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多元考核模式探究

大学英语多元考核模式探究

1多元评价

1.1定义

多元评价(MultipleAssessments)指采用多种途径,如拓展评价主体、创新评价形式、完善评价标准等,在非结构化的情景中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系列评价方法,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潜能和学业成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理论基础

多元评价的理论基础是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HowardGardner)创立。人类智能是多元的,由人际、语言、自我认知等智能组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鉴于这一个体智能组合差异,不能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须树立多元化和情景化的多元评价观。它给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启示是:不但要对学生的课堂及课外知识等掌握情况进行细致的评价,而且要综合考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等。教师应优化教学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1.3实施的必要性

2007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稿)》,明确教学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教育部,2007)形成性评估是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估手段,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终结性评估则强调在某一教学阶段结束时,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所做的总结性评价,主要形式是期末考试,以评价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主。多元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表现形式,避免了传统评价“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的弊端,不仅关注课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而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评价个体能得到较多关注,评价手段多样化,意见能及时反馈,更有效激励教学质量的提高。(金艳,2008)

2翻转课堂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为解决学生因天气不能按时上课的问题,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的操作过程以及讲课声音,并将其上传网络,帮助不能按时上课的学生。受此启发,许多教师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向学生提供必要资源,如相关教学视频、课件、网络资源等,创建友好的在线学习工具或平台包括多媒体协同创建、虚拟实验等,要求学生在家先看视频代替教师课堂讲解,以便对所学知识有较充分了解。课堂上主要是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和学生相互讨论。这种“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的新型教学结构就是“翻转课堂”,实际上就是延长了传统课堂时间。

2.2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否发生,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学和怎样学,不在于教师是否教”,(司显柱,2013)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结构或心理表征的加工过程。翻转课堂的特点也鼓励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获得者,他们变成共同的参与者、对话者和交互者。同时,评价体系也从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学生变成知识的主动摄取者。建构主义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应该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方面做出全面评价。

2.3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3.1任务导向分析

我校大学英语采用教材是外研社主编的《新标准大学英语》,有以下特点:(1)信息量大,涉及词汇及文化点多且难,并配备有专门的文化教程;(2)更关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每篇课文后都有批判性思维问题来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每单元还有一篇跨文化阅读,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3)每单元第二篇文章课时有限,老师们感觉时间很紧;(4)第四学期为考查课,更应加大翻转课堂的利用。我校大学英语分四个学期,前三学期为考试课,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比例是20%和80%;第四学期为考查课,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50%,因此在该学期更应加大翻转课堂使用力度,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该套教材适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即传统课堂模式与翻转课堂相结合,部分内容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其它内容采用翻转教学。

2.3.2对象导向分析

我校普通院校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有以下特点:(1)课余时间充足,适合自主学习;(2)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适合个性化学习。教师应采用部分实施和试验班相结合的模式。据调查,翻转课堂在部分重点高中全面推行,但师生反映,中等及以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反不如传统课堂效果好。因此,针对我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仅适合部分实施,也就是采用上文所说的混合式教学。同时,部分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选拔组成试验班单独推行。

2.4翻转课堂构建要素

通过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一条主线,两个方面,三项支撑,四个基点”的框架构建翻转课堂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一条主线”即建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英语课程体系;“两个方面”指课程体系中应包含英语语言知识与外国文化特色。“三项支撑”即配套的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与教学手段,对承担英语课程中(外)教师的学历学位、职称结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合作交往有较高要求,采用教材、学生与媒体三方面结合的创新实践方式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四个基点”即相应的教学理念、方法、内容与评价。(高地,2014)

3翻转课堂与大学英语多元考核模式

3.1现有技术支持

很多老师使用网络交流工具如QQ群、微信群等布置作业、分享收集相关资料、监控学习进程并参与学生讨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分析反馈,调整教学进度。但这些交流平台具有以下缺陷,制约了进一步的应用:(1)群共享资料下载速度受限,用户需开通会员才能提速,这样会增加学生经济负担;(2)视频大容量资料需先下载才能浏览,无法在线观看,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微信公众平台可在微信基础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全方位交流、互动,有以下功能:(1)群发推送功能。公众号可自动向用户推送重要通知或趣味内容;(2)自动回复功能。用户根据指定关键词,主动向公众号提取常规信息;(3)一对一交流。公众号针对某一用户的特殊疑问,提供一对一对话解答服务;(4)用户管理功能。在后台中可以显示每个学员的具体信息,管理员可以对用户分组和调整。这些优势使得微信公众平台成为了老师们的技术“新宠”。(任春梅,2012)以下为笔者开发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平台设计思路,分为三个分平台:手机WAP辅助学习平台、手机在线学习效果评估系统和英语微课展示平台,三个平台相辅相成,在使用中可以相互进入。辅助学习平台是为了满足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反馈,可以调整相关内容,学生也可根据反馈结果,自主学习;微课平台方便学生课后对内容重新回顾,也可把补充内容放送,在课堂上实行翻转学习;在线测试平台可在课堂使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可让学生当堂作答,教师在后台还可看到学生的到课情况,也可检验前两个平台学习效果。如何使用完全取决于教师该堂课的课堂设计,翻转课堂就用微课平台加测试平台,课外自主学习就用学习平台加测试平台,课堂考查就用在线测试平台,设计上课活动环节可用在线学习平台。此外,2014年,我校外国语学院引进了批改网,这一作文批改平台保证了在班容量大的情况下,教师可定期收取学生作文,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

3.2翻转课堂多元考核模式构建

3.2.1模式一:混合式学习

针对混合式学习,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采用以下考核形式:课堂小测验,利用在线测试平台,针对某一知识点展开课堂测试,通常为6~10个客观题。课堂讨论等小组活动,就教师推送到学习平台上的任务,学生提前学习,然后进行讨论,实行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学生互评分为组间和组内互评,内容包括小组总分以及个人贡献分;小组互评和教师评议需去其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数。针对习题量大而课堂时间不足的情况,如配套的习题册综合训练没有时间讲解,教师可把相关讲解录制上传到学习平台,课堂采取重点难点提问并打分的方式。写作练习,教师可定期收取学生作文,利用批改网进行打分,每次选取部分代表性的作文课堂点评,该环节主要采取网站打分辅助教师评分的方式。这种学习模式需注意以下几点:(1)每项任务的分值需事先向学生公布;(2)对任务的选择及计分可事先在平台上征求大家意见;(3)不单以学生的英语水平作为评价标准,还要鼓励其学习积极性,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贡献;(4)形式多样化:小组辩论、角色表演、PPT演示、访谈节目、课文朗读、学习汇报、课程小结和总结等,还可录制上传到学习平台上;(5)不同组可以分配不同任务,但注意任务难度要大致相同;(6)任务结束,教师应帮助学生反思。

3.2.2模式二:试验班(模块考试与选修课考查相结合)

选取部分学生组成试验班,小班教学。参考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听力成绩,并加试主观题、口语进行选拔。根据翻转课堂构建要素的“两个方面”:英语语言知识和外国文化特色,分别对应模块教学和外国文化特色选修课。模块教学分听说读写四个模块,选修课的开设可提前在选出的学生中做问卷调查,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开设,团队力量打造各门课程。学生可登陆“慕课”平台学习,对于开放课程,需定期完成授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包括小测试、读书报告、论文、考试、在线互动等)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故提交学习合格证书,可作为部分课程成绩。为巩固学习效果,教师仍需深入研究,编制丰富多样、难易适当的考题,如小测试、课堂讨论、论文等考查学生掌握情况,构成另一部分课程成绩。对于已完成的课程,学生仍可在线观看,但作业平台已关闭,无法考查其学习效果,只能由教师研究进行各种类型的测试。需注意的是,教师应仔细甄选国内外大量在线资源,挑出适合学生水平的课程。鉴于现有资源多为知识片段,教师需把数个课程结合为一个课程,对于断层需自己填充,也可就视频中的问题发表不同于专家的自家之言。

4结语

为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应加快探索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同时,也需正视并反思在指导思想和实践操作上的问题,如:为了评价的实时高效,应建立专门化的学习平台;考虑到平台的运行、课程制作需要大量技术支持,可考虑采取校企合作或跨学科合作的方式;就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等,应在师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应打破过去简单的二元评价(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把翻转课堂学习作为一个考核标准。此外,建立系统的试题库,逐步建立完整的测试和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高地.“慕课”核心理念、实践反思与文化安全[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78-186.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3]金艳.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评价与教学[J].中国外语教育,2008(3):57-66.

[4]司显柱.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视阈中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2013(3):70-74.

[5]任春梅.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课程多元评价体系构建[J].情报学,2012(1):99-104.

作者:王智敏 单位: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