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及问题

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及问题

摘要:《大学语文》之“大”不仅体现在思想内容的丰富、审美旨趣的独特、人文精神的高扬,更展现出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大气魄”。从这种意义上说,《大学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引导他们文化价值的选择自觉,即追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从而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复兴的责任;而且它还肩负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重任。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探索;重要性;策略

文学作品蕴藏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体验与感受记载。它不仅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特征,也是一个文学世界姹紫嫣红的重要原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留下众多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百多年的实践成果丰富,探索多样,硕果累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灿若群星,交相辉映。这些丰富成果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这也意味着,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工作不仅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而且也体现出文化自信:交流、开放、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及问题思考,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彰显出实践价值。其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结合对《大学语文》教学有着指导性作用。

一、《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思考

《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在于:《大学语文》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思想、审美、文化素养的培养;也是思考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还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国梦对《大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时代课题。众所周知,“文化传统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成为一种思维定式限制课程文化的发展,也可以作为一种发展动力,推动课程文化创新”[1]当代《大学语文》教学要突出“带动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认知等多方面素养的提升。”[2]于是,《大学语文》不再是简单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熏陶、思维训练、价值提升,它是全方位、综合性培养大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还在于:“欲是民族的,欲是世界的”。也就是说,我们对《大学语文》教学探索可以为世界文学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用中国语言讲中国故事,用中国故事阐述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本于此,语言是灿烂辉煌传统文化价值的见证者、参与者与创造者。以语言为主要内容、以文化价值为导向建构的《大学语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文化观的重要载体之一,它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使命。《大学语文》教学“要吸收文化营养、陶冶性情、唤醒灵魂、建构情感与精神世界。”[3]《大学语文》教学在“吸收不同学科或文化之营养”过程中,使自身内涵丰富,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同时,我们培养新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引导他们文化价值的自觉选择:追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进而,使其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回报父母,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又在于: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持续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的基本教育课程之一,要秉持文化育人的思想观念;自觉地借鉴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我们要具有世界眼光、胸襟,把它放在整个人类文化的大舞台上做出新的阐释和评价”[4]。以文之魅力感染大学生;以化之行动吸引大学生,丰富、完善他们日益贫瘠的精神世界。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探索活动从悦耳、悦目到悦心、悦神,由浅到深、逐步渐变、发展、创新。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学语文》在不少高校逐渐被边缘化,其育人功能、传承文化作用逐步退化或弱化。不利于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理想范式的建构。主要原因是很多大学师生对《大学语文》教学有“偏见”,他们普遍认为,“大学语文”只是高中语文的延续,作用不大,可有可无;此错误观点束缚、制约着充分发挥《大学语文》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启迪智慧,守望心灵的文化功能及价值作用。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问题之一:《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精髓由“大”变“小”、从“强”变“弱”。主要表现为《大学语文》中体现传统文化、精神、思想的优秀作品,在其教学过程中,不断遭到质疑、挑战、歪曲。如有人不断挑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或道德准则之底线,岳飞《满江红》被质疑为: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武松景阳冈打虎,被指责破坏生态平衡,不一而足。心怀鬼胎的质疑者割断历史人物之文化、社会、现实等复杂联系,片面、静止、孤立地看问题,传统文化价值判断的失衡,曲解历史英雄人物的崇高性,消解了人文理想的光辉性、神圣性、纯洁性。《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努力走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灵的深处,与古人沟通、对话、交流。问题之二:多媒体技术对《大学语文》人文性、审美性或理想性的伤害。很多人强调,多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其普遍认为可以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功能与价值。特别是多媒体图文并茂,效果良好。但是《大学语文》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而是内心世界对审美思想的感悟,“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意味着,多媒体“声情并茂”地表现,直接导致学生缺少心灵的感悟和震颤。学生被“异化”为多媒体的“奴隶”,没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问题之三:《大学语文》公共课属性的尴尬处境。《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到专职教师配备,被不断“瘦身”、“缩水”。《大学语文》老师按规定完成教学任务,按部就班上课;学生按要求听课,完成强制性的学习任务,一张试卷或一篇课程论文,“大学语文”的教学或学习就结束了,我们的教师或学生都没有新的收获。问题之四:《大学语文》教学中作品数量与质量不协调。从表面上看,《大学语文》中有大量的诗、词、文、赋、戏剧、小说等作品,但这只是数量而已,其质量又如何?目前,《大学语文》教材越来越多,但质量却参差不齐。热闹纷繁的《大学语文》教材类型与高校教学或学习实际需求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值得深入思考。

三、《大学语文》教学问题新思考

《大学语文》之“大”不仅体现在思想内容的丰富、审美旨趣的独特、人文精神的高扬,更展现出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魄。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要具有“现实性品格”,“现实性品格”意味着它要立足于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际;《大学语文》教学还需要包容性,“包容性”就是求同存异,借鉴其他学科先进的教学经验;《大学语文》教学要有正确思想性的指导,“思想性”是指教学活动中功利性与非功利性密不可分,不能强调功利性而忽略非功利性,反之亦然。“现实性”、“包容性”、“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指导教学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策略如下。首先,《大学语文》教学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性品格的内涵、本质、规律。所谓“民族性”指“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5]中华民族文明、文化、文学体现出独特的民族思想意识、历史精神与审美旨趣,它不仅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在传承中发展、创新;在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中,体现尤为明显。如《楚辞•山鬼》,正确理解《山鬼》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先要熟悉《楚辞》的特点。教学者或学习者要跨越时空的限制体验《山鬼》的神秘性、超越性或隐喻性。即抒情之人存在世界理想无法实现而痛苦不堪的生命情感体验,也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的含蓄、委婉。这既是《尚书•尧典》“诗言志”[6]之感性体验,也蕴含着《论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7]的理性精神,更是“香草美人”浪漫精神的典范之作。如,“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8]其表层文化意蕴为:男女爱情的体验,侧重于书写女性的心理感受。即一位美丽、纯情的女子对心爱男子无怨无悔的爱恋着、追逐着,她用尽生命的力气,才能抵到爱情的平凡。她因“路险难兮独后来”、“杳冥冥兮羌昼,东风飘兮神灵雨”[9],约会迟到了,与爱人失之交臂,自责、悲伤、痛苦不已,爱是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其深层文化意蕴为:政治文学化,即它隐喻臣子与君主关系。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思想观念深刻影响到诗歌创作、情感抒发。其次,回归《大学语文》教学意境美的想象空间。文学“审美性”指教学者或学习者运用具有深层文化意蕴的教学话语来表达特定审美价值的评判活动。主要表现为:自然美、人性美、社会美、生活美等杂而不越,无目的而合目的。自然美见于王维《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10]这首小诗描绘出山中空灵秀翠、寂静幽深理想之景,人与物融,思与境偕;在生命的静观中,瞬间或刹那成为永恒,“天人合一”。人性美见于蒲松龄《婴宁》,“有女郎(婴宁)携婢,捻梅一枝,荣华绝代,笑容可掬。”[11]“清水出芙蓉”的婴宁,清新、可爱,比花解语,比玉生香,任是无情也动人;她顾盼生辉,眉目含情,她的人性之美是如此纯洁和优雅。此外,“婴宁”的名字来自《庄子》,它意味着“婴宁”精神的逍遥与自由。社会美和生活美见于曹雪芹《红楼梦》节选《探春理家》,“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派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12]探春是大观园中为数不多具有管理才能的女性之一,她也是痛苦的清醒者。但社会或现实的压力、生活的羁绊、贾府每况愈下的经济状况和人性的弱点等因素交织在一起,注定其改革失败的结局。“敏探春兴利处宿弊”之举对贾府整个经济生态环境的改变,虽效果甚微;但探春的努力、精明、才华还是得以表现,她不遗余力进行经济改革的尝试行为,给摇摇欲坠的贾府带来一丝希望之光,这是一个清醒的悲剧者在绝望中对一丝希望之光的坚守、探索,难能可贵。正如“(《红楼梦》)悲剧性精神在本质上是人的悲剧,具有普遍的价值与意义”[13]。再者,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思想性”指教学者或学习者多层次、全方位、立体性阐释《大学语文》中蕴含的道德、伦理、哲理、思想等要素,并进行本体性思考与追问,使形而下之人、事、物抵达形而上境界。如杜甫《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14]这首诗描绘出诗人对残酷战争的批判、反思,表现出对不幸者悲剧命运的同情。人无法选择自己出生时的性别、出生时间与地点、生身父母、家庭情况等;但杜甫却说,“生女”比“生男”好,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是:人与兵器。战乱年代中,女主内,有生存下来的可能性;男主外,需要服兵役,战场厮杀,刀光剑影,活命的机率很小。它深刻地传达出:人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悲剧性、荒诞性。又如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15]唐、杨二人,一为风华绝代、倾国倾城的妃子杨玉环;一为九五至尊、权倾天下的皇帝李隆基;二人生生死死的爱情,扑朔迷离,引人入胜。在权力与人性的博弈中,权力被无情放逐,其神圣性消解;人性被“异化”,迷失本性。所以,我们“对一本文或艺术作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不断克服,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16]我们在“误读”或误解中对《大学语文》教学的理解、把握,正在不断或逐渐被修正,也就是,在“无限”往复循环中,真理阐释的有效性或普遍性价值才不断显现出来。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学其苦无比,其乐无穷,其善大焉。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思考着人性、社会和时代之间的辩证关系”[17],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兴做铺路石。

作者:冯英华 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