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

大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隐性课程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一、隐性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隐性课程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语感。英语的学习是一个习得的过程。通过显性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可以获得一定的语言知识,如,语音规则、语法规则,语篇理解等。但是,有些语言现象是不能够用规则来解释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感”。例如,对于母语是汉语的人来说,我们有时所使用的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没有规则可依但却可以脱口而出。对于学习语言的外国人来说只有多听、多看、多说才能渐渐地习得这种看不见的语言规则。其次,隐性课程是对显性课程的有益的补充。语言学习是对一个高度复杂的信号系统的学习。最初,学习者要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教学者通常依据教学大纲、教材、教案的规定来履行教学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大量的语言现象和知识,这些都会以某种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当出现某种语言情境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把所学知识提取出来并应用于实践。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研究这种隐性学习的作用是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再次,隐性课程有利于英语语言文化的传播及学生素质的培养。英语教育不仅仅是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它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及培养心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并把这种态度潜移默化地传输给了学生。任何语言都承载了一种文化,对语言的学习也是对文化的学习过程,学习语言不是片面的学习它的理论,它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可以包括教师在课内传授的知识,也包括课外布置的任务,还包括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校的制度及学校的办学思路等。以上这些都构成了大学英语教学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外语教学模式下,教师注重对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不是语言运用,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而非学生,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核心而非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出的学生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性思维。不利于学生知、情、义的全面发展。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隐性学习及隐性课程理论现提出以下教学方法,以期对我院及同类院校的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隐性课程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外语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而国内的教学多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语言是一门应用学科,坐在板凳上听老师在讲台上讲解只应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学习语言应该活起来。教师应该使学生们在知识的运用中自动地启动隐性学习模式。例如,当我在讲到怎样用英语来描述做菜时,我边说英语边真正地演示了制作水果沙拉的过程,学生们受到了启发,在随后的课程中演示了一个如何做菜卷的过程。学生在这种情境下获得的知识往往印象会更深刻。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单词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提升,这些目的都可以通过灵活的情境设计让学生们习得。这也正是隐性课程的作用所在。

(二)模仿法

语言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我们在幼儿阶段先是听到大人们反复在耳边重复一些句子,后来,我们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了模仿的欲望与冲动,渐渐地,我们就学会了说话。第二语言的学习也要经历这样一个模仿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可以让学生们进行电影配音、诗歌朗诵比赛,针对英语水平高一些的同学还可以举行英语辩论赛。通过一些列的英语实践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一次次紧张的准备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三)创设校园的英语氛围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生命的完整性意味着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或某一部分的发展;还意味着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参与和投入到课堂教学中的,而不是局部的、孤立的。因此,通过建立英语电视台、广播站、英语角、英语板报等外部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让英语的影响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使隐性课程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而这种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会比显性课程产生更好的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隐性课程是被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忽略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把它应用到英语教学的实践中,重视隐性课程将决定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败。

作者:吴爱华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第二篇: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探究

1简介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英语已经被视为很多国家通用的国际语言。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EFL(英语作为外语)的环境中,为了能让学生学习到地道的英语语言的运用,文化的介绍引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

2文化介绍导入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多样的,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阻碍了大学生英语的学习,因此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结合是大学英语课堂必备的因素。

2.1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语言在发展,制定和传输中,文化起着显著作用,它使我们能够存储意义和经验,以方便沟通。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正确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文化传播的信息上,以便更有效地跨文化沟通。

2.2中国传统文化和英语文化是不同的

中国传统文化和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很大的区别。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英语语言本身,但最重要的是要传达文化的内涵。英语,作为如今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第二语言,有着自己的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产生了跨文化交际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首先必须熟悉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例如,中国人对他们的亲朋好友很少说“谢谢”,他们只在一些公共场合使用“谢谢”。如果有人对他或她的一个朋友说“谢谢”的话,他们反而可能会认为是把他或她当作陌生人看待,这可能使他们不高兴。但在讲英语的国家,说“谢谢你”却是很常见的,甚至夫妻之间都会当面赞誉。

2.3现代社会的需求

如今,中国已经加入WTO多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已然导致交流的全球化,为了避免因文化不同而产生交流障碍,了解其文化就很有必要。因此,为了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给予相关文化介绍。

3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如今,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还是注重语言结构方面的教学,如词汇,语法,句型等等。而作为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教学却一直被忽视。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太过于强调了语言结构本身,而不是文化的传达,这就对语言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兴趣。

3.1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没有清楚的文化介绍纲要

许多学英语10多年的中国人仍发现,虽然他们很容易就通过了国家英语等级测试,??但仍然很难理解外国人。一般来说,教学内容应以教学材料为纲,但很多教师仍对文化的介绍没有清晰的轮廓。虽然在教科书中,也有很多的对话在一定的情况下对很多的文化注释进行了介绍,如简要介绍作者的生活,时代背景等,但可惜的是,这些文字尽管介绍了英语国家的一些文化,但内容过于分散,相互链接性不强,缺乏内部连接和连贯性。

3.2测试过于重视词汇语法知识,而忽视了文化本身

现有的英语测试系统主要偏重在测试学生的词汇语法知识上,这就导致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片面注重提高学生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鉴赏能力。但是如果教师只教给学生如何应对测试而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导入,学生是不能掌握好英语的,不能和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无障碍的交流,最终造成高分低能的现状。

4导入文化介绍的有效途径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离。语言背景和内容都与文化密切相关。一方面,语言可以由学习文化了解到,另一方面,文化介绍应由语言的手段引入。可以通过词汇,语法和阅读介绍等方面导入文化。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文字介绍文化,从每个字到整篇文章。同时,文化的介绍也需要技巧。

4.1通过介绍词汇导入文化

词是最小的、但负载很重的文化单位,所以教授新词给学生时,教师应该给出一个关于文化含义的典故。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它的文化知识,并在同一时间记住更多的单词。在西方文化中,人们爱养狗作为宠物。在日常生活中,英语国家的人通常喜欢把狗拟人化,一般不带有贬义色彩。例如,“aluckydog”是指“一个幸运的人”,“Sea’sdog”是指“有经验的水手”。而在中国,“狗”一般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比如,“看门狗”“狗腿子”都是贬义词。通过使用“文化导入”的方式教新单词会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引起他们的兴趣。就拿简单的词“apple”为例,大多数学生都熟悉它,但他们可能不知道关于苹果的文化信息。例如成语"Anappleadaykeepsthedoctoraway"中,敦促我们要经常吃苹果,而且苹果确实有益人体健康。教学实践表明,挖掘出一个新词的内涵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记住它。运用“文化导入”的方法在词汇教学中可以添加一些有趣的教学过程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4.2通过介绍语法导入文化

中国人往往使用演绎的方式思考问题,而西方人则喜欢使用分析的方式。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现实。中国人喜欢从一般的人到特定的人,而西方的人则倒过来。当西方人做一个英语句子,包括一定的空间或时间状语词组,他们往往先从小的,再到大的,先由近的,再到远的。中国学生不明白这些差别,所以他们通常使用汉语的结构做这样的句子。例如:①2012年的6月1日晚上7点,他那时正在做作业。In2012onthefirstofJuneat7p.m.hewasdoinghishomework.②我父母住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MyparentsliveinJiangsuNanjingJiangning.要纠正学生的此类语法错误,老师应该教他们中国和英语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让我们以一些简单的例子,比如美国人信封的地址写法为例,他们是先写最小的地方,然后再写较大的地方。这反映了美国的价值观,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美国人倾向于从具体和小的移动到一般和大的。英语是关联的等值,而汉语是并列的等值。我们要了解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这种区别,这也是这两种语言的差别。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英国人喜欢用“S+V+O”的结构,而为什么中国人常常不用逻辑连接词的句子。这表明,中国的句子构造是根据意思建构的,而英语句子是按照形式建构的。中国的一句话,由隐含的意义来看,我们可以了解谁采取行动,但在英语中,主语(或动作实施者)在句中是通过结构框架进行显示的。例如:①快点,要迟到了!Hurryup!Oryouwillbelate!在下面这两个例子中,“unless”和“but”被用来起连接作用形成句子的。例如: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Wewillnotattackunlessweareattacked.②说是说了,没有结果。I’vemadeproposals,buttheyprovedfutile.不同的语法结构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当我们教英语语法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教导学生西方人思维的方式,和他们的文化价值。

4.3从阅读介绍文化导入

当选择教材时,要看看课文中有多少文化知识,要注意其中的西方文化及中国文化的差别,如节日和习俗等。可以用文化导入的方式,老师应该根据给出的相辅相成的文字与相关联的材料进行讲授,而不仅仅只是语言点的枯燥罗列。例如,教“MyFamily”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先介绍西方国家家庭的观念,并解释传统的家庭是什么样子,而现代又是什么样子。然后可以对比一下,我们国家的家庭又是怎样,这样学生学起来才会更有兴趣。

5结论

总之,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文化介绍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效果,然后对准备的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许多事实证明,文化的介绍,是提高教学质量,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重要一步。文化的导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正确使用语言,克服文化障碍,使他们能自由地与他人沟通,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促进语言教学。

作者:丁群 单位:南通理工学院

第三篇:大学英语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

1引言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学英语目标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应用”的思路,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课程结构,做到大学英语教学和学校转型发展整体协调推进。

2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改革的相关思考

2.1更新教育理念

对于教师来说教育理念的更新应摆在首位,要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改变传统英语教学培养模式,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铺路搭桥,让学生终生受益。

2.2科学构建一套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改变单一性质的大学英语必修课程,提供多元化课程类型供学生选修,如必修、限修、任选等,使之更加适合构建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开设拓展类的课程,如属于技能提高类实用模块课程、语言文化类的通识用途模块课程、专业英语类的专门用途模块课程等拓展课程。开设限定选修及任意选修的课型,可以满足不同类别和不同兴趣需要的学生,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也能选修到适合自身水平与发展的课程。这种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有机结合使英语学习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自主选择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能得到提高,学生的训练也充分得以保证。学校也可以根据外语习得的特点,调整为五个模块:即语言基础类课程、行业或专业英语类课程、应用类英语课程、跨文化类的课程、素质培养拓展类课程。

2.3充分利用教材来拓展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教材。不同层次学生应注重选择不同种类的教材。因此,对教材的审视非常重要。教师需要仔细研读相关教材,对那些过时重复的内容,要进行选择性的删减;同时拓展学生感兴趣的相关内容,找到嫁接的切入点;同时,在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择上也要注意内容的适应性;也可以根据本校学生情况自行编写,使教材应用型更强,更有针对性。真正做到精简教材内容,优化和提升教材水平。

2.4重视实践环节,提供语言实训平台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及延伸,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在当今时代更加凸显,教师的讲授与学生在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已经成为以学生自我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新模式。另外,注重选修课学习和课外自主实践,把课堂单一的学习环境变成课外多元化学习环境,也把学生的个体学习行为变成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的行为,使学生通过网络多媒体、图书馆设施等多种渠道学习和训练,使英语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朝着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

2.5围绕“三个中心”,坚持因材施教

开学时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英语基本水平,要求学生自己对学习目标、以及今后学习内容的需求量和项目进行自我设定,以此为参考,从而进一步确定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围绕“三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中心”,“以主题为中心”而展开。“以学生为中心”,是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导而展开,而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宏观方向的引导者、参与者和监督者。比起一般的讲义形式,这对于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比如对每个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方案的能力;对学习项目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等等,都有着更高水平的要求;?“以社会需求为中心”,是指根据所学专业来开设针对性强,专业性强英语课程,以满足岗位需求、工作需求、和社会需求,以需求设置来培养应用人才。“以主题学习为中心”,是指将教材单元内容分为若干个主题,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并将输入和输出训练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提高趣味性,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便完成了学习任务。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教学进度的顺利把握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2.6改革教材体系

学校应认真评估本校学生实际水平和实际接受力,选择相应的教材。其次,对于教材的审视非常重要,由于教材上难免有过时、重复的内容,教师应在授课之前,仔细研读,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删减,删除重复和过时的课文?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市场上口碑良好的或具有针对性的教材。总而言之,教材方面改革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保障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大学英语改革课程体系基础上,要坚持分级或分层教学模式,建立多元性科学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教师队伍专题培训,以作为保障,才能有效地实施,达到教改的目的。

3.1教学理念的更新

建设应用型院校过程中转型是最大困难之一。如何改变在于原有观念的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改革中首先进行的关键一步。要改变这种习惯首先要转变教师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应用人才。除了培训培养等诸多方式,还可 以通过网络为教师进行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支撑平台,通过合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协作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团结互助、共同提高,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潜势和协作精神。另外,就教学内容改革必须创造教师提升水平与资源共享的平台。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和网络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共享教学资源,分享教学心得,丰富教学内容,从而随时自身教学水平。

3.2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分级教学旨在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以学分制为前提,设置具有层次化的课程群及多样化的课程类型。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及其接受英语知识的潜能,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以及学生管理制度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进度,在讲授、检测和评估方面充分体现层次性。通过分级教改达到以下效果,就是让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发展区内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素质,体现成功教育。

3.3培养过硬的师资队伍力量

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关键之一是要有一支思想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好坏直接决定大学英语教学的成败,也对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展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的核心是教师,课程的改革首先要转变的也是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对教师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4课堂教学方式灵活,注重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内容,更要备方法,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效果。课堂上要注重精讲多练,讲中有练,练中有讲,允许学生随时提问,教师要及时解疑答惑。同时,鼓励学生参加专题讨论并安排自主学习任务。并且在课堂讨论时,注重以学生为主导,同学之间相互分析和点评作品,教师仅仅在重点之处加以引导。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器材和创作手段,比如参观博物馆、欣赏有关电影表演和戏剧改编制作等。

3.5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保证课堂、网络自学与课外实践的教学模式改革顺利进行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是一种挑战和尝试,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符合《教学指南》的精神;服务于区域社会发展与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也为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新的启示与活力。我们改变以往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传统做法,大学英语课程从原来的“终结性评估为主”改变为“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即把形成性评估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相结合,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监督。

作者:张建新 张瑞民 单位:衡水学院

第四篇:大学英语教学下的社会语言学探析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交流更加频繁,英语在国际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还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传统英语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学生面临着很多问题:过于依赖教师,学生锻炼机会少;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较少,不了解跨国文化背景,口语交际能力差;学生一般都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忽视口语和听力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学习。

二、社会语言和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与社会语言之间是有密切联系,二者相互影响。语言学包括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以及应用语言学等,语言学对英语教学有着重大影响:语篇分析教学体现了语用学理念;交际教学法体现的是应用语言学理念;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教学规律、方法和价值,强调社会语言学的本质和实用性。语法和词汇是语言的主要形式,遵循语言应用规律是提高社会语言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学习社会语言学,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因此,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需要将社会语言学相关理论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社会语言学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英语语言应用技能等,并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听说能力以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在以后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第一,重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内容:懂得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懂得如何准确运用语法;懂得某种说法实际出现的可能性;懂得某种说法能否被别人接受。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分注重语言理论教学,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首先,语言环境。在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巩固和强化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都是在教室里进行,学生很少参加课外实践,导致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际;其次,师资力量。随着英语交际教学概念的提出,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要求英语教师必须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交际,同时,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再次,考试内容。在我国,英语是大学必修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外语,而且大一、大二都会设置英语课程。学生不仅需要参加英语期末考试,还需要参加英语等级考试,而且这些考试都是以理论考试为主。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应付考试,而不是提高自身的英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最后,班级规模。开展英语交际教学,要求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目前,每个班级人数较多,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很难开展有效的课堂交际活动。第二,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社会语言学是以语言的文化属性或者社会属性为出发点。社会属性是指语言的得体性,即什么语境说什么话。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述单词含义、功能,教会学生在不同场合应该说不同的话。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社会语言是文化的一个侧面。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不了解语言背景,即使英语交际很顺畅,也会出现失误。但是,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我国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外语文化背景以及交际方式。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形式,还需要让学生了解语言文化背景,并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化背景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汉英差异教学,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语言文化教学氛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第三,增强学生语篇意识。语言交际单位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重点,语篇是语言交际单位,换言之,语篇在英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增强学生语篇意识,从语言知识逐渐向语言能力转变,语篇意识和对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侧重分析语篇衔接手段、组成部分以及结构形式对文章主旨句所起的作用,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语言环境,以语篇为中心,培养叙事的词汇解释能力和语法分析能力,让学生感悟文章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引进更多外语人才。因此,培养具备较高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站在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上开展英语教学,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以及与语言相关的社会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作者:于丽 单位: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篇:英文歌曲与大学英语教学分析

一、英文歌曲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为主,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这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感到厌倦,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大学英语课本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融入英语文化,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手段,使课堂生动有趣。英文歌曲的内容往往涉及的是西方社会文化、宗教、自然、爱情等人类永恒的话题,对现代生活酸、甜、苦、辣的直接描述,使青年一代的喜怒哀乐得到体现,这能引起青少年的共鸣。因此,英文歌曲一直深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本内容,选取合适的英文歌曲,将其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课堂的气氛,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英文歌曲的运用

1.英文歌曲的分类和选取。

英文歌曲主要分为八大类:(1)乡村音乐Countrymusic;(2)流行音乐popmusic;(3)蓝调Blues(布鲁斯);(4)摇滚Rockmusic;(5)嘻哈Hip-Hop;(6)爵士乐Jazz;(7)电子音乐Electronicmusic;(8)拉丁音乐Latinmusic。其中乡村音乐和流行音乐最受学生们的喜爱。这些音乐的旋律优美,题材广泛,意境和象征意义丰富。通过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国家的文化背景,也可以不同程度的表达学生的内心世界,梦想追求,抒发情感。根据课本内容,选取合适的英文歌曲是也是学习了解英美文化的有效途径。例如:《新标准大学英语1》Unit5Allyouneedislove,此单元教师可以选取关于爱情的英文歌曲:YesterdayOnceMore,AsLongAsYouLoveMe,MyHeartWillGoOn,JustOneLastDance等;《新标准大学英语1》Unit10Environmentalmatters,此单元教师可以选取关于环境的英文歌曲:HealTheWorld,WeAreTheWorld,EarthSong等。另外,教师也可以适当的选取经典歌曲,例如:SoundofSilence,Unchainedmelody,Sayyousayme等。

2.英文歌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过程。

以《新标准大学英语1》Unit5Allyouneedislove,教师选取《Justonelastdance》为例。将英文歌曲运用到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1)试听。教师讲英文歌曲播放给学生,学生静静地欣赏,了解歌曲的旋律和意境。(2)填空。教师可以将歌词部分挖出,让学生边听边填空。Wemeetinthenightinthe______café(Spanish)Ilookinyour______justdon'tknowwhattosay(eyes)ItfeelslikeI'm______insaltywater(drowning)Afewhoursleft'tilthesun'sgonna______(rise)tomorrowwillcomeanit'stimeto______(realize)ourlovehas______forever(finished)howIwishtocomewithyouhowIwishwemakeit______(through)Justonelastdance......通过填空的方法,学生不仅可以理解歌曲大意,也练习了听力。对生词的出现,学生可以通过前后歌词的意思来推测,歌词中词汇和句子的重现率高,歌曲内容容易记忆,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扩充了学生的词汇量。教师可以对生词进行讲解,对歌曲文化背景做适当的引入,从而丰富了英语文化知识。学生因为歌曲气氛的渲染,会自主的去学习和掌握。

3学唱和模仿。

学生听完第二遍后,对歌曲的内容和意境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学生学唱歌曲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个阶段,教师播放歌曲或者大声的教唱歌曲,学生小声跟着学唱。最后,教师播放音乐,学生模仿英文歌曲。对英文歌曲的模仿,学生必须发音清晰,语音语调正确,对连读,失去爆破等掌握牢固。因此,学生不仅仅只是学唱歌,老师必须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进行纠正。我们还可以选取班上小小歌星的活动来带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歌曲的练唱,哑巴英语的状况可以得到解决,学生的口语和听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练习,师生互动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三、总结

听英文歌曲不仅仅可以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对歌曲歌词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了词汇量,加大了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增强师生感情,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所以,教师选取适当的符合主题的英文歌曲,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汤瑷宁 程丽州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国际学院

第六篇:大学英语教学语用失误及对策研究

一、当前大学生英语交流出现的问题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词汇、语法的讲解和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应用。一味强调语言的形式,淡化语用功能。导致很多学生所写的句子表面看起来正确,实际上与准确的含义相差很多,在日常交往中,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失误。学校把学生通过英语技能考试,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过于的重视词汇和语法,考试前死记硬背的现象也是常见。即使学生通过了大学四级考试,但是,没有真正把英语用到日常交际中,不利于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二、导致语用失误的诸多因素

(一)受本国语言的影响

由于每个国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造就了各个国家风格迥异的文化背景,这对人们的说话习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人们学习新的语言时,经常会受到本国语言的影响。按照本国语言的习惯去学习外语,降低语用能力。

(二)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化

产生语用失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价值观念的差异化。在语言交流中,很多人对其它国家的社会文化缺少了解,经常以本国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作为主体,导致出现了许多不正确的行为。中外不同的风俗习惯对语音交流也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于交际双方本国的社会习俗不了解,则会造成很多误解。例如,中国人见面聊天都会谈及年龄,子女等问题;西方人就会将这些看成个人隐私,不会轻易说出口。

(三)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侧重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忽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英语交流能力非常差,与外国人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都非常困难。以教师为主体,“填鸭式”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导致学生交流能力较弱,产生语用错误。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减少语用失误的对策

(一)减少母语干扰,强调语用规则

阻碍语用能力的提升,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本国语言的干扰,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指导,减少母语的干扰。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媒体教学,加大课堂的信息量,并且列举大量实例,让学生全面理解母语与外语之间的差异,采用最大的限度排除,为学生提供优异的交际环境。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英语。因此学生必须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则,例如,礼貌原则,会话原则等。通过对语用原则的了解,加深学生对英语的认识程度,减少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出现的语用失误。

(二)重视情景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语言教学应该把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英语交流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造情景,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讨论,英语沙龙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交流的环境。教师还应该在课上播放英语电影、英语歌曲,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敏感性,让学生试着跟读电影中的对白,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加强学生语用意识

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改变教学观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强英语文化背景内容的讲解,例如要介绍西方国家风俗习惯、社会文化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英语经典小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自主参加交流活动,提高语用能力。英语教师应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把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作为教学的目标,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实践活动。改变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多说、多看,让学生能够把英语应用到实际中。

四、结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在国家交流中发挥重要的媒介作用。大学英语要求学生必须应用学到的英语语言知识,成功的进行交流,把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相结合。基于此,在大学英语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语言知识学习,更应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使学生的语用能力达到大学英语标准水平。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减少语用失误,促进大学生进行英语日常交流。

作者:雷唯蔚 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篇:目的论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1.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影响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翻译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翻译人才的培养是英语专业的事情,跟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无关。

由于大部分的学生甚至老师以及社会上对英语不少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英语四、六级考试通关,但是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通过英语四、六级也并不十分重要。但是现行《大纲》中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为主,并强调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学生今后工作所需要的主要语言技能[1]。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课堂主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的,学生的听力和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四、六级的通过率也提高了,但是学生的翻译水平却没有太大的改变和提升。英语翻译教学也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2.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容和题型影响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在我国已有十几年历史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在经过十六年的改革之后,题型却还是没有很大的变化,依然是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汇和语法,完形填空和写作,后来又加入英语翻译的题型。但是不管是学生还是英语教师,都认为只要阅读理解和听力做的好,考试就能通关,忽略了英语翻译在考试中的重要性。所以很少有英语教师愿意在翻译教学上花费时间的。

3.大学英语专用翻译教材影响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既没有专门的英语翻译课程,也没有专门的翻译教材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进行讲述,英语教程仅仅只有一本综合教程、一本阅读教程和一本听力教程,而且关于英语翻译的词句、段落也是少之又少。

4.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影响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据调查,大学英语课一般每周只有4个学时,即:两个精读学时,一个听力学时,一个阅读学时。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翻译教学的特别讲解。

二、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1.目的论的三大原则

针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本文将目的论引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目的论是由20世纪70年代德国两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Vermeer)和赖斯(KatherunaReiss)创立的,认为“任何翻译的高准则是:目的决定手段”。这也为翻译实践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目的论在翻译时必须遵守目的论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论原则是指任何一种行为都有其自身的目的,翻译行为也是一种任务,其目的决定翻译过程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连贯原则是指译文应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给读者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语境;忠实原则则要求译文和原文存在一定的联系,不能脱离原文。其中目的论是最高的准则。

2.目的性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论者认为,翻译也是一种带有目的的行为,翻译的目的是由译文的发起者来决定的,翻译中要采用方法策略也是由译文发起者决定。根据这一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明白,翻译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因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学习英语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沟通和交流。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借助英语翻译更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英语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翻译文本类型和不同的翻译目的,选取不同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对学生进行翻译理论的指导。例如:广告,电影片名类的翻译应首先考虑其目的在于吸引译文读者的目光,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和购买欲。合同,法律条文之类的翻译文本,在翻译则需注意用词严谨、用语周密。这样的翻译教学的引导不但使学生的翻译不再局限于精度课本上的词汇语法和句型结构,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由地发挥其语言理解能力,英语教师在翻译中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进行鼓励和表扬,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3.交际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也逐渐的进入了国际化,国际化的语言交流对英语翻译的需求也更多。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流,翻译能力也是国际交流能力的技术基础[3]。良好的翻译能力也是促进国际交流的前提。目的论中的连贯原则要求译文必须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使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在句子的结构和表达习惯上也各有千秋。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应对两种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英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和汉语的共同之处与特殊之处,实现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便于交流沟通。

4.跨文化性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对一国的文化没有很好的了解,也不可能正确的使用这个国家的语言。由于语言之间的文化背景与用词习惯的不同,往往所采取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更是十分巨大,不论是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还是从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上都都很大的差异。由于长期以来对中外文化差异的重视不够,过度强调听、说、读写等一些基本技能,却忽视了文化对翻译工作的影响。给翻译工作和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甚至使学生误以为文化背景对翻译工作不重要,学英语就是为了四六级考试。因此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首先让学生接触不同的文化,感受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文化的魅力,培养一定的文化意识。从而将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

三、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

1.加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

由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翻译教程的欠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就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介绍并提供一些翻译理论,为学生的翻译提供一些技巧和指导,或者在平时的英语授课当中适当的穿插一些翻译教学,例如:在对整篇文章进行讲解时,适当的挑出一些句子进行特别讲解,尤其是对逻辑推理法、删减法等翻译技巧的讲解,然后让学生翻译一些类似的语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扩展学生的翻译知识和视野。

2.加强中西文化知识积累

中西文化知识匮乏也是翻译工作的一大难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丰富的文化知识可以使翻译语言更加贴合作者的意思,贴近读者的心理,单一的运用翻译技巧去进行英汉翻译,会增加翻译工作的难度。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在句子的结构和表达习惯上也各有千秋。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应对两种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并让学生接触不同的文化,感受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文化的魅力,培养一定的文化意识,积累丰富的中西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翻译水平的提升。

四、结束语

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利用目的论提高英语翻译教学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工作,不仅需要大学英语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要提高学生对英语翻译的重视度,强化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加强中西文化的知识积累,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水平。

作者:周建军 单位: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八篇:语块理论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一、语块理论及其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GeorgeMiller在1956首先提出“组块”理论,认为记忆过程中存在孤立的单词组成更大的意义单元。随后,许多学者分别进行相关研究,词汇短语和预制语块等概念被提出。Lewis正式提出语块的概念,并指出语言不是由传统的语法和词汇组成,而是由多词的预制语块组成,即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提倡在课堂上直接教授语块。Lewis将语块分为4类:(1)聚合词,即由一个以上单词组成的固定短语;(2)搭配词,即词项在长期使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同现关系,包括词汇搭配和语法搭配;(3)惯用话语,指具有形式固定或半固定语用功能的单词组合;(4)句子框架和引语,指用于语篇衔接的关联词等。纳廷革和德卡里科将语块划分为聚合词、习惯表达、限制性短语和句子构造型结构四类。国内学者也一直重视语块的研究,王立非,钱娟将语块定义为“出现频率高,可作为整体储存、提取和产出的套语序列”。杨玉晨对英语词汇的“板块性”进行分析,认为基于“板块”的教学有既“不过度强调语言结构能力培养”又“不过度强调语言的实际交际与使用”的优势。关于语块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学术界虽未达成共识,但语块理论对英语学习和教学的重要作用得到完全认可,即语块理论认为人脑中存储着某些固定或半固定化的板块结构,他们是语言记忆、存储、输出和使用最小单位,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有较固定的语法结构限制,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语用环境,是语言学习的理想单位。

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语块词汇教学

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应该是一个帮助学生记忆词汇,并指导学生掌握词汇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词汇过程中充分体会和掌握词汇作为语言学习单位在整个语言系统中的使用。基于语块的词汇教学能够充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而且能够在心理语言学的视角下得以充分解释。心理语言学认为,记忆系统是进行编码、记忆的提取和遗忘过程。在编码过程中,新的记忆在新信息和原有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建立联系所遵循的原则是贴近原则,即共同发生的感知、思想和其他的心理活动会一起联系在记忆里,只要其中的一些环节出现,其他与之相连的事情便会得以唤起或触动。语块不是孤立的词,而是些固定或半固定化的板块结构,自身包含多个词汇信息,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等多种信息,因此,在记忆的编码过程中,语块将触动和唤起更多的原有信息,而随之建立更多的新信息。这些信息在孤立词汇的基础上,相互联系,形成庞大而复杂的网络结构,存贮于大脑之中,形成心理词库。在记忆提取过程中,记忆提取遵循内容寻址原则,即通过把经验中的内容和记忆中相似的内容进行匹配,然后提取有关信息。在词汇提取过程中,词频、语义、语境都对词汇的提取有相当的影响作用。语块相对于孤立的词汇,具有明显的词汇提取优势,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词汇的提取效率和效果。遗忘是词汇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和回避的过程。心理语言学认为,遗忘就是信息在编码过程中丢失或记忆系统放弃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的过程。其中,信息提取的时间、频率和有效提取策略对减少遗忘起着重要作用。语块中的词汇处于一定的语法和语境中,在记忆过程中本身得到了加强,而且语块所包含的词汇、语义、语境信息能在语言学习中缩短提取词汇的时间间隔和提高词汇提取频率,降低遗忘的发生。因此,从词汇记忆的视角而言,语块是最佳的词汇学习单位,能有效促进和提升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三、基于语块理论的词汇教学模式

虽然大学英语教学在改革中不断得到提升和进步,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呈多元化发展,但目前就课堂教学而言,英语教学仍然是以教材为基础,以课文、词汇的讲解为基本内容。传统的解释单词释例模式在教育信息和资源如此发达的今天已经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先进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等信息资源动动手指就能够获得大量的词汇信息。因此,如何在教学环境不断发展、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而教学时数不断压缩的情况下进行有效教学,是所有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语言基础的词汇教学更是如此。所以,学习策略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应作为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的词汇记忆则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基于语块理论的词汇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语块识别能力和语块意识。记忆单个词汇是学习者传统而普遍的词汇学习方式,以为学习单词就是记忆单词表,因此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更新词汇学习观念和方法。首先词汇讲解要以语块为单位来进行,通过讲解、提问、测试等方式向学生灌输语块的概念,培养语块意识,来帮助学生形成以语块为单位的语言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目前语言学习者常常面临着单词记忆效果不好、阅读无法深入理解、写作时词汇贫乏、口语不知如何表达或词汇使用不当等诸多困难,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因此教学中,应以提升词汇的应用能力为目标。语块具有相对完整的语法结构,教学中对其讲解和强调,能够促使学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进行以语块为单位整体的提取,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基于语块的词汇教学在处理单个词汇时,不再是多种语义的罗列,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其在所属语块中的语义以及该词所产生的语用、语境功能。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词义,并在语言输出时选取正确词汇。其次,将语块的学习和应用贯穿英语教学的整体环节中。传统的词汇教学总是倾向于把词汇单独分割出来进行讲解,听力、阅读等教学部分似乎只涉及策略和练习。基于语块的词汇教学需要依托具体的篇章和文本,因此,语块以及其所包含词汇的教学是需要在语言教学和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来进行的。在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语块教学,在技巧和策略的训练中学习和理解词汇。由于所讲授的是语言材料中动态的词汇和语块,词汇的用法得到更充分的体会和理解。基于语块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更能有效地与信息技术结合。教育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正对大学外语教学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外语教学信息化已经是外语教学不可避免的趋势。在信息资源层面,以语块为重心的词汇教学是传统词汇教学的延伸。包含更多语言元素的语块能更广泛地与图片、音像等信息资源连结。

四、结语

不断发展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要求词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基于语块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摆脱了传统孤立学习词汇的教学模式,使词汇学习贯穿于语言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突出并强化词汇应用这一语言学习的关键因素。因此,基于语块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顺应了时展和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英语能力。

作者:王瑞雪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外语学院

第九篇:以就业为导向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1、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偏离社会发展需要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英语教学都是以四、六级考试为导向的,有的高校还在将四级考试同学生的学位证进行挂钩,这就导致大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反而淡化了对学生口语能力、交际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对于一些较早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来说,则是较早的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动力,当真正利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则还是说不好英语、听不懂英语,甚至不能在就业面试过程中利用英语准确的表达自己。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和各界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经不仅仅要求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或单纯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而是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多个领域进行交际和应用,这正好反映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社会发展需要上的严重偏离。

2、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高校在校生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越来越越大,但是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采取的是大班教学模式,一个班级人数有上百人,即使开展小班教学时每个班级的人数也在30人以上,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加上很多高校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将英语教学过程视同为认知过程,将教学重心都放在了英语语法和词汇等知识的讲解上,没有留给学生互动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只能被动的听讲,这就严重违背了英语学习的客观规律,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容易造成“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等教学后果,学生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3、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英语课程虽然在大学教育体系当中是必修课,但基本都是被看做公共基础课程进行设置的,没有同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有效的联系,孤立化、单一化的教学内容无法实现与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步培养,也就很难完全发挥大学英语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当中的基础作用。例如,有的高校会面向全校学生的英语教学设置英语教学部,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围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基本技能设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没有实现同社会需求和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适应,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考核,导致英语教学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对大学生就业的导向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地体现。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英语教师突破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多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性教学,摆脱教材教学内容的限制,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积极适应,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体而言,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深入了解英语行业的人才需求,改变过去以教师“教”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设置多样化的英语对话情境,在英语课堂内外留给学生更多开流的机会,必要时可以设置与学生专业学习相关的对话情境,实现英语对话能力与专业素质的同步培养。

2、调整教学目标,优化英语教学方案

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对传统的英语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制定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在确保理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更加突出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在更多的英语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处理能力。同时,在制定英语教学目标时,大学英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这是因为英语专业知识的内容是非常宽泛的,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学生只有具备了英语自学能力,才能实现英语知识学习的不断拓展,促进英语专业思维的更好培养。例如,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学生在校学到的都是基本知识和常用知识,学生专业领域的一些英语专业术语却很少会涉及,学生只有具备了相应的自学能力,才能充分利用英语语言的工具性职能,提高自身的专业英语素质,对国外相关的专业最前沿知识进行广泛的涉猎,持续性的提高自身的专业就业能力。

3、强化专业英语教学,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大学生专业英语知识的学习,无疑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和关键,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就要让学生掌握英语交际能力,进而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就业,专业英语教学课程的设置,无疑更能贴近学生的就业需要,所以大学英语在开展基础课程教学的同时,要适当增加专业英语的授课比重和考核力度,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专业英语素质的有效培养。例如,在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英语教学中,应当适当增加“商务英语”课程的授课比例,在提高学生英语基础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词汇,懂得如何使用英语进行口头邀约,怎样利用英语写商务信函、商业合同,以及翻译商业文本等,这样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进入岗位角色,进而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此外,大学专业英语教学还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如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纪律观念、岗位责任心等,这都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所必不可少的。

4、完善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非常高的英语专业素质和知识涵养,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素质和人格魅力,尤其是对于拓展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能够完成高校的基本教学任务,还能够加强同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强化校企合作与学生实践,进而为学生职业素质以及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例如,高校可以根据企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开展“订单化”培养,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方案,合理优化英语公共基础课和英语专业课的授课比例,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此外,高校也可以从企业中引进兼职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企业,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发现自身英语专业知识上的缺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结语

总之,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教学目标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案的制定要立足于学生实际,准确把握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强调“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强化学生英语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同步培养。

作者:刘娟 单位:延安大学外语学院

第十篇:数字化平台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一、当前写作教学模式的弊端

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写作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居于从属地位,基本上发生在精读教学之后,教学过程、手段和内容缺乏系统性,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在写作教学方面都出现了较大问题。首先,受精读课教学模式和教材编写影响,写作教学出现模式化倾向。教学过程往往以介绍写作技巧开始,随后分析范例,给出类似题目练习,最后批改或点评。教师在这个单向教学过程中完全处于主导和控制地位,难以提供充分的激励因素,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这一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普遍将其当做负担,机械模仿和套用范文句式,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文章缺乏可读性和连贯性,在四六级写作题目中的表现亦可证明这一点。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虽然教学双方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均付出较多,但学生写作水平却不见明显提高,影响了大学英语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写作教学模式特点

为解决传统写作教学的诸多问题,我们利用现代数字化平台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本项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体验英语写作资源教学平台”,简称“TRP系统”。该系统由“写作文本语料库”、“管理员端写作管理平台”、“教师端写作管理平台”、“数字课件浏览系统”、“写作评分系统”、“写作多元评分软件”、“自动写作评语软件”等子系统组成,为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基于这一平台,我们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过程化自主写作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数字化教学管理。

根据系统授权不同,建立院系和教师两级教学管理机制。前者享有系统内最高管理权限,可以随时调取各个教师的教学数据,了解教学进度、上线时间和操作、以及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实现常态化和随机化的院系级写作教学管理数字化,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学监控手段不足,容易流于形式的局面。一方面,院系级管理员可以随时监控教师的教学进度、作业布置和批改,评估各班学生的写作水平进展;另一方面,借助系统中自测自评软件,使教师摆脱了大量的纸面作业负担,也使学生能够获得有效的信息反馈。

(二)网络化教学过程。

在TRP平台应用中,作为网络化教学模式中的节点,学生需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地位。在这一网络中,学生既是范文的阅读者,也是自己作品的评阅者和修改者。具体教学流程如下:教师上传写作任务,在词、句、段落、篇章和体裁等方面给出相应要求;学生阅读范文,搜索相关句式和信息,独立完成初稿写作,根据评分软件获得反馈,随后修改并提交作业;教师利用评语软件给出评语,也可通过班级留言组织学生评阅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促进学生反思;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课堂讲评。

三、基于数字化平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势

(一)改变写作方法。

传统写作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导,教学以写作策略、手段、风格和模式为主,点评局限于语言风格、修辞结构和表达方式等宏观方面,而TRP写作教学平台的应用真正实现了过程化写作,集中了过程化写作的优势资源,使写作教学、句型操练、语法纠正、评分反馈、评语生成完全实现了过程化和自动化。学生通过借鉴大量语料获得“镜像学习”的机会,进一步强化写作教学的过程化。

(二)改变评估手段。

传统写作教学基本采取终结性评价,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基于TRP平台的写作教学综合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模式,促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各个阶段的水平提高程度,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

(三)改变学生学习态度。

这是传统外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TRP写作平台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及时获知自身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能够从自动生成的评分和评语中获取积极反馈,认识到自身的持续进步,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转变对于写作学习的态度。

四、总结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一平台将写作教学过程从单向式教学转变为过程化的控制写作模式,突破了传统写作课堂的时空局限,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了师生交流,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全方位改革提供了借鉴。

作者:王晨 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