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构建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构建

摘要:互联网+时代技术发展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为推广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课题。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视角出发,以“融合、折中”的原则———课堂以教师多模态教学为主,课后以学生多模态自主学习为辅,尝试构建符合我国外语教育国情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不断培养并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融合;折中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如何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平台和极大便利,从而构建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核心要求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改善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是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的重大课题。从早期的宏观上的依托计算机辅助学习、多媒体自主学习、网络自主学习的研究到现如今的微观层面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各种课型的研究,无疑都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可以说学者们仅是从“单模态”的角度探讨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而随着PC端到移动端的发展,大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已经从“单模态”扩展至“多模态”。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视角,构建以“融合、折中”为原则的多模态自主学习模式,探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并优化教学。

一、理论依据

1.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在对交际双方的话语意义进行深入分析时,人们发现话语的意义可以由语言本身表达,但大部分是通过一些非言语因素体现,如声调、语调、语速等伴语言特征,手势、面部表情等身体特征,及PPT、音响设备、网络等非身体特征。交际不再是一种感官的体现,比如课堂上我们用PPT上课,就是视觉和听觉的结合。以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感官同时进行的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话语就是多模态话语。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学者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将研究重心转移到对图像、声音、动作等多模态的交际手段上,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2.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1977年,R.Barthes发表《图像的修辞》一文,开启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先河,文中首次探讨了图像与语言在表达意义中的相互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符号学流派中的部分学者对于图像、声音、动作等研究的拓展,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欧美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便是多模态话语分析和多模态话语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1996年新伦敦小组(NewLondonGroup)将多模态话语分析与外语教学相结合,RoyceT提出多模态教学法[1],Guichon和McLornan研究了多模态对二语学习者的影响[2]。李战子引介了多模态话语理论[3],胡壮麟和董佳[4]强调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张德禄则研究从多模态话语交际框架出发,从而提高教学效率[5]。也有学者尝试在具体外语教学应用层面进行研究,如胥国红通过对一堂大学英语精读课课堂教学的多模态分析,思考教师的课堂言行对实现教师的教学和社会双重功能的作用[6],姚阳尝试了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7],姜毓锋研究了外语教学模式的构建[8]。

二、现实依据

在我国,对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研究、外语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学者们有着比较广泛的探讨,而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探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则相当匮乏。本文认为从现实依据来看,从多模态分析理论视角下构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值得尝试。

1.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物质基础

自主学习是社会的需要及文化科技和教育发展的产物,它的运用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9]。针对自主学习开展所需条件,国外的“大多数院校的做法是建立专门的自主学习中心,为不同外语水平的学生提供固定的语言学习场所”[10]。国内,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依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构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提出,把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各个阶段的首要课程改革目标,使之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流思想。为响应这种新型的体现时代潮流的教学理念,各大高校竞相为学生创立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如为学生提供自主式学习设施和材料,辅导教师的线上线下答疑辅导,举办口语大赛、口语角、欧美影视欣赏等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量的语言输入和操练,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大学英语课程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及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当今,社会需要外语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大学生,英语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高中新课标的制定和高中英语教学质的提高,很多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甚至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水平。为了改变“费事低效”的基础英语教学,针对这门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要求“大学英语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本科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可见大学英语课程在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不可替代性,也决定了构建大学英语课程自主学习模式对其他学科的推动和借鉴作用。

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中的应用研究

目前,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在外语教学方面应用比较广泛。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来看,话语交际意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非语言因素体现的。在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英语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单一模态的语言,正在逐渐失去主导地位。为了完成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会有意识地通过多模态(比如音响、音速等的伴语言特征,人的手势、动作等的身体特征,PPT课件、音响设备等的非身体特征)的综合使用,结合教师话语向学生输入信息。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的结合使用,能够相互补充共同传达信息,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三、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1.融合、折中的原则

“多媒体、多模态学习有点像把双刃的剑”[11]。因此,在构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时,需要正确处理好这把双刃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融合、折中”的原则,即课堂以教师多模态教学为主,课后以学生多模态自主学习为辅的折中模式。Holec指出,西方的“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于学习不但是出于主观的愿意,而且有能力自我掌控。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体作用,教师则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12]由于对原著中的概念理解有所误差和对国内的环境认识不足,在国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未能将西方理论和我国的外语教育国情联系起来。虽然各大高校在教学实践中大规模践行“自主学习”,但李颖指出,师生对“自主”没有信心,也体会不到“自主”的优越性[13]。针对我国的外语教育国情,与“自主学习”相比,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只能是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必须采取“融合、折中”的原则。课堂上,教师要将教学重点从语言点的讲解转移到引导学生的自主观念及学习策略的培训上,教师对学生提供咨询与引导。课后,对于能对自己的学习节奏、时间、地点等方面自我管理的学生而言,可以去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依赖性强、自制力差的学生则还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及督促。课堂上教师多模态的教学融合及课后学生多模态自主学习,定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最终实现完全的自主学习。

2.教师多模态课堂教学

教师多模态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课堂实施多模态教学方式,设计教学步骤,向学生传递信息知识。课堂教学既是学生外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对学生实施外语自主学习示范的手段。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展示其学习成果。虽然教师话语作为语言模态,是实现话语意义的主模态,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模态,但是外语课堂的成功应该不是源自单一模态的互动,而应该是多模态的协同作用。笔者以所在学校所开设的后续课程里的一篇文章《NewScienceandTechnology》为例,具体分析多模态的课堂教学是如何对学生的自主性进行训练的。这篇文章主要是讲智能汽车在未来的生活中将会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会给人类带来多方面的好处。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能够知道智能汽车的好处,而且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叙述相关的科技知识。教师可以分几个阶段选择不同的模态来完成教学任务。导入阶段:教师使用口语模态、视觉模态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能主动思考。教师可以通过PPT呈现学生熟悉的科幻片里的智能汽车的各种图片,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同时,配以相关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考。引入主题:教师可以使用PPT、口语、录像等模态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有关智能汽车的研发原因、过程及便利之处。通过教师的口语陈述、PPT所带来的文字补充、视频播放,学生能对智能汽车的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课文讲解: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模态,PPT、视频、录音、口语等。一方面教师通过多模态的讲解使学生接收信息,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之下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完成文章的分析。课文小结:教师采用口语及PPT总结文章要点,并要求学生课后收集其他相关新技术话题的资料,作为自主学习的内容。言语模态和非言语模态的配合使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通过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的配合使用,能够及时观察到学生的反应,了解其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课堂信息,全面地理解所学知识。Candy认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只有通过学习过程才能不断培养获得[14],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多模态的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训练。

3.学生多模态自主学习

学生多模态自主学习主要指学生依据教师的教学要求,结合自己的水平和学习方法,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模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资源来自主学习。依照相关理论,达成自主学习的目的,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需要学习者对于自己要学什么,如何学,最终的目标是什么负责任,并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目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使自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独自完成自定的、或老师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其次,学生要学会资源获取,并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最后,学生能够利用多模态符号展现并完善自己的语意表达,在轻松的语言环境内自主学学英语。笔者以所在学校所开设的后续课程里的另一篇文章《FamilyandMarriage》为例,教师通过QQ群向学生布置自主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课后分组收集不同国家关于男性、女性在家庭责任分工上变化的资料,可以是视频、PPT、录音、图片,甚至语言文字。学生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利用多模态手段分工完成资料的收集。同时,教师可以利用QQ群师生互动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最后,在课堂上学生综合使用多模态符号,按照教师的要求用英语呈现资料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的语言环境内自主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学理念,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现阶段社会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和产物,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技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自主学习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使得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视角构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成为可能。本研究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视角,以“融合、折中”为原则,探讨构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表明,利用多模态手段和符号资源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但教师作为课堂多模态教学的实施者和建构者、学生课后多模态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不断观察与反思,提高对于自主学习理念的深刻理解,大力推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使学生最终能实现完全的自主学习。

作者:杨玲梅 单位:盐城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