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论文(8篇)

大学语文教学论文(8篇)

第一篇:大学语文古代经典作品教学思考

一、新媒体时代古代经典作品遭受冷遇的原因

新媒体(NewMedia)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媒体形态,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而言的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传播媒体,是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媒介。能熟练使用新媒体并深受其影响是当代大学生的一大特征。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及迅猛发展,也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冲击。一方面由于缺乏筛选机制,导致海量文学作品涌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让人无所适从;另一方面由于信息量太大、太快,人们无法安静地沉浸在某个作品或文本之中,导致了阅读的碎片化、浅显化、娱乐化。消遣性、娱乐性、快餐化的大众文化作品成为当前大学生们阅读的主要对象,而“提出并思考的人、人性、人生的大问题,试图给出解答或解决方案,并且永远对现实保持者理性批判态度”的异常深刻且充满理性的经典作品则被边缘化,尤其是中国古代经典。有研究者曾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14所高校对大学生的经典阅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古代经典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即使在中文专业学生当中也仅有不到三成的被调查者对其最感兴趣,部分理工科学生在留言中表示由于平时专业学习压力大,很少阅读文学书籍,即使阅读也首选娱乐消遣型的,不愿选择费时费力的中国古代文学。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调查统计后了“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该榜的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红楼梦》更是高居榜首,成为读者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当代大学生为何如此冷落蕴含着丰富人文意蕴的古代经典作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两个:

(一)从主观上看

学习的功利性使很多大学生认为大学语文中的古代经典作品“无用”,因而不愿意投入精力深入学习。通常来说,人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某门知识,多是因为对其有兴趣爱好或认为其对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而对于认为无用或没有太大作用的知识,人们往往不容易产生学习的需要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当前整个社会的浮躁、功利又加重了人们的这一学习动机,很多人的需求是了解能够马上解决眼前问题的信息,而学习经典名著不可能会获得如此快捷而实用的效果。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缺乏兴趣甚至很厌恶,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学生看来,学习这些作品,无非是使他们多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史哲方面的内容,与当前的社会生活以及未来的生存发展没有多少关系,属于学而无用型的。这些古代经典作品真的“无用”吗?当然不是。能够选入大学语文教材的这些古代作品无不是经过岁月沉淀的经典之中的佼佼者,其中所蕴含的优秀人文思想、审美情趣、生活态度对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等具有潜稳默化的催生作用。不仅如此,作品中所涉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以及语言运用的特色等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沟通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而这又直接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产生重要影响。既然大学语文中的古代经典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如此重要,那么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却普遍认为这门课“无用”呢?其原因主要是古代经典的这些功能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就业的影响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不像专业课以及各类证书那么直接,所以学生们往往感觉不到它的功用。

(二)从客观上看

时代的“隔膜”以及教学效果的不如人意影响了大学生对大学语文中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针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名著死活都读不下去?调查中不少被采访者表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名著与当代读者的“隔膜”,“语言晦涩、叙事繁杂,再加上高深的哲学意识与不同的时代背景,客观上也构成了阅读障碍”。就拿古代经典作品中的语言来说,与今天的语言相比,不仅在语音、语法、词义等语言内部要素上发生了巨大改变,其所反映的外部事物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因此,后人在学习前人作品时往往会遇到不少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通俗文学、大话文学、流行歌曲和偶像剧等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泛滥,当代大学生们更习惯于通俗化和娱乐化的话语表达方式,古代经典作品陌生而晦涩的语言,自然很难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学效果的不如人意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兴趣索然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学在授课思路上形成了一个固有的教学模式:作者生平简介、创作情况、课文的写作背景、内容分析、写作特点等等,教学过程公式化、凝固化,课堂讲授信息量大而不深不精,语言严谨有余却生动亲和不足,凡此种种,使得整个大学语文课堂沉闷而缺乏生气。“无用”和“无趣”成为很多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最直观印象,这种印象又从心理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加深了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的疏离。

二、有用与有趣:新媒体视域下古代经典作品教学的新思路

葛兆光先生在《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中曾说:“现在是急功近利、讲究实用的年代,那些看上去既不能增添技能又不能变成资本的古代社会与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一些‘包装’和‘烹调’才能使他们感兴趣”。实际上,这不仅是一个功利化、实用化的年代,还是一个媒介化、视觉化的年代,在这样的时代中,教师更应该大胆革新,善于包装,善于调味,使古代经典作品教学课变得“有用”及“有趣”。如何才能使这些古代经典作品变得有用、有趣起来?

(一)关注古代经典作品的当代性与应用性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具有内在的“真理要求”,具有超时间、跨地域的永恒价值,其生命力在于“持续不断引起当下读者阅读的兴趣,持续不断地对当下情境中的读者发挥作用”。因此,在讲授这些经典作品时,除了要关注其所蕴含的优秀的人文思想、进步的审美观、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语言运用的特色外,更要研究其当代性,包括文化的当代性、道德的当代性、情感的当代性、审美的当代性等,按照时代的已经变化了的精神、心理、人情风俗来理解经典、认识经典,对经典进行继承和创新,只有这样经典的精神财富才能永恒与不朽,才能使当代人继续对经典充满信心,成为当代人生命的源泉。不仅如此,对于经典的解读,教师还需要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关注其与当下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对当代大学生工作、学习、生活、处事等方面的启示意义,这样才更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调动其学习兴趣。如通过对杜甫《又呈吴郎》中诗人“堂前扑枣任西邻”“只缘恐惧转须亲”等行为的解读,不仅使学生学习到杜甫“仁者爱人”的伟大精神,同时还要学习其如何在维护弱势群体自尊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帮助的高尚行为。而“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中所蕴含的委婉含蓄的劝说艺术,对学生今后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如对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讲授《红楼梦》时,可以进一步将王熙凤的管理艺术、理财能力、薛宝钗的人际关系学等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古代名著的同时,开拓思维,增长职场实际生活经验。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介绍诸如王维、苏轼等这些文学家兼艺术家时要侧重对其艺术观的分析,多选讲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鼓励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挖掘创意。

(二)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经典作品的教学效果

当前,大学的教学对象大多已为90后甚至00后,他们是随着新媒体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作为“屏幕人”或“网络人”,游戏化、图像化的世界,轻巧、有趣的表达,大话式的网络语言是他们熟悉和热衷的,冗长的文本、艰深枯燥的语言往往令其望而生畏、兴趣索然甚至拒之门外。面对这样的一群教学群体,传统的“一张嘴、一本书、一只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方式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学习、接受习惯,与时俱进,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地优化教学效果。如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本、图形、动画、音乐、声音、图像、视频有机融为一体,切合在新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的接受习惯,如果精心制作的话,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讲解古典诗文时,诗情画意的画面配上合适的音乐,不仅能有效地展现诗歌所蕴含的意境氛围,而且还会对学生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产生强烈的冲击,使学生在婉转美妙的音乐中体会作品的文字、意境之美。在讲解古代小说戏曲时,选取影视中重点片断,让学生与原著进行对照,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研读作品的兴趣。如《聊斋志异•婴宁》一文,尽管这是一篇文字优美、故事生动的小说,但由于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在阅读文本感知人物形象时,依然有不少学生因为没有读懂课文而茫然无知。通过对电影《婴宁》中王子服遇婴宁、寻婴宁以及婴宁严惩西邻子等片段的播放,学生很容易就把握了婴宁天真活泼、憨态可掬、聪慧狡黠的未经人世浸染的自然本性,不了解这种天性随着婴宁走出山谷投入到人类社会、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为顺应社会礼法而逐渐失落的过程,感受到作者对人间真情的赞颂、向往及对封建礼教压抑摧残人性的痛心。虽然多媒体教学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信息量更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但在古代经典作品的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尤其是声音、画面等直观手段,也容易使学生思考力、想象力受到限制,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削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避免对多媒体的盲目依赖,适时、适度、适当地运用,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传统教学手段与教师个人特色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效应。

(三)建立开放性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开放性是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媒介环境下,大学语文的教学也需要建立一种开放的教学理念。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以教知识为导向,但现在,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百度一下就能搜索到需要的知识,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网络找到相应答案。而且当前大学生携带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课的现象非常普遍,课堂上玩手机者也不乏其人,甚至屡禁不止。这种情况下,不如顺势而为,教师通过设置议题,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自己的设备,引导其去关注网络中丰富的语文信息。另外,大学语文教学的场域也应当是开放的,不局限在传统的课堂之中。课堂之外,教师也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终端、不同产品进行自主学习。近年来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课、慕课倍受瞩目,尤其是微课,短小精练,符合当代大学生课余时间碎片化,难以进行长时间学习的情况。教师应该积极地推动大学语文微课的建设与应用,将学生在教学中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然后根据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制作,供学生课后学习参考。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QQ、博客、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飞信、微信等新媒体提供的各种新鲜、活泼的交流方式,交流资料、探讨问题,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丰富延伸课堂内容。

(四)运用故事化、娱乐化的教学语言,迎合当代大学生的欣赏趣味

在教学中发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媒介化、视觉化时代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大都会避开难懂难接近的东西,选择很快、很轻松能搞懂的知识信息。浙江工商大学曾对杭州16所本科高校大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调研,发现78%的学生认为阅读经典很重要和比较重要,但阅读率并不高,其中语言晦涩难懂、内容与时代脱节是大学生拒绝阅读的主要原因。相反大学生对于那些以经典为蓝本,运用改写、反讽、戏防、戏虐、调侃等手段进行“去经典化”的节目或作品却十分热衷。近年来以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讲论语、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为代表的“百家讲坛”电视节目以及以“杜甫很忙”为代表的网络恶搞文化在90后大学生中迅速走红,也正说明当代大学生并非不喜欢中国古代经典,只是他们更愿意在轻松、娱乐的情境下接受经典。美国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描述电视时代的大众文化时曾说“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在当前这样一个“娱乐至上”甚至“娱乐至死”的社会语境下,一切都难逃被娱乐的命运,包括古代经典。教师若再以严谨、正经、刻板、晦涩的方式讲授这些古代经典作品,只会使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更加“敬而远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秉承兴趣原则与亲近原则,使教学语言故事化、戏虐化、娱乐化,化重为轻、化难为易、化艰深晦涩为网络流行,贴近学生的生活、趣味,使学生在好听、好玩、大笑的愉悦状态中完成对经典作品的解读。

三、结语

中国古代经典作品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格塑造、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学习经典不仅关乎当代大学生个体的成长,更关乎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而拒绝经典,受害的不仅是每个大学生个体,更是我们的社会和民族。新媒体视域下,教师只有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欣赏趣味等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教学形式和方法,主动适应大学生的接受习惯,才能使当代大学生们热爱中国古代经典,其传承文化、陶冶情操、提升人格、净化心灵等功能才能得以实现。

作者:蒋月侠 李娟 陈少锋 单位: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第二篇:大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没有深刻认识大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公共任选课,对学位没有多大的影响,它的重要性也不能和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相比较,进而使大学语文长期处于学科边缘化状态。因此,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一点都不重视大学语文这一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普遍认为专业课是最重要的,把学习的核心放到专业课上。这就导致了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不充分、教师缺乏激情和动力、学生更是不重视,进而使语文课学风比较差,学生也没有学到真正的语文知识和文化素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综合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导致大学语文教学的效果难以使人满意。

1.2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语文教学方法还是采用的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注入式等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真正的理解“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轻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等等。同时,教师没有充分的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意识,进而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被动者,使其不能有效的发挥学习潜能,进而大大降低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1.3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目前的高校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属于共修课程,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使教学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通常情况下,考察大学语文教学的方式就是些小论文或是读书笔记等等方式,平时成绩也打得相当高,达到很高的及格率。这种教学评价方式不仅没有真正的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语文素养、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语言技能,还不能有效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使教师不能够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想出解决办法,还不利于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二、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2.1树立正确的大学语文教学观念。

正确认识大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素养观念十分重要。目前,国际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汉语在国际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且在国外还设立了孔学堂,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进而使很多外国学者纷纷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知识。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学校重视语文学科的设置,更应该认识大学语文学科的真正内涵和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对大学语文学科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念,进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技能、审美能力、以及价值观念,最终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

2.2丰富大学语文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因此,在实际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充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情感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的探究欲望,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及采用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来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立体化的学习语文知识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课外终身学习的习惯。

2.3改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应该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方式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的素养和专业能力以及对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进行有效的、公平的评价。因此,在实际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实际情况,创建一套健全的、完善的评价和考察体系,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践能力,改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其中考查应该做到全面、客观、公正的方式与平时表现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办法。如:既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既要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要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既要考查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要考查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虽然是一门共修课程,但是它不仅可以促进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效结合,还能够有效的传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陶冶审美情操,也能为培养当代具有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申玉会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第三篇:大学语文教学下的谈话式教学法应用

一、谈话式教学的源头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倡并身体力行谈话式教学法,在《论语》中,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就是讨论的对话,或者编辑许多对话的意思,孔子的对话分为四种:第一种,孔子自己说的话;第二种,孔子与第一流学生的对话;第三种,孔子与第二流以下学生的对话;第四种,孔子的学生自己交流的对话。所以谈话式教学方法,在孔子的《论语》中已经得到了体现。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以使用“问答式谈话教学法”闻名。在讨论的过程中,苏格拉底以学生谈话为中心,不以全知者自居,在对话中他多半是以提问者的身份出现,学生才是问题的解释者和回答者。比如,有一天,学生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稻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于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着双手回来了。苏格拉底问他怎么空手回来了?柏拉图说道,当我走在田间的时候,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着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于是就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我最后什么都没有摘到。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他却会以学生熟悉的具体事物和现象让学生自己来体会和感受。最后通过暗示、启发、诱导、归谬使讨论沿一定的线索有效地进行下去,最终把他的观点说出来。苏格拉底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自己感悟不同,一般不说这个观点是自己的,而是学生心灵中本来就有的,只是出于肉体的阻碍,还未能明确显现出来。苏格拉底把最后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形象地称之为“精神助产术”。孔子和苏格拉底这两位先哲的谈话式教学可以说是中西方启发教学的源头,并形成了启发式教学的典型范式。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推行非常合适,因为大学语文的教学对象一般是18岁以上的青年学生,他们开始形成较稳定的思想,有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希望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且希望获得认同,这些都是基础条件。如若教师积极借鉴现代沟通模式,并结合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把个别交谈扩大到课堂内所有参与者的交谈,那么这种生动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成为师生的双向交流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

二、谈话式教学的环节

谈话式教学法的实施有着深远的意义。它对于学生发现问题,感悟规律,不断开拓学生创新空间,催生创新胚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学语文课堂谈话教学法基本模式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谈话的情景

创设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在建立新概念或新规律之前,教师要千方百计设计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大学语文学科和语文知识的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渲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比如当前军校中,对于当代英雄形象的僵硬化解读,往往以成败论英雄,那么真正的英雄允不允许失败?失败了还是不是一个英雄?这些问题需要学生自己认识和讨论。当然还要营造一种“心灵自由”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无所顾忌[2]。这点在部队院校尤其重要,只有自由的氛围才能让学生的心灵沟通起来,才能把学生的理智与情感结合起来,才能把自由交谈的最佳效果发挥出来。

(二)设置妙设的话题

这种方法的成败在于问题的设计。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认知活动的最主要动力,教师可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关节点或易错的地方设疑,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相当的问题,吸引学生走进以其现有知识不能顺利解决的问题中。《垓下之围》中的项羽算不算英雄?我们可以从军事学的角度来解读出一个失败的军事统帅,可以从历史辩证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出一个真实落寞的勇士,也可以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解读出一个多情的英雄。问题的情景创设要孕育着新问题,问题要生动有趣,要与新知识密切相关,要设疑布阵,造成悬念,要扣人心弦,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就会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新知识的积极探索状态。谈话可在上课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思考。

(三)引导发散的思维

《垓下之围》中的项羽到底算不算英雄?从军事战役学的角度,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都能透视出一个不同的英雄形象。引导学生发散思考,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分头搜集资料后进行有准备地探讨。也可在教学过程中就某一问题与学生进行共同探讨,以听取学生的意见,寻求答案。因为谈话式不能像讲授教学那样只固定一个人扮演教学的角色,参与对话者要有多种灵活变动的对话搭配,所以教师要把精力重点放在启发诱导上,不能滔滔不绝地讲,特别是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死记死背问题的答案,只能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感知新知并尝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后继学习积蓄更多更大的经验和力量。那么如何去启发诱导学生呢?一是要善于运用科学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启发诱导方法和形式。二是要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台阶式的小问题。

(四)完善理论的升华

美妙的开头扣人心弦,精彩的小结耐人寻味。教师要把握好每节课的最后时间,精心提炼,有效引导。做法有三:一是要明确课堂小结的主要内容。小结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要概念、阐释、主旨、重要思想方法等。二是要掌握课堂小结的基本方法。常见方法有:谈话式、图表式、议论式、板演式、对比式等。三是有效引导学生尝试小结。在授课完毕,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再浏览、回顾、感悟,各抒己见,尝试小结,形成共识。教师对教学小结,再作进一步修正,并作补充、完善和必要强调,并对一些教学思想方法从理论上给予升华。

三、谈话式教学的关键

当然谈话式教学方法有其优势,如互动性强,课堂效果好,培养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等等,但是也有缺点,比如老师准备不充分就不容易控制时间,学生不积极参与,将获益很少等等。鉴于此重点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谈话方式

首先是开放性问题方式。提出一个多义性的问题,然后师生交流,畅所欲言,最后提出参考意见,点评补充,进行小结。这种方式应该是大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交流方式。很多文学文本本身就具有多义性,比如孔子的《侍坐》,此文记叙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学生畅谈志向的情景。通过富有个性的语言和极为简洁的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各个人物的精神风貌,反映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和进取精神。那么孔子的这四个弟子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孔子赞同哪一个人的看法?为什么会赞同那样一种三月暮春图?到底这个一片轻松的踏春图景中又隐藏着一种什么思想?论经纬其次是固定式问题方式。那就是老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分组讨论,最后选出各小组发言人简要回答,其他组的同学、老师进行质疑和反驳,小组成员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回答,进行几个回合的讨论后,老师进行最后小结,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讲解。比如诸子的思想、三国的谋略、老庄的思想都可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其发展的轨迹,并能指导现实生活。那么教师在课程中就可从先贤的思想问题入手提问,比如庄子的“大”与“小”的境界,在今天怎么辩证地看待,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讨论,比如为什么很多人只追求眼前的一点利益,却不能发现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背后惊人的用处和价值呢?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其实是可以在古代的哲学思想那里找到根源的,这些问题同学们讨论后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在总结时提取精华,上升一个理解层面。最后是争议性问题方式。先提出问题,然后分红蓝两方来讨论。教师加入一方或作为主持人出现。双方先分别阐述观点,然后进入自由辩论,最后教师点评并小结。比如学习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诗,一个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一个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们都有着穿越时代的魅力。每一个学生的观点不尽相同,有的喜欢李白多一些,有的更喜欢杜甫的沉郁顿挫。课程开始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不同的小组分工负责不同的观点和内容。每个小组在课下收集资料,选出一名组员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回答。学生也可以就有争议性的问题分为正方反方方进行辩论,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这样既能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大家分工协作,共同努力。

(二)对于教师和学生,都要有充裕的准备时间

首先对于教师。这类谈话就是要给学生足够高度的启发。俗话说你要给学生半瓢水,老师至少要有一瓢水。所以教师要就谈话的内容掌握比学生多几倍的知识储备,并能在交谈中机智地应变,面对出现的突发状况,要讲究提问的技巧、智慧,掌握高超的辩证提问艺术。所以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机智的应变能力,才能驾驭场面,控制节奏。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形成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并带动学生积极展开交谈。其次对于学生。让学生自己准备,给他们准备的时间,他们会在搜集中思考,并且同学互动,通过表达、聆听、提问等,提高综合能力。训练学生动手搜集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训练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的技巧,培养在扑朔迷离的问题中不断提高判断能力。学生有了充分的准备,在谈话中就可以体现高度的自主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可以养成分享他人经验的习惯;养成质疑、思辨的习惯,并能察觉到偏见,重新建构自己的观点;养成互助合作的好习惯;养成积极学习、求知的兴趣和态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活动多,积极性高,思路开阔,发展智力,师生交流多,在交谈间互相切磋补充,实现师生的双赢,也时而产生创新的火花,有利于锻造创造能力。

四、总结

大学语文想走出边缘,改革势在必行。改革“贵在得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式有很多,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教学方法,教师要因材施教,结合课程特点和自己的特长,开拓思路,大胆尝试,这样才能使大学语文的改革越走越远!

作者:陈露 许夙慧 高荆梅 单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理学院

第四篇: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精神维度培养论文

一、科学理性精神

科学理性精神是推动人类历史从愚昧走向文明的动力源泉,也是在网络多元文化的今天,帮助学生走出思想困惑、迷茫和痛苦的精神支柱。大学生缺少社会生活经验,精神思想上处于未成熟阶段,容易受到形形色色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比如说,形成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念;存在伦理道德无底线的思想认知;过于追求物质生活,导致其与精神生活严重失调等等。大学语文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比如说,在老子的《道德经》一文的教学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想和,前后相随”即:有无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相互矛盾而促成、长短互相比较才能够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了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就可以让学生们正确认识到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相依存、想转换的关系,树立辩证统一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客观、全面的看问题。

二、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精神维度重要的组成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人文气质的基础情感。在大学语文中构建精神维度培养学生的品德就需要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作品和优秀文章的人文价值,让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人文情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对人文情怀有个潜移默化的提高,进而加强作品、作者人文情怀的情感体验的积累,建立健全学生的人文情怀体系。比如在《礼记大学》教学中,就应当让学生懂得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在《国语叔向贺贫》中领略传统士大夫“如果不忧虑道德的不曾建树,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要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的高贵精神品格。从《短歌行》悲凉的吟唱中,体会到曹操感叹人生苦短,欲建功立业而渴求贤才的急切、焦虑心情;李密的《陈情表》中深切地理解作者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又要报养祖母抚育大恩不能从命的苦衷中所暗含的孝文化的人文精神要义。

三、历史意识

历史让人敬畏,值得人们深思。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要求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其向现代化、开放化和多元化发展。大学文本教材是对我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佐证,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历史知识的留存。因此,笔者认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作品的历史背景,透过作品挖掘出隐含在文本深处的思想情感,启发学生对历史问题思考评价,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对于郭沫若《天狗》的学习,《天狗》是五四时期奏起的一曲精心动魄的精神赞歌。要想让学生领会天狗形象象征的意义,仅仅凭借学生细读文本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全诗三十八行,共一百七十八个字,每句诗我“我”字打头,在教学时必须以这首诗的历史文化背景为突破口,了解在五四精神观照下个性解放和自我力量的扩张,也正因有了冲决一切束缚个性发展的勇气后,个性才得以充分发扬,五四新人才所具有无限的能量。认识到天狗形象是几千年来人的主观性发展、自我精神解放的雄奇造型。

四、生命思索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也不断强调生命思索,进而更好的激励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然而消极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灾害,让人们在进行生命思索时往往容易走入困境,导致了对人生命题的两难抉择。比如说要甘心于世俗生存还是维持人格尊严,集体意识和个体追求两者的内在关系,灵魂与肉体的冲突,物质与精神的对峙等等。大学语文是一门对生命思索具有精神价值的课程,是我们学习的宝贵思想资源。大学语文教材凝结了无数个已逝历史人物对生命价值的思索和精神选择,为大学生生命思索提供了扩大的空间和资源。了解这些宝贵而厚重的生命资源,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人生,探索生命的历程,及其生命的意义、价值。

五、总结

总之,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依托于优秀的文本教案,引导学生透过作品看到作者对生命的思索,领阅历史伟人在面临精神难题和人生困境时的抉择。比如在司马迁《史记》的教学中,司马迁敢于忍受宫刑之辱,为了成就了史家绝唱的《史记》,不甘于“没世无闻”而发愤著书的生命选择就应当引起学生思索生命的意义何在,进而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正确人生目标,并为此发奋图强不断努力。

作者:申玉会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第五篇:探究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探究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

探究教学法也称为发现法或者研究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一些事例和相关问题,但不详细说明其中的原理和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观察、阅读资料、讨论或者实验)去寻找答案。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具体到大学语文教学而言,通过探究式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去发现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去质疑教师讲授的内容,去挖掘语文课文所蕴含的深层内涵,这对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及创造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大学语文课堂里,非汉语专业的其他大部分专业的学生都不重视大学语文学习。原因主要有,现在的教育以升学和求职为首要目标,高校只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迎合市场需求,只关注学生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的培育。部分大学生在结束高考以后,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动力。教师也因为学生或者高校的这种态度而对语文教学缺乏创造力。这种情况直接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缺乏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不能准确获取信息也无法进行顺畅的人际交流。他们整天接触的都是网络中很轻浮的网络段子或者是其他一些没有任何素养可言的快餐式文学。探究式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带有研究性质。包括语文教学在内的大学课堂教学最大的缺陷之一就是缺乏互动,这种互动既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如果说中学教育因为有升学的压力而倒逼教师增强这种“互动性”的话,那么部分大学教学在互动性方面简直是一种倒退,缺乏互动性就不可能使探究式教学深入开展。

三、探究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科学地设计探究方向。

探究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探究问题的角度也是多样化的,可以从一篇文章的纵向进行探究,也可从横向进行探究。纵向探究是从文章不同的角度以及写作背景提出问题探究;横向探究是从文章相同的角度,探究类似文章的写作手法。

(二)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要学习的内容构建生动有趣的情景,即通过一定的手法,为学生再现书本中所描述的一些情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运用探究教学法中,构建这种情景,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探究动力和求知欲。比起传统教学中,老师一个人拿着语文课本解释其中的内容,这样的方法会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情景的创建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参与者和引导者。

(三)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收集相关素材。

素材是学生对课本进行探究的工具,它可以让学生的视野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中。当然首先还是要使学生精读课文,这就可以借助上文提到的情景创设的方法。课本才是最基础的素材,如果对课文不了解,就无法拓展思维、发现问题。其次才是与探究对象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寻找相关资料,也可以协助他们进行校外调查、访谈。

(四)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探究式学习的关键是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如果学生和教师缺乏互动,那么教师就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的想法教师也无从掌握。互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方式可以更进一步增进学生彼此间的交流,在讨论中发现问题,使真理越辩越明。

四、总结

总之,大学语文课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它是提高大学生母语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无论哪个阶段的教育都不能忽视语文课程的学习。而探究式教学让这门课更加生动有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探究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

作者:赵云连 单位:安徽外国语学院

第六篇:大学语文教学幸福教育浅议

1大学语文的尴尬现状与幸福教育的功利化

1.1重理轻文的学科现状

大学语文伴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而来,虽一路坎坷曲折但也曾辉煌一时。而进入新时代,全面复兴大学语文教育则又成为新的关注热点。高校内部师资缺乏、重视不够(学校和学生),受功利化影响,现代更多的人认为学好理工科或是各种技术专业更实际,更能获得经济收入,也就是获得幸福的来源。不论是日趋下降的文科报考率,还是大学里日渐增多的由文科转到土木等理工类专业的现象,都已证明重理轻文是当今社会的主要趋势。部分高校虽然把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但是不论是从学校还是从学生角度重视程度依旧不高,学科地位不保。

1.2大学语文教育的工具化与幸福教育的功利化

作为听说读写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大学语文教育,更多的人认为它是重要的交际工作,是掌握语言文字,获得基本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分强调大学语文教育的工具化的外衣适合应试教育的需要,但却给大学语文教育自成目标的幸福教育涂上了功利化的倾向,使得幸福教育成为零碎。同时,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在这种功利化目标的促使下重视基本语言能力、书写能力及基本的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不是享受大学语文教育带来的幸福内涵。

1.3大学语文教育中幸福教育的缺失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依然在按部就班的授课,停留在浅层次的讲解,对文学作品的鉴赏缺乏对深层次思想情感的剖析与及解读。教师应付学生被动接受,二者共同的目标就是考试。因此,在传统的教与授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缺少愉快、幸福的体验。此外,大学语文应该是凝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最具情感的课堂,而不是通过“八股文”式的介绍中心思想,分解段落就能完成教学目标的。幸福的环境和氛围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创造,这需要教师的真情展露,需要学生的认真体验。更重要的是缺少创造幸福的能力,作为充满新时代新思想的教师更应该具备这种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带动学生在大学语文中习得幸福。

2大学语文教育中自居一格的幸福

大学语文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幸福教育资源,不论其语言教育本身、传统文化的精髓境界、教育教法等均能使得师生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体验幸福,实现教育的根本意义。大学语文自居一格的教育赋予了学生主观幸福感受与客观知识获得双重意义的实现。

2.1母语带来的幸福

幸福的追求中包含对人生最高目标:真、善、美的追求。而大学语文教育中最重要的母语本身的教育便具备了三者。语言的真,是语言的真实性。要求说真话、讲真事,用语言传达出我们人类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在交际中得到他人感同身受的理解与肯定,获得幸福的人际关系;语言的善,是语言的正确性,道出人世真理,多少至理名言,简短几个字便能囊括宇宙人文,为后人发展奠定基础;语言的美,尽显华夏汉字优雅的历史,平仄对仗、抑扬押韵。教学中教师运用真善美统一于一体的汉字语言,让学生品味语言本身带来的意境与韵味,体会语言带来的博大精深的内在幸福感。

2.2内化于心的幸福

相对于语言本身真善美的幸福体验,大学语文本身指向内心的幸福感更能显示出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功能。幸福是获得内心的惬意与满足,而大学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与自己内心对话和反省,用心去感受他人的心灵,与他人的灵魂碰撞,在这过程中让个人心灵得到净化和成长。对柔情婉转的诗歌细细品味,品味少女爱情的滋味;对慷慨激昂、大气蓬勃的文章进行鉴赏,体会金戈铁马的战场生涯,亦或是对充满酸甜苦辣、精彩纷呈的小说鞭辟入里的分析。这些都指向了内心世界。师生在解读他人心灵的同时也获得了内心的成长与完善,获得基本知识的同时更是收获了灵魂的幸福体验,丰富内在世界,启迪着精神与思想。

3大学语文教育中体验幸福教育

幸福是需要体验才能更深刻的烙印于心。而大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则能赋予学生以丰富的情感体验,多种幸福体验的可能。在体验中让学生作出行动的选择,使得幸福的价值在选择中得到实现、满足和升华,享受其中又得以自我发展。

3.1阅读教学中体验幸福

与现实的世界相比,书籍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思维能力,丰富了人类心灵世界,为种种难题提供前人的经验和睿智的解答。对书籍的阅读意义非常,尤其是对大学阶段处于各种价值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而言。通过阅读可以让人窥探人性的黑暗,重温人性的美好,让人励志、憧憬着生活的希望,在书籍中达到各种渴望的境界。大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主要的,让学生在丰富自我知识的同时提升心灵境界,体验来自阅读过程和阅读后带来的幸福感受,达到阅读应有的目的,促进幸福的生成。对于不能顺利阅读的同学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接触阅读,引导学生走向通往幸福的可能路径。

3.2诗歌教学中体验幸福

相对于其他文本体裁而言,作为阅读文本的一部分,诗歌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幸福价值。不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大学语文中关于诗歌的篇目不少,都给我们以不同的心灵碰撞。朱自清说:“诗不过是一种语言,精粹的语言”。在学习享受精美语言的同时,在了解学习了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之后也便能够享受诗歌之美。此外,韵律与节奏的特点是诗歌的主要特色,或低吟或浅唱,诗歌的朗读都给人以精神的陶冶与享受。随着那韵律高低起伏的节拍,沉浸诗歌营造的幸福之中,在悲凉伤感的诗词中找到奋勇前进的力量;在激昂的诗歌中斗志昂扬,在美妙的节奏中调节低落的心境,带着个人的体验与理解享受诗歌带来的独特视角。在一千个哈姆雷特中找寻自己的那个属于个人独特的感受和评断。

4大学语文教育中创造幸福教育

4.1个体表达中创造幸福

口才水平即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工具性的存在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际中更能为学生带来友谊、带来愉快的合作等幸福的体验。口头表达也是一种创造的幸福。课堂的课前演讲、教学中的师生交流、课后的同学讨论等等。在同学自主表达自我的过程中也是他们创造性表达自我的过程。在课程设计中将说的训练如演讲、朗诵、讨论、读书交流等口才活动设置其中,让学生幸福的表达自我。在创造性的表达同时与外界形成链接,使自己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满足其存在感,获得交流的满足感,成就幸福教育。

4.2写作中创造幸福

写作,是大学语文教育作为工具性的一个主要内容教学。但写作也是一种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幸福。言由心生,将内心的思想运用精准的语言转化为文字,不管得到外界反馈与否,对于写作主体而言,都已达到表达情感的目的。如基本的写作形式——日记,记录生活点滴,记录心路历程,不管何种心情,记下之后心情多会平和舒畅。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的每次写作之后对其精神世界予以反馈,给与学生鼓励与赏识。鼓励学生多写多投,当学生的作品变为铅字登报见刊时,他们会体验的内心世界得到外在世界肯定与支持的快乐与幸福。

5总结

大学语文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提供给人们基本的素质,更应该是涵养品格、德性,实现幸福的教与学的有效手段。在阅读中体验幸福、在表达、创作中创造幸福、在教学中感受幸福。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融合并发掘内在心灵的教育,使得教师在最富有幸福元素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既做一个能够发现幸福的大学语文教师,践行幸福的教学,更能以言传身教促进学生的幸福,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爱的氛围中感知大学语文带来的满足感。同时,大学语文的教学也需要社会提供幸福教育的支持,与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孩子铺出一条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

作者:王静 王皓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第七篇:中学与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议

一、交流“断层”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长远威胁

(一)大学中文师范生的成长与社会发展需求日渐脱节

交流“断层”直接意味着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方向与中学的实际要求之间可能存在错位,大学缺乏可靠途径获取前沿的教学要求变化,那么,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大学中文师范生,由此可能造成这一群体从语文教育信息化理念到实际应用能力均迟滞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显示,大学中文师范生对大学定期邀请中学一线教师来校传授教学经验的呼声最高。这实际上反映了中文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实际经验的匮乏,对于大学所传授的知识和中学所运用的知识产生疑问和困惑,表明大学中文师范生的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在进一步苏醒。

(二)语文教育信息化与时代信息化教育差距扩大

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来看,针对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政策规定,普通中学和大学都有权利作出自己的阐释和解读。当双方认知都走向偏差甚至造成对政策文件的曲解时,中学与大学之间的交流“断层”就完全阻隔了二者之间缓冲的机会,致使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用力分散而难以推行,与整个时代的信息化教育之间的差距必将进一步扩大。例如在分析比较传统老四所师范院校(包括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笔者发现四所师范院校对学生计算机能力方面的要求比较低,甚至模糊。相关课程设置只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即达到计算机一级的水平;南京师范大学提出“争取达到国家二级”的目标,但这一目标的提出缺乏坚定的立场和态度,其最终执行力度也有待考查。四所最具代表性的师范院校表征出同一问题,即大学对语文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存在程度不一的认知偏差,整体态度消极而被动。反观普通中学的教师招聘方案,其有关表述只是一笔带过,有的甚至直接表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至于国家规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自我发挥”的空间就比较大。由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出中学对国家教育政策规划理解上的不到位、不明晰现象。大学与中学之间的交流“断层”使双方困束在自我认知中,隔绝外界有效信息的刺激,最终使双方都陷入无为、无措的处境。

(三)多样化沟联机制的建设

只有重视并修复大学与中学间的沟联机制,使前沿的语文教学信息和教学要求变化有效传达到位,各部门的目标和方向才能明确,我国的语文学科教育信息化才能真正朝着统一的方向推进。就目前来看,我们并不缺乏沟联途径的选择样式,早期的探索尝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大学与中学的学科带头人定期进行联合论坛、大学定期了解师范毕业生的教学情况、中学向大学主动反馈信息,提出建议和要求以及高校定期派遣一批中文师范专业的老师去中学教学一线调研考察等。不能反映时展要求的教育一定不会是成功的教育,因此,中文师范生的成长不能单纯依靠大学教育“买单”,中学语文教学同样要承担起相当的责任,为其社会化和融入整个时代保驾护航。

二、沟联机制的管理和维护

沟联机制的建设只能确保交通联络的诉诸有道,而其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又会因为职责分工不明,扯皮推诿而驱使教师群体逐步脱离体制,沟联机制本身也会自动解体,这也是造成过去相关方面的尝试努力过早夭折的重要原因。由此,笔者进一步得出结论:沟联机制的建设是推动我国语文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而沟联机制建设的关键则在于解决沟联机制由谁管理、由谁维护的问题。针对沟联渠道的管理和维护,相关行政部门必须重视教师群体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教师自身的能动性、积极性。以在语文教育信息化领域已经取得重大成绩的各所中学、大学教师为联络点,国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为保障,由点到面,全面覆盖,保证各所学校联络点的专业性和顺畅性;同时交流信息的记录、存档、传承也应当有序展开。

三、总结

从沟联机制的建设到沟联渠道维护、管理工作的落实,这是语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一场轰轰烈烈的夯实“地基”工程。只有明确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信息化教育的趋向,重新对人才质量规格进行定位,才能确保前期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是徒劳无益的付出,才能确保我国在语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作者:苏美玲 高婷婷 黄萍 任旖旎 王艳霞 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第八篇:大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一、相关概念界定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指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教学理论,它主要描述在建构主义理念下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并批判传统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包括教学方法、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它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媒介。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知识、教学、教师、学生等方面提出了几乎完全异于传统教学理论的观点:重生、重学,强调个体主动建构自身意义,个体的建构能力来自于其在某种情境中的参与程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主动发现者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并且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地位,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通过创设实际情境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它关注学生的主观认识,重视建立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知识情境,它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课程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实践中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因此建构性教学具有情境性、探究性、参与性、随机性、合作性、体验性、开放性等特性。

三、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是以教师的“教”而展开的,教师是大学语文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建构主义教学则是以学生的“学”而展开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强调教师的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大学语文教育环境中建构他们的知识过程,实现意义建构。

(一)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

建构主义的学习者是积极的知识建构者,利用以往经验,结合现有学习材料,去建构他(她)周围世界的意义。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引导者,建构主义认为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效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则应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这就要求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让学生领会到学习是人积极的、活生生的“绽放”状态。例如,在诗歌鉴赏学习过程中,首先利用诗歌本身的美学魅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利用以往诗歌鉴赏的知识经验,从兴趣点出发,主动探索、动脑、动手查阅相关资料选诗、写诗、配乐,动口来朗诵,从而使学生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加深诗歌鉴赏学习的印象。教师在点评中再进行正面引导、提炼、概括、及时评价,这样学生所建构的知识将更系统、更明确、更深刻,更具有自身建构意义。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不要让PPT成为“骗骗他”。

(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有效积极互动、协作、共同营造智慧的知识建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积极互动的合作学习。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知识的建构是不同的,存在局限性,只有通过有意义的合作共享和交流,才能对知识的理解更准确、丰富、全面。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整个课堂是一个互动的整体,不是传统的“教师”和“学生”即“我”和“你们”,而是“我们”,师生是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营造智慧的知识建构过程。例如,议论文部分的小组讨论学习。议论文这种文体学生在中学时代已经接触过,要想引起学生关注,使意义更新建构得更有效,比较困难,但教师可以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争辩,还可以组织辩论赛,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学生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积极自我更新知识体系,自我超越,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痛苦”。

(三)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多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生动、完整的问题情境,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究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营造复杂、真实、能挑战学生识别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为课程学习所做的努力,并鼓励他们课后积极反思学习。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使目前的学习材料与其现实生活背景衔接,减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引起他们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时学生目前的学习并不能与现实的生活经验直接对接起来,这时需要教师要发挥媒介作用,通过创造条件,不断完善情境,使得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起来。例如,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多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使不同学生在不同水平上都能创造自己的理解和价值,进行个性化的知识构建。例如,应用文部分的学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许多应用文,但大部分学生是浏览信息的经验丰富一些,并不具备写作的经验,教师此部分的教学应该多给学生创设关于应用文的真实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动脑、动笔,不只做应用文信息的浏览者,换位试做应用文信息的者。

四、总结

学者别敦荣在《大学教师需要学点“课程论”和“教学论”》中提到:“课程是大学的心脏,教学是激活心脏的起搏器,教师是起搏器的操控者,学生是教学生命意义的创造者。大学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的智慧场域。”因此无论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里是多么尴尬,大学语文教师都要坚守其教学主导地位,积极反思,集思广益,不断创新,为大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献计献策。

作者:杨玲 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