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教育在大学教育模式改革的价值

科学史教育在大学教育模式改革的价值

摘要:科学史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推动了国内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也是当代大学教育模式改革的题中之意。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不同文化的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当前国内外科学史教育的发展现状,论证了科学史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模式改革中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大学教育;教学模式;科学史教育;科学史

西欧中世纪大学和中国古代书院在不同的社会人文背景下,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特点,无论是书院的讲会制度还是欧洲的论辩式教学各有所长,毕竟我们的教育早已从注重学习具体知识为主转向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上,尤其重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注重学生求真务实、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的传承[1]。我们试图建立一种以科学史教育为主体的通识教育模式,为探索我国大学的教学改革发展之路,尽可能提供一些有益的见解和帮助。

一、中国当代大学教育思想之弊

不同时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都是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比如中世纪的教育也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崇尚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的论辩式教学在经院哲学的影响下[2],最终也是流于形式。在当代,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不断突破人类历史的天花板,可以说现代大学在高度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下生存。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本应该对大学教育的成长起到助推剂的作用,而不是作为教育产业化经济发展的敛财工具,或者说高速发展的经济应该主动服务于全民教育事业。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所言“教育改革关系到长远国家利益,并且是极其复杂的大事情,可惜的是,“钱”字当头的教改思想已经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弃之不掉的负面效果。这种思维方式不纠正,无论怎样的教育改革也会无济于事。”笔者认为当教学单位作为一个经济体进行运作,所谓的教育产业化,这本身就是教育事业的灾难。大力发展大学教育事业,不等于大兴土木工程,也不应该是大兴校风,无限制升级学校规模。或许我们应该从大学教育的本身多反思,少一些功利的追逐,多一份对学生、对社会长期发展的担当。

二、科学史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我们的大学教育模式化教育比较严重,把学生类比成机械上的零件,生搬硬套,对学生的个性缺乏尊重,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正如英国学者斯诺指出,要改变文化分裂的现状,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改变现有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3]。而反观国内外教育发展历史,无论是西欧中世纪大学崇尚的学术自由,还是我国古代书院倡导的百家争鸣,都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其个性的一种释放。这种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在教学方式上起到推陈出新,也对改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中起到很好的润滑调节作用,毕竟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计划的实施,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升[4]。

三、科学史在中国当代大学教育中的践行

我们大学教育也有积极的一面,无论专科还是本科阶段关于通识教育还是比较到位的,或者说一如既往的优秀,毕竟我们义务教育阶段就一直坚持在做。当然这种优秀更多体现在数量上,事实上通识教育也需要与实践结合起来[5],否则就进入了另外一个极端,大学理工科的教育发展到最后成了人文教育,这不仅忽视了教育的实践性,同样也会降低社会的生产和创造力,教育本身必须与社会需求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最终教育的改革成功与否,还得落实到政府的监督指导。纵观中世纪大学和中国古代书院,每一次或者说每一阶段的大力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指导,尤其在中国,教育政策上的调整对全国各种性质、类别的教育组织单位都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毕竟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发展,也是得到了皇室和教会的部分支持。因此,我们在大学教育体制改革中,要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在教育制度改革上多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我们国家已经不是90年代的世界代加工厂,已经不是通过廉价劳动力取得竞争优势的时代。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技术输出是未来对外贸易的主要竞争手段,这要求我们在大学教学的人才培养上,注重个性的塑造,激发其自身的先天优势,满足当前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要结合,尤其在高校科研创新上,突破原有体制的条条框框的束缚,释放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关增建.通识教育背景下的科学史教育功能探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20(84):79.

[2]袁维新.论科学史的教育价值[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68(153):72.

[3]斯诺著.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M].陈恒六、刘兵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4]李雁冰,邹逸.科学史融入科学教育的几个现实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2.41(10):95.

作者:沈平 聂馥玲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