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活动.例如,在讲“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时,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圆柱、棱柱、棱锥、圆锥、球等几何体.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说一说这些几何体的某些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当学生小组讨论得出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对点、线、面的认识,说一说图形是由什么构成的.当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探究出问题的答案后,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和收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组织者、倡导者的角色,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既竞争又合作,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千差万别.有的学生小学数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便有学习数学的自信.然而有的学生小学数学学习成绩一般,便对数学学习缺乏自信,觉得初中数学更是难上加难.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数学的自信的问题,教师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互帮互助中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例如,在讲“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数学练习题:任意取4个1~13之间的自然数,将这4个数(每个数用且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这种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题具有开放性,答案较多,适合开展小组讨论.在学生小组合作解答练习题时,教师要鼓励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解答.当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后,教师要给予表扬.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要给予鼓励,耐心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自信的有效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课标提出的最终目标,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有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讲“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小组进行测量得出结果.当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答案后,教师带领学生归纳平行线的性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牢固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还能使学生进行联系拓展,把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到解决其他的数学问题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水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科学办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自认为学懂的知识进行归纳,在小组讨论中发言交流,而且将尚未理解的问题列出以待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究解决,使不同的思维交锋互补,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作者:周志跃 单位:江苏盐城市亭湖区青墩初级中学