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体系探析

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体系探析

摘要:大学英语始终是高等教育中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其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始终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语言知识的应用性都没有得到实现,这种终结性评价过于单一、片面。慕课是个性化、动态化的学习过程,与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机制完全契合。以慕课为依托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过程、态度、策略和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在教学中进行调控和检验,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关键词:慕课;形成性评价;大学英语教学高

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是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培养国际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也为知识创新和未来发展提供一个通用的语言工具,为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知识储备。大学英语教学还应该结合各高校的区域和专业特色,按照学校培养的人才层次和规格,为造就社会急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而服务。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随着慕课大潮的涌入,我国高校的现行教育体制受到影响,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在优化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教师角色转变以及教育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变革充满了先机。

一、关于慕课

1.慕课(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2008年起源于美国。它是一种体现了互联网建立和发展的核心理念“联结和共享”的教育模式。著名的“国际在线教育三驾马车”———Coursera、Udacity和edX是三大课程提供商,全球有美、英、日等十几个国家在积极推进“慕课”,2012年是全球“慕课元年”,2013年则是中国“慕课元年”,或被动,或主动,中国也被裹挟进这场全球“风暴”,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几所名校都纷纷加入慕课教学行列中。慕课正以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全新教学模式以及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冲击着中国的大学。2.慕课的模式。学习者在这个平台上学习、互动、作业、评估、考试、得到分数、拿到证书,分享学习的全过程。整体上看,慕课更适合高等教育,针对成年人,能够主动学习,具备网络和移动通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慕课体系由以下四大板块构成,它们是“有效输入”、“人机交互”、“翻转课堂”和“过程管理”。四个板块构成完整科学、互相依存的慕课体系。听慕课跟听传统视频公开课有着很大不同,它每一节课很短,大概就十几分钟,感觉很轻松,慕课的画面非常清晰,老师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都很生动,教师讲授一个理念或一小节内容后,就进入到讨论和作业阶段,随后跳出来的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师生有互动,这很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3.慕课的性质。慕课不仅可以让人们分享优质学习资源,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个性化优质教育,而且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学科间界限越来越弥合,师生双方专业的观念也趋之淡化,这有利于高等学校培养跨学科、复合型高端人才。慕课的发展不代表传统课堂教学的消亡,而是引领教师提高综合能力,在慕课平台与传统教学中游刃有余地进行转换和衔接。4.慕课的短板。(1)“人机互动”缺少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难以实现以情育人的目标。教书育人是大学根本中的根本,好教师永远是稀缺的。(2)“慕课”平台适时监控学生学习效果有待加强,这种网上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约束力。(3)慕课传授的知识“碎片化”及“表面化”。慕课为了追求教学形式的“引人入胜”,常把深刻讲解切割为碎片化知识点。另外,慕课的“开放性”使其面对不同教育群体时可以“有教无类”但不能“因材施教”。(4)整体上我国高校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慕课的运用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这无疑会增加高校在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成本。

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满足学生的“深造”、“就业”和“出国”等需求。目前,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仍基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在大学的课堂特别是本科生课堂,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很难组织个性化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较少,以班集体为授课模式,难以实现个性化学习。一般情况下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的无趣淡漠,方法和习惯的欠缺,自控能力的放松成为课堂上的弊端;不认真听讲,不参与教学活动,不复习也不完成作业成为一部分学生的通病,导致大多数学生词汇量少,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其“学习策略”就是考试前突击或者索性放弃,两年英语结业后有的学生英语水平不升反降。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期末考试和各种等级考试。这些考试本质上属终结性评价,在这种评价方式中,评价主体只有教师,学生只是作为评价对象出现,其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被忽视,这是过分依赖教师指导环境下的一个显著特点。现行课堂教学形式一直在犯着“事倍功半”的错误,虽然教师在辛苦地教,但学生对课程的听说读写译中每一个诉求都未得到真正的解决。

三、以慕课为依托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形成性评价是由M.Scriven在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次提出来的。国内外学者发表了见解,Highes指出“形成性评价是为了监督检测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改进以达到学习目标;项茂英则将形成性评价与课程设置、教学和学习过程相结合,认为其会在以上每个过程中发挥调节和促进作用。在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也明确指出,教学评估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只有注重对过程学习的记录和评价,才符合语言学习的要求和规律,才能达到语言教学的效果。因此,实施形成性评价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在慕课模式下,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学习进程、师生互动、效果测试、成绩评估等过程都可以完整系统地在线实现,因此慕课和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存在着天然的契合。慕课平台要靠互联网运行,与传统课程在授课人数、学习动机、学习主体、交互方式、课程设计以及评价等环节都有本质的区别,它实现了平台、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资源的深度互动,使照本宣科和满堂灌式的课程再无立足之地,学生自主性学习增强,教师也实现了知识的更新,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目前在许多高校,终结性评价成绩笼统地表现为平时成绩占30%加上期末成绩占70%这一形式,而在平时成绩分数的量化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本学期我院对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做出了改革性的探索。以阅读课为例,教师可通过慕课平台的海量信息,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层次、单元目标,筛选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模块,课前整合慕课资源,并先学习理解;课堂上教师把整理出来的“慕课”视频材料布置给学生,组织学生研讨,回答学生们的问题,随时提供个性化指导,并在课上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在阅读过程、阅读行为、阅读资源的应用、阅读策略的使用、课堂参与、课堂评价等环节灵活设计评价活动。大学英语阅读有课堂阅读和学生的自主阅读。课堂阅读可以采用判读题、信息匹配、选词填空、图表、问答等方式;结合学生的自主阅读任务,综述文章的主要信息,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训练其综述表达的能力。最后整个学期中的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网上作业、学习笔记等监控、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效果。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能力的进步,不仅教师要观察到,也要让学生自己知道自己的进步,所以在阅读策略的使用和理解方面也要关注。评价阶段性目标达成情况的目的是教师通过观察、对话、反馈等方式,获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文本,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评价文本信息,然后以此后为调整教学安排的依据。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自评或互评、问卷、量表等方式对学生的课堂参与、阅读效果、阅读中遇到的问题、阅读过程中策略的应用及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分析了解学生的态度及其观点,改善教学设计。形成性评价不仅要关注课内、课前,更重要的是关注课后;不仅要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过程。我院学期初制订了大学英语考核方案,采取在平时形成性评价占45%(网络自考20%+句酷网写作测试10%+网上单元测试5%+课堂表现5%+出勤5%),加上期末考试终结性评价(55%),总计100分的模式。在教学主管部门的通力合作下,经过一个学期的初步尝试,师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教师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得以充分展现,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支持,从而使学生积极配合和参与。教师掌握好形成性评价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排除情感因素影响,客观地做出评价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促进了学习目标的实现,期末终结时及格率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丽,刘梅华.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研究,2008,(6):68-73.

〔2〕陈坚林.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挑战与机遇[J].外语电化教学,2015,(1):3-8.

〔3〕殷炳山,李玉.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29-34.

〔4〕车雪.慕课能否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曙光[J].语文学刊,2014,(11):104-111.

〔5〕中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牛实华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