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综述(3篇)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综述(3篇)

第一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跨文化意识探析

摘要:

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中西方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可能存在翻译不当的情况。为了强化大学生跨文交际能力以及翻译水平,要求大学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扩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区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使学生的翻译水平不断提升。文章分析了跨文化意识培养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意义,并结合教学实际,探讨跨文化意识的具体培养策略。

关键词:

大学英语翻译;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语言和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语言背后的区域文化。以国家为单位,语言中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包括习俗、信仰以及价值观念等,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表达在意思传达上有较大的差异。为了更好了解外国文化,要求翻译工作者具备跨文化意识,掌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一、跨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意义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通过阐释、传递文化价值观,使不同语言之间形成文化交融的情境。为了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要求翻译双方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

1、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深化对原文的理解

翻译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重要的阶段,分别为原文的理解、翻译形成译文、译文的检查,其中原文理解是翻译的基础,与传统原文阅读不同,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理解不仅仅需要对语言进行基础层面的理解,还应了解语言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如果翻译人员跨文化意识缺失,很有可能到原文翻译出现严重问题[1]。比如在中西方文化中对亲人的称呼有较大差异,中国传统礼教中对辈分比较注重,并且称呼也可以延伸到社会其他群体,比如“姐姐”可以称呼比自己年龄大的女性,“阿姨”可以称呼朋友的长辈,但是在翻译时,却不能将其与“sister”、“aunt”进行简单对应。所以跨文化意识在翻译过程中主要是处理好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防止翻译产生歧义。

2、跨文化意识有助于译文表达流畅

翻译并不是简单的将句子与对应语言进行简单的兑换,也并不是寻找与原文表达相似的语句,而是要将语言的内涵与意义无差别的转达。在单一过程中,跨文化意识的作用主要是解决英汉语言结构上的差异,将传统语言死译转变为优美语句的变化,在变换过程中,却不缺失原句所表达的意思。

二、大学翻译教学中学生扩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1、教导教师与学生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及知识范畴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以及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本人文化素质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有较大的影响,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跨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直接关系到语句翻译的合理性,这对学生翻译水平的提升以及跨文化知识掌握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求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对本国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理解,并拓宽西方文化知识范畴,使得翻译出来的句子更加优美、精彩。当然,学生作为英语翻译课堂的主体,学生自身文化素质提升及知识范畴的拓展更加重要,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本国文化内涵,将本国习俗、文化历史及宗教信仰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掌握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从而使学生在将英语翻译成汉语或者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能够使句子表达更加流畅,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水平。

2、培养学生文化平等意识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双方文化的交流,是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相互比较、相互交融,从而形成和谐的多元文化。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尊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中西方文化,同时也不能过度沉溺于本国文化以及贬低西方文化,只有明确中西方文化的优势与缺陷,才能使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真正做到中西方文化交融,使翻译更加贴近原文。在翻译实践工作中,学生在维护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时,给予其它国家应有的尊重,并使用表意得体的词语来介绍西方文化,同时注意锻炼修辞、语篇形式以及句式的合理调整。

3、培养学生文化理解意识

文化对人们有较大的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将文化一代代传承。在翻译外来文化时,学生经常存在先入为主的习惯,往往使用本国的文化意识来翻译其它国家的语言,这往往会导致翻译错误的情况,比如在翻译“Herbeautyisbeyonddescription”时,有学生就会将句子翻译成“貌美如仙”的意思,这样看起来非常贴近原文,但是与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因为中西方在审美上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文化中认为美女应该是诗经中所描述的“手如柔夷、肤如凝脂”,如果直接翻译成英文,西方人很难理解这种表达被称作“美”。同理如果将“貌美天仙”用作语句的翻译,很容易让国人联想到如嫦娥一般的仙子,而事实上,这与原文的内容并不相符。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使自己的翻译水平不断提升。

4、提高文化移情能力

文化移情指的是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自觉的将自己的文化立场进行转化,在理解文化过程中,摆脱文化的阅读,将自己置身于另一种文化中,感同身受,这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有重要意义。在中西方文化的翻译中,有意识的避免文化差异对提高翻译的质量有重要意义。比如中国人往往比较谦虚,在别人夸自己的时候,往往会说“哪里,哪里”,但在别的国家,别人赞扬自己往往会回报感谢,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西方与中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在乌鸦的认识上,西方神话中,乌鸦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化身,人们往往将乌鸦比作吉祥、勇敢的象征,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则将乌鸦比作灾难的化身,因为《山海经》中将乌鸦象征为金乌,而金乌却给人带来了灭顶之灾,十个太阳一同照射大地,给人类带来严重的旱灾,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注重这种文化差异。

三、结语

总之,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跨文化意识对翻译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践行与遵循翻译的规律,转变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能够通过跨文化意识渗透,在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对语文表意的传达,从而使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达到更高水平。

作者:袁安娜 单位:开封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宁.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3(05):57-58.

[2]张广翠.行动研究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33-37.

第二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本土文化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作为民族的载体,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国际交流和发展。文化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文化的交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以此促进国家的繁荣。促进国际交流离不开文化的翻译,而翻译人才多是通过翻译教学培养出来,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中西文化导入失衡的现象,英语教学大纲对文化的定位不明确,而英语教师的本土文化意识较为淡薄,造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缺乏本土文化。大学英语翻译教材的编写、教学策略的提升以及教师素养的提高是本土文化引入翻译教学的基础。本文以中国唐宋茶诗为例,探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本土文化的引入方式。

关键词:

茶诗;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本土文化

现在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总体的趋势,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需要培养一批跨文化交际的综合型人才,他们要具有国际视野,肩负起国际交流的重任。对于综合型人才而言,不仅要拥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还要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几乎没有引入本土文化,造成我国优秀本土文化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缺失,对我国文化的交流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例如从教学方式、大纲、内容、教材以及教师等方面着手,实现翻译教学与本土文化的完美结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导入中国本土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增加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引发其自豪感,在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秉承我国民族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更好地彰显我国优秀的文化底蕴。

1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的原因

1.1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大纲对文化教学定位不明确

我国教育部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指出: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将高校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翻译中国国情和文化的能力。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课程,同时也是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和知识的通道。在编写英语翻译教学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的培养,同时也要考虑传授学生国际知识。各大高校针对教育部的要求,对英语翻译教学进行改革,并制定出英语翻译教学大纲,针对英语翻译提出许多具体要求,包括掌握词汇、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能力、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但几乎没有高校重视文化教学[1]。例如,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人们就以茶作诗,突出茶文化的重要性。在国际上,茶是中国的符号象征,我国是世界上茶叶种类最多的国家。茶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几乎没有提到有关茶叶的文化介绍,更不用讲让学生对茶诗进行翻译,缺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翻译训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英语翻译教学对文化教学定位不明确。

1.2英语教师本土文化意识相对淡薄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并且相辅相成。语言传递文化同时也受到文化的影响。文化教学不能独立于语言教学之外,它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将重点放在语言形式的教学上。文化教学多是用于辅助语言教学,并且很多教师忽视对学生本土文化的培养,同时也弱化了中国本土文化在翻译教学中的地位。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相当了解,在英语课堂介绍中国文化没有必要[2]。英语教师的这种做法,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超过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更乐于进行西方文化的翻译。例如学生对西方的咖啡情有独钟,了解咖啡的种类、颜色、原材料、产地、典故、味道、寓意等,但是学生对中国茶叶的了解甚少,对唐宋时期文人雅客所作的茶诗更是闻所未闻。相对中国茶文化,学生更认同西方的咖啡文化,这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不利。

1.3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缺乏本土文化的内容

学习英语最重要的目的是引进西方文化,同时将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出去,重点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内容,多是介绍西方的语言和文化,几乎不涉及本民族文学与文化,造成学生在介绍西方语言和文化时出口成章,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时力不从心。例如学生更了解西方的文化和传统节日圣诞节、平安夜、情人节等,崇尚西方节日,在用英语介绍这些节日时,十分流利熟练。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甚至不重视,用英语描述春节时,只能表达吃团圆饭、走亲访友这些内容,而对于除夕守岁、贴春联等风俗很难用英语表达出来。对英语习语、美式俚语的翻译往往能够顺利进行,但对中国古诗词尤其是茶诗却知之甚少。中国的天文历法、饮食习俗、神话传说、哲学礼仪等文化也基本没有在大学翻译教程中出现。这种情况使大学翻译教学被西方文化占领,本土文化在翻译教学中没有地位,因此很多学生不能用英语正确表达中国文化[3]。

2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本土文化引入模式分析(以中国唐宋茶诗为例)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本土文化导入与跨文化交际具有密切联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语言。跨文化交际是建立在了解和认知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为确保本土文化更好地导入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各大高校在原有大纲的基础上将文化教学明确写进去,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进行政策指导,以此达到学习文化的目的。将本土文化引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凸显本土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鉴赏文化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中西方文化的特点。茶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文化,在我国,茶叶被奉为国饮;在国际上,茶叶是中国的代表和象征。茶文化在我国本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茶叶在唐朝兴起,在宋朝得到广泛发展,以颇具中国特色的唐宋茶诗为例,探讨大学翻译教学中本土文化引入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5]。

2.1整合大学英语翻译教材的内容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大学英语翻译教材中应该适当加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对于大学英语翻译教材的编写者而言,应该重视中西方文化并举,把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学,反映中国民族特色的文章以及优秀的本土文化纳入翻译教材中。在选材上可以重点突出文化内涵,在内容上以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以及风俗习惯为主,尤其要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现在英语翻译教材每个单元都由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章组成,这些文章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主要包括政治、体育、经济、教育、旅游、科技等各个领域,但可以明确地看出几乎没有介绍中国本土文化的篇章。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每个单元加入介绍中国文化的内容,改变教材中只有西方文化的局面。例如可以在翻译教材中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加深学生对文化了解的程度。如果介绍西方的饮食文化,更详细地介绍汉堡包、火鸡、咖啡等,对于中国本土文化可以更详细地介绍茶文化。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精神文明的一颗明珠。在唐宋时期茶受到热烈的欢迎,文人雅客以茶作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写出了茶的作用,在古代茶是重要的生活饮品,可以用来招待客人。将这些内容融入翻译教材中,并根据章节安排让学生进行茶诗等本土文化的翻译训练,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茶文化,同时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用英语熟练地介绍中国的本土文化。

2.2培养具备综合文化素养的教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直接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本土文化与语言和文化知识充分融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感受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精神。在讲授西方文化的同时导入中国本土文化,根据主题进行东西方文化对比,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文化。教师在导入本土文化时,要遵循适当的原则,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双向文化导入。

2.3在篇章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

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核心资源是篇章,通过每一个篇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异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开阔眼界,提升自身的文化层次,促进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和融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充分利用篇章资源将中国的本土文化融合进来,并渗透其中,从而使学生用英语更好的传递中国的文化。大学英语篇章中多是接受西方文化和风俗习惯,中国可以借助这些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中国悠久的茶文化是不错的选择。早在唐宋时期,人们对茶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作诗来咏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矮知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春雨初霁,诗人看似闲居无事,写写草书,站在小雨初晴的床边,看着沏茶的水面有白色的小泡沫,分辨着茶叶的等级。实则是诗人浮沉宦海,大半生壮志未酬,不再有年轻时的慷慨,如同茶叶一般,随水沉浮。茶叶是诗人的一种精神寄托,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感慨年轻不再的无奈。这些茶诗都是很好的翻译素材,使学生在翻译诗词的过程中充分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材中融入本土文化,在培养学生文学气息的同时,让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引入本土文化,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的精髓,更好地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避免出现文化失语症。有利于培养跨国际交流人才,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作者:梁雅虹 单位:平顶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惠洁.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问题及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85-187.

[2]段丽.论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本土文化导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05-206.

[3]冯丽霞,彭奉天.大学英语教学本土文化导入研究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07-208.

第三篇:语块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摘要]

基于语块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堂上把语块作为输入、内化和输出的最小单位促进学生对语块的习得和运用,探索语块的使用对提高大学生翻译语言输出质量的有效性,目的在于形成有效的语块翻译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块识别和运用能力,使得译文更准确、更地道,也提高了学生的翻译成绩。

[关键词]

语块视角;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语块教学模式;有效性

各种研究表明语块对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严维华(2003)[1]认为学习者掌握大量的语块有助于他们最大限度地克服中介语、改善翻译流利程度,提高选词地道性,从而提高语用能力以及他们的学习信心。目前,社会对优秀的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以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水平难以有所突破。因此,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语块教学的引入对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水平则可能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契机。

一、理论基础

(一)语块理论

自语块理论发展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语块展开了各方面的研究。Gyllstad(2011)[2]主要研究了母语与二语搭配的差异对语块习得的影响。Wood(2006)[3]通过考察语块使用对口语流利性的影响,发现语块的使用对口语流利性具有促进作用。有关研究表明,语块可以整体储存于学习者的大脑,学习者在使用时可以整体提取,因此,国内有关语块的研究主要研究语块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主要涉及到语块教学对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与掌握的作用(郭娴娉2011[4],刘杰2013[5]等),语块的使用与英语学习者写作以及口语水平之间的关系(戚焱、夏珺2016[6]等)以及基于语料库的语块使用与学习者笔译及口译方面的研究(王建华2012[7],段丽红2012[8]等)。

(二)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许多的语言学家和教育者围绕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展开了各种研究。Harmer(1983)[9]认为在二语习得中,课堂教学包括与语言输入相关的部分和与培养语言输出相关的部分两部分,这说明学习者要掌握非本族语并且达到熟练灵活运用的目的,不但要经历大量的语言输入过程,还要经历反复地练习语言输出的过程。Swain(1985)[10]强调二语习得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输入过程,也要重视语言输出过程,语言学习者只有通过学习并大量地输入该门语言以及反复输出使用该门语言,才能熟练掌握该语言。尽管语块理论对二语习得教与学方面有重大意义,该方面的研究也较多,但目前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在翻译教学方面的实证研究还较少。以语块理论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探讨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教学中的有效性。

二、实验设计

(一)研究问题

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接受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前后,受训学生对此教学模式的认可度。二是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对学生翻译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研究对象

非英语专业大一两个班108名同学接受了本次试验。实验前对两个班的翻译水平进行了测试,成绩差别不大。教师在一个班使用语块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称该班为实验班(55人);在另一个班级教师则只采用普通翻译教学方法,称该班为对照班(53人)。

(三)数据来源

对所有的受试学生进行了两次翻译测试(称前测和后测),根据前测的成绩结果来判断受试学生的实际翻译水平和能力,根据后测的成绩来判断采取语块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后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能力。两次翻译试卷都由翻译句子和翻译段落组成并且包含着相关的语块,总分为100分。为了更好地掌握实验班学生对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看法和认可度,实验前对该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期末对该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抽查访谈。

(四)实验过程和数据收集

实验班接受了一学期的基于语块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实验。在此次教学实验过程中采用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就语块的界定,分类以及语块对二语习得的意义对实验班的同学进行了培训。在学生掌握语块知识后,通过讲解课文教他们如何正确识别语块。如:inthepresenceofsb,counton,takenoticeof,reflecton,inadvance等等,通过对以上类似语块的识别,提高学生辨别语块的能力。然后,通过翻译实践操练,促进学生对语块内化吸收。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大量的语块从而使大脑中储存足够的预制语块和一些相关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表达方式,以便于在语言输出时,能够顺利提取。教师在讲解课文翻译过程中,把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比较重要以及常用的语块给学生提炼出来,让学生背过,并且通过句子或者段落的翻译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最后,要求学生课后自学SectionB的课文,要求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相关的语块,对于学生把握不准的,则由教师给出指导性意见,同时教师对学生找出的语块给予点评以及补充,并且要求学生把所有学过的语块整理在词汇记录本中,而后教师要求学生背诵语块,课后分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对每个单元所涉及到的语块互相进行听写和句子翻译练习。除此之外,教师还鼓励学生积累课本之外英语学习中的语块。经过各种学习途径,学生所掌握的语块数量越来越多,在实践翻译过程中,运用语块也就相应地熟练起来。教师在对照班只进行普通的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没有讲授学生任何有关语块知识以及语块对二语习得和翻译学习的意义。数据主要来自实验前后的两次调查问卷、两次翻译成绩和访谈结果。调查问卷发放55份,实际收回54份。翻译中所涉及到的语块通过人工提取出来,标出语块并统计出数量,标出实验前后的语块使用数量。语块运用频率为语块占字数与文本总字数之比,语块运用准确率为正确使用语块的个数与语块总数之比。最后用SPSS19.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及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基于语块理论的翻译教学模式的认可度

把实验前后收集的实验班的调查问卷的结果使用SPSS19.0和Excel进行了统计分析。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对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看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前测时,学生对“喜欢采用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来学习翻译”(M=2.824),“语块视角下的翻译学习有助于提高我的翻译水平”(M=2.942)以及“语块视角下的翻译学习能拓宽我翻译学习思维和知识面”(M=2.548)这三项的感知度较低,说明实验前学生对语块翻译教学模式不够了解,对语块对二语习得及翻译学习的促进作用更是了解不透彻,而后测中,前两项的均值分别为M=3.728和M=3.821,学生对该两项的感知度较高,说明在接受过语块翻译教学后,学生的对语块翻译教学模式比较认可,但学生对“语块视角下的翻译学习能拓宽我翻译学习思维和知识面”一项的感知度在实验后变化不明显(M=3.146),说明学生缺乏判断语块视角下的翻译学习能拓宽自己翻译学习思维和知识面的能力。后测中,学生对“语块视角下的翻译学习能提高我的翻译学习的积极性”和“语块视角下的翻译学习使我的译文的更地道,更准确性”两项的感知度比较一致,这说明学生对语块翻译教学模式非常认同,满意度很高。当然还有个别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持不赞同的态度。访谈结果可以解释其原因:“我赞同老师使用的语块翻译教学模式给我们上课,但我对老师给我们提出的各种要求,坚持不了,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的成绩没有提高”(学生5);“我觉得让同学给我检查没有老师有权威,我对同学批阅的译文的准确性持怀疑态度”(学生7);“我觉得课后同学之间的相互检查太浪费时间,学习效率低,我觉得自己学习翻译的效率更高些”(学生11);“我的英语基础不好,我对翻译学习也不感兴趣,所以我觉得无论什么样的翻译教学模式对我来说关系不大”(学生25)。

(二)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实验前后教学效果对比

1.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段落翻译语块运用情况对比前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翻译段落测试结果中无论是语块个数、语块运用频度以及语块运用准确率几乎没有差距。但实验后,实验班这三项的测试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班。这说明经过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后,学生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能够较好地识别翻译所涉及到的语块并且根据所掌握的语言点,较准确地翻译译文,也说明了学生对语块的识别较以前相比有很大的提高,语言输出时,语块的使用明显增加并且能够准确使用。

2.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翻译成绩比较在经过一学期的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实验学习后,实验班学生的翻译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的成绩,并且提高的幅度非常明显。P=0.008<0.05,表明: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促进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对实验班同学进行的访谈结果也起到了证实的效果:“在接受了语块翻译教学模式学习翻译后,我的翻译学习积极提高了,并且翻译成绩提高了10多分呢(学生3)”;“采用语块翻译学习模式后,在掌握大量的语块后,我的翻译成绩提高得很明显(学生10)”“我的翻译基础还可以,在经历了语块翻译学习后,我自己认为翻译的译文和以前相比更准确、更地道(学生21)”。

四、讨论与思考

根据研究的结果得出结论: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块识别和运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语块作为输入、内化和输出的最小单位有助于语言输出质量的提高,这就使得学生翻译的译文更地道、更准确;学生的翻译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了,加上有效的翻译学习模式,翻译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因而他们的翻译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问卷调查的结果与研究的结果较一致,进一步验证以上结论。当然,由于个人能力有限以及客观方面的限制,研究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在此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如,有的学生在基于语块理论的翻译学习过程中缺乏毅力不能按要求做,收效甚微)有待对该教学模式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有利于学生的翻译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翻译水平。

作者:邓俊叶 徐丽丽 单位:青岛滨海学院

[参考文献]

[1]严维华.语块对基本词汇习得的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

[4]郭娴娉.英语专业大学生如何注意和提取语块[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2).

[5]刘杰.中国学生语块法英语词汇习得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3.

[6]戚焱,夏珺.背诵语块对英语写作和口语水平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1).

[7]王建华.语块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会员口译准确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翻译,2012(2).

[8]段丽红.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汉英交替口译中的语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