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变革已迫在眉睫,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才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不二法门,认为可以从沉浸式体验、叙事策略、认知策略等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寓教于乐。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语文;教学;策略

2018年初,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在其围绕的三大原则中,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潜能,同一内容不同形式的演绎,本科教学的目标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即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当今时代,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评价可谓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反映出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尴尬处境。“2013年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学语文在高校被列为必修课的仅占34.8%。”[1]然而,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所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何有效地结合新媒体技术手段加强师生的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探究问题的能力,大学语文教学确实任重而道远。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法的同质化

教学方法的同质化问题主要表现为讲授方法的单一,缺乏课程的独特性,课件内容千篇一律;学生缺乏能深度参与的实践活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传统模式便是:教师传授内容,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大学语文教学模式被复制,课程个性特点大打折扣。大学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这种说法得到不少业界人士的认同。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篇目上尽管有经济人文、异域风情、地域关怀等文化特色,感受最多的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生纷纷表示,现在的大学语文就等同于“高四语文”,课程内容千篇一面,授课/听课形式缺乏互动与参与,同质化成为大学语文教育被边缘化的原因。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么一个场景,玩手机、听音乐、看英语、窃窃私语,只看到讲台上一个孤独的身影。事实上,即便以教学改革为主题的大学语文课程也存在诸多问题,内容上尽管繁多、丰富,形式上配备有多媒体技术,有的还配上了投影仪、计算机等辅助工具,但由于缺乏参与性实践活动,学生沉浸感不强,犹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言“在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了他人思绪驰骋的运动场了”。对此,2018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上《国标》,据资料显示,《国标》的三大原则之一,是突出学生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2]《国标》认为,兴趣入口,而非一味“填鸭式”地“满堂灌”,这样只能使大学语文教育有形无神。这个“神”是什么?应是文化精髓。包括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格形塑等。同时,《国标》指出,“突出产出导向,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让学生在解惑之外有一种沉浸式、参与式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教师与学生的黏粘性。

(二)考核方式的单一

传统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单一、呆板,集中表现为闭卷考试,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与写作相结合,这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把精力过多用在背课文、注释字词、记理论上,然而由于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往往出现的结果就是,考完试,就遗忘。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读书与书籍》一文中所言:“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于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3]也就是说,读书不思考,等同于我们的头脑只是充当他人思想的“传声筒”,留存在自己脑中的东西很少,更别提创新意识的培养。KenRobinson在TED演讲中认为,“当前教育中创造力和读写能力一样重要,我们应当以同样的身份对待”。无独有偶,在党的政府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4]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提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诚然,创造力素质在整个教育中最为关键。那么,如何进行创造力技能的培养,成为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究的方向。在消费社会这一语境下,随着移动新媒体、大数据、社交网络的飞速发展,大学语文课程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为目标。

二、新媒体语境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策略

(一)沉浸式体验——创造力复合技能

创造力复合技能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学习”。它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上,该模式常见于小组形式的协作、同伴的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项目学习的反思以及游戏。他们共同学习的目标是硬技能和软技能的结合。硬技能是显性的,完全显露在表层,体现学生的朗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内容管理知识的能力。而软技能是隐性的,潜在的、隐藏于深处的。它主要表现为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跨学科思维能力、在实际环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文化智慧、全球意识。通过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之间针对课程内容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协同合作学习,加强团队精神,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根据新媒体语境来设置相应的实践内容,从理论上指导实践,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博客、微博、自媒体等,使学生跨越时空距离的限制,有效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阅读,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满足市场的需求。例如,预习课文这一环节时,教师可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特点,如“95后”大学生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集中表现为消费娱乐化、追星、爱吐槽、网络社交等,可以推送与他们现实生活粘性较高的信息内容。随着社交软件的广泛运用,微信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平台。上课前,教师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内容,例如,微信公众号“逐字逐句讲论语”,以主题内容的形式,隔期推送论语的内容,“孔子于乡党”“孔子接待外宾”“夫子衣饰”等。以原文为主线,结合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生动形象地对其注解,授课过程中,开展对话互动,又如,在“接待”这一主题下,内容可从衣服、表情、行为、头部动作、姿势、排序等层次方面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礼仪相对比,在对比实践环节中,学生伴随着这种行为方式的体验,从心理上获得了指引。此外,学生积极利用自媒体进行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其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苏轼《前赤壁赋》为例,探讨如何将哲学理念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文中多次运用了月亮这个意象:“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以此表达苏轼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上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关于月亮的感悟,也可以录一个以月亮为主题的抖音短视频,身临其境进行内容拍摄的实践。在这碎片化娱乐的同时,较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同时,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放到课堂上进行讨论,“月亮”这个意象在不同名家笔下是怎样的一种记忆?从不同的观察视角,深入浅出地进行诠释。

(二)叙事策略

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应以故事为载体,以叙事的方式来建构知识。符号学学者赵毅衡指出:“叙述是人类集群的、社会性的活动中一个重要部分,这个活动可能是人性的根本意识的一个部分。……对原始民族而言,最重要的叙述手段已经是言语——讲故事。”[5]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即时交流互动日增频繁,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比如,通过微信群、QQ群等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将学生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讲故事的方式,与众分享。课堂中,针对授课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设置,这种审辨式的思维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探究问题的答案。正如明代哲学家陈献章所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有价值的问题中,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有效的对话。以老子《道德经》为例,其核心思维模式主要运用了辩证法的思想。围绕这一关键词“辩证”,设计问题,引发思考。何谓“辩证”?《道德经》是如何体现“辩证的”?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或现象体现老子的“辩证”思想呢?对比西方的辩证法,两者反映了哪两种思维模式,回答以上问题,如何把这种隐性的、抽象的、深奥的思想以一种较为简约的语言形式清楚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学生带着问题聚焦现实生活,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在生活中,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比如,对“无中生有”这个内容的理解,应立足于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指虚空,“虚空”如何解释?可置身于生活的实践。从抽象理论到具象内容的输出,依赖于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结合新媒体手段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号,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定期进行推送。以辩证法思想为主题,通过自编故事形式加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或者借历史案例抒发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自编这样一段小故事:以常民叙事的视角探讨“有”与“无”的概念。在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中,很多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盛饭的碗、锅、盆、所居住的房子、单车车辐中空的地方、洼地等,它们都聚焦于三方面:其一是虚空。碗,因为中间是虚空的,才具有盛放的使用价值;洼地,因为中间低,周围高,形成凹地,才具备蓄水的功用;房屋,因为虚空,才能成为人们的栖息之所;其二是万象中蕴含大智慧。有与无,低与高、空与色、动与静、阴与阳等二元对立的现象无处不在;其三是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指天、指地、也非指人,而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梅花,以弯曲的姿态呈现出一种自然美,而非人为的笔直;马,毛可以御风雪,抵御凌冽的寒风,充满了一种野性的美,而非人为的剪剔。除了编撰故事之外,后期制作时,还可拍摄一些相关的素材作为图解插入其中,另外,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还可以文字转化为音频文件,这种图文并茂以及清晰、自然、富有表现力的语音使人获得美好的视听享受。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分享,以留言的方式加以互动、探讨,激发兴趣,自主探究的能力逐步提升。授课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将成果进行课堂展示,通过学生的微信推文,使教师能够较为精准地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双向的交流与互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这种将书本上得到的间接经验,通过实践加以检验,真正做到“学”与“思”的互动,从一定程度上说,达到了“以学生为本体”的教学目的。

(三)认知策略

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微信、微博的普及,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大都是碎片化的信息,不完整、不系统,趋于分散,这就需要进行节点管理。以节点把每个知识分割细化,由节点形成知识的构建。大学语文所入选的经典文章,古文占的比例较重,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始终贯穿学习的始终,文言文所蕴含的哲理内核与当下热点问题如何相互衔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站在国际视野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大学语文课程思考的方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西方文化加以整合,而整合的兴奋点应立足于本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更新,不能用简单的好与坏概括、评价。以老子《道德经》为例,其“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政治中的体现是“治大国若烹小鲜”,以煎鱼比喻治国之道。治国犹如煎鱼,不能随意乱翻。“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强调不妄为;无独有偶,美国总统、西方思想家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曾言“世界上最好的政府是管事最少的政府”,两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课堂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孔学堂,深入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为例,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将中国文化“走出去”,鼓励学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拍摄关于中国元素的短视频。比如近一段时间,短视频App抖音正受到“00后”的热捧。又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该篇集中反映了秦统一六国之前的一段历史,时间跨度久。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在教学设计中锁定一个关键事物:郑国渠。作为中国“三大古代水利工程”之一的郑国渠于2016年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教师以地域文化为依托,围绕“遇见故乡”的话题推送给学生。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以抖音的形式富有地方特色的视频,比如阳明祠、青岩、安顺旧州、铜仁梵净山、中国天眼平塘等。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互动的方式展示作业,教师通过以点带面地点评、分析、对比,使学生从对表层意思的理解过渡到深层问题的思考。从当时韩国“疲秦”的阴谋,看秦国的顺势而为,最终统一天下,这不正体现出《小雅•鹤鸣》“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的道理吗?通过这种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思路被慢慢打开,其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新媒体时代,对待知识的态度,正如《礼记•大学》中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师与学生应结合自身所处的时代,及时反省,不断革新;而知识内容的传授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给予呈现,借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将抽象的、晦涩的理论化为具体的、形象可感的现实,从而真正做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作者:刘佳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