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教育方针范例6篇

现行的教育方针

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1

关键词:教育方针;历史演进;启示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36-02

教育方针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教育方针通常被写入国家宪法、教育法规等文件当中。可以说,教育方针就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国家人才培养规格预期的具体要求与实施方案。它的提出既要汲取历史成功经验,又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根据时代要求完善与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中经历了不平常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时期,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总任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及培养人才的路径总要求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按照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发展的进程,我国的教育方针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至1956年,我国教育方针初步形成。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第二阶段大体是1957年至1966年,我国教育方针在曲折中日益完善。1957年,结合当时我国教育实践中过分重视书本学习而忽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中更进一步肯定了这一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三阶段是“”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经历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阶段。尽管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仍然沿袭在1957年的提法,但在实践中却背离这一要求,导致我国的教育事业蒙受了很多损失。第四阶段是从1978年12月至今,我国教育方针日渐走向成熟。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方针基本承袭了1957年的提法。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补充:“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1983年9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在以后制定的教育方针中得到明确体现。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还直接写入了“三个面向”。这些重要思想的提出,充分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在教育方针认识上实现了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升华和历史飞跃,在教育方针实践中加强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使教育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按照现代化建设要求进行全方位改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则总结了之前我国教育方针方面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摒弃了不足之处,提出了较全面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上升为法律文本并至今沿用。之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我国教育方针不断完善,但其精神实质并没有变化。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为人民服务”再次被提出,彰显了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与“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被首次提出,凸现了国家对人才能力素养的关注与教育改革推进的迫切。2002年11月,将该思想呈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必要的丰富和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说法首次被提出来,强调了我国教育的努力方向与目标,突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人的品性教育的重要性。2012年11月,在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更为严整、科学的阐述,指明了近一段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路向,具有新的时代意蕴。

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启示

1.教育方针要坚持方向性

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实践活动,既源于社会需要又要受社会制约,体现一定的社会性质。教育方针具有动态性,会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日益充实,但无论怎样完善,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换言之,我国教育方针的政治性是唯一的。教育方针蕴含的服务社会质的规定性,保证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教育方针是将一定阶级或阶层在教育方面的思想观点,通过某种组织程序或立法程序,以大政方针的式样形成的规章制度,其内容与表述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有差异,但是其方向性却不会变。建国以来历史上我们的教育方针经历了从“为人民服务”、“为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历程,甚至在某一时期还出现过偏差,但总体上社会主义的方向却一以贯之。

2.教育方针要体现历史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发展中日益成熟、完善,党和国家历来强调教育方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真谛。基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个时期的教育方针尽管是该时期教育发展的总指引,但也往往存在瑕疵与不足,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我们不能因为历史上某个时期教育方针的制定或实施不到位而否认其生命力,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时期我国教育方针落实出现偏差而去否认现实的教育方针一样。我国教育方针的任何一个文本的表述,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条件下作出的主观抉择。譬如我们的教育目标经历了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过程,凸显了我国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在当下中国,我们的教育方针既要反映社会经济政治等性质,又要折射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阶段性目标。教育方针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应该契合时展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以适应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3.教育方针要把握规律性

人的心智发展具有规律性,教育发展也有章可循。因此,教育方针的形成与制定必须契合人的心智特质与教育规律,呼应个体心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严格规定教育的性质、职能、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途径等。既然教育方针是关于一定时期教育工作的构想与展望,那么要把这种构想与展望变成现实,在实践中就必须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育方针的制定应该符合教育本身发展特点,既不能裹足不前,又不能好高骛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教育方针尽管出现过偏差,但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总体上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体现了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具体表现在:首先在服务的方向上实现了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其次是培养目标上凸显了人本性;最后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强调教育与劳动和实践的结合。遵守教育发展规律,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则办事,教育方针就会很好地指引教育实践,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

4.教育方针要凸显前瞻性

教育方针具有前瞻性与理想性,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蓝图与设计,但又必须以现实教育状况为依据,立足现实。教育方针要把脉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往往是高标准的,反映了国家对于未来人才的完美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现实的,具有理性化的色彩,从而激励人们持之以恒努力实现。基于此,教育方针的制定者们就必须有超前的意识,敢于创新,理性分析当下教育现实,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针来。既不能太浅薄,缺乏深度,又不能过于前卫,成为“乌托邦”,不具有可行性。我国教育方针演进的实践证明,教育方针的制定高于现实又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是多么重要。

5.教育方针要指向全面性

教育方针的最终指向是引领教育沿着健康轨迹发展,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从“德智体几方面发展”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再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均体现出我国教育方针历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国家始终提倡全面发展教育。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强调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作了理论上的必要准备,体现了教育方针以人文本的特质。基于种种原因,我国在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片面强调“抓教育看升学率”的做法还很明显,人才培养及评价瓶范式还亟须完善,疏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昭示了我们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关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李森.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2

关键词:教育方针;演变规律;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241-02

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和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发挥着战略作用。教育方针是一个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该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对教育工作制定的总的指导方针,体现国家教育目标、政策、方向,直接决定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建国六十多年来,中国教育方针的演变从一个特定角度折射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程,存在着某种具有规律性的特点,为我们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方针提供一些启示。

一、教育方针演变与党的四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对教育的发展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党的四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方针演变的理论依据,他们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传承中又有创新和发展,为中国教育方针的制定实施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在教育方向上,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学校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同样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确立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赋予了新时期教育以新的使命,拓展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教育目的上,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1957年,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他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涵盖了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主要要求,是现代化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思想的发展。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转型期国情,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素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素质教育”是对、邓小平和关于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深化,是新时期落实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可以说,教育思想是新中国前期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邓小平教育思想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指南,而和的教育思想是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和升华。这些一脉相承的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根本保证[1]。

二、教育方针演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步

建国六十多年来,教育方针的演变是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变化。新中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教育亦是如此。当时的教育改革与建设方针继承和发展了老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要求党的教育方针也必然要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作出调整,教育方针就由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期间,由于受左倾思潮的严重干扰和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受到严重挫折,当时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色彩十分浓厚,它使人们差不多忘记了教育在其他方面的社会职能,加之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又推行了一套“左”的政治思想工作,使得教育方针完全被扭曲。经过十年浩劫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历程,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春天。20世纪9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的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这时,在教育方面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更新要求,教育方针也演进到了新的高峰,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又上一个新的台阶,教育事业也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到8.5年以上和10.5年左右,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专门人才。这些都表明,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同时,教育方针也进一步的完善,提出了“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针。

三、教育方针演变的内在动力与根本目的

(一)创造优越于资本主义教育模式是教育方针演变的内在动力

资本主义社会虽是对落后、愚昧的封建社会的否定,但并未改变其社会制度的剥削性质。资产阶级在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旗帜下实行的是双轨学制。每一个社会成员由于其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实际决定了他们所受教育和教育机会、程度的不同。因此,资产阶级自我标榜的教育民主则是受教育权形式上的平等而实际上的不平等。1975年第三十五届国际教育会议上阿尔及利亚学者提交的一份报告中就提出:“每个儿童的社会出身,强烈地影响学校教育的条件。事实上,很明显一个吃得很差或者营养不良的孩子不可能像富家子弟那样有许多学习机会。”[2] 在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对立、阶级斗争时,教育平等问题是很难实现的。

中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多年间,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全国教育战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第一,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6年,全国2.6亿学生,1 400多万名教职员工,60多万所学校,遍布全国的城市和农村。第二,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2006年,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毛入园率达到42.5%;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3%,比2002 年提高0.7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7%,比2002 年提高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2%,比2002 年提高1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2%,比2002年提高7个百分点。”[3]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基本上确立教育权利平等,但是尚未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虽然中国尚未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但由于中国在基本上废除剥削制度以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发生在劳动者的内部,属于社会主义教育民主化不发达的状态,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基于阶级对立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在性质上有根本区别。中国的教育是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科学文化成果的权利,使人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实现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优越于资本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方针的根本目标

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培养人才及其怎样培养人才的科学,教育方针也必然要体现出这个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其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群体个体,甚至在同一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对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无论是“两育”(智体)、“三育”(德智体),还是“四育”(德智体美),思想上左右摇摆,诸育之中是“有主有次”还是“诸育并重”,也各自引经据典,莫衷一是[4]。而现阶段所强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越完善,经济社会越发展,越是要求劳动者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海南.论新中国教育方针的演进与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2] [澳]W.F.柯纳尔.20世纪的教育[J].张法艰,译.外国教育资料,1983,(4).

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3

幼儿德育至关重要。幼儿的品德和文化素质不仅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也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乃至民族精神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人的素质培养要从小开始。因此,从小向幼儿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意义重大。然而,资料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幼儿德育效果不容乐观,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文献检索发现,对于幼儿德育效果的研究还很不足,因此,我们把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低效性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将教师一周内对样本幼儿(指在品德方面存在问题或者不具备某种品德的幼儿)的品德教育过程和样本幼儿一周内的品德行为表现作为观察分析的重点。另外,访谈样本幼儿的家长,了解样本幼儿在家庭中的品德表现。访谈教师,了解教师一周内德育的准备等情况。

三、幼儿园德育低效性的研究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德育的低效性问题的确存在。数据分析显示,幼儿园德育低效性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场合集中于课堂

统计表明,五位教师一周内针对样本幼儿的德育场合分配比例中,课堂场合占比80%以上。综合五位教师对各自班级的全体幼儿和样本幼儿的德育场合分布特点,可以看出,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的德育场合,甚至作为唯一的德育场合。我们认为,把幼儿德育局限于课堂这一狭小的空间和短暂的时间之间,忽视课堂之外极为广阔的德育场所和更为丰富的课外德育时间,客观上造成了课堂上的德育活动与丰富生动的幼儿日常生活两者之间的隔离与对立,使教师当堂的德育成效难以顺利地迁移到幼儿更为自然的日常生活中去,形成不了良好的品德习惯。

(二)德育方式集中于说教

调查发现,五位教师针对样本幼儿的德育方式中,“说教”一项就占90%以上。这一数据表明,教师们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德育方式以言语说教为主。德育规律告诉我们,幼儿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著名心理学家皮阿杰和柯尔伯格都强调活动和交往对儿童品德形成的重要作用,认为仅仅采用口头说教的方式是不能培养出儿童品德的。皮阿杰认为,儿童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逐步理解他人的观点,才能逐步摆脱权威的束缚,通过相互协作,逐步实现自律性道德。皮阿杰认为,只有形成了自律性道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柯尔伯格认为,儿童仅仅接受他人的劝告或者是作为没有相互交流作答小组的一员,是绝不会引起道德发展的;儿童只有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才能从自我中心逐步向考虑别人的感情、观点、动机转化,这正是道德发展的关键。观察表明,教师们不去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发展其品德,仅仅局限于口头上说教,是造成教师们德育教育效果不良的操作层面上的原因。

(三)德育花费时间不够

调查表明,由于教师用于样本幼儿的德育时间太少,仅占教师一周工作时间的万分之七,而教师平均花在每位样本幼儿身上的德育时间占其工作总时间的比例为万分之一点六。由此可见,在一周时间内,教师们几乎没有花时间对样本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根据学校德育原理,学生德育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它要求教师要把幼儿德育当作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而实际观察和统计分析表明,教师在一周实际内对每位样本幼儿仅仅花费13秒时间进行品德教育,这对于品德养成期中的幼儿来讲无论如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对样本幼儿进行德育时仅仅浅尝辄止,这是教师们德育效果不良的原因之一。

(四)德育环节缺失

分析发现,五位教师在德育各项工作环节中,备课和上课两个环节平均共占74.6%,课前调查幼儿和课后追踪教育两项均比合计为5.4%,家园联系环节均比为零。上述数据表明,一周之内,教师们仅仅重视备课和上课环节,非常轻视课前调查幼儿和课后追踪教育环节,普遍忽视家园联系工作环节。课前不对幼儿品德状况进行调查容易造成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课后不去追踪教育使德育工作缺乏连贯性,忽视家园联系则容易造成德育工作缺乏一致性。这种模式违背了德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规律,容易导致德育活动陷于盲目和被动。这应该是造成被访教师德育低效的原因之一。

(五)德育缺乏针对性

实地观察和调查表明,教师们的德育目标的制定要么来自于上级领导的安排,要么来自于书上内容的摘抄,都不是针对本班级幼儿自身的品德实际状况来制定的。因此,教师教育计划中的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调查发现,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之前都没有调查本班幼儿是否在该项德目方面有问题,有多少幼儿有问题,是哪些幼儿有问题。这些方面教师都不太清楚。当问及他们上述问题时,教师都是泛泛而谈,一般根据他们平时的经验进行回答。回答结果显示,五位教师虽然都承认班级幼儿存在某些品德问题,但是她们都不能确定存在具体问题的幼儿有多少人,也不能准确地知道是哪些幼儿存在品德问题。可以看出,教师的德育教育活动建立在对幼儿不太了解的基础上,这就为后面教师德育的盲目性埋下了伏笔。

调查中还发现,在几个案例中,没有一个老师针对样本幼儿的情况制定专门的德育教育计划和方案,从而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对样本幼儿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这说明教师的教育方案缺乏针对性。观察表明,教师的教育方案缺乏针对性。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对样本幼儿进行重点教育。他们大都面对整个班级的幼儿泛泛而谈,没有区别对待不同品德发展水平的幼儿来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教师没有根据样本幼儿在品德结构上的差异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举措。他们往往采取统一的说教模式对待品德结构上有差异的幼儿。观察发现,所有接受观察的教师都没有在课后对样本幼儿进行追踪教育。在实际观察过程中,没有发现一位教师对样本幼儿采取比较系统的追踪教育,他们一般都是上完课就结束了当天的德育教育活动。

实际研究发现,家园联系缺乏,同步教育缺失。一方面,在每天家长接送幼儿时,没有发现教师就一周品德教育问题同家长进行过沟通与交流,也没有发现教师与样本幼儿家长进行过专门的沟通与联系。另一方面,通过对样本幼儿家长的调查可以发现,教师没有就样本幼儿的品德教育问题请家长配合共同做好家园同步教育。

四、幼儿园品德教育低效性的应对策略

综合上文分析,目前幼儿园的德育低效性问题的确存在。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以提高幼儿园德育的实效性。

(一)德育环节要充实到位

幼儿园德育目标的制订要依据幼儿品德的实际特点,教师课前要认真调查本班幼儿的实际品德状况,摸清本班幼儿在品德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制订本班德育教育目标。教师要根据样本幼儿的情况制订专门的德育教育计划和方案,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品德发展水平和品德结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特别要对样本幼儿进行重点施教,课后要对他们进行追踪教育,还要会同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对策。

(二)德育必须加强针对性

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区别对待不同品德结构缺陷的样本幼儿,分别制订和实施不同的德育教育计划和方案。对待存在品德认知缺陷的样本幼儿,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要侧重于采取认知冲突训练等方法加强品德认知教育;对待缺乏品德情感体验能力的样本幼儿,教师在工作中要侧重于采取角色扮演和移情训练等方法增强样本幼儿对该种品德的情感体验能力;对待存在品德行为问题的样本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应侧重于采用榜样示范和行为强化等方法来帮助幼儿掌握该种品德行为的正确方式,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待品德认识、情感、行为方面都存在问题的幼儿,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德育方法进行针对性教育。

(三)德育场合的突破

在德育场合方面,教师必须突破“课堂中心模式”的局限,充分挖掘其他德育教育空间的教育价值,比如重视利用幼儿自由活动和游戏场合进行德育,重视幼儿生活场合的德育,重视户外活动场合中的德育,重视家园联系场合的德育,重视幼儿园与社区联系的场合等等。教师只有把德育工作跟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把德育工作深入到幼儿实际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才可能得到切实保证。(四)德育时间的确保上文分析表明,提高幼儿德育的效果,必须保证足够的德育时间,将德育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做到课堂集中教育和课后分散教育的有机结合。当然,具体花费多少时间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因幼儿的实际品德发展水平与接受能力、教师安排的德育教育活动的多少、教师采取的德育方法与手段的差异、教师本人工作水平的高低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五)德育方式多样化

在德育方式方面,教师要勇于突破“说教中心模式”的局限。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容易引发幼儿讨论的含有正反对比的德育情境,组织有助于幼儿道德判断力发展的问题讨论,以发展幼儿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促进幼儿品德认知的自我构建;教师应该组织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来增强他们对某种品德的情感体验能力,通过移情训练进一步增强幼儿对这种品德的切身感受;教师还可以给幼儿提供良好的示范供幼儿模仿,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品德行为方式;同时,针对样本幼儿制订专门的教育计划和教育方案,对他们的品德行为进行专门的训练和强化,以巩固他们的品德行为。

(六)扎扎实实做好家园联系

首先,教师从课前调查幼儿的品德状况时就应该同幼儿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表现,为教师制订后续的德育教育计划和方案提供切实可靠的保证。其次,教师在制订德育教育计划和方案时应该多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教育计划和方案的针对性。再次,教师在课堂上以及课后对样本幼儿实施德育教育以及跟踪教育之后,教师一方面需要及时了解自己采取的德育措施的效果,另一方面需要同家长联系征得家长的配合以便形成家园同步德育,这都要求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

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4

(1.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针灸系,100102;2.日本顺天堂大学大学院 113-8421)

[摘 要]  简单回顾了日本针灸教育的历史沿革,从教学机构、学生来源、入学考试、课程设置、 使用教材、教学方式、师资力量、国家考试、毕业去向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现在日本针灸教育 的状 况,认真分析了日本针灸教育持续升温的几个主要原因,如广阔的老人市场、稳定的经济收 入、诱人的国家资格、独立开业的可能等,指出日本的针灸教育重视法制法规教育,规范师 资培养等措施有可供我们借鉴学习之处,同时也提出了过于注重国家考试,而专业教学不足 、实习机会缺乏等缺陷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主题词] 教育,针灸 日本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Educ ation in Japan

Liu Xiaoyan1,Tao Huining2(1.The Acupuncture Dept.of Beij ing College of Acupuncture & Orthopedics ,2.Dept.of Medical History, School of Medicine of Juntendo Universi ty,Japan)

[Abstract] The authors gives a brief review on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e ducation in Japan.They present a detaile d discuss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apanese acupuncture educ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Educational organizat ion,student sources,entrance examination ,curricular setting,teaching materials,w ays of education,qualities of teachers,n ational examination,and students employ ment after graduation.They also provide extensive analysis why acupuncture becom 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Japan.The ma in reasons include a large amount of age d patients,stable income,national acupun cturist license,possibility of opening i ndividual clinics,etc.The authors point out that the emphasis of rules and laws on acupuncture education in Japan and st andardisation of teachers in-service tr aining will be very valuable in Chinese acupuncture education.But at the same ti me,the authors warn that we should avoid some o bjections that Japanese acupuncture educ ation overemphasises the national examin ation,but the authors do not pay suffici ent att 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acupuncture an d moxibustion and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Education;Ac up Mox;Japan

日本的针灸教育始于701年,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当时的《大宝律令》规定了以针灸为业 者 必须在主管医事的宫内省典药寮参加为期7年的学习[1]。发展至今,已经比较成 熟、完善。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介绍和分析。

1 日本针灸教育的现状

1.1 教学机构

目前,日本全国各地有20多所针灸培养机构(盲校除外),这些机构主要分为由文部大臣 (相 当于中国教育部长)认定的学校(大学、短期大学、盲学校)和由厚生大臣(相当于中国卫 生部长)认定的学校(针灸专门学校)两类。

大学:现有位于京都的明治针灸大学1所,全日制4年。

短期大学:现有关西针灸短期大学和筑波技术短期大学2所,均为全日制3年。

盲学校:系为盲童、重度弱视儿开办的学校,共有70所。高等部(高中部)的理疗科主要 进行针灸师、按摩指压师的培养。

针灸专门学校:系指开设针灸学科的3年制专门学校,全国现有23所,占针灸培养机构的 绝 大多数,本文拟以此类学校(1999年度的统计资料)为重点介绍日本针灸教育的现状。

此外,日本的医科大学或综合大学的医学部(医学院),以及一些齿科大学也开设有一定针 灸内容的讲座[2,3]。

1.2 学生来源

考生不受年龄及职业的限制,但必须是高中毕业生。其生源主要为刚毕业的高中生;希望成 为针灸师的大学生;自己或家人有患病经历而矢志学习针灸者;以及由于日本经济的不景气 ,想从一般企业改行者。此外,也有不少是退休后想开业的老年人。

允许盲人或弱视者报考部分针灸培养机构,是日本针灸教育的一大特点。

1.3 入学考试

考试科目由各校自主决定,大多分为学科考试(语文、生物、英语、社会、古典、常识、数 学等,部分可选考)、作文(小论文)、面试。

1.4 课程设置

厚生省制定的教学大纲,规定了统一的开设科目及课程设置,对教学内容也提出了详细的标 准和要求。经多次调整,针灸专门学校现在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

基础科目:类似于大学的一般教养范围的科目,各校可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3 类中自主选择开设2门课程。

专业基础科目:为现代医学科目,学习范围广泛的现代医学知识。

专业科目:为东洋医学、针灸、按摩、指压等专业科目,分理论课和实技课。

1.5 教材

基本上都采用了社团法人东洋疗法学校协会组织编写的系列教材,计有《医疗概论》、《医 事法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概论》、《卫生学・公共卫生学》、《临床 医 学总论》、《临床医学各论》、《康复医学》、《经络经穴学》、《东洋医学概论》、《东 洋医学临床论(针灸篇)》等。

1.6 教学方式

针灸专门学校大多在白天授课。有7所针灸专门学校开设了晚班(夜校)。

每学年的授课天数约为200天,大多为每天2个单元(1个单元90分钟)的课程。不少 学校从2年 级开始,每周安排1~2次的实技练习时间。3年级的后期,每周有1~2次去针灸治疗院 、诊疗所或医院参加临床见习和实习。实技的总学时为840小时。

1.7 师资力量

国家对针灸学校的专任教师有一定的要求。

专业基础科目任课教师应为:医师;取得盲人学校理疗科教师执照者;由厚生省指定的针灸 教师培养机构的毕业生。

专业科目任课教师应为:医师;取得盲人学校理疗科教师执照者;由厚生省指定的针灸教师 培养机构的毕业生;取得针灸师执照并具有3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在厚生大臣指定的教 师讲习会学习结业者;取得盲人学校理疗科教师临时执照者。

1.8 国家考试

国家规定参加考试者必须在文部省或厚生省认定的针灸培养机构内,经过3年(视觉障碍者 为5年)的学习,才能参加针灸师国家考试。

考试科目有医疗概论(医学史除外)、卫生学・公共卫生学、法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 学 概论、临床医学总论、临床医学各论、康复医学、东洋医学概论、经络经穴概论、针理论( 针 师考试科目)、灸理论(灸师考试科目)、东洋医学临床论等13科目。针师、灸师考试的 试题数均为150题,同时参加针师灸师考试者为160题。国家考试不进行实技操作考试 。

日本在针灸执业资格制度上,分为针师执照和灸师执照两种。对国家考试合格者,由厚生大 臣颁发针师、灸师执照。具有针师或灸师执照者才可以从事相应的针灸工作。

1.9 毕业去向

针灸学校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为开业针灸师和成为医疗小组成员。

2 日本针灸教育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日本既有培养专业指导型人才的4年全日制针灸大学,培养专业型人才的3年全日制针灸短 期 大学,又有培养实践型人才的3年制针灸专门学校[4],多层次办学满足了不同层 次 人员的需求。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现代日本针灸教育,与我国现行的针灸教育相比较,具有一 定的特点,试作以下归纳分析。

2.1 重视法规教育

日本针灸学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满足了对针灸师培养的需要,其中颇有特色的是开设法律法 规课程,讲授与针灸从业人员有关的国家法律、政策法规,如针灸师执业资格制度、医疗法 、医师法,以及与卫生、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有关的法规,具体到如何开业做广告都有讲解 ,这对针灸师将来从业十分有益。随着我国有关法规制度的健全,特别是医师法的颁布和实 施,我们的学生将来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开设类似的必修或选修 课,普及、介绍有关与学生切身相关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2 规范师资培养

日本文部省对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较高,师资管理比较严格,对针灸学校教师的任职资格也 有具体的要求。日本现有3所针灸培养机构按照文部省的要求和规定,专门开设有2年制的 针 灸按摩教员养成科(即师资培训班),招收针灸学校的毕业生或即将毕业者。经2年在校学 习,由学校组织毕业考试,对合格者由国家发给教师执照,允许从事针灸教学工作。

我国近年来也已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规范了教师管理。但如何结合针灸教学的特点 ,为针灸教师开设一些具有专业特点的课程和内容,以提高针灸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值得 探讨、研究。

2.3 专业教学不足

在日本,能正确进行辨证施治的针灸师很少。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日本现行的针灸教育指导方 针不无关系。

日本政府所制定的针灸教学大纲的重点在于现代医学课程。以这一教学大纲为基准进行的针 灸师国家考试,专业基础课目(现代医学科目)占总题数的60%,而专业科目(含针灸内 容)仅为40%。这对学校的针灸教育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在大多数的针灸学校,3年所修课程总计在2865~3165学时之间,专业课程(东洋 医学课 程)虽有1335~1770学时,但其中包含了实技学时(约840~1290学时), 所以,实际 理论科目的学习只有420~480学时,具体到针灸理论课只有195个学时。而现代医 学(西 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达1005学时,中西医理论课相比较,相差悬殊。在现代医学 飞速发 展的今天,加强西医内容的教学理所当然,但过于忽视中医(东洋医学),特别是望闻问切 、 辨证施治的教学,对将来以针灸为毕生所从事职业的针灸学生来说,确实给人以本末倒置的 感觉。事实上,在日本,由于有非常严格的医师法,针灸师实际接触现代医学受到很大的限 制。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专业科目的教学不能得到加深和充实,与部分学生(指参加国家考试的 考生)是盲人,受学习条件限制也有一定关系[3]。

2.4 培养目标单一

日本针灸教育的目的比较单一,主要培养能通过国家资格考试,从而成为能够从事针灸工作 的针灸师。即3年的在校学习,就是为了取得一个能够参加国家考试的资格。从某种意义上 说,针灸学校是针灸师国家考试的预备校。学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也是围绕着国家考试的范 围进行,因此,社会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否受欢迎,也往往在于看该校的国家 考试合格率如何。由于学校过于注重国家考试的合格率,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 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得学生毕业时,望闻问切不会,辨证施治不懂的现象十分普遍。

2.5 缺少实习机会

针灸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没有一定的临床实习机会,就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 量。日本针灸学校的针灸教育,没有象医师的培养那样建立正式的临床实习制度。不少针灸 学校受经济条件限制,没有自己的附属诊疗所,不能为学生提供临床教学基础。所以,许多 学生往往是一边在针灸学校学习,一边在针灸治疗院打零工,既挣学费、生活费,又获得一 些接触临床的机会(主要是见习及一些辅助工作)。毕业以后,则在就职的诊疗所或医院一 边积累针灸临床经验,一边再继续学习。

3 结语

日本的针灸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完善。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针灸市场的需 求,针灸学校或针灸学科正在不断地增加,招生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从对日本针灸教育的 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针灸教育重视法制法规教育、规范师资培养等措施都有 可供我们借鉴学习之处。当然,由于受日本特有的针灸师执照制度、国家考试制度的影响,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注重国家考试、专业教学不足、实习机会缺乏等。随着我国医师法的 颁布和实施、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推行,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碰到类似的注重国家 考试合格率,而忽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基本理论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培养等问题。取长补短 ,未雨绸缪,是我们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4 参考文献

1 石原保秀.东洋医学通史(汉方・针灸・导引医学の史的考察). 东京:自然社,1979:29

2 黑川清等.医学生に对する汉よ医学毙育を望する(医学部・医科大学教 育现场から考ぇる).汉方医学,1999;(1):2

3 戴昭宇,等.日本传统医药学现状与趋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74~380

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5

所谓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就是指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目标、对象、内容及培育方式等的针对性,即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因时间、地点和受培育者自身状况的差异而实施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培育,从而提高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效性。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具体要求有:

(一)培育对象的针对性

培育对象的针对性是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首要要求。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时首先要认清培育对象,然后针对不同的对象和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培育方式及培育内容。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但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大群体,不同个体以及个体在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特点。

(二)培育目标的针对性

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目标就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勤俭节约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耐挫创新精神等,把他们培育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培育过程中,应坚持大的方向不动摇,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阶段和不同特点树立不同的微观培育目标。

(三)培育内容的针对性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内容多而广。首先,要掌握不同对象存在的不同问题,针对不同问题确定不同的培育内容;其次,在培育对象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特点不同,要针对对象的具体问题来进行培育,从而提高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效性;最后,艰苦奋斗精神培育要与时俱进,紧贴时代,培育内容要不断丰富创新。艰苦奋斗精神不仅要培育大学生的艰苦朴素精神,还要注重培养乐于奉献精神、耐挫上进精神和勇于奋斗精神等等。

(四)培育方式的针对性

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方式要多元化、时代化,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的需要。要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丰富培育方式,多元培育手段,提高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效性。

二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缺失的现状

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在面对改革开放全面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的新形势,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艰苦奋斗精神认识不清、艰苦奋斗精神缺失的情况。具体表现在:

(一)思想方面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千家万户迈向了小康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一些大学生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应该尽情消费、尽情享受生活的时候,已经不再需要艰苦奋斗精神了,因此思想上表现为:一是缺乏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明确的追求目标,缺乏艰苦创业意识和明确的政治观念,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二是劳动观念淡薄,凡事怕苦怕累怕脏,不愿进行体力劳动,对义务劳动总是能逃就逃,能躲就躲,甚至自己的宿舍也不愿打扫,自己的衣服还要拿回家让父母洗,缺乏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的精神;三是缺乏实践勇气、集体思想和责任意识,只顾个人利益而忽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不能把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同祖国的繁荣和富强统一起来,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遇到挫折容易气馁,甚至一蹶不振。

(二)生活方面

一是奢侈问题不容忽视。部分大学生把勤俭节约看成是“寒酸”的行为,觉得艰苦奋斗是过去时,而把“享乐”、“安逸”作为他们追求的生活目标和引导消费的全新观念,因此缺乏消费主见,随大流乱花钱,盲目消费随处可见,日常开销常常处于无计划和超范围状态,甚至有些负债消费;二是浪费现象严重。多数大学生的花销来自父母,没有体验过生活的艰辛,抛洒浪费严重。有人随意剩菜剩饭,抛弃食物;有人经常请客吃喝,在同学面前摆阔气、撑面子;有人甚至有抽烟、酗酒、上网、泡吧等不良消费行为,不仅浪费金钱,而且伤害身体;三是恋爱中盲目浪费。一些大学生误认为大学阶段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找不到一个男(女)朋友是没有面子的,所以大学校园就变成了大学生恋爱的舞台。部分学生认为要获得感情就必须舍得花钱,为了讨好对方花销毫无节制,给自己和父母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四是攀比之风盛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也裹挟而来,对大学生造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奢侈享乐、相互攀比,给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带来不可小视的扭曲。

(三)学习方面

受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部分大学生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在学习上梦想走捷径,不费辛苦取得成功,上课忽悠,考试作弊,论文糊弄,日子得过且过,缺乏理想信念及为之奋斗的拼搏精神。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理想和奋斗目标,努力和付出不够,不求上进,及格万岁;二是忽视学校规章制度,上课迟到或早退,甚至是旷课,考试作弊,甚至请人替考,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上网打游戏、看电影、聊天等上面;三是艰苦奋斗精神匮乏,遇到挫折和困难就退却,害怕挫折,缺乏耐挫意识和拼搏精神。

(四)工作方面

由于对艰苦奋斗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一部分大学生过分重视个人利益,只顾向他人索取,不讲向社会奉献。在择业上追求舒适享乐,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在工作上拈轻怕重,缺乏实践的勇气,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是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对大学生而言,每个大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就应该有针对性。因此,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必须注重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

艰苦奋斗精神是大学生成才不可或缺的人格素质,大学生要想成才,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不折不挠的斗志,勇于拼搏的精神。就当前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实现状况看,大学生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着不容乐观的方面,部分大学生生活奢侈,缺乏艰苦朴素的意识;有的大学生不思进取,缺乏勇往直前的精神;有的大学生萎靡不振,缺乏勇于拼搏的斗志……因此,只有把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普遍性教育和针对性培育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目标,当代大学生要实现自身和谐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生活条件,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政治品质、精神面貌和创新品质,因此,当前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是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内容,艰苦奋斗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是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

(一)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原则

坚持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具有紧迫的时代要求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仅要对大学生全体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普遍性培育,还要针对不同个体、不同阶段、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育,把普遍性教育与针对性培育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时,要注重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存在的问题,不仅要教育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精神,还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自我激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才能提高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效性。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方式方法要多元化,尽量改变完全按照课本知识教育的旧模式,跟上时代的新步伐,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理论和实践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注重科学理论知识的作用,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通过参与“培育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大学生主动去体会并学习艰苦奋斗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途径

丰富课程内容,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针对富裕生,增加节俭、奉献、创新等意识的教育;针对贫困生,增加耐挫意识、责任意识、拼搏精神等的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宣传、讲解和教育,发挥科学理论对学生行动的指导作用。

开展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以社团为单位,以年级、班级、院系为承办方,经常性地开展以艰苦奋斗精神培育为目的的晚会、讲座、比赛等活动。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增强艰苦奋斗的文化氛围。

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6

【关键词】 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也较多,集中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化,效果的弱化,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为此,探求更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十分重要。

一、自我教育的内涵与类型

1、自我教育的内涵

学术界对自我教育内涵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第一,方法维度。以邱伟光,张耀灿为代表,他们认为自我教育首先要求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来开展。第二,反省维度。这种观点认为自我教育是“自我”对自己思想的反思、对行为合理性的反省,通过这些方式,最终达到提高道德水平、提高思考的理性程度的目的。第三,^程维度。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克服错误的思想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改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学习并深入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联系实际,达到进行自我教育的目的。

2、自我教育的类型

根据主体的不同,自我教育的类型可分为个体自我教育和集体自我教育两大类。个体自我教育即将个体自身作为自我教育的主体,是发生于个体自身上的自我教育,强调个体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通常包括写心得体会,写感受,工作或学习日志,学习先进等内容。集体自我教育即将集体或群体作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强调集体或群体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自我教育,通常包括集体参观红色地区或先进地区,集体开会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学习先进事迹等集体进行的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特征

在明确自我教育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分析自我教育的特征,能够更好的把握这一概念。自我教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我教育体现了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主体性是一个具有哲学意义的概念和范畴。主体性指的是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自身的能力或作用,是人们自身的自主、主动等特性的体现。客体是指人们活动所作用的对象。客体性即指所具有的客体的性质。主体性与客体性不应是对立的,而应是统一的。在个体自我教育中,教育主体为个人,个人的思想道德意识是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可以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体;在集体自我教育中,集体以及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集体成员的思想道德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因此,自我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体现了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2、自我教育体现了针对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针对性是指活动的开展可根据主客体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与目的性联系密切,活动的针对性越强,就越能更好的实现该活动的目的。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是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最终结果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自我教育可根据主体的现实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教育活动,减少或避免走更多弯路,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合理的计划与组织引导,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有了计划,才有努力的方向和实现目标的动力,也是提高教育活动效率的必要条件。

三、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哲学层面的价值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即自我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自我教育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有效是指在某一活动中能达到预期目的,实现预期效果。自我教育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指,自我教育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的和预期效果――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

自我教育内涵丰富、特征明显。在自我教育中,个人、集体或群体本身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又是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因此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了解对象所需,少走弯路,顺利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自我教育具有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统一、针对性与目的性相统一、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等特征,这些特征也正是实践中自我教育有效性的体现。

2、自我教育是充实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重要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合理选择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推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自我教育可以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选择,自我教育能够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对于任何学科而言,最终若是能为实践服务,能得到实践的检验,那么学科的价值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但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特征体现的并不明显。将自我教育的方法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在一定意义上较好体现实践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自我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有“两统一、一结合”的显著特征。自我教育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自我教育是充实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重要选择;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即实现受教育主体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进行教育活动。自我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和效果的实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并改善人们的思想的的行为,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万柏,张耀灿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罗洪铁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