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论文(共3篇)

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论文(共3篇)

第一篇: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独立学院大学语文的课时数普遍不高,大多只有32学时或者48学时,但是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却非常丰富,学时的限制使得大学语文教师不得不对选文进行有选择地讲授。教师在教学实践积累中,对于学生们不喜欢的选文要能够及时作出调整;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选文要尽可能体现出文章的趣味性,有必要时还可以适当拓展一些相关课外文段。例如在讲司马迁《史记 荆轲列传》节选时学生们对荆轲刺秦的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可以结合陶渊明的《咏荆轲》等与荆轲相关的文章,从多个角度对荆轲这一人物及刺秦这一行动进行讨论分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上好一堂课,不仅仅体现在教师讲了什么,更要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没有听,或者多数学生不愿意听,这节课就是不成功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用心投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大学语文课堂活起来,真正变成大学生喜欢的课堂。大学语文教师在授课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每一堂课内容的不同,可以利用多媒体影音效果丰富大学生的学习趣味;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形式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运用主题研究型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活用小组比赛的教学形式,提高大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意识等。例如有位大学语文教师在讲范曾《梵 高的坟茔》这堂课时,就采用了主题研究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课前收集关于梵 高的生平、作品等相关资料,对梵 高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再学习范曾《梵 高的坟茔》这堂课时,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少学生都能对天才的悲剧命运作出积极的思考和回应,课堂效果大大提高,教师成为引导者,学生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对于诗歌体裁的选文,大学语文教师就可以真正从诗歌的本质出发,巧妙运用多媒体影音效果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艺术的陶冶。

二、课堂评价要公平公正

独立学院大学生大多认为,大学语文课对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帮助,只要考试时能够及格,修到学分即可。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课,甚至逃课,等到考前临时抱佛脚,短时快速背下整个学期的知识点,考试后马上忘记等不良现象。这样的学习方式功利性太强,学生虽然拿到了学分,却无法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作用。让学生把功夫下在平时,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丰富知识储备,还需加大平时成绩的占分比重。在平时成绩比重加大的同时,还须使平时成绩有效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大学语文课堂中公平公正地去评价学生。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课堂往往是大班授课,教师要想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细致入微地评价几乎不可能。大学语文教师应在第一堂课时就明确课程考核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笔者认为较好的方法是按照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中报告等几部分将学生划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若干等级,在日常上课中严格按照指定的等级制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打分。公平公正的考核方式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减少或杜绝无故旷课现象,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达到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学生由最初的为学分强制性学习逐渐转变为求知识趣味性学习。总之,独立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学,要考虑到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探索最佳教学模式,使大学语文课程能够真正地走进学生的生活,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知识储备。

作者:杨玉玲 范雨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第二篇:独立学院之大学语文观

一、基于“母语高等教育”:责无旁贷

近年来,南开大学陈洪、李瑞山教授提出将大学语文课定位为“母语高等教育”,在这一教学理念指导下,编撰了《语文素养高级读本》,陈洪先生主编的“新形态大学语文系列教材”与《母语•文章•教育———大学语文研究文集》,正是践行这以理念的产物。“汉语文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内蕴着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情感态度的,它千百年来是中华文化维系和承续的重要因素,是我们民族强大凝聚感和向心性的主要来源。是华夏民族与世界民族之间生生不息的(交流的)重要基础。所以母语的这种基本性质决定我们大学语文课程有一种培根固本的特性。”[3]从“母语高等教育”的角度定位大学语文课程,较之“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不但立意高远,也更切中“语文本位”。“母语高等教育”这一课程理念的确立,必将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产生影响,特别有助于推进大学语文的学科化建设。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而不可忽视、削弱。大学语文在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又说,“鉴于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希望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而后高教司又酝酿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方案,提出高校应开设人文素养类公共必修课,设计的几个备选方案里都有“大学语文”课。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中文学科发展战略报告》中,论证了中文学科所担负的使命和功能时,其重要一方面就是对全体大学生的母语教育,这也是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理由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特别提到“大学语文”类课程,甚至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是前所未有的。其原因即在于着眼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大学教育的策略的新的调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语言文学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方面。它可以为建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凝聚全球华人特别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意志,为彰显、延续、发扬母语和母语文学中积淀着的中华民族精神血脉,构筑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塑造新时代民族精神提供支持,这无疑是大学语文教育地位提升的最好契机。母语教育不但在基础教育中需要,在高等教育中也同样需要。在世界文化版图中,每个有影响力的民族,每个有影响力的国家,都把推广或传播本民族语言当作一项核心任务。“相形之下,汉语在国内的推广却存在着问题:一方面,国家把汉语传播看得很重,积极向国外推广;可是另一方面,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在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的大学生中,我们的母语却受到漠视乃至轻视。”[4]如果说推动汉语国际传播、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中文学科的职责所在,那么,在大学生中推广高层次的汉语教育,传播汉语文化,普及高水平的汉语品赏和应用,更是大学教育的历史使命。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责无旁贷。

二、基于独立学院学生个性精神的成长:起航明灯

独立学院大学语文的授课对象当然是独立学院的“三本学生”。由于独立学院生源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就成为关键。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好的机遇,供不同潜力、不同志向和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应落实在大学生个体精神的成长上,才更加具体、扎实而不流于空洞,也才更易为独立学院大学生所乐于接受。人的发展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总和时代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历史时代的人面临不同的时代问题,也有不同的人文特点;同一时代的人,由于代际的人生差异,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应该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内容,也是有所侧重。那么,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对象的独立学院“90后”的这代人,他们精神成长需要什么?这就构成了我们对大学语文课程人文内容的理解。生活在多重价值观念汇聚与交锋时期的新生代大学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及精神焦虑,问题几乎涉及个人成长的方方面面。当然,这种种的精神迷惑、困境和精神需求最终形成一个个精神追问,集结为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意识”。这些问题意识究其实质,是个体对知识的价值和个体生命意义的一种精神性的期待,是人在精神深处的一种向往、一种憧憬,然而这恰恰是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航程的起点。我们可以尝试就当下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精神困境与关心的问题设置若干个“主题”,并把这些“主题”作为构建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框架、基本单元。通过“主题”的形式组织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体现传统与现代承续和变革的关系,体现中西方文明在这些问题上的异同,并因此也可在结构的深层次上,使所选文本有着有机的逻辑关联,避免选文的零散性、随意性。粗略地呈现出人类社会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迁和文化熏陶的作用。这样,既兼顾到古今中外的作品,又寻找到了古代作品与现代作品、中国作品与西方作品之间的依存性。在这个思想链条中,古代作品以现当代作品为前景、现当代作品又以古典作品为依托;古代作品因为注入新时代的文化被激活,现当代作品因为从传统走来显示出更丰富的内涵,体现出传承与变革的轨迹。中西作品之间亦然,使学生可以领悟同一“主题”的丰富性、一贯性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阅历,用相当长的时间,甚至用一生去丰富与补充它。当学生以自己人生精神成长中的问题去面对大学语文时,用人生“主题”去主动沟通古今中外作品,用“细读”进入文本,探究中外文明的走向,迷恋于语言的魅力,产生了走向语言的愿望,可以说,大学语文也就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了———个体精神的成长和语文潜在能力的培养。独立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学都应因材施教,应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深感受到大学语文教育对人生带来的巨大帮助,使人的发展与专业发展相得益彰,让人文关怀真正落到实处,使大学语文在独立学院教育中焕发活力。

作者:朱博韬 尹顺民 路尧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第三篇: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一、社会语文,了解语文之用

语文不仅要在书本上学,还要从社会上学,从生活中学。社会不断地前进,语文里的新现象、新问题也在不断地出现,引导学生去关注、去探索、去寻求解决的途径,就是鲜活的语文教育。比如网络语言,现在每年都有最红网络语言评选,网络语言甚至频频在电视、广播、杂志、学生的日记作文中亮相:“读大学的GG回来,给我带来了很多好东西,都系偶非常稀饭的,就酱紫,偶就答应GG陪他去逛街吃KPM。”这样的作文,语文老师如何对待?这是汉语生机勃勃的表现,还是对汉语的恶搞和玷污?这就是语文问题,在课堂上,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讨论,并深入更深层的文化层面去剖析。如,去年元芳体盛行一时,不少企业借它的影响力进行商品营销,北京、重庆、广州等地警方还借助火热的“元芳体”创作出温馨的安全提示博文,大受欢迎,引来网友纷纷称赞“人性化”“亲近”“有趣”。就这些词汇本身而言,并无内涵,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响?我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讨论特别热烈。拉法格曾经指出:“一种语言不能跟它的社会环境隔离,正如一种植物不能离开它的气象环境。”曼纽尔卡斯特也说过:“我们并非如其所然地观察现实,而是见到现实在我们语言里的样态。我们的语言便是我们的媒介。我们的媒介是我们的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元芳体本身并无任何意义,也正因为它没有内涵,就可以任人赋予任何含义。但这也从另一方面折射出,在这样一个安全感缺乏的时代,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疑问,对古人的唏嘘与调侃,投射出的是自己内心的焦虑;借“元芳”发问,其实是对众多不满现象的嘲讽。网友们需要现实的正确答案?不需要,只要满足了自己的表达欲望即可。除了网络语言,平时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成员与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之间的口语交际所使用的其实是最新鲜、最活泼的大众化语言。在课堂上,我会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让学生展现他们各自的方言,往往引得学生哈哈大笑。但笑之余,他们也深深感到,方言其实是最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宋词课上,我经常会请南方的学生用方言读词。王步高老师曾经说过,词是南方的文学。确实,用南方的方言去读、去体会,词更有韵味了!过年时家家户户的春联,日常生活中广播、电视、标牌上的语言,校园里的宣传栏、墙报以及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所使用的语言等都是语文生活化的体现。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明白语文是有用的,也是很有意思的。

二、共同学习,让学生爱学乐学

除了教学内容上的改革,教学模式上也力图有所突破。大概十年前,我第一次接触了共同学习理论,便为之所吸引,在小班的教学中开始尝试共同学习理论的运用。在40~80人的班级,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事先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制订好学习目标,准备好学习资料,交给各小组共同完成、讨论、解决难题。小组成员之间要面对面交流,每个人都有任务,只有互相帮助合作才能完成最终的任务。学习期间,我鼓励学生通过手机电脑上网搜索资料,所有问题必须是小组的答案,也就是必须是经过讨论的结果,然后由一个代表来分享。刚开始学生的热情很高,但并不能持续太久,一些学生总是坐得远远的,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且学生一直是接受和接收,忽然变成完全主动的学习,懒惰的思想很快占了上风。但只要开始了,就要坚持,我在课堂上监督,也参加一些小组讨论,三四周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带动了,半学期后,他们习惯了共同学习形式,你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改变。最大的改变是学生对语文兴趣的增加,学生不再觉得语文课枯燥无味。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不再是被动的一方,而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的主导者,老师只是组织者而已。同时,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质疑,不再甘做传声筒。共同学习的实践,由教师为中心变为学生为中心,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灌输型改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的角色也随之变化,学习环境也由竞争性环境转变为合作性学习环境。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语文上的收获,对他们的人生或许更有长远积极的意义。

作者:俞秀红 陈清华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