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研究

大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研究

一、开展大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是边疆高校实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学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近年来,尽管诸多高校开始对大学语文日趋重视,社会上也有了各种各样的呼声,但在英语、专业课等冲击下,大学语文始终难逃被边缘化的厄运。有关调查数据显示,62.3%的学生对大学学问不重视,66.4%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不感兴趣或兴趣一般。究其原因是多样性的,但与我们教学形式的单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调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这样的教学形式已经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学生对大学语文失去兴趣也是必然的。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正好可以弥补上述的不足,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活动,由学生自己设计并控制学习的整个过程,使学生能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的探索所学所研究的问题。同时,教室从封闭到开放,实现课内外和校内外的链接。可以说,在网络条件下,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教学主客体平等化以及教学效果检验的立体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学习已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惟存教育实验室的主持人柳栋曾对一般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特征进行过分析。结果显示,探究学习比一般学习更具创新因素,原因就在于它能给学生提供具有批判性的思辨方式,更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教师是权威,重结果甚于重过程。这种灌输式的教学虽然能使学生获得许多现成的知识,却难以转化成实践应用,这就是今天许多高校学生连个请假条都写不规范的原因所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语文探究教学,放手让学生对大学语文的现象与规律进行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通过学生对网络海量资源的收集、分析和研究,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师生的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满堂灌”、“填鸭式”的传授方式占据着统治的地位,教师讲、学生记,大多情况下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探究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网络的交互性,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直接、平等,更易激起学困生和内向生对话权的欲望,体现个性化的学习,且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四)为语文能力形成提供条件,从而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网络里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关于同一作品的信息,从而获得更加形象、完整、深刻、系统的认识。网络丰富了学生对作品的解读,提高了学生对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其次,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探究教学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网络收集、分析和总结材料,才能得出一定的结论。在学习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学生分析与归纳、总结与概括、研究与探索能力的形成。再次,网络环境下学生的探究学习必须通过分工协作来完成。分工协作既是一种互相竞争,又是一种相互协助,在这种充满竞争性、协助兴的环境中,即可培养学习者的团队协作意识,有有益于学习者促进学习,获取知识,这对于培养研究能力和合作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当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时,反对的、赞成的都会拿出自己的依据,进行分析、讨论、反驳、归纳、整理,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

二、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大学语文教学的实施

俗话说:“教有法,但无定法。”笔者认为,对某一套教学方法我们不能孤立地说它对与不对,只要这套教学方法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符合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都可认为是好的方法。当前,许多基础教育的教师、学者在探究教学方面做了许多尝试、探究,可谓仁智自见。那么如何在大学语文这一学科开展探究式教学呢?

(一)利用网络资源,营造探究情境,调动大学生的探究兴趣

情境越真实、生动、丰富,就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网络中有种类丰富的资源,包括网络课件、各种素材(文本资料、图片资料、音频资料、视频资料、动画资料)等,教师要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时间,积极营造良好的探究环境。如在教《垓下之围》一课时,可引导学生查看图片或影视剧《霸王别姬》、《西楚霸王》中项王临危不惧、骁勇善战,“别姬”及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等片段;教《大观楼长联》一课时,可先引导学生在云南省旅游频道、新浪BOLG网站观看昆明大观楼、滇池、西山、海埂公园的照片以及大观楼旁红嘴欧嬉戏、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等,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这样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感知认识,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贵有疑,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探究性教学之初,老师必须花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告诉学生阅读文本应从哪些方面去提出问题,从哪些方面去思考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一般情况下,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1)阅读文本后有何感受与体验?(2)文本中传发出作者的什么情感?你对这一情感有何体验?阅读后又有什么启发?(3)你对作者的情感或作者传达的思想有何评价?(4)在文本中有你喜欢的文段吗?为什么?文中的语言文字有什么特点?文本的思路有什么特点?(5)从内容到艺术手法两方面,你认为有何借鉴之处?如果让你写一篇与文本主旨相同的文章,你认为可以怎样写?如果我们对学生进行培训,就会发现,他们的疑问会源源不断的产生,他们追求知识的积极性也会不断提高,这时老师应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在计算机上浏览全体学生的问题,了解学情,以便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或做个别的辅导。同时,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在网上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现代心理研究成果和教学时间表明,简单易学的问题,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心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适合全班学生实际水平的,具有新颖性、生动性、奇特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既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又可以经过努力能克服,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如教学王维《中南别业》一诗时,教师可以把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例如:(1)人称王维为“诗佛”,请结合此诗谈谈个人看法;(2)你如何评价王维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回答这些问题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一步的探究打下基础。

(三)围绕目标,主体探究,获得情感体验

探究式教学的方法特点是学生自主探究。确定探究目标后,教师就应当给学生提供时间和机会。首先引导学生进入网站,根据问题查阅资料,展开自己的学习活动,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各抒己见。最后引导学生利用课文资料与网络资料进行对话、答辩、争论,或利用网络的通讯功能,在网上进行思想交流,促进学生思想感情交流,深化各自的认识,激起彼此的灵感。例如教学《大观楼长联》一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使学生获得了情感体验,围绕“《大观楼长联》为什么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大观楼长联》及仿作比较分析、《大观楼长联》的艺术特点”等探究目标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小组成员人人动手、动脑,各自分工又相互协作,相互探讨、验证,在讨论和文本交流中进一步促进了对探究问题的更深认识,从而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最后,学生将加工整理后的作品或见解以一般作业或论文形式上交教师,从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架设展示平台,鼓励发表交流,培养语文能力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成果交流的过程是学生思想大碰撞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架设一个展示的平台,用网络教室、教学网络、网络教材、互联网等设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天地,让学生品尝到自己努力后的成功喜悦。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使同学间能够批判性地倾听他人的解释,达到取长补短、互勉共进的目的。对探究的成果,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撰稿,尝试在不同的网站或报刊上发表作品,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网页,表达观点。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知识运用能力、信息素养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五)利用网络进行自我测评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一般是采用集体评价,即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小测验等,每个学生的内容、难度基本一致。相比之下,网络测评系统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测评工具,教师在网上建好试题库,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进度,使用一些随机出现的不同等级的测试题目对自己的探究结果进行学习自我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的评价不仅适合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而且更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三、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语文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大学语文探究式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使用不当,也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学习;二是网络资源丰富,大学生在查找资料时容易迷失方向,因此教师要科学引导;三是在主题探究过程中要以大学生为主体,教师仅充当协助者、教练或顾问的角色,不必领着学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更不宜给学生提供回答问题的信息;四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性、参与性、创造性”等特点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使二者优势互补,让大学语文课程多姿多彩,充满活力;五是探究式教学需要学生探究的时间长,且不是每篇文章都需要探究,因此应从实际出发,切忌流于形式而影响教学进度。

总之,网络环境拓宽了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它促使教师职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探究式教学真正成为可能,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使大学生的大学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作者:张兰仙 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