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真实语料策略分析

大学英语真实语料策略分析

摘要:

真实语料中的材料囊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是对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是英语语言教学中重要的因素。真实语料的引入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口语能力弱、交际能力差的弊端,使大学英语教学回归语言教育本质。真实语料听力教学的构建实施须依靠语料获取、模式构建、环境优化、听力评测等措施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真实语料;迫切性;策略分析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既是应试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拦路虎”。究其原因,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教育理念是主因,在其指导下的听力教学产生了大量的“聋子英语”,学生往往是应试高手,却是交际的哑巴。为了解决这一弊端,在ETS中心的推动下,我国的英语听力训练必须逐步引入真实语料,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实施真实语料的策略。

一、真实语料的实质与任务

“真实语料”的概念是舶来品,最早是由国外的语言教育家提出并进行深入研究的,而国内的研究则兴起于“英语学习热”的强力推动。DavidFormanu曾将其真实语料定义为:现实生活为满足交际需要,而非模仿之而采用的语言材料。英国的朗文词典更是用例举的方式将真实语料具体为“生活中自然而然所产生的杂志、报纸、广告、新闻报道或者歌曲等”。基于此,部分学者认为“真实语料”与“专业教材”是呈对立关系的,非此即彼。从功能性角度来说,此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真实语料的现实生活思想交流实现功能要大于专业教材。但若从特征的角度来看,二者呈现出紧密联系的特点,因为教材中的“真实语料”既具有语言教学特征,又不失现实交际之特点。我们认为:作为现实生活交际之用语的“真实语料”具备语言教学的特质,在语言教学中应用“真实语料”不仅不会影响语言教学的专业性,反而是推动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由此出发,我们就得出“真实语料”在语言教学中的如下任务:首先,增加了语言教学中的“口头格调”。长久以来,国内的英语教学始终坚持“正统化”方向,即所听的英语录音材料都是标准化的“朗读格调”,发音纯正、语速和缓、语调清晰。但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听不到这么标准的用语,导致很多用语标准的学生听不懂外国人的说话。因此,我们亟需增加“口头格调”的英语材料;其次,“真实语料”让语言教学更接地气。从实践来看,“真实语料”往往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述,所用的语言通常为俗语、俚语或者其他口语化、客观性语言。因而,在语言教材中增加“真实语料”能够实现教学的生活化,使语言教育更接地气;最后,“真实语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交流的需求。“语言环境”缺失是语言教学的瓶颈之一,很多学习者因缺少“环境影响”而失去了语言学习的原动力。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生硬、枯燥的教材内容更是逐步消散着他们对于语言仅有的一定乐趣。因此,加入“真实语料”的根本目的在于“语言环境”的创设、在于激发学习者的交流欲望。

二、大学英语听力课中真实语料引入的必要性

首先,大学听力课程的教学现状。随着各种辅助教学设备被普遍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设了英语真实语境,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学生的认知方式。但从英语听力教学的实践来看,这种创设的语境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交互式的教学虽让学生大胆的开口说英语,但在交流的时候却又让他们陷入到了“错误英语”的境地中。这是由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使用的是正规的英语语法,再加上所交流的内容也是课本或软件提前设计好的,这在束缚学生思维自由发挥的同时,英语听力教学还处在听得懂音、做得对题的水平上,也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口语英语的机会。其次,大学听力课程的层次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曾针对大学英语听力理解提出了“一般、较高、更高”三个层次的要求。综合分析这三个层次,我们发现它们都是以“英语国家人士”的日常说话为标准的,即慢速英语(130词/分)、中速英语(150词/分)以及专业英语(广播电视用语、专业术语等)。而在这三种英语中,“真实环境语言”是其共同特征。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真实英语语料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学习地道英语口语的前提条件;二是将真实英语口语语料引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再次,学生学习的内心需求。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英语教学须认清学生的兴趣、深入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需求。从儿童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的语言通常是与其他玩伴在交流、玩耍过程中获取的。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不需要刻意地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听懂语言,并与之正常交流。从这点来说,交流是学生内心最为渴望的,而英语只是他们用于交流的工具而已。我们可能在语言学技巧方面陷的太深,我们太过于苛求对语法、语意、词性等的研究,而忽略了语言在生活中的真实应用。因而,我们的语言教学就应积极创设这种真实环境,应用真实语料,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知氛围、学习语言。

三、大学英语听力课中真实语料听力训练的可行策略

(一)背景构建,贴近生活

根据英语听力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真实生活场景的构建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第一要义。对于英语听力的接收者来说,他首先扮演着“录音机”的角色,因此被动的接受是其心理的首要反映。在此过程中,发声者及其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对于接收者理解说话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据此,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首先,构建解析生活背景信息。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须为学生解析相关的背景信息,让学生认知听力话题背后的故事。例如对于作者履历的介绍以及文章的写作动机,抑或选择贴近生活的材料,构建相应的导入活动,让学生尽快融入;其次,设计预测话题问题。我们知道,背景知识与听力话题往往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根据背景知识或听力内容提前预设问题,这将会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粗精结合,多听多练

在实践教学中,听懂关键词也往往成为应该技巧而被大力推广。但若落实到生活实际中,这些应试技巧就会显得一无是处。因为在人与人的交流中,绝大多数的信息是没有用的,如果我们只能听懂个别单词的话,则我们无法与人交往。因此,在真实语料的听力教学中,理解听力的全部内容应成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对此,我们提出了“粗精结合、多听多练”的教学方法。粗,指的是粗读粗听,目的是在粗听的过程中在接收者的脑海中留下“语言印象”。精,指的是精确分析、抓关键信息,目的是有效理清听力的内容逻辑,精准掌握关键词信息。多听多练,指的是不厌其烦地进行听力练习,实践表明,持续进行听力练习,是听力学习的不二法门。

(三)创设环境,语言重建

听说一体,听是说的前提,说是听的目的。在理查德的听力教学三模式中,语言重建是最后一步。在理氏看来,语言重建是在听力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自己语言对内容逻辑的再加工、再组织。他认为,角色扮演、话题讨论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本文采纳理氏观点,认为说(Speaking)对于听(Listening)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据此,我们提出如下方法:一是环境创设、角色扮演。根据听力背景内容,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构建场景环境,将虚无的描述转化为实际的场景,使学生切身体会、真实融入。然后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扮演的人物,并理清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最后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逻辑来展现听力内容;二是话题讨论、抽丝剥茧,此种方法试用于新闻类、科学类听力材料。在听力之前,由教师提出预设话题交由学生自由讨论,并最终形成基本观点,然后与材料中的看法进行对照分析。当然,也可以就听力材料中的某些观点进行讨论,逐个分析、逐步解决。

(四)把握技巧,重在实践

虽然真实材料具有“亲民感”,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语言,但对于那些英语听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它仍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因此,听力技巧的掌握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是找准关键、预测全篇。例如听新闻稿时,地点与人物就是关键信息,我们可以据此来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推测;其次,听音辨信,根据发声者的语调、语气来定位角色、推断事件。例如根据语调来判断有几人,语速的快慢来判断发生了什么事。最后,识别过渡性词汇的意思,这有助于我们对比推测、反向推断。例如表示转折的and、but、however等词,据此就可以推断上下句、前后句的关系。

作者:张江霞 单位:陇东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朱敏.英语听力教学中的真实性语料与真实性任务[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12).

[3]严灿勋,刘慧敏.浅谈大学英语加强真实语料听力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高教论坛,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