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双文化输入反思

大学英语教学中双文化输入反思

【摘要】当今社会迅猛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交流日益频繁,大学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对学生中国文化的有效输入,着眼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利用新媒体网络资源、实施有效教学评估手段等有效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双文化;输入

中国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社会日益关注中国,同时世界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英语作为沟通的桥梁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语言基本技能,还应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从而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通过学习和使用英语,可以直接了解国外前沿的科技进展、管理经验和思想理念,学习和了解世界优秀的文化和文明,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有效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与各国人民的广泛交往,提升国家软实力。然而,多年来,英语教学偏重于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忽视了我国本土文化的输入和传播能力的培养,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直接的后果就出现了学生人文知识欠缺、语言技能差等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以解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缺失现象,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一、双语与双文化

双语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使用两种语言上课,这两种语言分别是是学生的本族语和学生所学习的目的语(外语)。双语教育是通过双语教学去实施的,具体是指学校中同时运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教育。文化学习是双语教育中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是通过一门课程来完成的,应该贯穿于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双语教育中双语和双文化有本质的区别,但两种又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习一种语言必须要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学习要建立在文化融合的基础之上,只有掌握了该文化才算真正掌握了该语言。另一方面,文化的获得又必须以掌握语言为基础,想要了解一种文化最快的途径就是学习该语言。语言是在人类产生之后,随着文化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它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但语言又具有其他文化所没有的特殊性,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文化的载体。

二、双文化输入的重要性

(一)双文化的输入是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必经之路

听说读写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基本技能,但绝非仅此,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学习,离不开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联系文化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已被人们所接受。语言的学习早已不是单纯语音、词汇、语法的习得,这三大要素承载的最终结果是文化的传承。正因为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语言理解就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语言理解的层次越高,文化理解也就越高,需要的文化理解也越高。换言之,对于非英语背景的学习者,各个领域文化的知识都是需要的,缺一不可。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将重点放到听说读写的训练上,这样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文化的输入,应适当增加文化以及文学方面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巩固语言基础,丰富知识结构,培养文化意识。

(二)双文化的输入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人文素养是指在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而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精神收获的综合,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的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学识、气质、修养。人文素养就其核心来说,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是使学生拥有科学的世界观,健康的人生观,合理的价值观,把所学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能力和素养。学生的水平是由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的,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受人文素养制约。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尤其在双文化的教学中,将中西方文化同时输入给学生,既能够让学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民族历史道德传承、精神观念的形态,又能将西方文化的起源、人文主义思想与其融合一体,培养学生宽容地对待异国文化的态度,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精神食粮,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均衡发展。

(三)双文化的输入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思辨是人们透过现象发现事物本质,进而对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判断,得出正确的认知理解的过程。思辨能力是指一个人获取知识的能力,一般被认为指学习能力并决定一个人发展潜力的能力,思辨能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技能。培养思辨能力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学习新事物,理解并掌握新事物的发展。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多多少少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授课重点内容围绕考试展开,而学生只需机械、重复地进行背诵与记忆,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但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没有任何帮助,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学生不具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不是自己去探究而是向教师寻求帮助,毫无思辨能力。英语教育更多地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在双语双文化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自觉地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以及深刻地体验两种文化的碰撞,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双文化教学的渗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三、双文化输入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课程体系

针对如何将文化教学设置在外语教育中,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欧洲研究者认为文化教学应该独立于外语教学课程之外,而美国学者则认为文化教学应该兼容到外语教学中,与课堂教学共融一体。[2]我国高校可参照上述说法自主创新,找出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大学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基础课程为四、六级做准备,大二开设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其中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如语言学导论、英语畅读中国文化、电影中的西方文学、张爱玲的文学世界(中英双语)等课程,在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上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着力培养学习人文素养。

(二)利用新媒体网络资源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数字化、多媒体、网络等最新技术均是新媒体出现的必备条件。文化是智慧族群从过去到未来的历史,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民族与时代的特点,既有传承又有发展。时代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双语双文化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和双文化学习达到零距离。[3]在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输入双文化知识更利于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制作精美动态的课件,播放双文化相关联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知识的掌握。在课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观看双文化影像资料,收听相关音频等渠道增强学生双文化输入意识,培养双文化输入能力。

(三)实施有效教学评估手段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并评定其价值及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同时也是所有有效教学和成功教学的基础。主要是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通过教学评估,教师获取有效的教学反馈,根据反馈结果进一步改进教学,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完成。在双文化教学过程中,评价体系是落实双文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手段,缺少评价体系意味着双文化教学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得不到师生相应的重视,因此恰当地实施评价体系有助于双文化教学的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新时代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英语教师同样有责任担负这一重任,在教授西方文化的同时必须实施双语双文化教学,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族语文化,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以及文化对比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秋月,邵丽君.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双文化互动[J].课程与教学,2016,(03):77-79.

[2]覃承华.从双语到双文化的英语专业教学转变及其实现途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7):120-122.

[3]王莉.汉维双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7(28):106-110.

作者:李艳微 包磊 齐佳佳 祝红兵 张丽宏 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