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大学物理课程评价方式探讨

现行大学物理课程评价方式探讨

摘要:针对目前大学物理课程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考核改革思路以及面向过程的大学物理课程考核具体实施方案,该评价体系强化平时学习淡化期末考试,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

关键词:过程化考核;雨课堂;大学物理

物理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鼻祖,是众多自然学科的重要知识和能力基础,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与数理逻辑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深刻的哲学内涵与科学内涵,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大多数高校,《大学物理》课程成为理工科专业必修的通识基础课。然而,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模式的不断改革,物理因其相对难学等原因被越来越多的考生弃选,大学生物理基础差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大学物理》课程的不及格率呈上升趋势,《大学物理》已是学生公认的比较难学的理工科基础课之一。如何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各种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断涌现,但许多改革成效并不如愿且也不长久,实际上,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

一目前大学物理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校大学物理课程成绩的评价方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少数学校设有期中考试)。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含考勤、作业等,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一般为20-30%之间,期末考试基本采用闭卷形式,统一命题、统一答案,卷面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为80-70%。这种传统评价方式至今仍在大多数高校沿用,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实践经验。但这种以期末考核即终结性评价为主,以平时成绩即形成性评价为辅的传统考核方式,极易产生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考前突击的应试现象,也忽略了学生知识的积累与内化过程,导致课程考完即忘的不正常的学习状态。而且考试规则本身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综合能力方面体现不足,且许多高校对考试时间、考试命题、考试过程、阅卷、资料归档等方面已形成了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至于考试内容能否客观体现教学水平与学生的能力、素质、创新等则无法确定[1]。另一方面,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对总评成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导致有些教师为了提高课程总评及格率,随意增加学生的平时成绩,甚至出现了不少学生,为了评奖学金、保研、出国、面临挂科需要重修等原因,会采取投机行为尝试跟老师“要分”的现象,这种平时成绩评定随意严重影响了学生成绩评价的公正性,也打击了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泰勒的目标评价理论[2],评价的方法与课程的目标应该切合,否则评价的结果是无效的。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只有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大学物理这类通识基础课程对学生科学素质和学习能力以及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的培养。

二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方式探讨

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的目的,是督促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改变应试学习方法、注重自身能力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需要在传统的评价基础之上加入更多的评价内容。应弥补对学生在平时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习惯、学习能力、努力程度等方面的评价造成的缺失。要让学生知道,考试成绩好并不是优秀,只有平时学习踏实、善于思考且考试取得好的成绩才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因此,“过程化考核”模式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案,即课程考核与课程教学同步,课程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3,4]。“过程化考核”形成的学生成绩要做到全面、客观、公平、公正,一是需要设计全面合理的过程化考核项目;二是制定每个项目的评价标准;三是需要对考核项目的科学合理的计算办法;四是需要对课程过程的全面客观的记录。经过不断探索,我们将学生大学物理课程“过程化考核”成绩分为三类成绩:过程化成绩、阶段性成绩和综合性成绩。过程化成绩主要包含学习态度和习惯(包括预习、文献阅读、研究性讨论、课程小结)、课堂表现(包括考勤、课堂测试)、课后作业、综合性作业。阶段性成绩是课程进行中根据教学单元进行的多次测试成绩,以督促学生加强平时学习,重视平时的点滴积累,及时解决将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定期总结和巩固,避免考前突击,做到真正内化课程知识,引导学生构建自身学习方法和知识体系。综合性成绩即期末考试成绩。“过程化考核”实施困难主要在于过程化成绩考核。首先是考勤问题,对于大多数理科学生认真听课是完成学业的主要方式,课堂考勤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按照学校管理规定,如果学生缺课达到1/3以上或作业没有完成1/3就会被取消参加该课程考试资格,如果每堂课都点名,显然不现实,也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完成;若只是随机点名,学生即使缺课达点名次数的1/3,但是如果老师取消了学生的考试资格,学生会对考勤统计的客观合理性产生质疑。其次,对学生在平时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习惯、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等方面的评价难量化。另外,对课外作业的成绩如何合理给定,最大程度减少学生作业抄袭的现象。最后,如何逐渐减少应试教育惯性影响、避免死读书,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平时学习的动力等体现在平时考核中。“过程化考核”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课程过程化的管理。学生的课程成绩体现在所修课程的整个教学时段,学生在所修课程每一阶段的成绩都要得到科学、合理、完整的评定。不管采用何种考核方式,都要适时记录每一次考核学生的评分,否则考核多样化只会流于形式。目前大学物理课程多为大班授课,学生人数众多,一般在100人左右,最大班级将近140人,教师要在平时成绩的管理维护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教学管理难度与实际工作量无形中增加很多,实施过程化考核确实难以实践,也影响了教师进行改革的积极性。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困难得到了很好解决,我们将“雨课堂”应用于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实践中,为大班教学能更好的量化学生平时表现,科学、公平、高效地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方法,另外“工科大学物理试题库”也为我们课程考核改革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阶段性测试试卷的组卷和考试后的人工批改试卷的工作压力,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研究教学方法,改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乐于实施课程过程化考核。“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学工具,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最新版本为2018年5月9日更新的V2.2[5];“工科大学物理试题库”(第4版)是清华大学出版社提供的的高校理工科大学物理教学的测试系统[6]。

三大学物理课程过程考核的实践

在课程正式开始前,我们将课程“过程化考核”方案告知每个学生,分数构成全部量化,每一具体模块的分数都能按数据展现出来,保证成绩更加公开、透明。表1为过程化考核方案及指标,这里以《大学物理(上)》为例。按照表1考核要求,具体操作如下。

(一)学习态度和习惯

利用雨课堂课前功能,课前教师推送每节课需要学习的预习资料,如学生缺乏的先导知识,课前思考问题,相关视频,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的投票、习题、主观题等方式得到学生预习情况数据,判断学生是否阅读对学生的进行测评。

(二)考勤

雨课堂有学生进入课堂的时间等数据,不需教师再拿着花名册浪费时间进行课堂点名,只需要在结束课堂以后查看雨课堂反馈的数据即可,保证了考勤数据的准确性。具体计算如下:我们《大学物理上》共64学时,考勤32次,若某学生雨课堂签到30次,且有一次迟到,根据表1考核指标,则其考勤成绩为5×29.5/32=4.61分。

(三)课堂表现

传统课堂与雨课堂结合,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实时本节课知识重点或学生容易理解错误的知识点的习题,通常为选择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结果。雨课堂系统实时反馈出学生提交的答案,老师既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了评价,又了解了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状况,从而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实时的习题也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了学生开小差,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调动学生热情,打破了自问自答的‘一言堂’现象。而雨课堂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答案的统计,回答正确的得1分,错误的得0.5分,没有回答的得0分,类似考勤成绩的计算,最后得到学生的课堂表现得分。

(四)课外作业

根据学生所交作业情况进行评判。具体计算同考勤成绩计算。

(五)作业测试

课外作业批改后,雨课堂及时推送正确答案督促学生订正,教师利用雨课堂推送作业练习题原题目组成的小测试,根据学生选择的答案检验学生是否独立完成作业、有无及时订正作业解决所学知识中的疑惑,从而对学生的作业成绩给出补充评价,具体计算同考勤成绩计算。

(六)综合性作业

该部分有两块,可以让学生选择。一块是,每章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知识点的思维导图,以达到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通过总结,既能复习知识点,又能查漏补缺,对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根据学生提交的总结报告形成学生课程总结成绩。另一块是,布置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研究专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课下通过自学、查找资料、讨论等方式对所布置的专题进行学习,并提交专题报告,根据学生报告,形成学生课程研究性成绩。

(七)阶段性考核

根据教学内容我们安排多次阶段性测试,因测试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有一定权重,每一次的成绩都会影响学生最后的课程成绩和绩点,故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对待每次考核,促进了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阶段性测试我们主要依据清华大学出版社提供的“工科大学物理试题库”测试平台,按照知识点组成测试卷。2018学年春季学期,我们大学物理课程共进行了四次阶段测试,如表1所示,每次测试时间45分钟,测试的内容以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点和重点为主,涵盖基础部分和提升部分,卷面分为100分,利用测试系统提供的评测服务,机器自动阅卷,且对考试结果进行自动统计分析,不仅帮助教师及时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获得了学生的阶段性测试成绩。对四次成绩取平均分,按按权重30%计入总成绩。

(八)学期综合考核

以期末卷面成绩为依据,卷面成绩为100分,按权重40%计入总成绩。最终,学生大学物理课程的总成绩=过程化考核成绩(30%)+阶段性考核成绩(30%)+期末卷面成绩(40%)。本文结合我校《大学物理》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依据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了一套《大学物理》过程考核评价体系。从教学效果来看,过程化考核方式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了明显提高,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听课,且能及时知道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改变了传统课堂上学习效率不高的状况,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明显减少。过程考核方式强化了平时淡化了期终课程,不仅促进学生平时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也更加全面、客观、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婧如.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9):91.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丁力.英国大学课程考核模式分析及其启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17.

[4]陆仁强,汤汨.全过程考核机制下的《理论力学》研讨式教学“教—评”新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12):129.

[5]雨课堂V2.2使用手册[OL].[6]工科大学物理试题库(第4版).

作者:杨志红 毕岚 王允辉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