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大学语文论文

全球化时代大学语文论文

一、选文必须具有思想启发性

大学语文的开课对象是大学生,因为大多数高校都把这门课程安排在大一,所以其教学对象大多数都是18-19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都已成年,但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还处在懵懂阶段,正是需要良好的思想引导的时期。但因为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电子信息技术的发达,学生们接触社会的渠道变得空前丰富,社会上流行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文化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横亘在他们健康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中的一种不良诱惑,因此尤其需要我们教育的正确引导。可是我们现在的高校教育由于受到就业压力的挤压,片面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实用功利主义倾向,忽视对学生心灵的指引。关于这一点,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早就深有感触,他在讲到我们中国教育的时候是这么说的:“你不懂中文,我现在教给你中文,不懂数学,我现在教给你数学,教给你物理、化学,好像先生就在那儿,学校就是在那儿卖那个知识,对学生整个的人生没有领着他去走路,怎么样在人生上走,缺乏这个。”[1](P335)他认为,教育应该要把年轻人当成朋友,当成朋友就要尽力帮助他们,让他们走上正道:“以青年为友嘛,就要帮助他。帮助他干什么?帮助他走上一个正确的人生道路。”[2](P335)这是一种多么朴素的教育情怀。我们现在的教育恰恰缺少的就是这样的情怀。我们太注重实用、功利,以致于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成了一个个如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这显然不符合我们的教育目标。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开课对象广,因此,在这样的情势下,这门课程完全有责任反思自身的责任,并且在反思中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在思想上启发、引导学生,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独立、自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编写大学语文教材的时候,就要注意选文的思想启发性、引导性。我们要精选那些能在深层的心灵、思想层面给学生带来启发和思考的文章,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世俗,迎合庸俗的阅读取向,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为重心,片面强调选文的特色性。

二、选文必须具有审美愉悦性

现在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因为总是强调要区别于中学语文,要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所以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难免形成这样三类编写模式:文学史模式照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精选各个时期的经典名篇)、文体模式(按照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排列选文)、人文精神模式(精选各个时期典型体现各种人文精神的作品,按主题编排选文)。无论是哪一种模式的选文标准,对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愉悦性都没有给予充分重视,且从本质上来说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偏颇性。其实,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美,因为它是作家所创作出来的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它能带给人新奇和惊喜,让人产生一种现实生活中所难以感受到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能鼓舞精神、涤荡灵魂,让生命焕然一新。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世界的时候,他能获得的美感愉悦不仅能丰富他的生命感悟,激活他的表达能力,更能提升他的生命体验,呵护住他的生命质量。“语文原来含有极强的审美性、想象性、人文性,并充满着多元性、模糊性、自我体验性,语文能力也恰恰体现在对文本的个人化理解上,而我国的语文教学无视学生自身的审美体验与独特想象,无视语言表达的个人性,导致学生缺乏个性化的审美力、鉴赏力以及语言表现力。”[3](P90)每一位任教者都必须有这样的自觉意识: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独立的生命意识、生命感悟的人,而不是一个个苍白僵硬的、只知道功名利禄的躯壳。现在我们处在全球化时代,物质主义极大地侵蚀了人的心灵,年轻的学生们正面临着信仰的真空,可我们高校作为人类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我们有责任努力去坚守住学生心灵的丰富和纯净。“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辞典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这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那种把生活与幸福不断滞后的教育注定不是成功的教育,因为生命是不能保存的,一切都是有保质期的,六十岁你能回到十六岁吗?用什么呵护生命的快乐与生存的质量?”[4](P146)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目前的大学语文选文思路明显是有失偏颇的,大学语文的编选原则必须要注意选文的审美愉悦性。

三、选文要能突出体现母语的魅力

母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凝聚力所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重要。可是在全球化时代,至少有两个因素导致了母语的被忽视。一是外语的功用被过分强调,人们花在母语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二是电子产品的发达导致人们越来越少用纸笔,键盘取代了笔墨;人们也越来越不重视阅读,图像化资料很大程度上更吸引人的注意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上母语的沦陷,蕴含于母语中的传统、情结也失去了本有的凝聚力。体现在当今的大学里就是学生不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以致于他们甚至写不出一篇没有语病和错别字的文章。基于这样的现实,把大学语文定位为母语教育课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国家在语言文化政策上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呼应了这样的吁求。所以在进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时候,自然要求选文能充分体现母语的魅力。因为如果把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定位为母语教育的话,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选文必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母语的魅力,这样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对我们的母语产生认同、欣赏和爱护的感情。说到汉语的魅力,表现很多。比如它的音律的优美、它的字体的隽永、它的内涵的深刻、它的历史的久远等等,不一而足。所有这些特点,无不体现在各个时代的各类优秀文学作品里。“一种语言的最高成就,它的节奏和韵律,幽微和曲折,它的本质和秘密,也是通过最优秀的作家作品体现的。”[5](P46)但任何一个公认的优秀作品,也都是各有千秋,它们有的以思想发掘见长,有的以语言表达取胜,有的以情感真挚动人,有的以文化深刻令人瞩目。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在选文时有所甄别,有所取舍,选出真正能体现我们母语魅力的佳作,指引学生去感悟母语的魅力。因为只有当我们的学生充分感悟到了母语的魅力时,他们才能进一步感悟到蕴含在母语里面的深厚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怀,才能在内心深处产生对母语的认同和依赖,从而真正地激起他们的感动;在此基础上才能让他们真正为自己祖国、民族的伟大而由衷骄傲,并把这种由衷的骄傲之情化作一股教学者所期盼的对母语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沉情怀。

四、选文要体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

大学语文曾经一度把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所以在教材编写上一直有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许多教材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缩减本。但目前随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进行,似乎疑惑越来越多。编写者为了创新,不再强调传统文化。如南开大学陈洪老师主编的《大学语文》就主要把大学语文定义为了一门以提高大学生母语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至于前文所提到的一些教改者认为教材选文要精选哲理、政论、科学人文、特别是经典应用文、在选文上要注意传统与地方的结合等观点则更是这一趋势的体现。那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真的就可以不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献君教授在2006年-2008年间,通过对近年有关重要调研报告的研究及对武汉5所重点高校的100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弱化,存在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倾向,他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和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疏离甚至断裂。在他们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家意识不强,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弱化等问题。”[6](P46)在全球化时代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之下,我国当代文化跟随西方文化亦步亦趋,民族传统淡化,西方腐朽思想蔓延,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正面临着信仰失落的巨大虚空,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让传统文化也出现断层的话,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整个民族将陷入一场无可挽救的精神危机之中。因此,我们切不可放松对青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正如刘君献教授所说的:“引导大学生既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又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必然要求。”[7](P58)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我们更加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学语文授课对象之广仅次于大学英语,自然首当其冲地必须担负起这样的使命,所以其教材选文也必然要体现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非中文专业的全校性基础课程,无论面临着怎样尴尬的现实处境,每一位任教者都必须意识到其独特的课程内涵以及其担负的课程使命,而具体到其教材的编写,自然和它的课程使命相依相伴。全球化时代的独特环境对大学语文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教学要求,我们的教材编写自然要充分体现这种教学要求的呼唤,以期更好地配合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共同实现大学语文的课程使命。

作者:段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