文君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第七篇:大学语文课程文艺观探析

一、从儒家的文艺观看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定位的合理性

客观地讲,大学语文课与我国古代文学、文化是有着很深的渊源的。不仅其多数教材选目以古代文学名篇为大宗,而且其人文性的定位也与古代儒家的文艺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从当下社会背景、大学生思想状况看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定位的必要性

当今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走向。从总体上看,全社会正义公平犹在,仁爱诚信未泯。如舍身救人的山东军人孟祥斌、视学生生命至上的黑龙江女教师张丽莉、忍痛保护乘客生命安全的杭州司机吴斌等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应该看到,在我国的广大城市乡村中,“英雄”不止一个,善行义举每天都在发生着,只是大多数是更为普通、平凡而已;善良守法、自食其力的公民仍然占整个社会人群的大多数。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在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相当严重的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的不良的社会症候。社会上的成年人多从校园中来,校园生活也不免要受到社会浊气之影响。不求学习上进,却喜好拼爹、比阔;不以考试作弊为耻,反以偷懒取巧为荣;入党多为好前程,恋爱只求一时甜蜜;室友非但不相互关爱,反而形同陌路等等。凡此种种,在象牙塔内并不少见。虽然上述这些情况,只是中国当下社会与高校生活之不良一面的反映,却已经唤起了很多国人的警醒。政界领袖和有识之士都已然对此有所察觉。国家领导人先后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德治国”“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指导方针,学术界、教育界人士不断发出诸如“切勿忽视人文社会科学”(已故东方学大师季羡林语)。但是,单有政府指针和学者呼吁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以为,应该知行合一,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做起。有鉴于此,凸显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在当下就具有了无可置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三、从笔者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经验看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定位的可行性

在此,先简要介绍一下所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情况。笔者及其同事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以姜山秀、李桂廷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为基础的。该教材上编为“名作选读”部分,共分八个单元,即“叩问人生”“心怀天下”“乐山乐水”“亲情友情”“执子之手”“人物风神”“节令民俗”“问学寻美”。一看每个单元的标题,即可想见编者对于人文性的标举。由此,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性特质在我们教学内容方面得以最大程度的彰显。接下来,笔者把数年来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中“多重共鸣”的亲身体验作一举例描述。笔者以为,“人文性”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集中体现就是“共鸣”。“共鸣”一词,是被人们从物理学术语引申为文学理论与课堂教学术语的。引申到文学理论中,“共鸣”是指读者阅读过程中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共鸣是文学阅读接受过程中的高峰状态。再引申到课堂教学中,“共鸣”即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共振与感应状态。共鸣是教学过程中的高峰状态。笔者在此拈出“多重共鸣”的概念,是指在大学语文(也包括其他文学艺术课程)课堂上,在面对一篇文学作品时,教师之心灵、学生之心灵、作者之心灵,有时还包括作品中的人物之心灵,多向交融、共振、感发,而最终形成的一种心灵净化、头脑醒豁与人格境界升华的一种综合性的心智高峰体验。可以说,每一次达成“多重共鸣”的课堂教学,就是一次成功而美好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次数越多,当事的教师就越接近于成功,当事的学生也就会拥有越多的收获。因而,我们要力求这种“多重共鸣”的出现,而且多多益善。下面举两个例子:其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论语•子罕》篇中所记载的孔夫子关于生命不永的人生感喟(教材,第8页)。笔者对夫子所言,自中学时代即有体悟,而且随着年齿渐长,体会益深,以至有刚过了这个“年”转眼间又到下个“年”之感叹。这样的感叹恐怕只要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有,只是程度不一,感叹后的结果又有差异而已。为了引发学生的强烈共鸣,我常用设身处地之法,以“过来人”的身份,启发学生们回忆童年,而大都会获得他们虽然历历如昨、但转瞬已是十几年之类的生命感悟。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那就是珍惜年华、有所作为的实际行动了。两千年前的孔夫子是这样,目下的普通教师、莘莘学子也应该这样。如果说的宏大一些,这样,就形成了一条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洪流。(附:此处孔子的见逝水悟人生,亦可视为一种比兴思维方式。)其二,“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这两句诗出自清人蒋士铨的五律《岁暮到家》(教材,第78页)。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止一次地经历了这样的动人的“共鸣”场景:清代乾隆年间初次离家游学的青年学子蒋士铨、二百多年以后的青年教师“我”(曾经做过十几年学生,并几度离乡求学)、初次远游来德州上学的大一学生们,大家在父母“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的声声问候与缕缕深情中,跨越了时空人我的界限,一同感动着,也有甚至泪流满面。“共鸣”的结果与影响又是怎样的呢?简言之,就是学生更加爱自己的父母亲人了,更加懂得尊重人、理解人了,更加努力地劳作、学习了,更加蓬勃向上地生活了,更加爱文学了;同时,教师也受到了心灵陶冶和启迪,也就是实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当然,“共鸣”也好,人文性也罢,其所起的作用,总是相对的、有限的;人们不必、也不可能指望大学语文课成为高校课程中一剂万能的“灵丹妙药”。要而言之,从笔者及其同事们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经验来看,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定位,是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综上所述,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定位,不但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定位必须予以明确与凸显。

作者:昝风华 单位:德州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